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海波
“孩子的座位太靠后了,得不到关注啊!”“孩子不喜欢现在的同桌,还是给他换个座位吧!”每当一个学期结束或新学期开始,总有家长担心孩子的座次问题,唯恐自己的孩子被分到“重灾区”。面对家长们的各种诉求,班主任该如何应对?本期“班主任沙龙”,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班主任们在座次调整中的管理智慧吧!
经常听到有班主任吐槽“好害怕编座位啊,每次都有学生或家长不满意”,我也有过类似的苦恼。2012年秋季,我带高二,班上有个高个子女生叫谢莹,她妈妈是市区某小学的教师,特别关注女儿的学习成绩。开学第一天,她就托谢莹高一时的班主任跟我“打招呼”,希望给谢莹排一个“好座位”,我觉得没什么问题,也就按她的意愿安排了。
转眼到了九月底,班里换了座位后便放了国庆长假,我还没到家就接到谢莹妈妈打来的电话:“老师,谢莹刚进家门就哭了!”我关心询问是何故。谢莹妈妈说:“这次换座位,谢莹被调到最后一排了。她可从来没坐过最后一排啊!”我解释说:“谢莹是全班个子最高的女生,之前她坐中间,所以这次往后调了。请您告诉她不要伤心。再说,坐在哪里都能学习的。”可谢莹妈妈像祥林嫂一样继续念叨:“我也是老师,老师的目光很难看到最后一排,坐在后面的同学很少被关注到……唉,我知道,都怪我开学初没去探望您……”
我感覺受到了侮辱,连忙打断谢莹妈妈的话,说:“您可能有些误解了,学生座位不是固定不变的,每个月都会进行调整。我们会注意到每一位学生,请您不要有过多想法。”国庆假期结束后,我鼓励谢莹要适应新座位,她也开心坦然地接受了。谢莹妈妈表面上是不想女儿坐最后一排,本质上是担心女儿被忽视。如果学生能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坐在哪个位置都是快乐的。
有一年的某段时间,班上有传言:班主任特别器重坐在教室前面角落里的小伟。正常来讲,那角落可不是一个好座位。我自认为对全体学生都是一视同仁,为什么有如此传言?后来我和学生聊天才明白,是因为我上课时经常站在小伟桌子前面。当时讲台上没有风扇,更没有空调,学生做题时,我习惯走到窗边吹风,看到小伟做题出错就顺便指导下。小伟受到“特殊待遇”后,上课的精神状态特别好。从那以后,我更倾向请坐在角落的学生回答问题。
其实,同伴比位置更能影响学生的状态。有一年我带高一,班上都是全市中考进来的“尖子生”。为了发挥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我在座位编排上做了创新:将全班54人分成9个学习小组,每组6人;设置“三人位”,前后两排为一个学习小组。为了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学习兴趣,我给每个小组配备了小白板和油性笔,方便组内讨论交流。
一段时间后,我发现彤彤每天闷闷不乐的,学习也大幅退步。于是我找她谈话,想了解她能否适应高中生活,她向我哭诉了“三人位”引发的苦恼。彤彤是唯一从A镇初中进入我班的学生,她的两个同桌小瑜和小娴都来自B镇,且初中时就是同班好友,连上厕所都是形影不离,平时总是用方言谈笑。彤彤本就内向,和两个同桌总搭不上话,觉得自己在“三人关系”中很尴尬。了解情况后,我给彤彤换了座位,让她和谈得来的同学坐在一起,她的笑容逐渐多了起来。
每个班情况不同,座位编排也没有标准模式。教师应该设法让全班学生都能看得清、听得见,万万不能通过编排座位来“惩罚”或“孤立”学生。如果教师能平等关爱每个位置的学生,适时轮调,那么无论哪个座位都是“C位”,学生都能感受到爱和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