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创作基础”课程思政的案例教学研究
——以《战“疫”正清明》为例

2022-02-18 01:33梁俊明
视听 2022年2期
关键词:口罩主持人武汉

梁俊明

“播音创作基础”作为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核心课程,开展课程思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案例教学是通过引入具体典型的节目案例,将专业知识和思政元素紧密结合,进行详细到位的分析讲解。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0年制作的清明节特别节目《战“疫”正清明》在全国各电视屏幕滚动播出后,引发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这个电视文艺节目着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创新了重大主题文艺节目的创作理念和表现样态,以五件疫情见证物为叙事的切入点,五位主持人和五组见证物推介人引领观众回顾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历程中那些感人至深的英雄群像、澎湃激昂的国家力量,从而凝聚彰显中华民族众志成城、不畏艰险、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命运共同体意识。

《战“疫”正清明》为“播音创作基础”课程思政提供了思政内涵丰富的典型节目案例。本文结合专业教学中“情景再现”这个知识点,通过解析该特别节目进程中主持人的具体实践运用,深入挖掘展示蕴含其中的思政要点,探索研究如何利用典型节目案例开展课程思政教学,以期培养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的政治素质和专业技能,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有效推动课程思政建设。

一、感受逆行者冲锋在前的战“疫”精神

在《战“疫”正清明》开篇深切缅怀的牺牲烈士中,镌刻着医护人员、公安干警、社区工作者闪光的名字。随着主持人和见证物推介人“情景再现”式的故事讲述,观众强烈感受到这些典型人物事迹里蕴含的战“疫”精神。

当新冠肺炎疫情汹汹而来时,医护人员责无旁贷冲到了最前线。第一件疫情见证物是南方医院赴小汤山抗非典医疗队请战书,道出白衣天使“不计报酬,不论生死”的职业担当。请战书是全国4.2万名驰援武汉医护人员勇往直前的一个缩影。在主持人张蕾和见证物推介人斯琴高娃的讲述中,观众了解到这个英雄团队曾于2003年从广州奔赴北京小汤山,在抗击非典的战役中立下汗马功劳。时隔17年,他们秉承“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的精神,毫不犹豫地在本该阖家团圆的除夕夜再赴抗击疫情的前线。

主持人张蕾在节目现场连线刚从武汉撤回广州,正在宾馆隔离的医疗队。队长郭亚兵既是17年前赴小汤山医疗队的队长,也是此次赴武汉医疗队的队长。郭队长介绍此次赴武汉医疗队有很多年轻人顶了上来,他们在严酷的战“疫”里经受住考验,不少人还火线入党,延续传承着“白衣战士”救死扶伤的职业誓言。

第二件疫情见证物是火神山医院警务室门牌,映照公安干警“疫情当前,我们不退”的牺牲精神。主持人马跃介绍在备受瞩目的火神山医院正式建成交付的前一天,这块崭新的警务室门牌就安装到位。在它的见证下,两百余名公安干警主动请缨,在这里24小时不间断站岗,巡逻执勤日行3万步,撑起了一道保卫生命的钢铁防线。

主持人马跃、见证物推介人蔡国庆与刑警杨小峰、特警吴锦涛和治安警察燕占飞视频连线,体会他们头顶国徽就应肩扛使命、危难时刻必须挺身而出的坚定信念。90后燕占飞的妻子是武汉协和江北医院重症监护室的护士,小两口都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幼小的儿子只能让外公外婆带。燕占飞买菜送回家,儿子哭着要他抱,但他不敢进门,放下菜就走的画面,一下子便触动观众心中最柔软的部位,淋漓尽致地诠释了公安干警的奉献牺牲精神。

第三件疫情见证物是社区工作者战“疫”图,主持人尼格买提讲述了这张战“疫”图浓缩的“不漏一户,不少一人”的社会温情,勾勒出全国近400万城乡基层工作者为居家隔离的广大群众辛勤服务的身影。

通过视频连线,主持人尼格买提、见证物推介人王丽云与武汉东湖新城社区党总支书记陶久娣、社区志愿者廖清芝、网格员陈玲亲切交谈。为了保障社区的安全与生活,陶久娣每天超负荷工作,只有三四个小时的睡眠时间。志愿者廖清芝的儿子原来在社区物业工作,一年前不幸因病去世,当她看到社区工作人员无比辛苦忙碌,想到儿子生病时得到的帮助,决定替儿子去回报大家。网格员陈玲记忆最深的一件事是一名孕妇凌晨两点在家生孩子,急需婴儿用品。8个网格员在网格群中向社区居民求助,马上有许多居民热心地提供物资。守望相助的感人细节汇聚成“隔离不隔爱”的社会温度。

二、展现中华民族家国情怀的磅礴力量

新时代文艺创作应当阐释好这次传播速度快、感染范围广、防控难度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展示这场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的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第四件疫情见证物是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全自动口罩生产机,展现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人民战争的家国情怀。主持人李思思和见证物推介人王雷、李小萌通过小小一只口罩展开叙述。他们在新闻报道中看到一位用衣领掩住口鼻的乘车大妈因为得到乘务员赠送的一只口罩而热泪盈眶,认识到疫情暴发初期,口罩需求激增导致短缺,揭示实现口罩快速、安全、可靠地生产成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关键。

在完成牵动人心的叙事铺垫后,主持人李思思连线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院长李志强,展现了“用歼-20的生产技术来生产口罩”背后蕴含的家国情怀。在接到“迅速研制口罩机,迅速投产投用”的任务时,这些擅长造飞机的尖端人才中,很多连口罩机长什么样都不清楚。尽管如此,他们只用半个小时就组队完毕,用4个小时完成任务评估、组建设计队伍,用3天完成图纸设计,用16天就造出了样机。

疫情发生之后,从聚丙烯到熔喷布,再到口罩机,中国企业合作协同,发挥了勇于担当、为国分忧的作用。我国企业生产的防疫物资不仅可以保障全国人民的日常使用,而且还有能力帮助其他国家。以小见大,从家到国,一台全自动口罩生产机,承载起中华民族家国情怀的磅礴力量,见证的是中国企业“祖国需要什么,我们就生产什么”的职责和使命,是中国强大的工业基础、科技成就和综合国力,是能够在最短的时间调动全国人民力量的最广泛而强烈的爱国共鸣。

三、彰显所有人命运相连的共同体意识

历史是人民书写的,第五件疫情见证物是由众多普通人共同完成的集体记忆“武汉日记”影像志。从2020年1月31日开始,央视新闻频道《东方时空》与央视新闻新媒体,联合新浪微博发起了“武汉日记”影像志征集活动。许多普通人拿起了手机和相机,从百姓视角入手,以日记的形式记录当下关于武汉的点点滴滴,成为保存历史记忆、弘扬时代精神、传递正能量的共同表达。

主持人任鲁豫携手见证物推介人王宁、沙晨、李梓萌、刚强,借助新闻工作者的集体视角,让观众看到并记住了许多“情景再现”的难忘影像:有流泪诉说把警察爸爸和护士妈妈“借”出去的甘肃女孩,有坚韧乐观地用手机拍摄方舱医院广场舞的武汉患者,有刚刚摘掉国家级贫困县帽子却捐出10万斤大葱的河南嵩县农民,有各个援鄂医疗队撤离时真情告白十里相送的当地群众。“武汉日记”影像志全景式展示了所有普通人团结一心抗击疫情的真实状况,讴歌危难时刻显身手的英雄群体,展现风雨中勇往直前的中国力量,彰显手足相抵、悲喜与共的命运共同体意识。

在五件疫情见证物的“情景再现”叙事之后,分别配合五组对应主题的文艺节目,构成简单质朴却独具意蕴的致敬仪式,进一步增强主持人播音创作情景交融的感染力,凸显《战“疫”正清明》的主题思想内涵,给观众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斯琴高娃朗诵诗歌《你》,在她深情的声音里,浮现出身患渐冻症艰难行走的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宁、只能面向家的方向三鞠躬悼念逝世母亲的火神山医院护士吴亚玲、84岁高龄再次挂帅出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等医护人员的群体形象,“致敬每一位白衣天使,你们是真正的英雄”。蔡国庆豪情满怀演唱《少年壮志不言愁》,“致敬每一位公安干警,热血铸就金色盾牌”。武汉社区工作者温情同唱《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致敬每一位社区工作者,让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扎西顿珠、喻越越演唱《风雨无阻向前进》,“致敬每一位助力抗疫胜利的志愿者,勇敢担当风雨无阻地前进”。9位主持人任鲁豫、尼格买提、李思思、张蕾、马跃、王宁、沙晨、李梓萌、刚强同唱战“疫”歌曲《坚信爱会赢》,“致敬每一位善良的普通人,战‘疫’正清明,坚信爱会赢”。

四、结语

我们知道,播音主持的正确创作道路是要以新闻工作者特有的敏感,准确及时、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深入理解—具体感受—形之于声—及于受众”的过程,展现时代风貌,充满人文关怀,发挥广播电视教育和鼓舞广大人民群众的吸引力、感召力。像《战“疫”正清明》这样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电视节目不断涌现,为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课程思政的案例教学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素材来源,也为高等学校切实有效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带来一定的参考和启示。

猜你喜欢
口罩主持人武汉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别哭武汉愿你平安
我们在一起
戴口罩的苦与乐
因为一个口罩,我决定离婚了
武汉加油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决战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