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红莲
(建始县第一中学 湖北 恩施 445300)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神圣的职业,作为一名高中政治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必须要问自己一个问题: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呢?很多教师对该问题有着不同的回答,但都殊途同归。在总结教育本质时,教师可以借用著名哲学家雅思贝尔斯所说过的话,那就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基于此,教师的教学要回归本质,帮助学生学会学习、生活和成长。双减政策就是基于此产生,其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方向,促使教师的教学回归本质。站在双减政策的视角下开展教学,教师可以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促使学生轻装上阵,用轻松的状态来与教师进行沟通,和教师一起探讨知识、生活和人生,进而有着全面的发展。
在落实双减政策时,高中政治教师要明白:减少负担并不意味着减少学习量。因而教师要保证自己的教学质量。因为教学相长,学生的学习效率会随着教学质量的提升而提升。精心备课是教学质量得以保证的前提,教师要通过设计预习任务、搜集学生信息、开发教学资源和制定教学计划,提高备课效率,做好上课准备。在本文中,笔者以《企业与劳动者》的备课为例,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在进行备课时,设计预习任务是高中政治教师所迈出的第一步,也是关键一步。因为提升教学质量从来都不是教师一个人的事情,需要其与学生共同努力。因而在教师备课的过程中,学生也需要在预习任务的引导下进行预习,与教师保持同步。
例如:《企业与劳动者》这一课中涉及到了企业的经营和新时期的劳动者两方面知识,笔者会围绕此来为学生设计预习任务,向学生提出了如下问题:如果你们有一家公司,你们想要运营,需要了解哪些信息呢?如果你们是劳动者,又该如何在社会上生存下去呢?此时学生就可以化身企业经营者和劳动者,站在角色的立场上去翻阅课本,寻找他们需要的知识,并且进行归纳。随着学生预习程度的加深,当笔者与他们围绕“企业和劳动者”这一话题展开交流时,学生就会有话可说,进而让笔者了解他们的基础水平。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为了构建学生的理想课堂,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教师要对学生的各方面信息予以搜集和分析,从中得出学生的学习需求。在此基础上,教师就可以实施下一步操作,进行教学资源的开发,旨在提高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
例如:在备课环节,笔者会与学生进行交流,交流的内容并不局限于学生的学习方面,笔者需要对学生有着全方位的了解。如笔者会通过询问学生“你们在知识方面存在哪些理解上的困惑”这一问题,来挖掘学生认知上的不足。如有些学生分不清楚自然人和法人,笔者就会将其作为重点教学内容。笔者会通过询问学生“有哪些课本上没有详细介绍的内容,但你们却想要去了解呢”这一问题来把握资源开发的大方向。笔者会通过询问学生“如果你们是教师,想要怎样教学”这一问题来进行教学方法的筛选。
高中政治课本教材内容有限,有些内容不太重要,没有进行完整的呈现,但却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作为教师,可以对信息技术展开利用,也可以进行书籍的翻阅,进行生活的联系,为学生开发教学资源,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其获益匪浅。
例如:通过与学生的交流,笔者发现,当学生站在企业经营者的角度上思考时,他们迫切地想要了解具有发展前景的行业,由此来决定自己的企业经营类型。为此笔者选择了市面上比较著名的企业,如华为、苹果等,对其相关资料进行了搜集,在课堂上为学生进行了视听资料和文字资料的呈现,鼓励学生从中探索,既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也对企业的经营有所了解。当学生站在劳动者的角度思考时,他们迫切地想要了解生活中损害劳动者权益的案例,并对其进行探究,由此归纳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方法,让自己在就业的一开始就做好准备,致力于不掉入各种损害自身权益的坑中。因而笔者就上网搜集了各种劳动纠纷案例。
在备课环节,高中政治教师要剖析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目标,并围绕其制定适合学生的教学计划。于教学计划,教师要写在教案中。这一步不可以省略,有了教案之后,教师在课堂上遗忘了教学步骤,就可以翻阅教案,而不是直接卡壳,浪费课堂时间。
例如:学生需要有着全面的发展,如果笔者没有在教学中满足学生,学生就需要额外做功,进而增加学习负担。因而在备课环节,笔者会为学生设计三维教学目标。首先,笔者将基础知识进行了归纳,由此制定学习目标,让学生一目了然地明确他们的学习方向。至于能力目标,笔者会鼓励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主动汲取知识,并且培养思考能力、探究能力、学习能力。至于情感目标,笔者会在教学时进行了信息技术的利用,促使学生真实地感受到政治知识在生活中发挥的作用,对其产生学习的热情。不管是进行角色扮演,还是利用信息技术,都是笔者综合了学生的想法所选择的,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笔者进行了归纳,梳理了教学步骤,将之呈现在了教案中,也将教案带入了课堂。
在课堂教学时,如果学生对知识的来源不是自己的思考和教师的指导,而是教师的灌输,那他们在课堂上省略的思考行为,就需要在课下进行,由此增加了课业负担。因而在课堂教学时,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很有必要。此时高中政治教师可以通过趣味课堂导入、实施案例教学、渗透情感教育和重视课堂小结等策略,促进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有效落实双减政策。在本文中,笔者以《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课堂教学为例,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高中政治教师在课堂导入环节的操作,可以奠定整节课的感情基调。教师要想有着欢快的课堂基调,就需要选择具有趣味性的课堂导入方式。这样的话,教师就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付诸学习行为。
例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对其的学习很有必要。为此笔者会重视该节课的教学,并在课堂导入环节为学生引入了竞答游戏,旨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首先,笔者打开了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了节奏感强的音乐,用来刺激学生的好胜心,也寓意着竞答游戏的开始。然后,笔者会向学生提出如下问题:你们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哪些了解呢?学生需要结合课前的预习,进行举手抢答。在该游戏中积极表现的学生,笔者会记录下来,选择合适的时机为他们颁发奖励。通过该游戏的进行,学生会从内心深处激发求知欲,他们想要了解更多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关的知识,进而促进了主体作用的发挥。
政治知识蕴含在一个个的真实案例中,如果教师将其从案例中抽取出来,进行单独教学,政治知识的抽象性就影响了学生的发挥,使得学生理解困难,对政治知识的学习有着排斥心理。为了促使学生发挥主体作用,实施案例教学很有必要。
例如:在该节课的教学中,围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地位、组织活动原则、内容,笔者打开了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呈现了如下案例:小明通过民主选举,成为了人大代表,参加了人民代表大会,在很多法律的制定过程中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但后来,小明的思想出了一些问题,做出了不称职的事情,被人民予以了罢免。笔者给学生留出了10分钟时间,要求他们将案例与课本内容结合在一起,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进行深入的探究。在10分钟过后,笔者将学生进行了分组,为他们布置了讨论任务。因为学生通过单打独斗所获得的知识,可能会存在错误,也可能并不全面,还可能无法理解。在进行讨论时,学生就可以集思广益,让自己对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与此同时,不管是单打独斗还是合作讨论,学生都进行了能力的培养。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需要实现从知到行的转化,进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促进对知识的应用。在转化过程中,情起到了中介作用。基于此,为了加快学生的转化过程,教师需要挖掘教学内容中的情感因素,为学生渗透情感教育。
例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一项符合国情的政治制度,作为国家人民的学生,笔者会让他们认识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的认同感,并且为成为人大代表而努力。这也是笔者渗透情感教育的目标所在。此时笔者对信息技术进行了利用。在课前,笔者搜集人民代表大会决策之后的方针和政策落实情况,对不同人群进行了采访,询问了他们的感受。在课堂上,笔者就会在知识探究环节过后,为学生播放了落实情况和采访视频,引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回忆,知道其背后有人年代表大会所做出的贡献,由此感受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性。接下来笔者就会询问学生:你们觉得该如何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呢?由此引发学生联系现实,付诸实际行动。
课堂小结环节肩负着归纳总结和转化升华的作用,其重要性可想而知。如果高中政治教师没有重视课堂小结环节,那就会导致学生课后的复习之路充满阻碍,从而增添学习负担。因而教师要重视课堂小结环节,关注学生在该环节的参与度。
例如:在该节课中,笔者以游戏作为了开始,也以游戏作为了结束。在课堂小结环节,笔者会组织思维导图绘制比赛,学生需要回忆自己的学习和探索过程,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中心词,绘制思维导图,从而进行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总结。学生在课堂上对知识的吸收度不同,他们所绘制出来的思维导图也有所差异。有些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度比较高,其绘制的思维导图内容就比较完整。只要学生积极参与到了该比赛中,向笔者呈现了他们绘制的思维导图,就都能得到奖励。除此之外,笔者还向学生呈现了完整的思维导图,让学生将其带入课后的复习过程中。在思维导图的积极影响下,学生的复习难度会有所降低,复习进度会有所加快。
在双减政策的影响下,高中政治教师不能让学生被题海战术所淹没,而是要进行课后作业的优化设计,促使作业具有趣味性和探索性,提高课后作业的质量。与此同时,教师还需要降低课后作业完成的时长。双管齐下,学生的作业负担就自然而然地得到了减轻。不仅如此,在完成课后作业的过程中,学生还进行了知识的巩固和能力的提升。在本文中,笔者以《我们的中华文化》的课后作业设计为例,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为何要让课后作业具有趣味性呢?答案很简单,用来做课后作业的时间本应成为学生玩耍休息的时间,如果其不具有趣味性,学生很容易对其有着排斥心理。那教师该如何让课后作业具有趣味性呢?他们可以在课后作业中添加叙事喜欢的因素。
例如:在进行了《我们的中华文化》这一课内容的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感受了五千年中华文化的辉煌历程,学生也收获了很多,理解了中华文化的特点,积累了中华文化知识。在课后,学生需要对这些知识展开复习和应用。笔者不会为学生设计很多简答题,让学生进行答案的默写,而是联系了现实,为学生组织了线上知识交流活动。在线上交流活动中,笔者会设计很多环节,如游戏环节、辩论环节,增添了趣味性,吸引学生参与。笔者会告诉学生,他们的参与度会决定他们是否需要在笔者的引导下进行一对一的复习。因而在笔者为学生留出的活动前半个小时时间里,学生会主动围绕思维导图进行中华文化内容的复习。
课后作业并不能成为学生机械记忆的过程,而应该成为学生探索和应用知识的过程。为此,高中政治教师需要让所设计的课后作业具有探索性。那教师该如何去设计呢?他们可以在课后作业中融入生活元素,并且引入问题,促使学生付诸探索行为。
例如:在线上知识交流活动中,不管是游戏环节还是辩论环节,其都是围绕问题所展开的。如为什么说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呢?为什么说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呢?在进行问题的回答时,笔者为学生提出了要求,学生的答案中除了课本内容外,还需要引入生活素材。一旦缺少了其中一方面内容,就会影响到他们所获得的奖励。针对同一个问题,笔者会倾听多个学生的回答,并鼓励他们进行思想上的交流,选择答案中的不同部分,进行有逻辑的糅合,最终为学生呈现出完美的答案,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在线上知识交流活动中,学生还可以从自己感兴趣的中华文化入手,向其他学生提出问题,引发其他学生对知识的探索和拓展。这样的课后作业是以活动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学生会获益匪浅。
学生的课后作业完成时间很长,主要存在两个原因,一是作业量比较大,二是学生注意力很容易在做作业的过程中分散。因而为了降低课后作业完成时长,高中政治教师不仅要结合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减少作业量,也需要联系家长,促使其发挥督促作用。
例如:在活动前,虽然笔者给学生留出了半小时,但这是在学生充分利用时间的基础上的。笔者会在活动开始前为学生出题,判断学生是否做好了参与活动的准备。如果学生浪费了半个小时,那其就很有可能无法通过笔者的考验,此时笔者会推迟活动开始时间。这就意味着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长会增加。笔者会提前告知学生这一点,刺激学生集中注意力。除此之外,在学生做准备的半小时内,学生家长需要在一旁陪伴学生和鼓励学生,促使活动按时进行。在线上知识交流活动中,学生会有着愉快的体验,虽然并没有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但为了学生能更好的休息,学生在课堂上已经完全掌握的知识点,笔者并没有在该活动中涉及到,由此减少了活动容量,降低了学生的复习时长。
综上所述,在进行双减政策的落实时,高中政治教师首先要具有大局观,不能将自己束缚在课堂教学中,也将学生的学习时间限制在课堂内,而是要扩充教学战线,拉长学生的学习时间,促使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始终有着轻松的学习状态。然后教师要把自己定位为学生的引路人,并且让自己的教学行为符合角色定位。此时学生就会主动探索知识,并积极运用知识,获得成就感。学生会享受学习的过程,也会细细品味学习的过程,和教师一起为高中政治教育事业的发展发光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