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芳
摘要:高校思政课的线上授课对育人作用的发挥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以“概论”课程为例,从育人的主导力量、育人的素材挖掘、育人的氛围营造,探析本课程在线上教学中育人实效作用发挥的具体路径。
关键词:线上 思政课 育人
教育部发布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指出要:“充分发挥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方面工作的育人功能,挖掘育人要素,完善育人机制,优化评价激励,强化实施保障,切实构建‘十大’育人体系”[ 1 ]。其中网络育人成为育人体系中的重要内容。
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线上教学的形式在各个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不管思政课教学形式如何变化都要发挥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发挥好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都要做好线上思政课的育人工作。其中,“概论课”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核心课程,承担着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新时代青年的任务,对学生坚定政治信念起着重要作用。在本课程的线上教学实践中要充分发挥育人的主导力量,挖掘育人素材,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让“概论课”的线上教学充分体现育人价值,提升线上思政课的育人实效。
一、按照“六个要”要求锤炼品质、涵养道德、提升技能,发挥线上思政课授课教师育人的主导力量
思政课教学承担着为国家培养优秀青年的重要任务,新时代的青年学生是随着网络媒体高速发展起来的一代,对网络更为依赖,运用网络也更为得心应手。但青年学生“三观”尚未完全形成,极易受到网络上各种不良信息的影响。授课教师要主动积极的担负起线上思政课育人的主导作用,自觉按照“六要”要求,传播主旋律、弘扬正能量,守护好学生的精神家园。
1.授课教师要摈弃认识偏差,线上思政课不仅能传播知识更是思想和价值引领
线上思政课由于不局限于传统的课堂设置,可以配备更多课时、可以同时面向更多学生,使得有些老师上课任务繁重,使得某些线上授课教师教学流于形式,以完成教学任务为主要目的,忽视了教学的育人作用。在讲授“概论课”时从理论到理论,不善于总结经验、不引导学生思考,不敢阐明自己的观点,对社会中的一些问题不善于评价。这样的课程不能解决学生实际的思想问题,无法真正做到对学生思想的塑造。“概论课”很大程度上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政治意识、政治理想,让学生深刻理解我国的政治制度、政党制度,使学生形成政治认同,因此“概论课”教师要比其他课程老师具备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强的政治意识,授课教师要坚定政治信仰、敢于表明自己鲜明的政治立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思想。
2.授课教师要提升自身素质和人格魅力,用积极向上的人格力量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信其道才愿受其教”,如果老师在讲授“概论课”中有关传统优秀文化时自己都不能做到“崇德明礼”、“仁者爱人”,那教学效果可想而知。线上授课老师与学生已经无法直接面对面,如果老师还不能做到即时关注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那么课程的育人效果会非常不理想。线上授课更需授课老师具有仁爱之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让学生感悟到老师对他们的关怀和重视。线上授课的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的行为习惯,坚守师德师风、自觉遵守网络行为规范,身教大于言传,严格要求自己才能做学生的表率。
3.授课教师要扎实育人功底,自觉学习育人的必备能力
线上思政课教师要紧跟时代发展,随形势变化不断更新教学理念,重视提升自身的理论能力,创新育人途径,积极参加各种能力提升培训,其中特别要提升网络新媒体的运用培训,提升自己的线上教学水平。“概论课”的教学要根据班级学生的不同特点,根据最新时事,因材施教,精准育人。如可以利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等重大事项,讲好中国故事,让学生领悟、体会中国的发展历程,带领学生感受中国力量,增强爱国情感。
二、以统编教材为依托,提炼教学要点和核心内容,挖掘有思想性和针对性的线上思政课育人素材
线上教学借助发达的信息技术、多样的媒体手段丰富了思政课教学形式,增强了线上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但“有的教师片面追求思政课与信息技术的高度融合,只关注‘如何教’而忽略‘教什么’。”[ 2 ]如果线上思政课教学重形式而轻内容,就会导致出现线上教学娱乐化、过度媒介化等问题,会严重影响课程立德树人功能的发挥。因此,线上思政课的教学内容要在统编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实际需要,挖掘出能启发学生深层次思考,有思想性、有针对性的育人素材。
1.线上教学内容的选择要充分利用网络丰富的素材,围绕教学目标提炼整合,增强教学内容的思想性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媒体例如主流网站、网络教学平台、互动软件、微信公众号等丰富自己线上教学的内容,通过对内容的甄别,把握内容的思想性。例如在讲授“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内容时,可以侧重选择能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的素材,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包装生动的故事,借助认知和情感启发,让学生产生共鸣,帮助学生深层次思考。例如在讲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要把授课内容融入于课程授课的点滴之间,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凸显思政课教学内容的价值引导作用。
2.线上教学内容要关注学生需要,为学生服务,增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
教师的教学不仅有“传道”职责更有“授业”和“解惑”的职责。教师要关注了解学生的现实需要,有针对性的选择教学内容,帮助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例如,可以结合重大纪念日、重大节日的内容,让学生了解学习背后的历史、文化及其时代价值,进行人文教育、隐性教育,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中国国家制度的优势,感悟民族的力量,感受中国共产党强大的执政能力。再例如,可以結合班级学生专业知识内容,针对性地开展职业素质教育、劳动教育、行为规范教育等。
三、开展利于师生双向互动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构建宽松和谐的线上思政课育人氛围
线上教学的师生之间,无法实现面对面的情感交流互动,加之“概论课”教学理论性较强,有时会让学生感觉生涩难懂、枯燥无味,这就要求线上教师通过开展恰当的教学活动实现线上的情感交流互动,使学生在教师构建的活动氛围中既理解了理论知识又激发了学习兴趣,使线上教学既有理论深度,又能引发思想共鸣,实现课程教学的育人目的。
1.线上思政课活动要凸显师生互动的亲和力,提高师生间的沟通效率和情感共鸣
目前很多教师会利用弹幕和群聊功能实现师生间的交流互动,但弹幕和群聊功能使得信息出现频繁反而容易导致教师难以及时反馈学生信息,甚至容易导致学生学习精力不集中。线上教学活动可以适当的留白,给予学生思考的空间,教学活动的设置要侧重于知识、观念、思想的互动,要引起学生思想和情感的共鸣。例如,在“概论课”的学习过程中,可以开展設计“线上读书分享会”的活动,课前教师可以推荐学生自主阅读一些经典文章或书籍,线上上课时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通过阅读分享学生不仅可以与老师进行思想的交流还能促进知识的消化。也可以设置一些“新闻时政播报点评”的线上活动,通过新闻播报点评的互动,引导学生关注时政要闻,学会理性思考,使线上思政课堂的互动既有深度又有温度。
2.线上思政课活动要满足学生需求,在宽松和谐的活动氛围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线上教学中,授课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考虑学生需求。例如,不同学科可以侧重选择不同的活动,如工科类专业的班级可以侧重选择一些研讨类的活动,文科类专业的班级可以侧重选择一些故事类的活动。另外在选择活动时可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更便于在活动中达到更好的育人效果。例如,“概论课”在讲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演讲、拍摄、表演、绘画、摄影等方式分享国家、家乡、个人在实现梦想中的感人故事。教师在活动中不能做一个居高临下的指挥者,要做一个组织者更要做一个参与者,与学生一起参与到活动中,这样才能构建和谐的活动氛围,这样的活动才能更好的走进学生内心,才能更有亲和力。
(本文系2020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最终成果;课题编号:2020SJB0741。)
【参 考 文 献】
[1]中共教育部党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2017-12-05)[EB/OL]. http:// www.moe.gov.cn/srcsite/A12/s7060/201712/ t20171206_320698.html.
[2]俞念胜:高校思政课教师践行立德树人使命的难题与对策[J]. 江苏高教,2021(4):104.
(责任编辑:刘占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