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俊莹
(辽宁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旅游学院,辽宁 大连 116033)
高晋(1707—1779年),字昭德,满洲镶黄旗人,由监生入仕,初任地方知县,历安徽巡抚、江南河道总督,官至两江总督、文华殿大学士,统理河务20余年,为清乾隆朝治河名臣,位列五督臣之一。学界关于治河名臣的研究中,涉及高晋的较少,只是在研究高氏家族或者其他河工中有所提及。徐立艳认为高氏抬旗对高晋仕途升转有重要影响[1]。刘风云认为高晋凭借治河水准成为18世纪技术官僚之一[2]。王英华[3]158-183、王耀[4]论述了清口地区水利枢纽相关工程,其中涉及高晋的治河实践。以上研究均未专题论及高晋治理清口枢纽的实践,笔者尝试梳理高晋的治河思想,了解乾隆朝清口地区河道治理情况。
清口安澜与黄河、淮河、运河河道畅行及沿岸百姓生存密切相关,关乎国计民生。为治理河道,解决黄河倒灌运河、漕运通航、泥沙淤积等问题,明清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
据《江南通志》第508册卷49载,黄河“入淮处,谓之清口,本名泗口”[5]503,泗口因淮水经洪泽湖沉淀后,河水较清,故称清口,今在江苏淮安境内。明朝迁都北京后重开大运河,清口处三河交汇处,其关键性不言而喻,治理难度亦大。《清史稿》第13册卷127 载:“夫黄河南行,淮先受病,淮病而运亦病,由是治河、导淮、济运三策,群萃于淮安,清口一隅,施工之勤,糜帑之钜,人民田庐之频岁受灾,未有甚于此者。盖清口一隅,意在蓄清敌黄。然淮强固可刷黄,而过盛则运堤莫保,淮弱未由济运,黄流又有倒灌之虞。”[6]3770可见清口对黄河、淮河、运河之重要。随着黄淮交汇处的变化,清口的位置及代指区域不尽相同。明万历之前,清口主要作用是冲刷黄沙,万历之后,运河北口先与淮河交汇,再与黄河相交,即本文所指的清口——黄河、淮河、运河交汇处区域。黄河自西向东流,经黄土高原后,含沙量增多,至下游地区,水势平缓,产成淤积。黄河夺淮后,淮水河床不断抬高,在交汇处形成淤滩。运河是贯通南北的人工河,主要用于南北漕运,与黄河交于清口处,泥沙淤积影响运道。加之黄河水势强,淮河、运河力弱,黄河水常入淮河、运河,导致河道堵塞。尤其是黄河易决口,增加了淮河、运河水患风险,增加了清口治理难度。
清口因地理位置成为明清南北粮运咽喉之地。清口常年久淤,黄河水倒灌,故防止清口倒灌为治河、治漕关键。明清都对清口进行了治理,但明代因保护祖陵有所顾忌,清代治理措施更全面。若视明清治理清口的方案为整体的话,明朝后期处于初步探索阶段,清康熙、雍正朝为发展改进阶段,乾隆朝趋于完善。潘季驯和靳辅是治河名臣,后期多沿袭两人的治理方略,并加以改进。“束水刷沙”主要解决清口以上泥沙淤积问题,以堤坝约束河水。“蓄清刷黄”主要解决清口以下淤积问题,以洪泽湖蓄清刷沙,实现“以水刷沙”。治理难度大,工程集中且复杂,虽有成效,但黄水倒灌清口、泥沙淤积等问题始终无法解决。清后期,清口水利枢纽日渐衰败。
清朝治理清口,承继明潘季驯“束水攻沙、蓄清刷沙”的治河思想,即在清口上下修筑堤坝,“束水”“蓄清”是加强淮河以刷沙,达到减少淤积的目的,为此修建了缕堤、遥堤、洪泽湖大堤、天然滚水坝等。顺治九年(1652年),伏秋之时,黄河强淮河弱,黄河水内灌。《清世祖实录》第3册卷70“顺治九年十二月癸卯”条载,顺治帝采纳河道总督杨方兴的建议,在“清江、通济二闸适中处,寻福兴闸旧址,先行修复,启一闭二,以时蓄洩”[7]553,倒灌问题暂时缓解。但顺治年间政局不稳,清口疏于治理,水患严重。
康熙初年,康熙帝以“平三藩、治黄淮、保证漕运”为大事,逐渐意识到清口的重要。如康熙七年(1668年),河道总督杨茂勋认为,黄河水盛涨之时,漫过淮河二三十里,清口不及时治理,后患无穷,建议在天妃闸外筑坝,倒逼黄河引淮水。工部尚书马尔赛同意此观点,认为若清口不治,则沙随黄河水入淮,必然导致河道壅塞。后杨茂勋在黄河北岸挑挖引河,以引黄河水。这样,黄河水势减弱,泥沙被水冲刷,河道便无阻滞。康熙时期主要由靳辅、张鹏翮等治理清口。康熙十六年(1677年),时任总河的靳辅,查河道损坏严重,呈《经理河工八疏》,这是当时治理黄河、淮河、运河的重要奏疏,其中两项内容是关于清口治理的,包括加筑高家堰等处堤,在洪泽湖下游高家堰以西至清口处挑浚1条引河等。《江南通志》第508册卷51载,靳辅主张“治河之道,必当审其全局,将河道、运道为一体,彻首尾而治之,而后可无必也”[5]543。靳辅在任期间主要措施:加帮、培厚洪泽湖大堤,修筑6座减水坝,在洪泽湖口开张福口、裴家场等河道引淮水出清口。工程于康熙十七至康熙十八年(1678—1679年)陆续完工,后周围田庄不致被水,得以开垦。《江南通志》第508册卷55载,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清口屡次倒灌,总河董安国开修清口东西坝,次年,“河身淤垫竟成平陆,清水隔绝不通”[5]639,董安国被罢。张鹏翮也是治河能臣。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张鹏翮任总河,在靳辅治理基础上拆拦黄坝,加筑高家堰,闭塞减水坝,在清口上游北岸开陶庄引河,南岸建挑水坝,免黄河水倒灌清口10余年。
雍正三年(1725年),洪泽湖水势大涨,总河齐苏勒建议降低滚水三坝门槛,以蓄清敌黄,但后人对此多有诟病,后不再采用。除此之外,齐苏勒继续完善康熙时期废坏的御坝、东西坝,将东西坝移往风神庙之前,使清口深通,洪泽湖湖水顺畅流出,刷黄东流。西坝处的挑水坝也是雍正年间修筑的。后由总河孔敏珣、苏州巡抚尹继善负责,在康熙时期洪泽湖大堤基础上,继续修建石工墙。主要加高培厚大堤险要处、土堤或残缺损坏处。据《清世宗实录》第2册卷90“雍正八年正月己卯”条,雍正帝在开工前宣告臣工:“朕不惜百万帑金,以卫民济运。工程务当久远坚固,一劳永逸。此外即再增数十万两,亦不为多。若因省小费,致误大计,则所费百万,仍属虚用也。……所需钱粮,不必限定此数。”[8]211-212工程于雍正九年(1731年)开工,次年竣工。雍正八年(1730年)规定,朝廷每年拨银67万两,用于南河河道的岁修和抢修工程,这是南河工程专项费用。雍正十年(1732),固定天妃运口内的惠济正、越二闸,后又修清江闸。
据《清高宗实录》第14册卷381“乾隆十六年正月戊辰”条,乾隆时期,“江南河工清口为黄、淮交汇,河防第一要区”[9]17,仿效康熙、雍正时期方案治理。初期主要由江南河道总督高斌、尹继善等负责。乾隆元年(1736年),河臣对疏浚毛城铺引河有争议,乾隆帝采纳高斌建议,疏浚毛城铺。乾隆十六年(1751年),乾隆帝听取河臣建议,非必要不开启天然减水坝,并将康熙时期原3座滚水坝增至5座,名为仁、义、礼、智、信,由南河总督高斌主持,加筑高家堰石工。洪泽湖大堤也于同年继续修建,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大堤全部完工。除继承前朝治河方略外,高斌在职期间治理清口的创新之处为修建木龙,革职后,从子高晋继承其治河思想,采取一系列措施治理清口地区。经前期治理,以洪泽湖蓄清敌黄,清水水势加强,清口倒灌减少,黄河下游得以疏通。
治水讲究经验、技术和方略。高晋以县令起家,长期在地方任职,经理河务之事,颇得乾隆帝重用。
高晋,原为包衣佐领下人,乾隆帝即位后,高氏家族抬旗(清朝给予有功、死难大臣及后妃的一种荣誉)入满洲镶黄旗。父高述明殁于凉州总兵任上,高晋遂予荫监生。雍正六年(1728年),随高斌在地方学习。雍正九年(1731年),高晋在大计中被评为卓异,得到引见。《清代官员履历档案全编》第2册载,雍正帝初见即朱批“中上,人大有出息”[10]69。次年(1732年),高晋由高斌推荐正式入仕,署理山东泗水县知县,时年25岁。之后历任陕西邠州直隶州知州、榆林府知府、江南淮徐道、山东运河道,一路迁升为地方藩臬。
乾隆二十年(1755年),高晋迁安徽巡抚。长江、黄河、淮河均流经安徽,故安徽境内水灾频仍。以“慎勤”著称的高晋成为合适人选。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二月,乾隆帝第1次南巡,时黄河、淮河河身淤垫,高晋会同河东河道总督张师载前赴徐州,筹办黄河两岸堤工,通过挑浚河身、增筑堤工、堵筑北岸支河等,刷沙直趋,防范两岸大溜,挑浚完工后,湖水畅通。高晋疏浚上游后,在下游尾闾处开放宣泄,疏浚微山湖、六塘河以下河段,既收成效。高晋由此开始参与河务。乾隆帝对南巡期间水患未了之事谕“在上江者,与高晋会商”(《钦定南巡盛典》第658册卷35)[11]528,并谓其“能任事之大臣”(《清高宗实录》第15册卷542“乾隆二十二年七月癸卯”条)[9]878。是年八月,宿州、灵璧、虹县等地积水,高晋认为是豫省多条河流汇于宿州所致,唯有宣泄濉河方可解决,而濉河因毛城铺处减泄黄河水常年累淤,加之上年毛城铺开放,濉河宿州段全淤,致豫省、宿州境内积水严重。高晋因势利导,以一分二,将徐溪口南、北分为两股,于淤积处一律挑深,低洼处用作蓄水,浅窄处开宽,并对入洪泽湖的紧要地段分段开挖。此处深通上游方可免淤积之患。高晋遵乾隆帝旨意,坚闭毛城铺,非水势盛涨绝不开放。高晋疏浚河道是根据水势来源去路和河水受患缘由通盘筹划,如此“久而无弊”(《清高宗实录》第15册卷544“乾隆二十二年八月丁未”条)[9]919。《清高宗实录》第15册卷544“乾隆二十二年八月丁未”条载,乾隆帝令高晋“应兴举者即时兴举”[9]920,以免因会商往返耗时而耽误治理周期或错过最佳治理时机。
高晋在浚河筑坝之外制定水利善后章程,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六月,上、下江水利工程竣工。《清高宗实录》第16册卷564“乾隆二十三年六月辛酉”条载,高晋上奏:“地方农田水利,正印等官,均应办理,……令地方有司,及兼管水利之员,亲往详察,凡官河大港,有碍蓄泄,自宜禁止。若溪湾港汊,仍听民便,毋任胥役藉端需索。”[9]154工部议覆,均通过实行。此章程规定:所有正印官及其下属对河工水利的办理皆有职责,不再由河官全权负责;令徐溪口以下等闸由宿州州同、州判、知州等分别管理,明确职责;毛城铺处若涨漫,由宿州经管各官防护,如若推诿,查明后即行参处;洪河、濉河的疏浚费用由民间集资改为官办,以减轻百姓负担;在凤阳府、颍州府平坦地带开挖沟渠,在灵璧、虹县和泗洲濒临湖海的低洼地段修筑圩围。士民有募捐集资的可按乐善好施议叙;禁止村民竖桩捕捞鱼虾,以免造成淤浅。对有碍蓄泄的官方河道、大港俱应禁止,小河港湾对民间开放,胥吏不得无端收取杂费。高晋从办理河工水利、治理水患出发,以保证河道安澜且不致累民。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高晋认为,可存贮银两13万于庐凤道库,以备修筑河工水利工程,又奏请于江宁藩库中每年拨银两3 000,专为庐凤道库使用,从规章制度上保障民生。
安徽是黄河、淮河必经之地,河湖众多,亦是南北漕运重要通道。每逢夏秋汛期,河水盛涨而漫,以致道淤。高晋任安徽巡抚6年间,亲查河道、条陈水利、赈济灾民。乾隆帝多次赐诗。《钦定八旗通志》第1册卷首4载:“江分上下各抚治,简剧因之寄任殊。以汝慎勤应胜此,凤庐其念洊灾区。”[12]56“抚皖昔参俎,督淮今建旌。简贤我惟切,尽职尔应诚。两世司河务,一心如水清。朂哉为国干,便是继家声。”[12]63
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高晋迁江南河道总督。时高邮、宝应、兴化等地积水严重。高晋按乾隆帝指示,将高邮之南关坝、车暹坝等封土3尺。然后,会同陈宏谋、嵇璜等疏请于洪泽湖下游金湾滚坝下开新引河一道,并一律挑深,因为这里是湖水与河水入江要道。最后,疏浚天妃闸以南的丁溪,小海二闸以北的上冈、北草堰等5闸,并各开引河一道,分别入王家港和射阳湖归海,防止倒灌。《清史列传》第7册卷23载,经治理,“散漫之水取直,汇归海口,数州县积水节节流通”[13]1701。河水经董家沟直注长江,高邮、宝应等地水患减少,洪泽湖、运河之水不致漫过五坝,避免原引河经金湾6闸淤积不畅之弊。
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四月,高晋疏言,清口桃源、宿迁等地多受黄河水危害,清口东坝以下黄河、淮河合流,到云梯关以东入海。山安、海防二厅北岸的五套、陈家浦有溜势,坐湾处有顶冲风险。厅营建议“请帮筑旧堤,接添鱼鳞越堤”(《清史列传》第7册卷23)[13]1702。高晋勘察后认为“云梯关外近海,与其筑堤束水,致添新工,不若于旧堤上首作斜长子堰,使水汇正河入海”(《清史稿》第35册卷310)[6]10635,这样,入海口河面宽阔,水流更畅。高晋还建议展宽东西坝,使洪泽湖水畅出,不至从五坝旁宣泄。乾隆帝赞同并传谕高晋,云梯关一带为黄河入海口,设立堤岸,乃是与水争地。遇海水盛涨之时,有少数人以清口泄水分数过多为由,对开放清口有所顾虑。以清口宣泄对下游更多州县百姓有利,而云梯关附近只有阜宁、安东两地。如果因一时可能存在的风险,而避重就轻,并非良策。乾隆帝认为高晋建长子堰的做法毋庸置议,仍“可信清口之展放无难,永远力持,于水利民生大有裨益”(《清史列传》第7册卷23)[13]1702。遂由高晋筹备相关事宜,仍以清口宣泄湖水。
乾隆三十年(1766年),高晋升任两江总督,仍管南河事务,并在此任上14年。《清高宗实录》第18册卷743 “乾隆三十年八月癸酉”载,高晋奏定河工会办事宜以章程规定,“河员、文职通判以上,……凡题补题署、咨补咨署、河臣主稿,知会督臣商定,……凡冬勘春修,伏秋加镶,一切埽土等工,……通报河、督两衙门察核”[9]181。自此两江总督与江南河道总督对河务有各项管理权。
高晋在江南河道总督、两江总督任上,继承历代河臣的治河方略及思想,尤其是高斌的“束水刷沙”“分黄助清”的思想,又根据不同时期黄河、淮河、运河改道及历年雨水汛期、水势情况,采取针对性改进措施。
清口东西坝工程初建于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当时黄淮并涨,黄河水倒灌清口,清口严重淤积,总河董安国修清口东西坝,主要为“西坝御黄”“东坝蓄清”,以“蓄清敌黄”,即在水涨时拆宽,水落时收束,通过调节洪泽湖水位保证清水畅出。基址在风神庙处,时东坝长26丈,西坝24丈,留口门20余丈,之后不断更改。当时处于初步形成阶段,对东西坝具体展束宽度没有明确规定,主要依水势而定[14]。
宣泄洪泽湖水重点不在尾闾,而在清口畅通。东西坝展束可灵活控制水位,对黄河、淮河、运河皆有利。高晋任河道总督时尤为重视东西坝工程,认为“清江束水坝,蓄泄洪泽湖水,为全河第一关键”(《清高宗实录》第17册卷689“乾隆二十八年六月乙卯”条)[9]723。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豫省大水,已漫入涡、淝等河,淮水有漫入洪泽湖的风险。关于开高堰五坝或东西坝,高晋、尹继善等有所争议。最终,高晋按乾隆帝的指示“大开清口东西二坝”(《清高宗实录》第17册卷644“乾隆二十六年九月丁酉”条)[9]1201。如此,水涨之时可避免由山盱五坝漫至高邮、宝应等湖,使洪泽湖畅流。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高晋根据五坝水志规定:每涨1尺,东坝拆宽10丈,共宽40丈,使清水汇黄东注。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拆东坝24丈,西坝6丈,交伏时可使湖水畅出,再于入秋水势下降之时,接长东坝24丈,西坝8丈,并留口门17.5丈,再行收束。五月,高晋查洪泽湖水志,据水势再行展宽。高晋反复拆束,多次勘察巡视,于七月建议“滚坝断流后,落水一尺,东西坝即收筑十丈,湖水以次递落,则清口以次递收,俟收过四十丈后,再看水势衰旺酌办”(《清高宗实录》第18册卷741“乾隆三十年七月癸卯”条)[9]163。高晋对东西坝的拆束使清水宣泄顺畅,刷黄有力。经实践检验,高晋找到湖水涨落与东西坝展束的规律。至此,清口东西坝展宽长度有了具体规定,后期东西坝展束多以此为标准[14]99。
乾隆中期以后,黄河下游河道不断变化,泥沙淤积,并在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乾隆三十六年(1771)发生持续性黄水倒灌,东西坝多次被展宽和收束。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海口茫茫万顷,无可施工,……欲加疏治,亦无良策”(《钦定南巡盛典》第658册卷44)[11]675。高晋建议,除开挖引河外,需将位于风神庙处的清口东西坝基址向下移160丈至平成台处,乾隆帝认为“此系治本之论,宜实力为之”(《钦定南巡盛典》第658册卷44)[11]677。遂由高晋主持移建东西坝,并将旧址刨挖尽净。竣工后,东西坝距清口更近,清口淤积减少。通过对东西坝展束和移建,免黄河水倒灌之虞,洪泽湖水可从清口畅出,下游河患减少。以东西坝调节洪泽湖水位,灵活方便,工程简单,易于操作,但每年都需展宽、收束,工作量大,耗费银两较多。后期陶庄引河开浚后,黄河距清口更远,河面宽阔,水势湍急时,堤工受险;水势平稳时,湖水到此,不免迂缓,增加淤积,加之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河南仪封决口,平成台旧址已不合时宜,东西坝址另行移建。
高晋任江南河道总督后,治理清口西岸沿用高斌所创的木龙(木簰所做的护堤防冲设施),主要依据河水的“顺水性”,在迎水顺流堤岸建筑木龙。《清高宗实录》第10册卷109“乾隆五年正月辛未”条载,乾隆五年(1740年),“清口北岸陶庄,旧涨沙滩,黄溜南逼清口,若清水稍弱,易致倒灌”[9]625。康熙、雍正时期采取引河的方法,仍屡次淤积。时任河道总督的高斌仿宋朝陈尧佐的方法,在黄河南岸建木龙,即将木簰系于河道溜趋处,河水“大溜遇障不能经过,自顺障斜趋,冲刷对岸沙滩”(《钦定大清会典则例》第624册卷132)[15]158,以此增加南岸水的阻力,使黄河水向北移趋,清口出水更顺畅,清黄并流东注入海。乾隆十三年(1748年)、乾隆十四年(1749年)汛期,黄淮大涨,河臣于南岸添建木龙,挑溜河道。高晋管理河务前,清口以西木龙4架到6架不等,根据具体情况时添时减,顺河挑溜,遂南岸一带,淤沙渐少,黄水趋行北走。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乾隆帝南巡至清口,见木龙之结构,赐诗(1)《木龙示》:“蜿蜒横滩木寓龙,非循雍畤拟临冲。倍功半事惟斯捷,射浪停沙作尔庸。积土陶庄希尽刷,畅流清口庶恒容。”(《钦定南巡盛典》第658册卷8)[11]148于高晋。乾隆三十年(1765年)二月,高晋主持在陶庄积土对岸添建1架木龙,以“挑溜全趋北岸,冲刷陶庄积土,收清黄并流之效”(《清高宗实录》第18册卷728“乾隆三十年二月己丑”条)[9]23。此木龙长50丈,距原有木龙190丈,竣工后达到预期效果。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高晋查此新添木龙,北岸积土刷去10余丈,建议再行接长10丈更利于向北挑溜。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因原有木龙新长淤滩,长120余丈,宽三四丈不等。高晋将已淤木龙东移70余丈,并在正对陶庄处新增1架,保护新滩,逼黄河北行,形成清黄并流之势。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新建木龙“挑溜刷滩,黄水直逼北岸陶庄积土之下,刷去旧滩”(《乾隆朝上谕档》第7册“乾隆三十八年七月二十日”条)[16]409,清水可直达惠济寺。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高晋亲往陶庄对面勘查,在春汛水势未长之前,于第2架旧木龙处,令行添建。新建木龙长25丈,头宽3丈,尾宽4丈,添建后有利挑溜。
从乾隆初年添建木龙开始,截至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清口西岸处木龙已增至7架。木龙的作用与引河相似,可使黄河水畅行,优势在于易修建和挪用,可根据水势与流向灵活安排规制尺寸,便于挑溜刷滩,而且旧木龙亦可重复使用,降低了治理河道的费用。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高晋与萨载会奏,木龙历年虽有成效,但骤难刷尽,不得不在陶庄开引河一道。
陶庄引河工程首见于康熙朝,乾隆朝另行开挑。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康熙帝南巡至清河口,命漕运总督桑额、河道总督于成龙“将清河至惠济祠埽湾,由北岸挑引,从惠济祠后入河,而运河再向东斜流,入惠济祠交汇”(《江南通志》第508册卷52)[5]567。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康熙四十年(1701年)、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雍正八年(1730年)屡次挑挖,但皆不遂意。每遇伏汛,黄河水大涨,倒灌问题重现。乾隆六年(1741年),鄂尔泰建议仍按康熙时期“张鹏翮所开陶庄引河旧迹挑挖”,但引河工程巨大,后采用高斌的方案,以“木龙挑溜北趋,而陶庄终不敢议”(《清史稿》第13册卷128)[6]3800,陶庄引河工程就此作罢。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南河总督吴嗣爵上奏黄河水倒灌严重,高晋提议“拟于陶庄引河之北,开挑引河一道,使清水益得畅行,至周家庄会黄东注,可免倒灌之虞,是亦治淮黄之一大关键”(《乾隆朝上谕档》第8册“乾隆四十一年六月十九日”条)[16]302。因康熙朝引河河身过长、河形弯曲,挑引黄河水北行的作用不明显,乾隆朝陶庄引河在河道旧址以北的周家庄处另行开浚,使黄河距清口更远,也称新河。后经乾隆帝同意,高晋和萨载亲赴清河筹办河防事宜,并绘图进呈。乾隆帝认为过窄,高晋再行修改,初步拟定方案。大致“河头四十丈,河身三十五丈,河尾三十丈,较现在河身三分之一,河底拟深一丈至一丈五尺不等,至新开河头,移于第二木龙对岸开下”(《乾隆朝上谕档》第8册“乾隆四十一年七月初三日”条)[16]312。高晋等多次勘察后确定陶庄新河共1 060丈,并在木龙处修筑挑水坝,工程于同年九月十六开工。同年十二月陶庄新河竣工,因冬季严寒,黄河冰冻,水势较小,高晋拟定于冬春交际再行放水。新河于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二月十五开放。乾隆帝说:“新河内大溜畅注,……清口可免倒灌之虞,实为一劳永逸。”(《乾隆朝上谕档》第8册“乾隆四十二年二月二十六日”条)[16]578高晋因此得到嘉奖。为此,乾隆帝建河神庙以示感念,并亲制碑记,称“督臣高晋,亲履其地,测量高下曲直,头尾宽窄,绘图贴说以闻,朕复详酌形势,以朱笔点记,往返相商者,不啻数次”(《清高宗实录》第21册卷1034“乾隆四十二年六月乙未”条)[9]856,终议定开浚。高晋可谓“底绩宣勤”。
此后,乾隆帝多次询问高晋引河情况。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六月,河南夏秋少雨,淮水势弱,清水不能畅出,新长淤滩,乾隆帝恐为陶庄新河不善所致。高晋回奏,往年若遇此种情形,不但清口内外多淤滩,且黄河水会倒灌运河,今年仅在清黄交汇处停淤,皆赖陶庄新河的开挑。陶庄新河的开引缓解了黄河下游河道淤垫、河床抬高的情况,使黄河距清口更远,河道深通,减轻黄河强淮河弱之势,可从根源上解决清口倒灌问题。正如乾隆帝所言“可废数百年藉清敌黄之说”(《清史稿》第13册卷126)[6]3730。
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正月,高晋在豫省督办仪封漫口任上去世。高晋“由州县陟封疆”(《清史列传》第7册卷23)[13]1706,深悉地方事务。高晋历任封疆20余年,官拜文华殿大学士,是乾隆朝留任总督时间最长的内阁大学士。乾隆帝评价他“秉公持正、察吏惠民,为督抚中杰出者,即其娴于河务,一时亦罕有其匹”(《钦定八旗通志》第1册卷首4)[12]82。高晋作为地方总督,政绩斐然,兼具河务专业技能,成为河工方面的技术官僚。在南河总督、两江总督任上,清口是其重点治理地区。清口多水患,治理方式冗杂,高晋承继了前代靳辅、张鹏翮、高斌等人的治河思想,并加以改进,采取了展束和移建东西坝、增添木龙、开陶庄引河等措施。限于当时技术和思想,没有实现乾隆帝一劳永逸的设想,虽“治之亦不能保其不被水患”(《钦定南巡盛典》第658册卷35)[11]530,但若不治则终不可治。高晋的治理体现了乾隆朝对河工的重视,更为后世清口的治理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