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做合一”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探讨

2022-02-18 04:40刘义艳
科学咨询 2022年8期
关键词:教学做合一合一解决问题

刘义艳

(江苏省滨海县陈涛镇八层小学,江苏盐城 224562)

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中,教师一味采取填鸭式的灌输教学模式,让小学生在学习中十分被动,学生被动地接受所教的课本知识,使其在学习数学知识时失去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从“以教师为主体”的理念转变成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念中,一切教学活动都围绕着“让学生在做中教、做中学,让学生在教学活动和方法中学会如何做”。“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念并没有否认学习数学书本知识的重要性,只是更重视小学生结合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在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中“教”与“学”。

一、“教学做合一”理念应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教学做合一”的首要开展工作就是在小学数学课上采用“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方式,以此来锻炼小学生的各项学习能力,达到综合素养的形成,例如自主探究、自主思考、团队意识、合作精神等,这些不仅作为学习能力,也是未来发展中必须具备的一系列能力。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数学科目在学习上具有一定的难度,因为逻辑抽象性较强,再加上数字、符号的枯燥性,很多学生认为学习数学是一件既艰难又无聊的事情。针对学生的这种观念和意识,教师可以拥有更多的“教学做合一”理念应用契机,以此让学生通过团队协作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和内涵,团队协作能力不仅能满足当代小学生的发展需求,还能在学生未来的人生道路上,发展更多的岗位、社会适应能力。另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合作教学理念也完全符合当前新课程改革以及素质教育的背景。对于数学这门科目来说,只有直接、生动地展现出知识才能让学生们感受其中的应用价值和内涵,并且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与此同时,小学数学知识虽然较为简单,算术知识居多,但是却包含了多种类型的算术知识,无论是概念还是性质都相对烦琐,这也就要求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科目特点,不断引导学生参与到学习当中。

二、“教学做合一”理念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原则

在全面推进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许多教师从学生角度出发积极改革传统的教学理念,着眼于学生的身心成长规律以及主体差异性,给予学生更多动手操作的机会,确保学生能够主动自觉地按照教师的要求自主学习知识。小学数学尽管比较基础,但是对小学生来说仍然是一个较大的挑战及考验。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加强对新时代背景下学科教学重难点的深入分析及研究,围绕当前的教学进度积极践行“教学做合一”的理念。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确保学生能够获得针对性的引导。

(一)启发性原则

作为教育工作者,都深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其实,教学本该就是如此。教师的教学工作不是为了单一地传授知识,更不是作为一项任务来完成,而是要秉着育人的原则,启发学生、引导学生、激发学生,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激发学生实现创造力和想象力等多种能力的提升。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具有着非常鲜明的性格特点,虽然他们活泼好动、好奇心强、自律性差,但是他们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以及对生活、学习的创造力是异于常人的,所以数学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培养学生们在课堂、生活中的创造力,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中多多发现问题,然后再通过自己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所以教师可以在教学新知识或者复习知识的时候为学生们创设一个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教学情境,还可以问答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自愿参加到数学的知识海洋中,充分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分析、解决,真正地实现启发式教学。学生的主体差异性比较明显,在学习数学时的参与能动性以及学习成果差异比较明显。因此在启发学生的同时,教师还需要注重因材施教,给予学生针对性的辅导及帮助,采取开小灶的形式来凸显学生的主体价值,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全程参与、自主探索。

(二)实践性原则

实践性原则也就是“做”,“做”是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念中最为突出、关键的一项内容。陶行知先生在“教学做合一”理念中提出,一切教学活动都要以实践应用为基础,也要以实践应用为目标,更要建立在实践应用的基础之上展开教学。任何学科的教学活动,都要以实践为出发站,又要以实践为终点站,因为知识本就是一个循环的过程,学生能够达到从生活中找到知识,把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才是真正地把“教学做合一”理念展现得淋漓尽致。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中的实践性原则也就要求小学教师要结合生活实际展开教学,在生活实践应用的基础之上展开教学工作。例如,在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中,把几何、百分数等不同章节的知识,利用生活实际互相结合到一起,让小学生结合知识与生活中的实际情况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能真正得到理想的效果。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以极大的耐心和热情与学生进行交流及互动,成为学生值得信任的朋友,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够主动自觉地完成学习任务。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的稳步提升,真正打造品质课堂和精彩课堂。

(三)主体性原则

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教学做合一”教学理念最为突出的一点就是,彻底颠覆了传统教学模式,始终把学生当作教学的主体、课堂的主体,教师只在课堂上起到辅助、引导作用,所有的教学活动、教学理念、教学模式都要根据学生的发展需要来开展,充分凸显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发挥自身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师不能在这一教学理念下如同往常一样地把知识硬性灌输给学生,而是要让学生充分体会“做”,也就是在学习中的体验和实践过程。对于教师来说,要在教学时给予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和表达意见的机会,教授新知识的时候鼓励学生们勇敢提出疑问,上复习课做练习题时,让学生们积极开展合作交流、讨论互动活动,上知识总结课的时候,让学生们学会反思整理、分析归纳,以此来凸显小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发挥“教学做合一”教学理念的优势。

三、“教学做合一”理念下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策略

(一)创设解决问题的活动情境

对于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活动来说,提升小学生的思维创造力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学生们的探究能力、思考能力、创造能力得到了提升,才能真正获得解决问题的学习能力。首先,教师在日常教学环节中,要引导学生自主、积极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然后解决问题。要想充分实现这一点,那么教师就要进一步为学生创设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情境,给予学生更多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例如,在引导学生解决与长方体、正方体有关联的问题时,教师可以先通过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长方体和正方体分别是由哪几个平面图形组成的,例如,长方体中包含多少个平面图形,正方体中包含多少个平面图形,这些图形有什么关联。为了方便学生思考,教师可以在上课前为学生们准备一些硬纸板,通过搭建立体图形,进行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形状讨论。由猜想到论证,教师要不断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勇于面对困难问题带来的心理压力,并让学生们勇敢地把自己的看法和质疑说出来。这样的方式不仅能让全体学生都陷入知识的思考当中,还能保证全体同学的数学思维、想象力、创造力都能得到协同发展,不让任何一名学生掉队。

另外,数学教师还要在日常的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来说,创造思维并不只是在课堂学习中才能得到提升,在生活的各项活动中更能得到良好的启发。对于现阶段的小学生来说,只有把创造性思维真正地运用到生活中去,才能真正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在学习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教材中同时出现了分数和百分数的知识,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会把这两个不同的知识点弄混淆,但是这两个知识点虽然处在不同的章节,其中却有着紧密的联系。这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生活化教学情境更符合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认知,知识能够以最为直观生动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学生能产生对数学知识的认同感,还能极大程度上感受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的内涵。例如,“妈妈带着小明去逛超市,他们一共带了一百元钱,妈妈买了水果,花费了全部金额中的四分之一,随后又买了一些蔬菜,花费了剩下金额的三分之一,随后小明想买一个六十元钱的文具,不知道剩下的钱够不够支付购买玩具的费用,但是妈妈有会员卡,水果蔬菜能全部打八折,请问,剩下的钱够不够小明买文具呢?”虽然这个题目的运算过程比较复杂,学生们思考了很久也没有找到解题思路,这时,教师就可以利用课下时间,带领着学生们到学校内的商店去购买物品,让学生们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的解决思路,学生们会发现100元钱的四分之一是25元,剩下75元的三分之一也是25元,如果打八折就是(25+25)×80%=40元,玩具是60元,正好可以购买玩具。于是学生们惊奇地发现,原来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用处这么多。置身于生活情境中的学生能够摒弃传统的数学解题思路,用另外的解题思路去解决复杂的数学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就已经获得了独立思考和探索的能力。

(二)采取心理诱导策略

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只有学生自身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会对数学知识产生认同感,从而树立学习的自信心。才能不怕困难、勇往直前地去思考、去研究、迎难而上。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必须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寻找适合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心理诱导方法,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由于数学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门学习起来非常困难的学科,学生们常常在遇到困难的问题时就选择退缩、跳过,不敢击碎困难问题带来的阻碍,所以教师一定要帮助小学生树立解决问题、战胜问题的自信心。小学生群体肯定会存在较为明显的个体差异,特别是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他们常常会因为考试成绩不理想而失去自信心,甚至对学习数学产生消极的态度,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也就更无从谈起了。事实上,小学的数学科目仅仅是数学最基础的学习阶段,相比初中、高中的数学知识来说,只要学生能够认真听讲、认真做作业,就能取得明显的进步,甚至超越名列前茅的学生,所以小学教育工作者一致认为,由于小学数学的基础性,学生们在学习小学阶段的数学时,成绩的变化是非常明显的,倒数成绩的学生也有名列前茅的机会。这也就需要教师通过尊重、积极乐观向上的诱导方法帮助学生树立起战胜困难、解决问题的自信心,例如,在学习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教材中的“负数”知识时,由于学生们以往接触的都是正数计算,所以在学习负数时,很多学生不能解决关于负数的计算问题和符号变换,经常会出现错误,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心理暗示,让他们认为负数和正数的加减乘除一样简单,学生们会认为:“正数的计算都是小学低年级学过的知识,如果负数和正数一样简单的话,那么是不是就说明自己能够轻松地学习了呢。”在随后的负数计算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们自己在本子上画出一个正负数轴,随后向学生们提出问题:“如果有一位同学想从0点,走到-1.5,那么他应该如何运动呢?”学生们很快就能回答道:“向左移动!”这种诱导下的教学策略,能够让知识在学生的学做实践中展现出来,学生们通过自己绘画得出了问题答案,能够充分体会到自豪感。这样的方式能让学生快乐地学习,还能让他们认为数学问题只要结合之前学过的知识点,再加上自己的自信心,就能够解决,并始终保持学习热情。

四、结束语

“教学做合一”的理念推动了学生学习的深化,突出了学生的实践和操作,提升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能力,推动了学生认知结构的优化。而在研究这个理念的过程中,还需结合当前的教学实际赋予其新的内涵、新的意义,这样的传承和创新让行知思想永远焕发活力,指引着小学数学教学继续前行。

猜你喜欢
教学做合一合一解决问题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人剑合一
解决问题的设计
由“三线合一”到“两线合一”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改革研究
在“教学做合一”中优化思维品质 提升创新能力
“教学做合一”思想在职校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实践研究
职高体育教学中的“教学做合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