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冲击波疗法联合常规康复治疗对肘关节骨折术后患者肘关节功能障碍的改善效果研究

2022-02-16 01:18姜文平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2年22期
关键词:肘关节屈曲肱骨

姜文平

(贵州省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贵州贵阳 550002)

肘关节骨折是骨科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的一种骨折类型,包括肱骨干中下段骨折、肱骨髁上骨折、尺骨鹰嘴骨折等。其中,肱骨干中下1/3 骨折的移位方向与暴力作用的方向、前臂和肘关节所处的位置有关;根据暴力作用和骨折移位的方向不同,可将肱骨髁上骨折分为屈曲型和伸直型[1]。临床针对该病主要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进行治疗,以恢复正常的解剖结构,促进骨折愈合。但是,术后患者容易发生关节粘连、强直等并发症,造成肘关节功能障碍,降低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有研究发现,关节软骨骨折后需要制动72~78 h,会导致软组织粘连和纤维化,如果制动时间超过6 周,还有可能导致关节软骨产生退行性变化及肌肉萎缩等,不利于肘关节功能恢复[2]。还有临床研究表明,于创伤后7~30 d 接受康复治疗的肘关节创伤患者的肘关节功能及活动度改善较明显,提示肘关节创伤后应及时进行系统康复治疗[3-4]。对此,临床通常在肘关节骨折术后予以患者常规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作业治疗、矫形支具辅助治疗等,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肢体血液循环、减轻肢体水肿、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但在改善肘关节功能方面的效果仍存在局限性。体外冲击波疗法(ESWT)因可抑制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及细胞凋亡、促进血管新生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多个领域[5]。ESWT 在治疗骨骼肌肉疾病时,可以促进受损组织再生[6]。鉴于此,本研究选取2019 年1 月—2022 年3 月该院收治的60 例肘关节骨折术后患者为对象,通过分组对照,探讨ESWT联合常规康复治疗对患者肘关节功能障碍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60 例肘关节骨折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均符合《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7]中肘关节骨折的诊断标准,且经CT 或MRI检查确诊为肘关节骨折;(2)均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且术后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平稳;(3)术后1 个月内未出现肘关节周围皮下出血及未服用过抗凝药物;(4)改良肘关节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均<60 分,肘关节屈伸主动关节活动度(AROM)为-15~40°。排除标准:(1)存在局部皮肤受损、出血患者;(2)合并严重心律失常患者;(3)合并严重高血压且血压控制不佳的患者;(4)安装心脏起搏器的患者;(5)合并患侧上肢血栓形成的患者;(6)存在严重感觉功能障碍的患者;(7)伴有皮脂厚度较薄、肌腱及筋膜断裂、神经干及血管损伤、骨缺损、关节积液、关节恶性肿瘤已转移的患者;(8)处于妊娠期的患者;(9)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10)存在恶心、呕吐的患者;(11)不能配合治疗的患者。随机将所有患者分成两组,各30例。对照组:男18 例,女12 例;年龄18~74(45.76±13.15)岁;骨折类型:肱骨干中下段骨折4 例、肱骨髁上骨折8 例(屈曲型6 例和伸直型2 例)、尺骨鹰嘴骨折10 例、桡骨头骨折8 例。试验组:男19 例,女11例;年龄19~73(46.21±16.02)岁;骨折类型:肱骨干中下段骨折3 例、肱骨髁上骨折9 例(屈曲型5 例和伸直型4 例)、尺骨鹰嘴骨折9 例、桡骨头骨折9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同意书。本研究通过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1)对患者肘关节及其周围肌肉骨骼组织进行电刺激治疗,采用痉挛肌低频治疗仪(北京耀阳康达医疗仪器有限公司,京械注准20142260209),选择双向方波,设置固定变频方式,输出强度为0~15 mA,波宽为700 ms,每次20 min,2 次/d。(2)电刺激治疗完成后,再指导患者进行上臂及前臂屈伸肌群离心性牵伸训练,15 min/次,2 次/d。(3)指导患者进行肘关节主、被动关节活动训练,15 min/次,2次/d。(4)指导患者进行肘关节被动关节松动训练,10 min/次,2 次/d。(5)指导患者进行上臂及前臂屈伸肌肌耐力训练,10 min/次,2 次/d。共干预8 周。

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ESWT。从接受常规康复治疗的第1 周开始,每周进行1 次ESWT 治疗,间隔7 d 后进行第2 次治疗,满4 次治疗为1 个疗程,共治疗2 个疗程。具体治疗方法如下:患者于治疗床上采取仰卧位,暴露肘关节及其周围皮肤组织,并标记定位,在局部涂抹耦合剂,避开神经干及大血管、金属内固定、骨折断端等对应体表组织区域,采用体外冲击波治疗仪(E.M.S.Electro Medical systems S.A.,国械注进20162260354)对标记区域进行治疗,包括肘关节屈/伸肌群的肌腹、肌腱附着点,前臂屈/伸肌群的肌腹、肌腱附着点,关节囊及其周围肌肉。治疗剂量以最大剂量或耐受剂量为限,选择标准能量(蓝枪)15 mm 发散式冲击头,设置压力为1.5~4 bar,频率为6~10 Hz,手持压力中至高强度,每个部位冲击治疗2 000 次;若在治疗过程中或治疗结束后出现皮下出血、剧烈疼痛、严重肿胀,以及诱发恶心、呕吐、血压升高或生命体征不平稳等情况则立即停止治疗。

1.3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1)于治疗前后,采用改良肘关节HSS 评分标准对患者的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估,主要包括症状(40 分)、功能(20 分)、屈伸范围(20 分)、肌力(10分)、屈曲挛缩(6 分)、伸直挛缩(6 分)、旋前(4 分)、旋后(4 分)共8 个项目,优秀:90~100 分;良好:80~89 分;一般:70~79 分;较差:60~69 分;最差:<60 分。

(2)根据患者治疗后肘关节活动功能情况评定临床疗效,显效:治疗后,患者肘关节活动功能不受限制,接近正常或者恢复正常;有效:患者肘关节活动功能轻度受限,具备生活自理能力;无效:肘关节活动功能严重受限,需依赖他人完成日常生活活动。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3)于治疗前后,采用量角器测量患者肘关节活动度,包括屈曲和伸展AROM。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8.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改良肘关节HS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改良肘关节HSS 评分均高于同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改良肘关节HSS 评分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改良肘关节HSS 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改良肘关节HSS 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n(%)]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肘关节活动度比较

治疗前,两组肘关节屈曲、伸展AROM 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肘关节屈曲AROM 明显较对照组增大,伸展AROM 明显较对照组减小,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肘关节活动度比较[(),°]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肘关节活动度比较[(),°]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3 讨论

肘关节骨折多是由摔伤、车祸伤等高能量损伤所致,是骨科临床上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肘关节结构较为复杂,以屈曲和伸展为主要功能,占肘关节功能的70%,其次为旋前、旋后功能,占肘关节功能的30%。针对该类患者,临床多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能有效恢复解剖结构,促进骨折愈合,疗效肯定。但是,术后患者易发生关节粘连、挛缩及僵直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肘关节功能恢复[8],故术后需配合有效的康复治疗措施。常规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作业治疗、矫形支具辅助治疗等,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临床症状,但整体疗效仍欠佳。

ESWT 是近年来逐渐兴起的一种新型物理治疗方法,其主要是利用可自由移动的冲击波治疗探头,由气压弹道产生的冲击波以放射状扩散的方式传送至治疗部位,导致不同组织密度之间产生能量梯度差及扭拉力,发挥裂解硬化骨、松解粘连、刺激微血管再生、促进骨生成等作用,达到促进组织再生及修复的目的[9-10]。本研究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采用ESWT,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改良肘关节HSS 评分均高于同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改良肘关节HSS 评分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肘关节屈曲AROM 明显较对照组增大,伸展AROM 明显较对照组减小,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提示ESWT 联合常规康复治疗对改善肘关节骨折术后患者肘关节屈曲、伸展功能具有良好的效果。有研究发现,低能量ESWT 有利于骨折端新生血管的形成,增加血管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骨形成蛋白-2、内皮生长因子等细胞因子的分泌,促进骨折部位的软骨内骨化,从而诱导显著的骨愈合[11-12]。ESWT 的物理生物学效应在不同组织可产生不同的压应力及拉应力并作用于细胞,可使细胞变形、β-内啡肽及NO 等释放增多,起到组织松解、促进微循环、减轻炎症反应和缓解疼痛的作用[13-14]。刘丽金等[15]的研究表明,ESWT 在短期内治疗肘关节僵硬具有良好疗效,其综合生物学效应可以显著改善肘关节僵硬患者的肘关节活动范围和功能。由此得出,ESWT 改善肘关节骨折术后患者肘关节功能障碍可能与其缓解疼痛、抑制炎症反应、促进血管再生、降低肌肉痉挛、促进组织修复及松解粘连等作用有关。

综上所述,相比单纯常规康复治疗,ESWT 联合常规康复治疗对于肘关节骨折术后患者肘关节屈曲、伸展功能的改善效果更理想。

猜你喜欢
肘关节屈曲肱骨
钛合金耐压壳在碰撞下的动力屈曲数值模拟
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的效果
肘关节镜治疗肘关节僵硬手术技巧
老年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选择:保守治疗,切开复位还是肱骨头置换?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
加劲钢板在荷载作用下的屈曲模式分析
全肘关节置换的临床应用
肘关节术后医源性骨折伴僵硬
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分析
运动疗法联合可调式肘关节固定器治疗骨折后肘关节功能障碍疗效观察
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