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覆与再现:《披荆斩棘的哥哥》对中年男性形象的重构

2022-02-18 01:33朱应霞
视听 2022年2期
关键词:符码哥哥语境

朱应霞

2021年8月12日,芒果TV推出的男性综艺节目《披荆斩棘的哥哥》开播,并很快成为综艺中的爆款。在《披荆斩棘的哥哥》节目里,由于文本引导、语境加持与情节铺垫等策略,“中年男性”社会群体的传统形象被解构。另外,由于符码策略、叙事策略以及大众媒体“自然化”等策略,反映受众期待与社会需要的全新的“中年男性”群体形象被塑造起来。在这个过程中,除了受众对节目呈现的中年男性形象的认知不一定理性,创作者对中年男性群体形象的认知也不一定全面,很有可能会忽视群体的其他特点。但从创作者的角度看,如果出于流量考虑,迎合受众的非理性期待去构建与呈现群体形象,很有可能会导致受众对社会群体的评价单一,也有可能将受众审美引向同质化的工业化审美。

一、颠覆:传统中年男性形象的解构路径

(一)文本引导,定位传统中年男性形象

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探讨媒体与社会的关系时认为文本是意义的载体,同时文本承载的意义影响着受众的认知。文本与意义有着密切的关系,文本和意义的关系具有历史性,不同时代生产的文本与意义受时代和社会文化的影响。在文本的生产与解读上,传播学者罗兰·巴特曾提出以“作者文本”与“读者文本”的概念来解读。他认为“作者”生产的文本中有“读者”所熟悉的“成规”,这类带成规的文本预设了读者的意义理解。在《披荆斩棘的哥哥》中,“昔日少年”“不再少年”“跌跌撞撞地老去”等台词都暗含了中年男性群体的“年龄增大”“容颜衰老”“体能机能下降”等典型的意义特征,很容易让大众将文本与熟悉的意义联系起来。在节目中,包括宣传语、独白、成员台词、歌词等在内的诸多文本都向受众暗示了传统中年男性形象的特点,这类“作者文本”预设的意义为“哥哥”们颠覆传统中年男性形象做足了铺垫。

(二)语境加持,烘托“重生”氛围

英国学者格雷姆·伯顿曾提出“物质性语境”“环境性语境”与“体验性语境”的概念。他认为如果文本是某个信息接收流程的一部分,那么就出现了“物质性语境”,此时受众与文本共存于一个“环境性语境”中。格雷姆·伯顿认为,“环境性语境”会影响受众对内容的认知。从这个意义上看,音乐竞技综艺节目《披荆斩棘的哥哥》就是一个媒体文本。此时受众与文本共存于一种“环境性语境”中,而受众成员会对媒体文本进行解读,于是就出现了“体验性语境”。《披荆斩棘的哥哥》节目里的媒体文本为受众营造的是一群中年人经历艰难险阻从而获得“重生”的语境氛围,比如节目里的“火焰”场景的布置、节目宣传标志里的“火焰”符号都是能连接到“重生”语境意义的媒体文本。

(三)情节铺垫,打破固有刻板印象

美国传播学家李普曼在《公众舆论》中提出了“刻板成见”的概念。其核心含义是指人们对特定事物的固有评价,这种评价往往带有价值情感,或喜欢或厌恶,并且往往是表面的、未经深思的浅层评价。人们对社会群体形象的认知和评价是在社会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这种评价虽然涵盖了这个社会群体本身的一些特点,但这些特点在“刻板成见”的评价体系下往往是不全面的或者失真的。例如,关于传统中年男性的群体形象评价,就常常和“油腻”“不健康”“焦虑”等标签词联系在一起,但是这些评价往往是表面未经调研的非真实现象。极光大数据在对三线及以上城市30—50岁的男性调研后发布了《2018年10月熟男群体研究报告》。结果表明,样本里有48.4%的中年男性注重身体健康,有41.7%的人注重饮食均衡,仅有14%的人会大吃大喝不注重饮食均衡。由此可见,“与网传的脸谱化油腻大叔的形象不同,其实熟男并不油腻,相反,他们非常注重外表打理,经常运动,饮食健康,作息规律,当然,也爱用保温杯泡枸杞。”①

李普曼认为,刻板成见可以为人们提供简单便捷的思考,但是也会阻碍人们对新事物的接受。要让受众重新定位和接受一个社会群体的新形象,需要首先打破该社会群体传统的形象呈现,颠覆长期社会评价形成的简单化标签。综艺节目《披荆斩棘的哥哥》对中年男性群体形象重构的策略就是“先颠覆,再重现”。创作者颠覆中年男性传统形象的具体路径是打破受众长期持有的“刻板成见”,颠覆的形式是设置“挑战情节”,包括营造竞争氛围、设置晋级关卡以及用淘汰机制施压等。代表中年男性群体的“哥哥”们实现每一场压力与表演的平衡、解决每一场比赛里节目预设困难的同时,也完成了对受众的“刻板成见”的解构。

二、再现:中年男性形象的塑造与重构机制

(一)符码策略构建全新话语意义

“符码”指的是一系列依据成规而运作的文本元素,是包含了照片、电影、电视等“形象媒体”中的主控符码②。学者斯图亚特·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指出,传播过程是一个结构的整体,在双向互动、循环往复的传播过程中,媒介文本的各种意义和信息以特殊方式组织起来并以符号载体的形式出现。从这个意义上看,信息生产者的符码运用策略就体现为编码策略。凡是信息环境中流通的媒介文本都经过了编码,编码是信息传播过程中的必然性步骤,因为“没有符码的操作就没有明白易懂的话语”③。话语是人们用来联系有关对象的符码,“话语受到一种永久性的说服意图之支配”④。《披荆斩棘的哥哥》里的视觉符码使受众能够将熟悉的意义与成员形象联系起来,从而形成属于中年男性群体的新的话语意义。例如,团体比拼过程中不时会出现成员等候接受挑战时坚定神情的镜头、赛后采访镜头里自信的语言表达,这类视觉符号都使受众能够联想到“勇敢”“坚韧”“自信”等意义,从而对成员所属的群体形象产生新的定位与认知。

(二)叙事策略塑造全新形象

不同的叙事策略会带给受众不同的“媒体文本体验”。如传播学家索绪尔所说:“现实不是被语言反映出来,而是由语言生产出来。”⑤不管哪种叙事模式,都为受众创造了对现实世界的“虚幻”。这是基于媒体文本构建的“虚幻”,受众不需要有真实的生活体验,只要叙事能做到前后一致,就能借助以往熟悉的认知完成对媒体文本的解读。《披荆斩棘的哥哥》采用最多的是最常见的主流叙事策略,即随着时间推移而出现的一系列事件。这种叙事策略的特点就是通常会出现人物之间的冲突或者人物会面临难以解决的问题,随之也会有一系列戏剧性的转折。节目中的成员们每一期都会面临不同的挑战与困难,随着时间的推移,问题最终得到解决或者事件进一步发展,从而为叙事创造了一个“闭幕”。这种叙述策略往往也会传递一些思想,使整个结构具有一定的意义。比如,在第一场公演中,从最初各个成员面临需要“组团”的难题,到各个成员相互联系,最后组成队伍,集体参与挑战与其他组竞争。以上问题的解决,意味着孤立的个体与其他孤立个体结合成小组后有了共同的命运与结局。而在这个过程中,成员的自愿付出也意味着成员具有“团队意识”。遵循这样的结构意义,节目借助成员构建的全新形象也更加立体和丰富,即对于“哥哥”们来说,他们代表的中年男性不仅是“勇敢的”“强大的”,还有很多其他良好的品德,比如“团队意识”“奉献意识”等。

“反差叙事”是《披荆斩棘的哥哥》运用的另一个叙事策略,即在引出结果事实之前先铺垫反差性事实。这种叙事策略让人物形象更加丰富,也让受众能更快接受全新的人物形象。“哥哥”们的年龄事实是节目铺垫的一个重要事实,节目里成员年龄最大的57岁,最小的28岁,平均年龄39岁。另外,凡是人到中年,都会身体机能下降,体力精力不如少年,也有人会出现慢性病。在这样的事实前提下,“哥哥”们在舞台上一反常规,展现出良好的状态,并且呈现出能歌善舞的形象,这正是创作者铺垫后的结果。创作者通过对“年龄事实”与“活力表演”的顺序组合,形成对比,带来强烈的反差效果。

另外,“标签化”也是《披荆斩棘的哥哥》的一大叙事特征。弱化或者掩盖群体负面标签,凸显群体正面积极的标签可以为群体人物形象塑造提供助力。“标签化使人物形象更深入人心,节目表现更丰满。”⑥“标签化”可以消解受众对成员所属群体的固有印象,从而建立起新的形象标签。《披荆斩棘的哥哥》里,每一个成员都有荧幕形象之外的特征,或是软弱,或是冲动。而在媒体的叙事策略以及标签化策略的作用下,受众会对那些有着突出标签的成员印象更深刻。

(三)“自然化再现”凸显中年男性群体特征

法国社会学家罗兰·巴特提出“神话”的概念,认为其是“一种传播体系、一个讯息、一种意义构造方式、一个话语”⑦。巴特所说的“神话”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大众媒体可以通过符号再现使得传递的意义“自然化”。《披荆斩棘的哥哥》也采取了自然化的再现策略,通过再现组合视觉符码,让受众接受传统中年男性的标签。例如,通过穿插各个参赛成员自述年龄变化与经历变化的镜头,来暗示传统的男性在人到中年时各方面不如青壮年的形象是自然的。节目进一步通过再现策略,将“挑战的完成”与叙事“闭幕”组合,以颠覆传统中年男性群体的形象标签,制造出“勇敢”“强大”“喜欢挑战”等新的自然化群体标签。这种自然化再现策略在增加节目看点的同时也凸显了中年男性群体全新的形象特征。

三、认同与反思:需求与共鸣下的“形象接受”

(一)突破单一审美,兼顾价值多元性

从形象塑造者来说,需要突破文化工业下的单一审美并兼顾文化产品价值的多元性。传播学家霍克海默与阿多诺在《启蒙辩证法》中提出的“文化工业”概念批判了大众传媒流水化生产文化产品。互联网环境下,受众注意力的有限性与流量的珍贵性使文化产品生产者不得不迎合工业化审美再造文化产品。反过来,这种再造又会使得受众“审美同质化”。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11亿,其中网络视频活跃用户达到9.27亿⑧。《披荆斩棘的哥哥》作为一档男性网络综艺节目同样面向庞大的网络受众,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因此,创作者在通过符码编码传递价值观的同时也应当兼顾社会责任,尤其是在对受众的社会群体角色认知导向上,不能将其引向一元评价。

(二)突破“自我表演”呈现,兼顾社会现实

从形象扮演者来看,“自我表演”的同时应兼顾社会现实。加拿大社会学家戈夫曼指出,人有“自我印象管理”行为倾向,“表演”是自我印象管理的重要手段。事实上,在节目里,“哥哥”们作为中年男性群体的代表,最终要面对的是大众,而传递形象的中介是大众传媒。因此,为了节目效果以及迎合社会期待,节目参赛成员也会在媒体前掩饰不为人知的一面,“表演”的都是节目预设的或者受众期待的形象。人作为社会性动物,其属性不应该是单一的“强”,“弱”也是人的正常属性。节目里成员的“表演”应兼顾社会现实,与现实世界脱节的“失真”会使受众在虚构世界里的“认同”和现实世界里的“反差”间无所适从。

(三)突破非理性浅层欣赏,揭露深层次事实

从形象接受者看,需求与期待不一定总是基于理性思考的。“使用与满足理论”指出,受众在进行信息接收的时候会基于一定的需求。在互联网环境下,受众对信息产品的需求与期待是现实生活的一种反映。例如,受众在现实生活中会经历这样那样的失败与失意,他们期待媒体呈现的群体形象是能勇敢面对失败的、积极挑战困难的。受众的需求与期待建立在感性的基础上,会忽视一些深层次的事实。例如,受众在期待节目里的角色面对困难会一直“勇敢”的时候,忽视了人都会有“弱”的一面,不可能一直“强大”的事实。文化产品生产者应该看到这一点,以受众真正的利益为主,通过对节目参赛人物的形象塑造,让受众联系到理性背后的事实。

四、结语

媒体对传统中年男性形象的解构与重构遵循了一定的路径,同时也离不开一系列策略,包括借助文本引导,定位传统中年男性形象,以及借助语境和情节铺垫,再通过叙事策略构建全新形象等。另外,《披荆斩棘的哥哥》在对中年男性的“勇敢”“强大”“喜欢挑战”的形象构建上是成功的,但是创作者也忽视了中年男性群体不是只有这一面的积极形象。作为社会群体的一部分,中年男性群体有自身的优点与长处,比如中年男性比青壮年更加“成熟”“稳重”。再者,受众对信息产品的期待不一定都是基于理性的思考。因此,站在大众媒体社会责任的角度看,媒体内容生产者也应关注社会群体属性的多元性,将受众评价引向理性思考,摒弃文化工业生产的单一审美,引导受众对社会群体角色形成多元化的评价。

注释:

①极光大数据:2018年10月熟男群体研究报告[EB/OL].极光网,2018-12-07.https://www.jiguang.cn/reports/354.

②[英]格雷姆·伯顿.媒体与社会批判的视角[M].史安斌 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52.

③郭建斌,吴飞.中外传播学名著导读[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266.

④[法]罗兰·巴尔特.写作的零度[M].李幼蒸 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31.

⑤[英]特里·伊格尔顿.现象学,阐释学,接受理论: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王逢振 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105.

⑥张文君.国内首档“慢综艺”《向往的生活》叙事策略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7(15):132-133.

⑦[法]罗兰·巴特.神话——大众文化诠释[M].许绮玲 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3.

⑧CNNIC发布第48次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21-09-23.http://www.cnnic.cn/gywm/xwzx/rdxw/20172017_7084/202109/t20210923_71551.htm.

猜你喜欢
符码哥哥语境
创作与做梦:精神分析语境下的“植田调”解读
哥哥
普利策新闻奖中的文化符码呈现
——以2018、2019年批评奖作品为例
向真而死——论《菲德拉的爱》的消费符码与悲剧情感
主题语境八:语言学习(1)
符码的游戏艺术
哥哥的生日
土家族吊脚楼文化的群体记忆与精神符码
还猪哥哥
我永远是你的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