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实施途径研究

2022-02-18 15:11林美群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22年12期
关键词:活动课探究数学

林美群

与小学数学学科的其他教学内容相比,“综合与实践”部分在形式上较为特殊,通常会以某种与数学知识紧密相关的问题为载体,为学生提供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性实践机会,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数学实践经验,同时还可以在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增强学生逻辑思维与抽象能力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而围绕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具体实施展开探究,自然也是十分必要的。

一、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有效实施途径

(一)转变数学教学观念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因为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需要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活动,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活动相比存在着很大差异,所以教师要想有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就必须积极转变传统的数学教学观念,树立符合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特点的全新教学观念。例如,在课程安排方面,教师应深刻认识到综合实践活动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重要促进作用,并充分利用现有教学条件开展各种形式的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参与综合性数学实践、解决数学问题提供更多机会,切不可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简单地看作练习课、小结课或复习课[1]。教师要转变以往完全以理论知识讲解为主的教学观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尽可能地为学生参与实践、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创造良好条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二)设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目标

从素质教育的角度看,因为小学数学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通常需要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能够对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所以为充分发挥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作用,教师需注意从实际教学内容出发,对该课程教学目标进行合理设定。例如,在进行“鸡兔同笼”内容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合作学习,对“鸡兔同笼”这一出自《孙子算经》的算术题展开综合探究,利用之前所学知识来寻找不同解题方法,同时从兴趣激发、技能掌握、能力培养三方面入手,对该课程教学目标进行合理设定。其中兴趣激发目标主要是充分利用小学生对历史比较感兴趣的特点,将算术题“鸡兔同笼”以讲故事的形式呈现出来,使学生深刻感受到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并产生探究古代数学问题、学习相关数学知识的兴趣。技能掌握目标具体来说就是为学生提供列表法、假设法等不同的解题思路,并提供其他类似练习题,使学生能够在反复练习中掌握这些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技能。能力培养目标主要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整体教学目标,需要教师从素质教育理念出发,尽可能帮助学生实现合作意识、逻辑推理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思维迁移能力等多方面能力发展。

(三)科学设置开放性、趣味性、探究性问题

在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以问题为载体的情况下,要想提升教学的实效性,教师需要从教学实际出发,科学设置一些具有较强开放性、趣味性、探究性的问题。从问题的具体设置要求来看,开放性问题是指要充分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尽可能选择答案或解题方法不唯一的问题,这样既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思考和探究空间,又能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趣味性问题是指充分考虑到小学生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的特点,并注意到部分学生对数学缺乏兴趣的现状,融入学生感兴趣的元素,或者对一些游戏活动形式加以借鉴,以充分激发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的问题;探究性问题是指要以促进学生能力、素养发展为目标,符合学生学习情况、能力现状的问题。并保证探索性问题具有一定难度,确保学生能够在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自身能力、素养得到充分提升[2]。

例如,在完成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这一课的教学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以“节约用纸”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并设置“如果班级中每位学生每天平均浪费三张纸,那么全班每天会浪费多少张纸?全年级、全校乃至全市小学生每天又会浪费多少张纸?如果将时间改为一个月、一学期、一年,全市小学生浪费的纸张总数又会是多少?”等探究性问题,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展开综合性探究思考。这样一来,因为问题本身并未对学生的解题方法作出限定,问题内容又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相关,所以其开放性、趣味性都能够得到保证。而在问题涉及“大数的认识”“年、月、日”“两位数乘两位数”等旧知识,且需要进行大数乘法计算的情况下,问题的探究性是较强的,能够满足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探究问题设置要求,并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效果得到保证。

(四)创新活动组织形式

由于综合实践活动具有很强的综合性与实践性,以往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常规课堂活动往往很难满足要求,所以为了有效开展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教师需要对活动组织形式加以创新,为学生的数学问题探究实践提供重要的指导与明确的方向[3]。

例如,在进行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这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学习平方千米与平方米的换算等基础知识,等到学生基本掌握基础知识且能够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之后,再将其分为多个小组,组织开展“确定学校操场有几公顷”这一综合实践活动,同时鼓励各小组学生以合作商讨测量方法与步骤、制定测量方案、记录测量过程并制定报告、计算准确测量结果等方式完成探究,使学生在合作探究过程中锻炼自身多方面能力。而在带领学生对第八单元的“烙饼问题”进行探究时,可以结合教材中“小朋友的妈妈在厨房中烙饼”的故事,灵活创设相关教学情境,并提出“帮这位妈妈想一想,该怎样才能够让全家人最快吃上饼?”等类似问题,鼓励学生展开自由讨论。待学生讨论过一段时间后,再鼓励其大胆说出自己想出的最快烙饼方法和思路。这样一来,因为每个学生的探究思路可能会存在很大差异,所以教师往往能够以学生探究思路为基础,延伸出多种解题方法,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综合性也能够得到充分体现。

(五)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不仅能够为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提供重要支持,同时还需要学生在实践探究过程中充分调用自身所学知识及生活经验。如果综合实践活动所涉及的问题、内容超出了学生认知范围,那么课堂上的综合探究活动就很难有效推进下去。因此,在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中,教师要想保证教学的有效性,需要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生活经验有限、认知水平不高、数学知识掌握不多的特点,尽可能将探究问题、活动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使学生能够有效利用自身所学的数学知识、生活经验来解决综合实践活动中遇到的问题[4]。

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对第八单元“沏茶问题”进行探究时,就可以充分利用问题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特点,向学生提出“你在平时生活中沏过茶吗?”“你平时看过家人沏茶吗?”“在你的记忆中,沏茶共分为几个步骤?你完成这些步骤需要用多长时间?”等类似问题。等到学生根据自身生活经验给出问题答案后,再综合学生的答案,将沏茶的具体步骤与每个步骤所需时间确定下来,并将学生引入“怎样才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沏好茶?”这一问题情境中来,确保学生以自身生活经验、知识积累为基础,有效完成对生活化数学问题的探究。

(六)重视对学生探究过程的引导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虽然十分重视学生的自主参与,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但小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素养有待提升,在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解决探究问题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困难,而课堂教学时间又相对有限。因此,为了确保综合实践活动课能够顺利实施,教师同样需要提高对学生探究过程引导的重视,以平等的姿态参与学生探究活动,并在发现学生遇到思维误区、问题理解错误等困难后,通过共同探讨问题、提出探究思路的方式,帮助学生顺利解决探究过程中的困难,有效开展数学综合实践活动[5]。

例如,在带领学生探究第八单元“田忌赛马”问题时,教师就可以先为学生讲述“田忌赛马”的故事,并提出“你觉得田忌为什么能够赢得这场比赛呢?”“可以帮助田忌获胜的比赛方法有多少种?”等类似问题,鼓励学生展开讨论,使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积极展开合作交流。如果学生在探究中遇到困难,出现了问题理解错误、探究思路存在偏差、说出错误比赛方法(无法帮助田忌获胜)等情况,教师可以提出“你觉得田忌要想最终赢得比赛,最关键的条件是什么?”“田忌共有几种比赛方法可以选择?”等引导性问题,使学生能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逐渐找到正确探究思路,得到之前探究问题的正确答案。在这样的探究活动中,教师并未直接告知学生问题答案或说出探究思路,而是直接参与学生的探究过程,同时提出了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顺利解决探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还可以避免因教师帮助过多而使综合实践活动中的问题探究失去意义[6]。

二、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中需要注意的方面

(一)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在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设计中,教师虽然可以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灵活调整问题难度,保证问题的探索性,但因为不同学生在认知水平、逻辑推理能力、数学知识素养乃至生活经验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同一探究问题对不同学生来说,难度等级也会有所不同,所以教师如果对学生学习情况缺乏全面了解,盲目按照个人主观经验设置统一的问题,那么问题的探索性就很难得到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效果也会受到直接影响。面对这一问题,教师需充分认识到小学生个体差异对问题设计的重要影响,并围绕某个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主题,从多个角度、层次设计系统性问题(一个题干延伸出多个难度不同的问题),之后再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对其进行分级,将难度不同的问题分给不同层级的学生,确保每一位学生所接触的问题的难度,都能够与其实际学习情况相适应[7]。

(二)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不仅在教学内容上具有很强综合性,同时还会对学生的知识技能掌握、能力技能发展等提出综合性要求。如果面向学生的教学评价过于单一,与综合性要求不够匹配,那么在某些方面教学评价缺失的情况下,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效果同样会受到很大影响[8]。因此,在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施阶段,教师需充分考虑到教学评价单一问题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影响,并根据每节课的综合性教学目标来制定具体的教学评价方案,对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参与度、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能力素养发展情况等做出全方位的客观评价[9]。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虽然具有一定难度,但对于小学数学教师来说,只要对数学教学观念进行调整,设定合适的综合教学目标,创新活动组织形式,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同时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就必然能够取得理想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活动课探究数学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的实践探索
活动课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高中生物活动课的实践探索
取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