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羽
(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南京210000)
南京雨花台方孝孺铜像(方成健 摄)
方孝孺死难迄今已经620年了,我们为何还要缅怀他,纪念他?难道仅仅是因为他的惨烈而死、被诛灭十族?
朱元璋出生于1328年的元末,他在群雄并起中脱颖而出,以南京为根据地,与陈友谅、张士诚等殊死较量,与蒙元激烈拼杀,最终建立了大一统的朱明王朝。朱元璋建立政权之后,如何治理天下?如何处理对待一些功勋大臣?如何看待、使用诸多知识分子?如何平衡淮西集团、浙东文人集团以及从陈友谅和张士诚队伍中归顺过来的若干人等?如何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朱家王朝的绵延不绝?这都是很重大也很现实的问题。朱元璋处处学习效仿刘邦,也比刘邦高寿一些,他诛杀功臣,反贪腐,洞察秋毫事必躬亲,实行政治恐怖主义,总之,他用无所顾忌的极端统治来维护明朝的统治。
方孝孺的父亲方克勤,曾在元朝一些机构里与刘基共事过,他在进入朱明之后,在山东济宁任知府,勤勤恳恳,很有政绩。但他被人诬告,锒铛入狱,关押在南京近郊的江浦。方克勤入狱期满,眼看就要释放,返家为民。谁曾想,“空印案”又起,株连之广,骇人听闻。方克勤曾是地方主官,关于此案件,他也有签字在册。倒查追究,新账旧账一起算,没有回旋余地,唯有杀头。也就是说,方克勤是在朱元璋时代掉了脑袋。方孝孺与他哥哥来南京把父亲的灵柩运回老家台州宁海。这一路奔波,披星戴月,忍辱含垢,方孝孺是何等的悲愤交加。宋濂为方克勤写过行状,详述其一生遭际。
朱元璋主政的30年,方孝孺虽然名气很大,他的老师宋濂也很有影响,所谓“开国文臣之首”,但都谨小慎微,如履薄冰,小心翼翼。虽有吴沉等人推荐,方孝孺仅仅做了一个远在秦岭大山之中的汉中府教授而已。江南书生,千里迢迢,投荒万里,远赴群山峻岭深处的苦寒之地,这样的冷清平台,这样的云横秦岭家何在,能有多大作为?又怎能一展抱负?在此期间,方孝孺得以结识蜀王朱椿。朱椿,人在成都,汉中与成都,空间距离相对较近。“正学先生”,就来自朱椿对方孝孺的称谓。
当时的文人,结交、依附藩王,很有意思,也有很大危险。姚广孝与燕王朱棣,瞿祐与周王朱橚,都有故事。也可以说,朱元璋时期,方孝孺属于养望、观察、思考、沉潜阶段。当然,他也许与太子朱标有过一定接触,因为俩人都是宋濂的学生。他写过关于懿文太子的文章,看得出来,并不完全是官样文章。他审时度势综合分析,自然也看出了朱元璋分封藩王的潜在危险。朱元璋的独断专横,大权独揽,尤其在1380年借整治胡惟庸而废除相权,搞得自己事无巨细,一一拍板,事必躬亲,日理万机,疲惫不堪。天下如此之大,事情如此之多,这样搞下去,怎能持续?如何持久?看到这种种弊端,有这种清醒见识,并非方孝孺所独有,有一浙江人叶伯巨就有这样的观察与看法。方孝孺写有《叶伯巨郑士利传》。
建文帝主政后,方孝孺被调入南京,在建文帝左右发挥重要作用。朱棣与侄子朱允炆展开殊死较量,这是朱家叔侄之间的对决,是中央与地方的博弈,也是以姚广孝为代表的知识分子与以方孝孺为代表的知识分子之间的分化、厮杀、血腥缠斗。在朱棣团队与建文帝团队的对决之中,建文帝团队的大致组成计有三方人员:齐泰、黄子澄、练子宁为一方;李景隆、茹瑺为另一方;方孝孺作为一方,则比较持中、守正。守在靖难前线的,起初有耿炳文,后来是李景隆。当然,还有盛庸、铁铉等,陈瑛、胡广、李贯、王艮、解缙等人当时还不全在最高决策层,作用有限。这中间,有分化、有党争、有骑墙观望,各怀鬼胎。有一薛岩者,就是脚踩两条船,人在曹营心在汉。这样的人,不好说很多很多,却也的确大有人在。解缙看到朱棣悍然进城,表现就很主动,“驰谒”一词是对此事的形象描述,言简意赅,力透纸背,很有画面感。
朱元璋对知识分子也许表面客气有加,但内心是很鄙夷不屑的。他杀“吴中四杰”,尤其是高启,很残忍。他处理刘基,阴险诡诈、心狠手辣。人们说是胡惟庸毒死了刘基,但授意者应该是朱元璋。就如同杀岳飞,表面是秦桧,实际上是宋高宗。宋濂这样本分自觉的人,还被流放到四川去。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但在方孝孺看来,在夔州的宋濂也是被赐而死的,并不是寿终正寝。这样的不断死亡,这样的黑云压城,这样的白色恐怖,方孝孺怎会无动于衷熟视无睹?方孝孺说,天下之大不能容先生一人,先生之量足以包容天下。这是多么悲愤交加的呐喊与愤怒!
现在多说方孝孺“刚正不阿,以身殉国”,这自然是很精辟的概括。但,在我看来,方孝孺在他所处的时代,最为可贵之处,首先是他的见识。方孝孺的见识深邃、缜密、宏阔、通达。他说,适己而忘人者,人之所弃;克己而利人者,众之所戴。他的历史观、战略思考集中体现在他的《深虑论》中,他敢于思考重大问题,心忧天下,见识高远,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他统筹谋划,有治国方略,并非空言性理、纸上谈兵,而是有具体的落实措施。方孝孺读《春秋》《左传》,特别提出季札、魏绛、子皮等15位人物,一一加以评点,精准恰当。方孝孺清正博学,不是不学无术、浅尝辄止,而是很丰富立体的一个人。
其次,方孝孺是敢于担当负责,挺身而出,以身殉道的大写之人。方孝孺赞赏司马迁、韩愈、欧阳修,谓之“三贤”。他说欧阳修如玉之温,如波之澄;他提到诸葛亮、陆贽、范仲淹、韩琦、司马光5人可做朋友,成为他追求的做人目标与楷模。从他选取的这些人物,可以看出,方孝孺是一个自我期许很高的人。
方孝孺敢于直面横暴,不畏强权,刚毅不屈,绝不苟且,有英雄气概。方孝孺敢于杀身成仁,殉道牺牲,毫不含糊,是表里一致的人。方孝孺说过这样的话,“捐其身有益于天下,君子之所乐为也。”他还说:“知利之可以养生,而不知其可以伤生;知义之或至于杀身,而不知杀身之可以不朽也。”
南京雨花台方孝孺墓(方成健 摄)
方孝孺尊师孝友、隆亲不腻,不势利圆滑、见风使舵、有奶便是娘。他注意到了西汉东汉交替之际的云敞葬师,称赞他志刚气烈,伟然大节。他认为那些见风使舵朝秦暮楚者,“视更名者,犬鼠之伍;面恭背违,犬鼠所羞”。据传,方孝孺为宋濂作过《灵芝甘露颂》,进呈朱元璋,这也是爱师之举。洪武十三年(1380)秋,方孝孺辞师归省,宋濂作长诗《送门人方孝孺还乡并序》,他对方孝孺的殷切希望、拳拳深情、期待之重,跃然纸上。
方孝孺的文字,活泼生动,言之有物,鞭辟入里。至今读他的《蚊对》《鼻对》《喻指》《吴士》等名篇佳作,仍旧生机无限,毫无隔膜,这不是迂腐刻板之人所能为的,“万事悠悠白发生,强颜阅尽静中声。效忠无计归无路,深愧渊明与孔明。百念蹉跎总未成,世途深恐误平生。中宵拥被依墙坐,默数邻鸡报五更。”“忆昔在家未远游,每听鹃声无点愁。今日身在金陵上,始信鹃声能白头。”这些都是方孝孺直抒胸臆的诗句,清浅明白,涵意晓畅,岁月蹉跎,萧条异代,现今重温,仍旧让人感同身受,五味杂陈。
总之,方孝孺的骨头是硬的,说他硬气、生气、正气,绝非夸张;他的文章,也是元气淋漓,透彻分明,气势很足,撼人心魄。方孝孺的行为慷慨悲壮,义烈千秋,这大概也是他之所以打动人并且不断被人所缅怀的根本所在。
鲁迅在南京读书的时候,曾去看过据说是方孝孺的血迹石,“南京是革命政府所在地,当然格外文明。但我去一看先前的满人的驻在处,却是一片瓦砾;只有方孝孺血迹石的亭子总算还在。这里本是明的故宫,我做学生时骑马经过……”
1961年初,胡适与蔡元培在一个场合中,提到了当时已经殉难559年的方孝孺。他如此说道:“方孝孺是明初一个了不起的人。外人常说中国很少殉道的人,或说为了信仰杀身殉道的人很少,但仔细想想,这是不确的。我们的圣人孔夫子在2500年前,就提倡‘有杀身以成仁,毋求生以害仁’,这是我们的传统。在中国历史上有独立的思想、独立的人格而殉道的不少。方孝孺就是为主张、为信仰、为他的思想而杀身成仁的一个人。”胡适意犹未尽,他继续说道:“方孝孺在燕王进入南京后,因拒绝起草即位诏被杀了十族。姚广孝曾劝明成祖给读书人留个种子,明成祖不听,终于把他灭十族。甚至留有方孝孺片纸只字也是有罪的,这是明成祖要毁灭方孝孺的政治思想。”胡适进而还得出这样的结论:“所以,以后明朝200年,再没有政治思想家。我国政治思想在14世纪以前,决不逊于欧洲,但近500年来何以不振,这是由于方孝孺被杀的惨剧所造成的。”
黄庭坚曾说过:“士大夫子弟,不可令读书种子断绝,有才气者出,便当名世矣。”姚广孝曾以此语告诉朱棣,但不起作用。朱棣哪里会在乎“读书种子”是否断绝的问题。金圣叹在南京三山街被杀,也曾说自己的儿子是读书种子的话。电影《鸦片战争》的编剧朱苏进曾借琦善或林则徐之口说要为天下保留读书种子。读书种子,在我看来,指的是一种精神传承、文脉相续、正道直行、天地正气。
江南才子不书生。方孝孺一生短暂,他在重要关头,本来可以如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解缙等人照样继续做“高级公务员”,或者如杨维桢一样敷衍一下朱元璋,尔后归里。但他没有,他觉得,建文帝的失败,他也有责任,应该为此负起自己的责任。他与朱棣的对话,被人反复引用,也见载于《明史》,台湾的高阳先生在《明朝的皇帝》一书中复述得尤为生动,节录如下:
方孝孺一进宫就放声大哭,响彻殿庭,成祖亲自从御榻上走下来劝他说:“方先生不必如此悲苦,我不过想效法周公辅成王的故事而已。”朱棣所说成王,即指建文帝,他自己则是周公。
“那么成王呢?”方孝孺问。
“他自己自焚而死了。”
“何不立成王之子?”
“国赖长君。”成祖有点窘了。
“何不立成王之弟?”
“这是我的家事。”成祖叫左右拿笔墨来,坚决地说:“昭告天下,非先生来写不可!”
方孝孺一下子反了,把笔札掷在地下,且哭且骂:“死就死!诏书绝不写。”
成祖勃然变色,提出警告:“你难道不怕灭九族?”
“灭十族又如何?”
“好!”成祖接口,“我就灭你的十族。”
高阳还觉得方孝孺的《绝命词》不如文天祥的《正气歌》出名,就特别引用,加以介绍传播:
天降乱离兮孰知其由?
奸臣得计兮谋国用猷;
忠臣发愤兮血泪交流!
以此殉君兮抑又何求?
呜呼哀哉兮庶不我尤!
方孝孺与朱棣此番对话,每每读来,令人心绪难平,情难自禁。想象620年前的南京,白色恐怖,血流成河,而方孝孺此一江南书生,傲然挺立,脊梁不屈,视死如归,大义凛然,这是怎样的浩气充沛!是怎样的令人钦敬仰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