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扶荔宫”,开启植物奇妙之旅

2022-02-17 02:11本刊综合
发明与创新 2022年2期
关键词:温室主体生物

◎本刊综合

生物多样性关乎人类福祉,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2021年10月,《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在云南昆明召开,以“扶荔宫”温室群为核心的生物多样性体验园是专门为COP15准备的、用以展示生物多样性的场所。

图1 “扶荔宫”外景 (图/新华社 江文耀 摄)

“扶荔宫”被称为世界植物的浓缩精华园,一经开放就吸引了各国植物爱好者前来排队参观。据说,宫内无奇不有,令人流连忘返!

“扶荔宫”内究竟有什么奥秘呢?一起跟随小编去探秘吧!

名字的由来

“扶荔宫”的“扶”字有帮助、扶植之意,“荔”就是指“荔枝”。在《辞源》中的“扶”字下专门有一个词条就是“扶荔宫”,解释为:“汉代宫殿名。武帝元鼎六年筑,在上林苑中,以园内植荔而名。”

因为荔枝树是从交趾(今越南北部红河流域)一带移植到长安(今西安)的,极其珍贵,所以汉武帝才在上林苑中修建了一座种植荔枝的宫殿——“扶荔宫”。

翻看司马相如创作的汉大赋名篇《上林赋》可以发现,他在罗列上林苑中的名贵植物时就提到了当时园中栽植的“柑橘、葡萄、枇杷、荔枝”等南方佳果和奇花异木,据此可以推断,“扶荔宫”是世界上最早有文字记载的温室。

1986年,我国著名植物学家吴征镒院士借用此典故,将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新建的温室群命名为“扶荔宫”。

植物的王国

“扶荔宫”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北郊,总占地面积约2.3万平方米,包含了主体温室、隐花植物馆、兰花馆、食虫植物馆和草木百兼馆。

从低等植物到高等植物、从亚洲到世界其他各洲,这个错落有致、功能完备的温室群保存了特色植物2500余种,集聚了全球多种珍稀植物,是国内外独具特色的现代展览温室群,也是开展物种保育、科研试验、知识传播与环境教育的重要平台。

温暖潮湿的环境、充分的光照,使得植物在这里肆意生长,生物多样性的神奇也在此体现得淋漓尽致。说这里是植物的王国、物种的基因库、生物多样性宝库、生态安全屏障都不为过,这里铺展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徐徐画卷。

主体温室

穿过水帘门进“宫”,最先看到的便是两座螺旋向上的主体温室。造型独特的玻璃建筑象征着生命构成的核心——DNA,与云南的蓝天相呼应。

主体温室占地面积超4200平方米,由热带水生区、热带水果区、热带雨林区、热带荒漠区组成,是“扶荔宫”中最大的温室,也是目前全世界最高的透明温室,收藏植物达1800多种。

图2 鸟瞰“扶荔宫”主体温室(图/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图3 主体温室内部一角(图/《中国青年报》)

笔直修长的望天树、体型硕大的仙人掌、在水面静静舒展的睡莲……在“扶荔宫”主体温室内,热带雨林、热带荒漠、热带水生地区的特有植物在此相会,给人以“穿越”的错觉。整个温室曲径通幽、错落有致、叠水起伏、云雾缭绕。

沿着木道螺旋而上,果肉可食用,叶、根可入药的木奶果,国家一级保护植物虎颜花等丰富、奇妙的水果、花卉近在咫尺;独木成林、相互绞杀等奇特的热带雨林景观如画卷般在眼前展开,真可谓“一步一景”,万象丛生。

食虫植物馆

图4 “扶荔宫”内的食虫植物(图/新华社 江文耀 摄)

食虫植物是具有捕食小动物能力的植物的统称,食虫植物馆是“扶荔宫”中最奇特的温室。该馆集植物、科学、艺术、文化为一体,展示了食虫植物达680个分类单元,其中原生种就有378种,如猪笼草、茅膏菜、捕虫树等,物种丰富程度为全国植物园之冠。

兰花馆

兰花在中国有两千多年的栽培历史,具有较高的药用、观赏和研究价值。兰花馆是最清新淡雅的温室,该馆以塑石、溪流、廊道等园艺元素,还原兰花的自然生长环境和生态群落模式。馆内收藏有地生和附生兰科植物600余种,其中附生的石斛属植物达400余种;还收集有暖地杓兰、针叶石斛等珍稀兰科植物。

图5 兜兰界的“金童玉女”,硬叶兜兰(上)和杏黄兜兰(下)在"扶荔宫"内盛开(图/《中国科学报》)

隐花植物馆

隐花植物馆则是“扶荔宫”中“最低调”的温室。据了解,隐花植物就是没有花的植物,包括藻类、地衣、苔藓和蕨类植物,其中蕨类植物有的高大,有的矮小,有的能在地上生长,有的可在树上存活。

图6 隐花植物馆入口(图/泸水市融媒体中心公众号)

隐花植物馆由蕨类植物馆和苔藓地衣馆组成,借用岩石、古木、小桥、溪流等元素,模拟隐花植物原始、古老的生态环境。蕨类植物馆内保育有鹿角蕨等130余种蕨类植物,苔藓地衣馆内收集了泥炭藓等60余种苔藓植物。

草木百兼馆

草木百兼馆是大名鼎鼎的“网红馆”,也是“扶荔宫”中最有纪念意义的科普馆。我国著名植物学家吴征镒字“百兼”,此馆取名“草木百兼”一是为纪念吴征镒先生,二是体现植物具有多样性之意。草木百兼馆包含了种子博物馆、科普体验区、科学教室等。

走进种子博物馆,你一定会被一面壮观的种子墙吸引,它是由2040个亚克力柱组成。上面集中展示了上千种植物的种子,它们大小不同、形状各异,代表着自然世界的丰富多彩。

在历经上亿年的演变后,种子形成了色彩斑斓的外表和精妙的内部结构,同时具备了跨越山海、散布全球的能力。这些特质使得种子植物成功取代了恐龙时代的蕨类植物,成为现今地球表面绿色植物的主体。

图7 种子博物馆内的种子墙(图/中国日报 冯永斌 摄)

图8 种子展示(图/环球网)

“扶荔宫”不仅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科学教育基地,更是珍稀、濒危、特有动植物的家园。未来,科研人员还会将“扶荔宫”打造成特色更鲜明、景观更多样的现代化温室群,让更多样的生物在此欢聚。

猜你喜欢
温室主体生物
温室葡萄修剪五要点
强化述职评议 落实主体责任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论碳审计主体
上上生物
何谓“主体间性”
第12话 完美生物
略论意象间的主体构架
谁困住了热先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