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题材纪录片的文化使命、创新表达与国际传播
——以纪录片《中国》为例

2022-02-18 03:48韦茹萍
视听 2022年4期
关键词:中国纪录片历史

韦茹萍

数千年来,中国承载了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中华文明,记录了历史流变的全过程。当下,时代赋予的新观念正扭转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往昔历史在部分民众中渐渐走远,但可喜的是,部分追寻者仍然坚守和记录,在当代中国找到中国历史文化之源。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由此,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历史文化成为人们精神价值、文化育人的迫切需要。近年来,一系列热度较高、观众反响较好的挖掘古代中华文明、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历史题材纪录片不断涌现,如《中国》 (2020)、《苏东坡》 (2017)、《我在故宫修文物》 (2016)、《河西走廊》 (2015) 等。

湖南卫视、芒果TV播出的大型人文历史纪录片《中国》一经播出,播放量日计就高达2.3亿次,并受到高度评价。纪录片《河西走廊》制片人李东珅和《大国崛起》导演周艳联手合作,耗时5年才打造完成纪录片《中国》。历史题材纪录片作为文化的载体,“其被赋予的文化使命不仅在于记录、思考和对话”①,也呈现于文化的国际传播中。纪录片《中国》以全新的叙事形式和生动的纪录影像,梳理了中国几千年来的文化历史过程,重现千年中华文明演变过程中的人和事。历史题材纪录片《中国》分为春秋、众声、洪流、一统、天下、视野、南渡、融合、佛变、关陇、基业、盛世十二部分,共12集。该纪录片通过在时间上纵向串联起历史上重要节点的关键性人和事,记录历史生活的千姿百态,从特定角度揭示历史中国的革新、思想和文化。与以往的多数历史题材纪录片不同,《中国》不局限于某一段历史、主题或事件,而是以整体的视角观照中国历史,以独具匠心的视听语言和美学手法,描绘出艺术与历史、文化相交融的动人画卷,呈现出理性与感性交织的诗意化纪录影像,凭借其释放的记录价值在主流媒体平台中实现了更有力的传播效果。

一、文化坚守:在历史中感知文化使命

纪录片是一种文化产业,而文化铸就精神。从历史学的角度来看,《中国》是陈述历史内在文化和逻辑的纪录片,带着乐观积极的历史观反思历史,对话文明。其把握历史文化发展的大脉络,回溯历史,成为记录中国历史大方向的灯塔式标杆,勾勒出历史文化中的不平凡。

《中国》是一部普通受众都能看懂的纪录片。它摆脱其他历史题材纪录片说教性和纪实性的束缚,以戏剧化舞台的表演方式开篇,以思想和制度的演变为主线,追溯从春秋到大唐时期中国思想的萌芽过程。纪录片的创作不应只停留于表面的物质现实,只有深入生活,走进人物的心理,才能塑造出具有时代精神与艺术个性的形象。例如,纪录片《中国》第一季的第一集《春秋》借助孔子会见另一位思想泰斗老子以及遭遇陈蔡之厄的故事,展现了中国历史上思想碰撞和精神文明的开端。影片回顾了孔子从青春到暮年跌宕却伟大的一生。尽管他未能亲眼看到自己的成就,但他的思想已成为中华思想文化的根脉。

纪录片《中国》的整体叙事手法突破传统连贯的线性结构,以春秋时期的典型人物和历史事件为影片讲述的切入口,不仅突出推动历史变革的关键人物,而且强调普通的平民视角和个体表述。该片通过这些人物的命运变迁,以搬演的方式还原历史场景,将仅存于口口相传和史料文字中的历史用视觉化的形式表现出来,使观众能更加直观地了解古代伟人成功背后的历史故事。“赋予历史以现代意识的观照,是衡量此类专题片思想与艺术品位高低的重要标志。”②历史题材纪录片需要讲故事,但并非单纯地讲述,而是需要倾入更多的思考和评价,在思想和审美上引领一种思潮类型,甚至是新主流。历史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发源地。纪录片《中国》以影像化的形式呈现中国历史,在历史中感知文化,以理性视角进行感性表达,用现代意识的眼光去重新审视和反思历史,坚守并传承优秀文化。

二、创新表达:极致的视听美学

纪录片《中国》从第一帧开始便带给观众一种“高级感”。在历史事实的呈现上,该片对故事脉络和叙事方法相较于前期的历史题材纪录片进行了一番思考。同时,该片在对画面、音乐和旁白进行融合设计后,运用传统戏剧舞台的象征性表达,将复杂的历史事件背景意象化。一场会面就能展现一段时期的主流思想,一个屏风就能隐喻整个大唐盛世。该片化繁为简,运用留白的中国画呈现形式,给予观众思考的空间,在潜移默化中引导观众感受文化,进而达成共鸣。李东坤导演谈到:“纪录片需要一套新的美学支撑,其美学表达与电影、电视剧有所不同,它理应是一套另外的美学体系。”纪录片《中国》以高度还原的场景和出彩的角色表演对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去剧情化的重塑,既具有故事的观赏性,又保留了影像记录的真实感。

(一)真实与艺术并存的镜头语言

摄影指导罗攀主张用最简单的手段拍摄最复杂的东西。《中国》是首部采用佳能新型全画幅摄影机拍摄完成的纪录片,它更追求美学和艺术的全方位呈现。该片以50格镜头完成拍摄,片中画面比正常画面慢二分之一,更容易展现人物的行为和形态。8K超清晰技术以细腻的画面质感构建出宏大的电影化的视觉效果,并通过缓慢的叙事画面使仪式感得到更深层次的强化。该片通过影像还原历史现实,传达出中国古文化思想的庄严和典雅,兼具艺术性与真实性,从而形成鲜明的美学呈现风格。在取景和构图方面,该片着重于留白和空间上的建构。画面大多采用对称式的构图,除了必要的道具外,该片摒弃任何搭建空间结构的东西,只留一扇门、一棵树或一个人。大面积的留白是中国画技法中常用到的构图手法,“空”出一些画面,能够让画面更有意境,也给观众带来更多的想象空间,这种化繁为简的技法使画面更能突出重点和主题。另外,画面中还会出现大量的点、线,更突出画面的层次感。比如,秦始皇看海和壁画的画面不仅体现出秦始皇内心的澎湃,而且体现出大气磅礴的敦煌盛况。

影片部分历史场景选择偏昏暗的环境拍摄,用来隐匿部分非必要的细节。此举在保证画面的高品质的同时,还能把历史文化事件具象化为历史人物中的某一服饰、礼仪,同时使人物的神情面貌甚至是姿态举止得到精准的体现。哪怕是一小片竹林,一面质感丰富的墙,甚至是一片投到地面上的阴影,都是值得选择和关注之处。不管是动态还是静态的画面,都能渲染出一种古典的文化气韵。镜头中匠心的构图和沉着的光影,实现了用影像艺术书写历史的表达效果。

(二)历史文化的诗意表达

历史文化和美学传统的不同,使得当下中国纪录片呈现出独特的文化背景与美学趣味,构成纪实美学的多重读解空间。陈凯歌导演在评价纪录片《中国》时提到:“罗攀用光影和画面,描摹古中国历史的人文和自然,以其独特的理解与想象,构筑起微茫中的雄浑,博大中的变幻,在忧伤和壮丽中引起无限的幽思,直通两三千年前的天和地。”③纪录片《中国》采用一种美化的色彩写意手法,呈现典型的东方色彩之美,不仅追求高同质化的舒适感,而且突出令人惊艳的视觉碰撞。就如片中运用的大面积黄色墙壁、蓝色的天空和海浪,色泽的宽广细腻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变迁和时间的更迭,将人们脑海中想象的画面变为更为具体的艺术表达,满足人们内心的诗意化想象。

毋庸置疑,纪录片《中国》不管是在视觉呈现方式还是在价值追求上,都是美的,这种美可以说是历史题材纪录片的内在核心。运用电影假定性美学再现对文化艺术的追求,即用象征的手法来讲述一个真实的状态,是对历史文化的一次诗意表达。正如纪录片《中国》是通过对孔子、孟子、嬴政、刘彻等历史人物的演绎,观照人物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所蕴含的思想意识和人文精神,传达其在精神层面的核心指向:沸腾的生命力、强大的精神力量,这也是观众实现精神成长的一种指引。

(三)声音元素的情绪设计

在声音系统中,纪录片《中国》在技术方面达到与国际纪录片接轨的水平。该片采用杜比认证的全景声混录棚增强观众沉浸式的视听体验,使其观影情绪扩大化。日本音乐家梅林茂和国内著名作曲家徐鲤携手合作的配乐采用典型的中国古典风格,在每个时期的历史人物出场和情绪点以鼓点和弦乐结合的旋律推动情节的发展,使观众感受到历史的庄严和震撼。该片还在口述历史故事、彰显古人情怀时选择古筝的配乐,指引观众与人物心境相适应。影片在描述大唐盛况时重塑马车、驼铃、吆喝声和女人说笑声等唐朝时期的声音特质,通过声音技术处理后更确切地传递出人物心境和主题情绪,对声音和情绪的巧妙设计起到了丰富叙事空间、渲染情绪、打动人心的作用。《中国》是首部采用女声配音的历史题材纪录片,其解说创新也达到了另一种极致,为浓厚的历史增加了轻松温柔的元素。利用解说的引导性去推动画面和历史故事的进程,这是对当下以画面解释解说词的大胆尝试。不仅如此,《中国》的制作团队还邀请众多明星艺人和普通民众参与拍摄并承担配音工作,让每个人都能聆听和解读出自己心目中对历史的理解和呈现方式。

纪录片《中国》用立体的影像方式和电影化的标准,重现历史情景,为观众展现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该片运用丰富的电影语言和新颖的创作手法,配合演员扎实的表演功底,让几千年的历史更加生动形象地呈现出来。一方面,该片延续历史纪录片记录时代、保留记忆的文化使命,在传统与现代、历史与当下、国际与国内多重视角下对历史文化展开阐述。另一方面,该片善于从大的历史环境中寻找小的意境,回归对细节的把握,承载不一样的传奇故事,以小人物的个体表述衬托历史文化古韵,以更贴近观众的现实视角,使观众产生情感共鸣,获得沉浸式的体验。

三、国际传播:跨文化传播的国际话语权

纪录片《中国》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美学特征打通国际交流的文化之路,突破中国历史题材纪录片在国际传播中面临的“跨不出去”的严峻局面。为了讲好中国故事,传承优秀文化,纪录片《中国》完成了对国家形象的影像构建,积极发挥当下互联网主流媒体相互融合的优势,在全媒体的各大平台中营造出中国历史文化的巨大力量。“纪录片作为跨媒介运营带来的‘可进入式’文本及其多重参与提供了文本内容持续拓展和演化的可能性,也预留了观众感知、把握甚至涉入其中的充足空间。”④

米歇尔·福柯提出“话语”一词,并将其广泛应用于社会学、历史学、文化研究等诸多领域。“话语是从社会中发展起来的表达语言或表达系统,其目的是表达或传播关于某个重要主题域的一套连贯的意义。”⑤因此,话语实质就是建构事物的表征方式,强调的是如何表达的过程。纪录片《中国》不仅在湖南卫视、芒果TV及其国际版同步上线,还在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环球时报、学习强国平台、共青团中央微信公众号以及《欧洲时报》等国内外主流媒体上刊登新闻信息,并得到大众的积极评论和认可。匡文波教授认为:“国家形象是国家的客观现实经过文化价值观、国家利益观、大众媒介三重偏曲后投射在国内和国际公众意识中的主观映像。”⑥进入新媒体时代,大众将媒体“镜像”当作窥探外部世界的真实反映。纪录片《中国》历时5年拍摄而成,以精湛的团队制作、国家化的创意表达、专业的传播手段,打破了西方主流媒体以自身的历史逻辑塑造的所谓的中国形象,向世界呈现出全面、立体、真实的国家形象,彰显了大国力量。

在全球化背景下,纪录片的国际合作也呈现出形式多样、合作主体多元、题材丰富多彩的特征,形成立体交叉的传播格局,跨文化合作尤其是文化历史类题材更容易被世界接受和认可。纪录片《中国》播出后反响强烈。据新浪微博数据统计,#纪录片中国#话题阅读量达7.7亿,讨论量超过25.3万。由此可见,纪录片的创作不应仅停留于数量的拓展,而且应着眼于影片质量的提高,同时不断寻找新领域和新层次。既要让观众保持对历史的新鲜感,又要使其在知识获取中产生情感、价值观的互通。纪录片《中国》紧抓本土化、国际化的两个视角,构建出立体多彩的大国形象,产生了极高的国际文化传播影响力,吸引世界感知中国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感受历史人物不朽的精神传承,使文化成为中国与世界沟通和交流的不竭动力。

四、结语

美国纪录片研究学者比尔·尼科尔斯认为,“纪录片与现存世界之间关系紧密,互相之间影响深刻,它为人们了解大众记忆和社会历史增添了一个崭新的维度。”⑦这一观点强调的是纪录片与现实社会的联系。历史题材纪录片只有跟现实相联系,把握时代文化,才能发挥出真正的价值。纪录片《中国》冲破人们对于传统纪录片的固有认识,用具有创造性、艺术化的影像回溯中国历史,为今后的历史纪录片发展探索出一种更为有趣生动的表达方式。该片从历史的大脉络中找寻大逻辑,从内容表达中采取大写意,绘制未来大趋势,以去剧情化、纯纪实的方式进行拍摄,记录时代记忆中历史人物生活的方方面面。这种拍摄手法符合纪录片真实的创作特质,让观众感受到中华文化的自信和身份认同,树立起民族自豪感。纪录片《中国》深入本土文化,借鉴国际经验,借助纪录片的传播形式,让中华文化与国际接轨,为历史题材纪录片的未来发展提供新形式和新思路。

注释:

①②张同道.中国纪录片的文化使命与国际传播[J].艺术评论,2020(09):8-15.

③陈凯歌评纪录片《中国》:以独特理解与想象,构筑雄浑与变幻[EB/OL].娱乐桃心,2020-12-18.https://yule.360.com/detail/2436245.

④颜纯钧.IP电影:“各态历经”的建构——第五个反思的样本[J].文艺研究,2018(09):84-90.

⑤[美]约翰·菲斯克.电视文化[M].祁阿红,张鲲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23.

⑥匡文波,任天浩.国家形象分析的理论模型研究——基于文化、利益、媒体三重透镜偏曲下的影像投射[J].国际新闻界,2013(02):92-101.

⑦[美]比尔·尼科尔斯.纪录片导论[M].陈犀禾 等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7:10.

猜你喜欢
中国纪录片历史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新历史
肯尼·格雷特,爵士的“中国”调子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论纪录片中的“真实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