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莹莹
(四川工商学院科技处,四川 眉山 620020)
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频频发生,校园欺凌事件及其治理也逐渐成为社会公众、教育管理部门广泛关注的热点话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加快,校园合并、学校扩容已成普遍现象,而大量学生聚集在一起,使得校园欺凌问题变得愈加严重,加之网络的影响,使得校园欺凌的形式越来越多,隐蔽性进一步增强。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 2016年的一项针对10个省市5864名中小学生的调查显示,32.5%的人偶尔被欺负,6.1%的人经常被高年级同学欺负。一项对全国29个县10万多名中小学生的抽样调查发现,校园欺凌发生率为33.36%,其中经常被欺凌的比例为4.7%,偶尔被欺凌的比例为 28.66%(2016,姚建龙)。针对现有的研究或报告显示,我国的校园欺凌发生率已经从原来的20%左右上升到了30%以上。这不但影响了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而且会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产生不可逆转的影响。学校要谨慎对待校园欺凌问题,全员参与,正向干预,找到校园欺凌的有效解决对策。
最早对校园欺凌进行研究的是挪威心理学家奥维斯,他将校园欺凌定义为一名学生长时间并且反复暴露于一个或多个学生主导的负面行为之下。在校园欺凌问题中一些过于强势的同学会持续、多层面、反复性对一些弱势群体的身体、心理进行故意性侵害,同时,在校园欺凌问题中还有大量的旁观者、协助者甚至起哄者,使得校园欺凌问题的分析变得愈加复杂。
校园欺凌是欺凌者对被欺凌者身心进行侵害的多元化行为,校园欺凌的形式多重多样,按照欺凌方式可分为以下几类。
(1)言语欺凌
言语欺凌就是指通过语言的形式,以直接口头表达或借助网络进行信息传播等方式,对被欺凌者的外貌、人格、身体或其他相关信息进行嘲讽、侮辱、谩骂的行为。语言欺凌除了直接对被欺凌者进行伤害之外,往往还伴随着通过语言的方式嘲讽其亲属、好友或其他日常接触人员。所以言语欺凌不仅会对被欺凌者的心理造成创伤,还会对他在社交等多个方面产生严重影响。
(2)关系欺凌
关系欺凌多是与言语欺凌相伴而生的一种欺凌方式,是指欺凌者通过孤立被欺凌者,煽动其他旁观者、局外人对被欺凌者进行排挤、孤立、人际冷落等实现欺凌目标的一种行为。关系欺凌的发生往往会使被欺凌者产生很强的自我否定心理,他们没有可倾诉对象,也难以获得外界的帮助。在关系欺凌下往往容易触发更加严重的欺凌。
(3)身体欺凌
身体欺凌就是指欺凌者侵害被欺凌的的肢体,造成身心创伤的一种严重性欺凌行为。在校园欺凌中,身体欺凌最容易被发现和辨认,同时这也是校园欺凌中一种比较严重的状态。一旦身体欺凌超过限度,不但会伤害被欺凌者的身体,还会影响其生命安全,使得校园欺凌向刑事犯罪而靠近。
综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校园欺凌是由欺凌主体(欺凌者、被欺凌者、旁观者)、场所(学校及周边)、欺凌行为( 意图、手段、结果)构成的。其中旁观者又可分为协助者、起哄者,局外人和保护者。协助者和起哄者会激励和助长欺凌行为,保护者会保护、协助被欺凌者,同时削弱欺凌行为;局外人会因情境向协助者和起哄者或保护者转化;被欺凌者对欺凌行为的反应会进一步影响欺凌行为。具体结构和机制见图1。
图1 校园欺凌结构图
在校园亲欺凌问题中,被欺凌者是受害的主要对象。被欺凌者一般在心理层面体现出内向性人格特征。在身体上一般相对柔弱,性格上比较安静,在行为上倾向于退缩,喜欢压抑自己的感受,对外部的一些变化也比较敏感。在校园欺凌问题过程中,很多被欺凌者表现出行为缓慢、懦弱逃避、不能主动反抗等问题。从外在特征来分析,被欺凌者一般身体比较弱小,还有一些个体在外表或生理方面存在缺陷和不足,对一些群体活动的参与也比较低。另外大部分被欺凌者不善交际,表现出一定的神经质,缺乏果断行事能力,在回应攻击时不够主动、不够强势,缺乏正确的决断力。
在校园欺凌发生过程中,一般欺凌者在心理特征方面表现出性格倔强、报复心强、外表强悍的特征。很多欺凌者还有强烈的攻击性倾向,缺乏同情心,没有良好的是非辨别力。他们常常以攻击他人、控制他人、侵害他人、伤害他人为快乐。喜欢将自己放到权威者角色,拒绝听从他人的安排或劝说。当校园欺凌行为被外界制止或引导时,当心理教师介入其中进行引导时,欺凌者还善于逃避,自我欺骗,启动较强的心理防御机制,拒绝面对现实,不接受他人的正面引导。在面对问题、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等方面表现出很强的抵御行为。甚至还有一部分欺凌者表现出很强的攻击性,无论是对同学还是教师都缺乏必要的尊重与沟通意识。
在校园欺凌问题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旁观者也起到了重要影响。有部分旁观者起到了校园欺凌协助者、起哄者的作用,他们对校园欺凌问题采取的是看热闹的心态,校园欺凌越严重,他们越兴奋,甚至还会主动鼓励欺凌者加重欺凌行为。这类旁观者在校园欺凌问题中推波助澜,恶意引导,使得校园欺凌的校园不良行为被助长。在旁观者中还有一类局外人,他们没有在其中协助或起哄作用,但是在校园欺凌问题发生时,他们只是从旁冷眼旁观,害怕多事会影响自身利益。所以局外人既不会起哄,也不制止欺凌者的行为,甚至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恐惧,会进一步助长欺凌者的嚣张气焰。第三类旁观者属于对被欺凌者的保护人,在面对校园欺凌问题时,他们会站出来保护被欺凌者。他们积极的反对欺凌,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奋力去制止和阻断欺凌行为。这类学生一般为学生干部或者带有很强正义感的学生。如果这类学生的数量较多,对于压抑、阻断校园欺凌、打压欺凌行为具有积极作用。但在现实中,很多学生不能够积极站出来充当保护者,他们害怕来自欺凌者的报复。另外还有一些保护者因为力量相对弱小,会逐步演变为被欺凌者。所以教师不主张学生通过这种方式来直接阻断校园欺凌,而是可以通过报告老师、寻求家长帮助、通知警务人员等方式来更好的保护同伴。
中小学阶段学生正处于从他律向自律转变的重要时期,学生在性格、认知。自我控制意识等多方面都带有显著的差异性。这其中具有先天因素,也受后天大环境的影响。从学生个体来讲来个体角度来分析校园欺凌的心理成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生身心发展尚未成熟。青春期的儿童尽管自我意识和自尊心得到了发展,但由于自我控制能力以及社会交往认知的滞后,常常会无意识地违反纪律规则或常规。由于心理发展的不成熟,青少年容易放大问题,把挫折、不满和批判转嫁成人身攻击等与自尊相关的问题上,从而导致欺凌行为的产生。校园欺凌发展的初始阶段,很多欺凌者都是因为偶然发生的小事而与他人产生语言方面的摩擦,还有一些时候欺凌者本身并没有刻意欺凌他人的意图,只是被欺凌者消极逃避的态度助长了欺凌者的气势。而很多处于成长期的青少年多存在意气用事,心理不够成熟等问题,所以很多欺凌者认为只是为了出口气。很多被欺凌者心理不成熟的表现,突出体现在偏执、软弱,既不能大胆的反抗,又不能通过合理的方式处理同学之间的矛盾,因为不恰当的处理方式更加激怒了欺凌者。
第二,人格缺陷。人格是指个体所具有的与他人相区别的独特而稳定的思维方式及行为风格。不同的个体在面对不同的环境或事件时会表现出带有显著差异性的应对方式。有些个体能够很好的处理好同伴关系、学习压力以及一些外部突发事件。与此同时,还有一部分个体表现出极强的敏感、偏执、过度强势的性格与心态,缺乏对他人的同情心,这是很多欺凌者突出的人格缺陷。还有一部分被欺凌者,在人格上懦弱,逆来顺受,不反抗也不求助。此外,还有一部分旁观者具有缺乏同情心,没有是非观等人格缺陷。
校园欺凌问题频繁发生,家庭因素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维兰和巴克认为,如果在家庭中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较少,不能给予孩子足够的温暖,纵容孩子的攻击性行为,或者采用专制的方式教育孩子,都会使个体出现一些极端的人格问题。这些孩子更容易参与校园欺凌事件,而且他们被卷入校园欺凌事件之后,因为不知道应该向谁求助,更容易受到伤害。一些单亲家庭,离异家庭,父母长期外出工作的家庭,孩子更容易成为校园欺凌事件的参与者或受害者。家庭环境下,父母不能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正确的引导,是导致校园欺凌问题加剧的重要原因。
校园欺凌问题频繁发生,除了受学生自身及家庭的影响之外,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也非常大,尤其是在互联网的带动之下一些不良信息恶意传播,快速分散,使得很多青少年产生了以暴制暴的扭曲心态。在校园欺凌问题中,男生以肢体欺凌为主,女生以语言欺凌为主。身体壮实者欺凌弱小者,一些超重、晚发育或肢体有残缺的同学更容易被欺凌。尤其是一些学业成绩不佳的学生,他们情感需要得不到满足,学生一旦瘦小、懦弱,更容易遭受其他同学的欺凌。所以从社会层面减少一些暴力影片的传播,加强对自由、平等、关爱包容、友爱和谐价值观传递,也是避免校园欺凌问题发生的一个重要方面。
首先,发挥家庭教育引导作用,塑造学生良好品格。从家庭方面入手,引领家长关注孩子良好个性形成,通过事前干预的方式,营造温馨和谐家庭环境,推动个体健康发展。家长方面要明确孩子教育过程中的重要职责,以日常生活为着力点,培养孩子良好的情绪控制意识,督促孩子良好性格形成,营造温馨和谐家庭氛围。家长要全面关注孩子成长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孩子的心理变化。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身快速发展,很多问题孩子自身并不知道如何处理。这时候家长如果可以从旁干预和引导,能够助力青少年成长中的一些常见问题被妥善解决。家长也可以通过正面干预的方式,积极主动与孩子沟通,让他们表达自我,建立自信。以爱和鼓励塑造孩子健全人格,当孩子遇到威胁、危险、胁迫时,也能够第一时间向家长求助,家长积极回应,防止一些小事件发展为校园欺凌。
其次,课堂提高学生认知水平。针对校园欺凌问题的课前预防,还需要发挥校园的主阵地作用。通过语文、思政、心理课堂、安全教育、主题班队会等多种课程,落实对学生的有效教育引导。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会包容他人、和谐相处。结合一些真实案例,让学生了解校园欺凌对被欺凌者造成的严重创伤,欺凌者需要承担的严重后果。同时从心理层面有效剖析校园欺凌,引导青少年正视自我,建立规则意识,学会理性认真地处理同伴之间的人际关系。在学生心里树立警戒意识,营造融洽和谐育人氛围,阻断校园欺凌的滋生发展。
第三,开展多元化校外活动,改善学生人际关系。中小学阶段校园欺凌发生的很多原因都是一些小的矛盾摩擦,因为学生不知道如何处理人际关系,诱发一些不和谐人际矛盾。因此,在校园欺凌问题事前干预过程中,要通过趣味、丰富、多元的实践活动,塑造学生健康心理,引领学生通过正确的方式形成和谐人际关系。以团队协作的方式,让学生学学会灵活处理一些紧急事件,通过事前干预、心理辅导、交际活动、移情训练、角色扮演等多种方式,引领学生学会和谐融洽相处,避免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
首先,让被欺凌者重塑自信,增强反欺凌意识。在校园欺凌问题中,一些被欺凌者懦弱胆小,一味的忍让,只会使校园欺凌事件不断恶化升级。所以,校园欺凌问题发生之后,首先要从被欺凌者入手帮助他们重塑尊严自信。培养学生的反欺凌意识,教师要耐心陪伴给予他们足够的安全感。可以通过音乐治疗、对话访谈、积极暗示等多种手段,让被欺凌者自身的焦虑委屈有效释放。积极观察被欺凌者,对他们的一些优点有效表扬鼓励,让被欺凌者重塑自信,增强成功喜悦。还要培养被欺凌者的反欺凌意识,尽量避免出入一些不安全的场所,避免自己单独行动,建立稳定和谐的朋友关系,在遇到欺凌时第一时间汇报,寻求帮助。同时鼓励学生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当发现周围的不安全、不稳定因素时,可以快速逃跑,正面对抗。
其次,校园欺凌问题发生之后,还需要对欺凌者和旁观者做好心理引导工作,助力学生学会用科学的手段宣泄负面情绪,建立基本的是非观,培养欺凌者和旁观者自身的反思意识,让学生在学习和交往的过程中有正确的价值判断,勇于承担责任,学会科学处理一些小的矛盾摩擦。
总之,对待校园欺凌问题必须零容忍,从学生个体入手做好有效引导,同时家庭方面要积极陪伴,社会层面加强正面信息传递,多管齐下合理干预,为中小学生创设良好、优质的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