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新任班主任“三段式”模式管理

2022-02-18 00:00:07周勇
科学咨询 2022年9期
关键词:尾段三段式中段

周勇

(重庆万州区高升学校,重庆万州 404043)

一、“三段式”模式管理浅析

一个班级就是一个团队,就是一群孩子的集合体。如果我们长期仔细观察这个团队里的每个成员,你会发现,这些性格迥异的孩子们,小小年纪也有着自己的价值取向,无论是教室内活动、操场上玩耍,他们总会找到自己特定条件的玩伴。智力低下的孩子会不约而同走到一起,寻找属于他们的快乐;学习能力强、成绩优秀的孩子会在一起探讨问题;性格好、正义感较强的孩子也会寻找同类。除特殊自闭儿童外,孩子们会形成一个个“模块”“人脉圈”。这些圈子在特定条件下,时而相交,时而包含,时而分离。在这些圈子中,能得到老师表扬,被家长肯定的正能量“圈子”,会吸引其他小团体。即使那些特殊儿童,他们也想参加普通孩子的活动,也想被关注,也想有进步[1-3]。

一般新班主任利用孩子们的这些“圈子模块”特点,主观地把班级学生全面评价分为三部分:正能量突出、学习良好和优秀的为“首段学生”,即第一梯队。他们是班级团队建设的骨干力量,是班级的标杆,是班级前行的关键动力和舵手。如能培养大量类似学生,扩大数量规模,班团队将会高效运行。第二梯队,“中段学生”,他们发展不够全面、学习目的明确,但不能持之以恒,缺乏自信,创新能力不足。做事往往“人云亦云”,缺乏独立性。显现出“跟风”特点,既可以向好方向塑造,亦可以向不良方向发展。这段学生表现平平,往往被班主任忽视,他们是班级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班级运行的引擎。第三梯队,即“尾段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习惯欠佳、自律差,专横跋扈、操控欲强,喜欢捣蛋、贪玩、不拘泥于规矩,他们具有负能量大等特点。

首、尾段学生是班级学生分化的结果,中段学生是首尾段的来源。三段学生他们是既对立又统一的整体,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三段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尾段学生可能转化成中段,甚至变成首段学生,这就要新任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上,把握阶段性的重点、难点和关键,培养首段学生为关键,把握中段学生为重点,对症治疗尾段,突破难点。

二、实施“三段式”模式管理,促进班级健康良好发展

(一)培养首段学生,引领班级航向

一方面,要充分相信班团队力量,强化班干部引领作用,班干部班级管理其实质是人事管理。人管人难度大,在现代信息时代,网络信息丰富而快捷,班主任自身的知识广度、深度不够,往往不能适应教育孩子,在沟通方式方法上严重脱节和滞后。为此班主任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同时,要搞好班团队建设,充分信任他们的自信和能力。不要低估我们的学生,在网络发达的当今,他们所获取的见识甚至课外知识层面很广。往往老师讲不清楚的,同学却能说明白。多数班干部能成为班主任的得力助手,他们在很多层面成为中段和尾段学生崇拜的对象。由于社会“圈子”效应,学生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他们之间有共同语言,同学之间沟通交流障碍很少,没有戒备心理。因而,大力培育班干部,利用好这个资源去以“一带多”,提高管理效能[4-6]。另一方面,班干部的培养和选拔。班主任准备接一个班级时,往往潜意识把自己的管理理念和班级的“魂”带进班级管理中,这种“魂”也就是班级文化“亮剑精神”,是不服输的进取精神。通过仔细观察,什么性格的班主任,这个班级就会出现什么性格类型的班风。一个敢于“亮剑”精神的班级,这个班的孩子,多数是敢于拼搏,永不放弃的勇士。班主任在接班前,就要仔细去观察原班所有干部,他们的“圈子”规模和影响力。有的用“自己魅力”影响人;有的是自己口才打动人;有的是学习优异吸引人。抓住这些圈子“影响人”,去调查他们在任职期的工作作风、态度及成效。然后精心分析,优先选拔。应该说大多数干部是履职的,那些班级干部有这样的特质优先考虑。有的学生天生喜欢在老师面前展示自己的才能,他们有一种强烈的操控欲、亲和力,这也是不错的任用对象;有的性格内向,但心细,有的集体观念强、助人为乐爱劳动守纪律,但学习习惯不好;有的能说会道能唱会跳,但自律性差;擅长书法艺术没涉及到管理。同时,前任班主任选拔时,深思熟虑都会有其考虑的因素趋向性选取。人无完人,考虑到过渡稳定期,同时新班主任还得验证老班干部表现,不易裁撤,对于那些不称职的,可以调换到其他岗位,警示他们注意履职;对于担任班级职务的副班长或纪律委员、劳动委员,自己管不住自己,甚至利用自己权力产生拉帮结派的苗头,若是正职把他调成副职或增设新岗位削弱他们的权力。

特别是班长,许多时候班长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班主任的更换造成他们的心理落差,他们有着原有习惯的工作思路或者有他们熟悉的搭档团队,因而要裁撤班长或重要位置的人,新班主任得考虑引一发全动全身的影响。如果这种苗头存在,那就想法分化这种力量,通过提拔担任班级干部的人,或公开大力表扬在某方面有进步的事,去挫败他们中领头人的权威心理;但有些时候,效果不明显,毕竟他们是班干部成员,有个别的会用已有的权威去压制这些新手。因此,新班主任还得选出理解自己的理念、不折不扣执行的人员构成的新团队,多渠道输送到原班团队中。若班长“不作为”,可以增设新岗位:常务班长,就是学校期间事事都管的班长。工作性质解释权还是班主任能掌控的。可以让班长做一些事务,跟风的那些小跟班们时间久了,自然会慢慢分化。那些有能力的老干部还可以用,毕竟他们有工作经验,他们可以带一些新人。有的岗位可以采用“轮换制”,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同时,教师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民主式管理。班委成员和小组长是班级的主要力量,要培养好他们,班主任一边扶持、给他们提供展示能力的平台;一边要放手让他们大胆去干,鼓励他们有开创精神,有“亮剑”精神。凡是符合学校、班级、集体利益的事就要坚持,同时班主任要大讲特讲,传播正能量,使其他学生尊重他们的工作;如果新干部出现问题,我们要少批评指责,多引导;最好私下与之沟通,提出建议改进工作方法,要求他们求真务实的态度,不断提升自己知识容量,不断锻炼自己工作能力。在纪律方面,以身作则,力求从各方面给全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此外,要求班干部在工作中要团结协作,要相互支持对方的工作,不能相互拆台。班团队管理是动态的过程,要想持续健康地发展,班主任要常常鼓励学生,让他们在鼓励中自信,在关注中成长。

(二)勤“控”中段学生,提高引擎效率

在班主任的眼中,中段学生人数较多,这些大部分受到来自于应试教育或传统家庭教育行为约束性教育影响。他们中多数好动,基础知识不牢,学习方法不当,学习成绩不突出导致自信不足、不善表达、沉默寡言。这段学生,班主任接手班级时,最先关注的不是他们,最先叫出名字的不是他们,他们是最好管的对象,也是被忽视的弱势群体和被“爱”遗忘的“角落”。这种现象对于初接班级的班主任来说,在短时间了解全班学生情况不现实,但是长时间忽视这段学生,会让有部分学生可能分化到“尾段”。班主任与班团队制定好班规量化人头,做好台账,实行量化管理。然后让班委勤监督,在学习、生活等方面多关注,对于有可能掉队的要定人管理,“勤看、勤问、勤查”,多鼓励,多表扬,少批评。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爱充满班级。控制好中段,让班级管理平稳向前,才能提高班级引擎效率。

(三)带动监督“尾段”学生,促进班级健康发展

对一些新任班主任来说,班级管理事务繁而累,身心疲惫,往往不是学校其他工作多,而是事事都亲力亲为,尤其是小学班主任,班级助手能力有限,不能很大程度独当一面。令人头疼的莫过于,那些不按规矩来、我行我素的“调皮学生,问题学生”的尾段学生,班主任大部分精力都花在他们身上,但往往疲于奔命,收效甚微,有时无功而返。如何突破“治尾”难度,是有效班级管理的重要课题。

对于这部分学生,我们要以人为本,要以学生为主体。事物有相同,人有各异,尾段学生不是天生的,是在特殊时间、事件及条件分化出来的特殊群体或个例。一部分是有社会、家长或老师关注度不够,孩子个性培养期没有得到应有的关爱。有些是家长评价孩子的标准有误区;另一部分家长长期把自己孩子与他人的孩子做比较,总是看不见孩子的优点,即用“嗯、呃”或不作声而忽略他们。笔者曾做过本班尾段学生的调查。在调查10 人中,有7 名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中,各个方面未受过一次口头表扬,1 人受过一次,2 名“嗯”或“这不是学习”。因此,学生要全面发展,而家长不能只关心孩子学习。有经验的家长会知道,对孩子来说,不仅鼓励表扬其他方面,也会激励学生学习的信心。从家长层面来说,也应提高自身文化素质,不要总是把自己的缺点去让孩子去弥补,自以为是地强加塑造别人。

一个心智健全、健康的人才是我们教育的目的。就这个意义来说,作为班主任我们更多地给予他们关爱,关注[7-10]。在接班级前提前了解这些“尾段”学生。精准掌握信息,了解他们的困难和需求。在制定班规时,不要只针对他们,要一视同仁。规定行为条例时,要细化、严谨、全面、可行。对违反班规、校规时,说服教育为主,惩戒要适度。评价学生,心里不要一味否定,要倾听他们的心声,要用发展的眼光去帮助他们。对个别问题,要给他们缓冲期、恢复期。在自律方面,可适度采用“招安教育”手段。让少数可塑的“调皮孩子”参与班级管理中来,这既能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班级管理和自觉遵守班规的自觉性,同时也能最大程度上发挥班级约束效果。如纪律委员、劳动委员或小组长,有必要我们可增设岗位,以采取“轮换制”[11]。一方面,我们肯定这种制度有利无害,不会影响班级正能量形成的好风气,不会扭曲学生价值取向;另一方面,只要适度应用,这能让更多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能,发现自己优势,认识自我,自我完善,体验成功的快乐。同时,这些尾段学生都在履行权利和义务,要学会换位思考,增强服务班集体的意识,不断完善自己。我们班团队要密切监管,加强制度约束人,健全监督机构考核班委干部,不能助长歪风邪气,要每周量化考核。对于成绩差和行为习惯差的学生,在短时间难克服自身毛病,监督他们在履职过程,试行量化考核,通过观察他们的工作态度和方法以及自律的过程。出现问题,及时帮助纠正缺点,鼓励他们进步,发挥考核制度的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就要求我们班主任充分利用首段学生的标杆作用,去吸引中段学生,增强活力,用班级团队力量去驱动尾段学生。用好“三段式”,抓“两头”促“中间”,班级管理才会有效运转起来。

三、结束语

本文针对新任小学生班主任“三段式”管理班级的模式进行探讨,“三段式”管理模式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尾段学生可能转化成中段,甚至变成首段学生,这就要求班主任充分利用首段学生的榜样作用,去提升中段学生,增强活力,用班级团队力量去促进尾段学生。用好“三段式”管理模式,抓“两头”促“中间”,班级管理才会健康良好发展。

猜你喜欢
尾段三段式中段
论宋杂剧结构并无三段式
戏曲研究(2022年4期)2022-06-27 07:08:06
尿检时如何取中段尿
三段式后桥壳环焊工艺分析及改进
某型无人直升机尾段结构设计与仿真分析
机电信息(2020年35期)2020-12-29 09:02:08
东天山中段晚古生代剪切带叠加特征及构造控矿作用
矿产勘查(2020年11期)2020-12-25 02:54:56
某大型民用直升机尾段缺陷容限仿真及试验验证技术
迈好从低段到中段的“坎”
考试周刊(2018年15期)2018-01-21 17:24:26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的三段式多学科整合改革
锁骨中段骨折的处理
高职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三段式”就业指导模式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