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新莉
(南京城市职业学院,南京 210000)
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逐渐普及,覆盖范围越来越广,网速也越来越快。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89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0.4%,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到34 171万人。这些都意味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网络教学的开展提供了有利的网络环境。
近年来,计算机、智能手机技术愈发成熟,使用普及化,购买费用也在逐渐降低,再加上各大运营商降低流量套餐资费,尤其是针对在校学生的优惠套餐,智能手机成为了移动客户端学习的必要工具,学习不再受时间和地点的局限,为网络教学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使学生通过网络上课成为可能。
随着网络信息化的发展,实现了网上阅读、网络分享,海量的视频及文字实时更新,网络资源新颖有趣,加上近年来国家对网络环境的监管,网络资源质量不断提升。要有效利用网络教学资源的及时性、多样性、开放性的特点,将网络视频、文字、图片等集合成网络资源库,实现课上课下随时进行学习交流。教师也可以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将资源整合,实现网络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共享各大高校现有资源,如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759所高校组成的中国大学MOOC、学堂在线、网易公开课等线上资源,随时随地向名师学习。
自主学习是学习者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能够按照自我制订的学习计划主动完成学习任务并针对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调整学习策略。当代大学生基本都是年满18周岁的00后,经过小学、中学阶段的系统学习,他们已经形成自己独有的、成熟的学习系统和学习习惯,在进入大学后又经过一系列的入学教育、专业介绍和对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的学习,大多数学生基本确立了学习目标,有了明确的学习动机,对学习有了清晰的认知。
00后大学生对新生事物充满好奇心,接受速度比较快,有更强的探索意识和探索精神,采用新的授课方式开展思政课网络教学,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可以给学生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成效。
来自互联网渠道的信息层出不穷,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对学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迫在眉睫,要做到不信谣、不传谣。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线下思政课堂教育,但受到疫情影响,教育阵地转移到了线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采用新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文化素养,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实现社会的良性发展。
随着国家对意识形态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传统的思政课课堂教学取得了一定成果,问题意识愈发明显,教学手段逐步创新,授课教师态度严谨,授课技巧娴熟,教学水平明显提升。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有的教师信息化能力较弱,教学资源单一,不能灵活运用手机、多媒体、视频等各种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教学素材不够鲜活多样,课堂缺乏生动性、趣味性和吸引力,影响了教学效果。随着思政课网络教学的开展,传统的课堂教学得到了优化,教师于课前在教学平台上传课件、视频、音频、动画等教学素材,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还可以通过网络课堂发起话题讨论,随机点名,互相交流心得体会,增强学生的思辨能力、表达能力,提高学习的参与度和学习获得感。
网络教学课堂的开展打破了传统课堂讲授受时间地点的限制。首先,网络课堂教学要优化教学内容,采用专题形式,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内容,丰富教学内容。其次,创新教学方法,可以采用小组讨论、学生自制课件、自我展示实践成果、时事热点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兴趣。最后,改革评价机制,将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建立全面、客观、全程监督的考核体系。采用网络课堂教学符合疫情特殊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为高职院校学生学习提供了新的思路,可以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
创新教学模式不仅仅是理论教学的创新,实践课堂也可以网络化,依托数据库、移动通信技术、VR等建立网络教学平台,使学生切实感受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红色文化资源进课堂,立体化、真实化进课堂,做到知行合一。
互联网的发展为网络教学提供了海量的教学资源和新型的教学方式,但网络中也充斥着虚假和不良信息,思政教师要坚持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做好信息筛查,找到适合的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中,为思政课提供丰富的案例和素材,活跃课堂氛围,做好价值引领。腾讯课堂、腾讯会议、QQ课堂、钉钉等线上教学网络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并不断优化,各种互动功能不断升级,思政教师不仅要直播上课,还要不断研究新平台的运用,探索新的教学手段、教学方式、教学内容与网络平台的融合使用,尤其是课堂互动功能,教师需要做好把控,控制节奏,注意导向,提高学生的参与率和积极性,保证互动效果,这些都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网络教学的开展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评价机制也应随之发生改变。不同主体应该有不同的评价机制,教师应该注重教学经验与教学方法的考核,学生应该注重教学内容的考核。好的教学考评机制应该是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应采用表现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综合性考评机制。表现性评价主要是通过观察学生完成特定任务时的表现来综合评价学生的一种方法。表现性评价需要教师设置明确的任务、活动及评分机制,激励学生完成学习要求,同时对表现性评价进行反思,学生要自觉改善学习方法,激发潜能,教师要反思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活动效率。终结性评价主要是期末采用试卷的形式考核学生一学期所学内容的一种评价方式。综合性考评机制全程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注重过程性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综合素养。
疫情发生后,各高校开始进行网络教学,大部分教师第一次尝试,高校针对教师和学生的使用操作培训较少,培训内容较浅,很多教师主要依靠自己进行摸索,耗费时间长,功能摸索不全,不利于实现线上上课软件的最大化利用。要注重思政课的特殊性,强调学生的德育培养,同时与时事热点相联系,网络资源需要实时更新,要求教师具备操作授课平台的能力和统筹网上教学的能力,这给教师和思政课教学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线上教学具有连续性、互动性,但教师和学生无法真正实现面对面教学,这种教学通常以教师“教”为中心,教师不能全程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不利于实时把握课程教学进度,有些学生因自制力差而导致学习效果不佳。线上平台需完善操作功能,设计更多个性化、智能化的操作以满足教师授课的需求,真正达到由教师“教”向学生“学”的转变。
网络教学的开展打破了特殊形势下教学的被动局面,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理念相区别,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了思政课线上教学形式的革新,充分发挥互联网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有利于推进探索新的智能化、信息化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