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小编为大家提供了4个科技类素材,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图1 2021 年11 月3 日,刚刚从北京人民大会堂领回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的中科院院士、复旦大学教授赵东元(图/《中国青年报》)
在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中,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赵东元领衔完成的“有序介孔高分子和碳材料的创制和应用”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随后,一张“院士拿布袋领奖”的照片在复旦大学师生的朋友圈广泛传播,拍摄这张照片的是复旦大学老师周桂发。原来,赵教授前一天从北京领完奖后立马就飞回了上海,第二天早上上完两节本科生的课,证书一直装在帆布袋里没来得及放回办公室,十点周桂发老师在教学楼下碰到了他,于是有了这张照片。
据了解,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是中国自然科学领域的最高奖项,由于评选极为严格,该奖项在历史上曾出现多次空缺。
1998年,赵东元结束美国加州大学博士后工作回到上海。初到复旦大学,赵东元发现国内整体科研条件和国外差距较大。学校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为他提供了3万元科研经费,他便从这3万元“起家”,直到成长为享誉国际的科学家。
赵东元常常鼓励学生随时随地“异想天开”,自称“造孔之人”:相当于拿个凿子,在大家看不到的微观世界里“造孔”。在带儿子玩乐高时、去医院探望病人时,他都能将生活中的细节大胆联想、为自己的科研开辟新方向。
赵东元说过:“我真的愿意做科研,因为科研面对的全是新鲜事物,还可以创造出世界上原本没有的东西。”当学生请教他,要具备什么条件才能进入他的实验室时,他回答道:“没有别的,我唯一的条件就是你要爱科学,要有志于成为一名科学工作者。”(据《中国青年报》)
2021年4月,中国科学院博士黄国平的一篇论文的致谢部分令无数网友泪流满面。
作者讲述了自己20多年的求学经历:小时候家中贫困,多位亲人相继离世,独自在煤油灯下写作业或读书是他晚上最开心的事情。进入大学后,他将计算机作为一生的事业与希望,最后来到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
文中寥寥几句却道尽了作者一路的艰辛与坎坷:“读书二十二载,信念很简单,把书念下去,然后走出去,不枉活一世。”“我走了很远的路,吃了很多的苦,才将这份博士学位论文送到你的面前。二十二载求学路,一路风雨泥泞,许多不容易。如梦一场,仿佛昨天一家人才团聚过。”……
从小山坳走出来的黄国平与命运抗争的故事,印证了那句话:“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冰与雪是冬奥会的“灵魂”,优质的冰雪赛道可为运动员创造佳绩提供条件,又在客观上增加了竞速比赛的激烈程度。
在2016年以前,中国还造不出一条合格的“冰状雪”赛道,大部分人甚至没听过“冰状雪”的概念。
冰状雪指的是滑雪场雪质的一种形态。在高山滑雪比赛项目中,运动员滑行速度可达到每小时130公里至140公里,对雪道硬度有着苛刻的要求,雪道表面必须保持结晶状态,近似于冰面,这种赛道被称为冰状雪赛道。冰状雪的密度可达每立方厘米0.65克,主要用于减小赛道表面对滑雪板的摩擦力。
图2 2019 年,我国首条高山速降冰状雪赛道在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制成(图/新华社)
很快,我国科研项目团队向制造中国自己的“冰状雪”发起攻关。经过大量的观测和试验,研发团队从机理上弄清了优质雪道的雪质要求。借助注水、压实成套制雪工艺,研发团队已经成功制造出符合大陆性季风区的合格“冰状雪”,坚硬、光滑的冰状雪赛道将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揭开神秘面纱。(据《科技日报》)
图3 搜救犬训导员韩悌泽和搜救犬杰克在比赛现场(图/广东省消防救援总队官网)
2021年10月,江苏省南京市举行全国消防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参赛的主角除了身姿矫健的消防员,还有一支“汪汪队”,它们由不同品种、受过专业训练、具备专业技能的搜救犬组成。
比赛项目分为对指挥服从、定向目标搜救、野外目标搜救、废墟目标搜救等,每一项都考验着搜救犬的速度、协调能力、胆量等素质。
在“箱体搜索”项目中,20个伪装成各类灾害事故情景的搜救箱内,随机藏有1~5名“被困人员”,其余箱体内还有犬粮、衣物等干扰物,要求搜救犬每搜到一个箱子必须吠叫警示20秒。竞技考查的是搜救犬在复杂的环境下对血迹和人的敏感度,同时要抵抗各种干扰因素,最终准确找出被困人员的位置。
来自广东省的消防员韩悌泽和他的搜救犬杰克取得了优异成绩。杰克在盘查完赛场上的众多箱子后找到目标箱,并不断吠叫,它的吠叫声像警铃鸣笛声一样响亮。对此,不少网友表示:“在灾难现场,搜救犬的叫声能带给被困者希望。”
每当灾难来临时,搜救犬总会跟随消防员一起冲上前线,四处闻嗅,搜寻幸存者。即使爪子被磨得血肉模糊,它们依然全力以赴。它们是善良勇敢的战士、身怀绝技的救星、战士值得信赖的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