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用小实验激发初中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2022-02-18 13:49王芳超
今天 2022年1期
关键词:物理实验课堂

王芳超

(贵州省凯里市旁海中学 贵州 凯里 556000)

在以往的初中物理教学课堂,老师只是单纯的介绍课本中的理论知识,并没有考虑学生对于难点知识的理解程度,导致很多学生因为物理学科的难度而产生恐惧心理,失去对于理论学习的兴趣。初中物理是打基础的阶段,而且很多学生在以后的高中阶段也会继续物理的学习,这就需要老师们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为学生讲解物理的重要性,通过实验教学的方法改变学生对于物理学科的印象,引导学生真正融入课堂教学。而且老师在实验教学时也需要变革传统的教学观念,结合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见的案例,通过简单的实验器材为学生设计物理小实验,让学生可以在课堂上通过观看操作好的教学实验,更深层次去理解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1.小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1.1 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提升学生的物理兴趣

在具体的实验中观察物理现象、掌握物理知识,这是学生感知、认识世界的一个重要方法,是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关键。将小实验应用到初中物理课堂上,能够很好地激起学生对物理的兴趣,通过教师的有效引导,能够让学生在亲自操作中感受物理知识的形成,真切的体验其中的乐趣,并促使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比如,在第一节实验课上,教师可以通过演示的方式为学生展示多个物理小实验,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选择演示实验的内容有很多,其中大气压强就是其中一个,教师可以事先准备一张小纸片和一个装有大半杯水的塑料杯,为学生们演示在脱离了手支撑的情况下,杯中的水也不会撒出来。此外,教师还可以将班内学生进行分组,来体验大气压强的存在,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

1.2 发展学生的物理思维,增强师生交流

小实验的应用不仅可以深化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还能有效地增强师生交流。在小实验教学中,通过教师的有效指导,可以很好地缓解学生的紧张心理,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例如,在进行“凸透镜成像”相关实验的过程中,取一根点燃的蜡烛,并按照顺序将其固定好,并调节好凸透镜、光屏的位置,使烛焰中心、凸透镜中心、光屏中心处于同一高度,通过移动蜡烛的位置,让学生观察、记录象距和象的特点,引导学生认识物理知识都是在大量实验中形成的,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反复观察、验证,引导学生建立起科学的物理思维,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3 降低学生自学的难度

初中阶段的学生经历尚浅,在遇到难题的时候不能自行解决,对一些新的物理概念一知半解,想不通时就会产生畏难的心理,这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学生的自学效果。如何才能更好地解决这一难题?小实验是一个很好地方法。比如,将煮熟的鸡蛋放入冷水中置其完成冷却后,要比不放入冷水好剥的多,以此来印证热胀冷缩的性质。小实验起的是引导的作用,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概念,进而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在进行小实验的过程中,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研究分析等,促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这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教学效果非常明显。

1.4 为学生提供动手机会,挖掘创造潜力

在新课改的教育背景下,初中物理实验的开展也有了新的标准,其中提出在物理课的实验环节当中教师需要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以及创造力,自行创作一些有价值的物理实验,在这样的过程中也能够让学生明白物理实验与生活的关系。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充当引导者的作用,引导学生主动创作实验,在老师的引导和鼓励下学生的动手与创新能力会有所提高,长此以往学生会变得善于发现,也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物理教学中加入小实验环节对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在创作参与物理小实验的过程中,学生们会对物理这一学科有全新的认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成长。

2.小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1 设置合适的课前实验活动

物理知识体系复杂而烦琐,各单元各章节理论彼此制约,相互交叉,学习起来较为困难。这就要求教师通过具体的物理实验将物理知识具化出来,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地传授给学生,并指导学生实践运用。然而课堂时间是十分有限的,所以教师必须注重课前时间的运用。通过正确的课前导入和课前预习活动,使学生对所要学习的物理知识有一个初步的印象,防止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因为物理知识的复杂、生疏、抽象而畏惧学习,降低学习效果。比如教师可以依据初中生的生理发展状况、心理活动特征与具体的物理知识状况,设置合适的课前实验活动,使学生在提前预习课本知识的基础上,自编实验内容与实验步骤,验证实验结果,为即将开展的课堂学习活动顺利开展打下基础。以“热胀冷缩”的知识学习为例,在课前的预习活动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从家中带一个普通馒头、袋装牛奶等日用品,学生们可能通过蒸气加热、热水浸泡等方式观察馒头、牛奶等在温暖与寒冷环境下的不同状态,具体的操作步骤由学生自己实施,在具体操作中,学生会粗略了解热胀冷缩的基础知识,为即将开展的课堂学习活动顺利开展打下基础。

2.2 分析课程内容,设计可操作性小实验

要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小实验,教师首先要对课程内容进行全面的分析,进而结合当前的教学条件构思,确保能够在课堂中完整地操作,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帮助他们从更直观的角度来理解物理知识。具体设计中,教师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首先,小实验的目的是辅助授课,帮助学生以形象化的方式彻底理解知识,了解原理,所实验的设计不能喧宾夺主,要保证在合理的时间内传递有效信息,使学生牢固掌握理论知识;其次,小实验设计既要分析操作工作和操作流程,还需要考虑农村中学生的物理基础能力和思维方式,同时还需要保障安全性。比如一些实验的设计尽可能要采用简单的工具和操作流程,以在思维上另外,所以启发学生,让他们可以在课后自主实验,树立物理学习的积极性[3]。设计的小实验要呈现核心知识,能够让学生在经历知识的过程中明确重心,获取关键内容。比如在了解电磁知识的过程中,如若采用电磁铁来展示其原理,则会引发学生的思维误解。因此,教师需要深入分析物理课堂内容,全面联系学生的实际状况和客观条件来设计可行性的小实验。

2.3 掌握学生特点,有效贯彻实验

在初中阶段,由于大部分学生在此之前所接受过的教育方式以及教育内容都会存在一定的不同,所以学生所呈现出的学习能力、学习特点以及学习习惯也会存在较大的差异。在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倘若教师应用统一的标准以及统一的内容对学生进行引导,那么就会导致学生产生过高的抵触意识,也会导致学生呈现出两极分化的状态。比如针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来说,其会认为教师所讲解的内容过于简单,从而会产生懈怠心理;而针对于一部分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说,其可能会认为教师所讲述的内容难度过高,从而对其产生抗拒意识,甚至会因此而错失学习信心。因此在开展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们就应该尊重学生参加的个体差异,以此为基准,对实验内容进行有效分层,通过分层实验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例如,当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这一个实验时,就可以先按照学生的能力对学生进行分组,将能力较强的学生分为A组,将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分为B组,将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分为C组;然后教师可以要求A组的学生通过观察微课视频的方式自行进行实验设计,通过制作简易电话的方式,对声音的传播形式进行了解,发散学生的创新思维;针对于B组的学生,教师可以要求其对教材内的信息进行了解,并结合教材内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操作,通过拍打桌子,隔离空气的方式,对声音的传播介质以及传播条件进行探索,夯实学生的学习基础;而针对于C组学生,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趣味性较强的小实验,比如利用空纸杯以及毛线进行声音传播,使得学生能够意识到物理学习的乐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推动学生的综合发展。

2.4 开展生活化小实验

对于物理知识,其本质上属于对生活现象高度概括及总结,同时物理实验也属于对生活现象的论证。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生活化的小实验,让学生可以在生活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感悟,促进学生物理应用水平提升。初中物理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生活,设计多样化的小实验,让学生借助形象有趣的实验来体会到物理知识的形成过程。例如,在“力的相互作用”学习中,教师可以引入学生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滑冰场景,在推别人的时候,别人向前而自己却向后,借助生活化探究来强化学生理解。如在指引学生思考“浮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准备一些材料,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一个小船,然后将小船放在装有水的盆子中,接着将各种物体装入小船中,看看什么时候小船会沉下去,并思考为什么会沉下去?通过这样的小实验,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对浮力知识的理解,能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结语

总之,作为初中物理教师,应该更新小实验的内容和形式,使小实验能够从更多的角度进行设计,帮助学生尽快熟悉物理知识,提高物理知识的学习效率。在改进小实验使用的过程中,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客观看待小实验的作用,不断更新教学教学改革,使小实验的作用更加突出,应用更加广泛,帮助学生尽快养成相应的学习习惯,并培养物理核心素质。

猜你喜欢
物理实验课堂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只因是物理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处处留心皆物理
做个怪怪长实验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