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地方电视台编辑记者如何讲好精彩故事的策略研究

2022-02-17 22:05:23梁耀辉
传播力研究 2022年15期
关键词:群体受众内容

◎梁耀辉

(江门市广播电视台,广东 江门 529000)

网络的快速发展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也使得传统媒介不再是人们选择的第一媒体,为了获取受众群体,电视台纷纷对节目内容和形式进行创新,尽可能讲好精彩故事。

一、新形势下编辑记者工作的特点

在新形势下,受众群体对于新闻获取的渠道以及对新闻内容的要求多元化扩展,信息量与可选择范围不断增加,编辑记者的工作也必须适应新形势带来的新发展,才能确保自身采编工作以及电视台的新闻质量。在技术进步与能力提升的过程中,编辑记者在日常工作中也逐渐凸显出以下三方面特点。

首先是先进信息技术的运用,无论是数字技术、广播技术等新闻工作常用的技术,还是大数据、云计算等偏向网络化的技术,新闻编辑记者在日常工作或生活中都有接触和应用,将这些技术与传统采编工作相互结合,借助新技术的优势提高新闻信息处理与编辑的效率,满足当前新闻传播迅捷的需求。

其次是新闻采编的时效性,就精彩故事而言,受众群体第一时间接触到的故事才能给予受众一定的惊喜和吸引力,而后续的新闻信息也就逐渐谈不上精彩。为了满足受众需求,新闻采编工作需注重时效性,加快新闻素材采集、处理与播出[1]。

最后是新闻内容的多元化、多渠道,在时效性的要求下,图片、影像在先进软件的支持下比敲打大量文字的速度更快,反馈的新闻内容也更加直接明了,多种形式的新闻内容使得观众可以获得不同感受,而多渠道的传播途径也为新闻传播提供助力,这也使得编辑记者的工作要在线上和线下同时展开,电视台也需要对相关信息媒介统一管理。

二、新形势下地方电视台编辑记者的工作要求

(一)角色定位

在新形势下地方电视台编辑记者必须要认清自身的角色定位,才能编写出精彩的新闻内容。正常来说,新形势下编辑记者具有三种基本定位。一是传播者角色,新闻记者肩负着传播新闻内容、传递党和国家政策、传输民众声音的重要角色,是社会公共利益以及社会舆论导向的协调者;二是多样性的面貌,在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新闻内容的生产不再局限于编辑记者,人人都可能成为新闻内容的创作者和传播者,加上人民群众文化素质普遍提升,在追求新闻内容上也更加多元化,这使得编辑记者不是社会单一的发言人,而具有了社会聆听者与宣传者作用,这也要求编辑记者能够适应多元化的要求,通过多元定位才赋予自身不同的角色,以此了解、深入、探究、参与各种新闻内容;三是地方性的定位,作为地方电视台的编辑记者,采编工作必然要从地方特色出发,收集地方民生新闻,以地方群众需求为基本方向开展采编工作,才能发挥地方电视台的作用。另外,编辑记者过往的角色定位也需继承,树立良好职业形象与发展追求,避免虚假新闻与故事炒作[2]。

(二)专业能力

新技术、新媒介的运用自然也要求编辑记者专业能力得到发展和提高。而编辑记者的专业能力主要表现在工作水平和思想品德这两方面。先是工作能力的要求,编辑记者需要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能够对新闻节目编辑和采访发表自己的见解,可以将基本知识与专业能力有效结合,使自身制作的新闻内容取得良好的口碑,获得受众群体的喜爱。而且编辑记者还需具有学习汲取新技术、新知识的能力,在新形势下更是如此,对信息软件、其他新闻渠道、受众需求的深入了解有助于编辑的新闻内容更契合时代要求,才能保证当下采访编辑工作的有效开展。在思想素养这一方面则需要编辑记者提升职业道德和政治觉悟,编辑记者要能够在日常工作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根据新形势下新闻行业的发展提高采访和编辑能力,并坚持正确的道德观念与法治观念。地方电视台的编辑记者要积极深入基层群众,从地方群众的角度出发,了解相关诉求,看待相应问题,关注民生新闻素材,才能更好地提高故事的社会影响力。

三、新形势下地方电视台编辑记者讲好精彩故事的策略

(一)掌握地方特点

新形势下地方电视台编辑记者想要讲好精彩故事就必须要掌握地方区域特点,深入民生并从民生的角度出发,从而开辟出一片贴近群众、服务群众的新闻天地。只是在新形势下,地方特点的掌握变得愈加困难,层出不穷的民生新闻栏目有一定的相似之处,本地民生与外地民生新闻如出一辙,新闻内容有关民生的“量”不断增加,但是新闻内容,故事的质量却在不断降低。这是由于编辑记者在采编新闻过程中很难有区别于他人的立意选题,少有独具特色的新闻内容,电视台也少有精彩的栏目出现。这种状况导致了受众群体对于新闻内容乏善可陈。

在新形势下地方电视台编辑记者要想掌握地方新闻特点,提升新闻内容质量的本质,就要求编辑记者突出新闻节目的个性和特点,既要遵循地方特色道路,也要创造出新的故事内容。具体的创新或个性则要根据编辑记者负责的内容定位、文化审美、形象定位以及结合受众群体的实际需求来综合评定地方新闻内容的特点,通过这种方式才能掌握新闻内容的侧重方向与定位,与其他新闻内容产生区别。编辑记者掌握地方特点不只局限新闻内容上,包括传播渠道、网络媒体、新闻形式等方面定位都应当成为编辑记者需要关注的内容,从中报道和制作有价值的新闻,最终选取出能够吸引受众群体的精彩故事。

(二)规避采编问题

新形势下新闻行业以及编辑记者都处在变化过程之中,在新闻记者采访或编辑工作中或多或少受到新形势的影响出现一些问题,导致无法编写出精彩的故事内容,这需要编辑记者进行反思和改进。地方电视台新闻采编工作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第一种是节目内容的庸俗化,为了吸引群众的眼球,获取较高的收视率,在新闻内容的采编上自然而言会聚焦到一些曲折离奇、五花八门的新闻内容之中,如果新闻以这类内容为主,就会使新闻或电视节目的品味庸俗化,对受众群体产生消极影响,甚至引起群众对新闻故事的反感和抵触。为此,编辑记者和电视台在采编新闻故事时要注重积极向上内容的引入,避免将独立性问题扩大化,确保新闻内容的真实反馈。比如,地沟油、餐饮安全问题时有发生,编辑记者不能以偏概全,要客观如实地进行报道。

第二种是编辑记者角色的越权,在互联网背景下,个人信息安全受到较大重视,而媒体作为社会舆论的引导者难免会在收集信息或采访过程中深入挖掘相关内容。某些媒体在采访过程中将自己定位为执法者或当事人,忽略了采编新闻工作本身的价值,没有发挥其舆论监督的作用,甚至出现侵犯当事人隐私的状况。比如,新冠疫情期间某地的“零号”感染者个人信息被媒体爆料,在网络环境下迅速发酵,出现网暴、侵犯当事人权利等不良社会现象。为了避免这类问题的发生,编辑记者必须清楚自身的角色定位,虽然新闻采编无法回避社会问题,也需尽可能贴近群众需求,保障群众的话语权与知情权。但是在采访和编辑过程中,编辑记者必须要遵循法律法规并考虑社会道德层面的影响力,不能越线越权,将社会问题扩大化[3]。

第三种是精彩故事的定义,在社会格局大幅变化、媒体形式多样的环境中,不可否认传统电视台以及传统采编工作受到了巨大的影响,过往精彩的新闻内容在当前环境下已经称不上精彩,这使得编辑记者感到采编工作的艰难。这需要编辑记者清楚认识到在新形势下,受众群体的多样性需求使得精彩故事的定义呈现出多种标准,一方面要明确众口难调的本质,另一方面则要挖掘受众群体对于精彩故事的要求。无论新形势如何变化,受众群体依然会对基本的故事内容有着清晰的需求。例如,老年人群体对于老年生活和健康养生方面的新闻故事有着必然的需求,而编辑记者需要做的就是在新技术、新方法的加入中选择出更适宜老年群体的采编方式。比如,受年龄影响,多数老年人的眼神不太好,那么新闻故事编辑就可以减少文字内容,多用图片展示,迎合老年群体对新闻内容的需求。

(三)创新采访方式

新形势下地方电视台编辑记者必须要创新采访方式,顺应新闻行业发展的趋势开展采编工作。首先要加强对新媒体技术的运用,各种传播媒体与媒介的涌现为新闻内容提供了多种传播方式,这也对编辑记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掌握传统采访技巧的基础上,还需要对摄像、提问、互动等方面有着深入的掌握,能够熟练使用新媒体软件、网络直播平台、各种APP等,这样在采访过程中遇到各类情况都能有效应对,第一时间做好采访准备。而且采访也可以在多种渠道下进行,特别是疫情期间,线下交流互动受到阻碍,编辑记者就要利用好网络平台、微博、微信公众号与群众进行互动,才能够拉近记者与群众的距离。

2021年4月,广东省江门市广播电视台成立的“许嘉文工作室”提前策划,在2021年8月东京残奥会江门籍运动员陈健新比赛当天,到陈健新家中采访其家人观看陈健新比赛直播的情况,其中制作的短视频《冠军背后的最美爱情故事》,第一时间反映了陈健新妻子观看直播的心情,在全网播放量近千万次,抖音号“JMTV故事贩卖机”播放量超过3万,视频号“JMTV嘉文工作室”播放量超过13万次,并被人民网广东频道首页转载,央视频、新华网、中国青年网、腾讯新闻、澎湃新闻、凤凰网等媒体纷纷转发,起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其次则是增加网络在工作中的运用占比,互联网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在编辑记者工作中也可以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助力自身采编故事。比如,在采访前,编辑记者可从网络上收集相关资料,做好充足的准备,可以有效提高效率,并且全面了解采访的内容更有利于编辑记者获取新闻内容的核心要素,为后续编写出精彩故事提供支持。另外,在了解受众群体的需求时,可以利用大数据对受众群体的年龄、爱好、观看内容进行分析和整理,迅速找到群众关注的焦点内容和热点话题,以此进行采访能够挖掘出更具价值的新闻内容[4]。

最后是要创新采访的方法,传统固定的一问一答采访形式较为古板无趣,只有在正式的场合更为适用,而民生采访、日常访谈中编辑记者要转变过往的采访方法,使采访形式更加生动灵活,在增加采访新颖性的同时,赋予受访者更加轻松的氛围,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对话来放松受访者的心态,拉近记者与受访群众的距离,这样才能获得真实、有深度的新闻内容。而这类轻松愉快氛围下的内容越来越受观众的喜爱,只要稍加编辑,便能够成为一篇精彩的故事。

(四)革新编辑形式

编辑的形式相比采访更为重要,在时效性和新技术的影响下,编辑工作也产生了不小的变化,这也要求编辑记者尽快革新编辑形式,学习新的编辑方法。一方面编辑记者要创新自身的写作方式,在新时代下,冗长的概述不再适合新闻故事,特别是网络新闻内容更要浅显易懂,篇幅简练,而在较短的篇幅内吸引受众群体,生成精彩故事是非常有难度的。现阶段,新闻内容多是以时效性为主,让受众群体能够在最短时间内获取相关信息,而影响力较强的新闻才能产生真正的新闻价值,能够与受众群体产生共鸣的故事,更是难能可贵。所以能够在短时间内,创作出价值高、深度强的文章是编辑记者发展的根本方向,这就要求编辑记者养成采访与编辑协同进行的能力。比如,在采访中进行录音,采访完成后迅速利用手机或笔记本在现场进行编辑创作,既符合当前形式快速传播的要求,也能够迅速编写出精彩的新闻故事[5]。

另一方面则要编辑记者革新新闻编排的方式,迎合开放化的传播环境。目前大部分新闻内容都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来吸引受众群体的兴趣。编辑记者在采取图文并茂的同时也要考虑不同传播渠道对于新闻内容读取或观看的特点。比如,手机观看新闻内容多是上下滑动或点击屏幕,在新闻编辑排版时就要考虑到手机观看的特点,迎合受众群体的实际情况。记者在编辑过程中也需改变传统新闻排版的方式,当前受众群体对于新闻故事的追求不仅是新闻的时效性,还有观看的价值或体验,尤其是新闻内容较多的故事,如果编辑排版过于密集,反而会影响受众群体的观看体验,新闻质量再高也不会给观众留下好的印象。多样性的编排方式不仅能够吸引受众群体的阅读兴趣,而且能够为精彩新闻内容起到衬托的作用,使受众群体更好地投入到新闻阅读之中,进而获得高质量的新闻阅读体验。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新形势的发展背景下,地方电视台编辑记者在不断适应与学习新技术、新方法的同时,还需积极融入地方特色,将采编专业能力在新媒体中有效发挥。通过掌握地方受众群体特点,加强新媒体的运用,并规避发展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创新采编工作方法,促使新闻故事更加出色,让新闻内容在快速、真实的基础上获得受众群体的认可。

猜你喜欢
群体受众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科学大众(2022年11期)2022-06-21 09:20:52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科学大众(2020年10期)2020-07-24 09:14:12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当代陕西(2019年6期)2019-04-17 05:04:02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传媒评论(2018年6期)2018-08-29 01:14:40
主要内容
台声(2016年2期)2016-09-16 01:06:53
用心感动受众
新闻传播(2016年11期)2016-07-10 12:04:01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新闻传播(2016年14期)2016-07-10 10:22:51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新闻传播(2016年20期)2016-07-10 09:33:31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
中国火炬(2012年8期)2012-07-25 09:29:50
特殊群体要给予特殊的关爱
中国火炬(2011年11期)2011-07-25 10:3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