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文,郭玺,常桂花,吴芹,胡乃启,许亚琼
(临沂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心理科,山东临沂 276000)
精神分裂症(SCH)是一种慢性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情感、行为、感知觉等异常。SCH 患者难以区分现实与想象,反应迟钝、行为退缩,不能进行正常社交,并伴有不同程度的认知障碍,若不及时进行治疗,随着病情逐渐加重,会严重降低患者的社会功能与生命质量[1]。药物是SCH 的主要治疗手段,齐拉西酮为二环类抗精神病药,对5-羟色胺、多巴胺受体等具有调节作用,可减轻SCH 的阳性与阴性症状[2]。但SCH病因比较复杂,部分患者经药物治疗后仍会反复发作,整体治疗效果欠佳。行为矫正训练是对患者进行系统性行为纠正,通过强化适当行为,以消除不适当行为,从而达到稳定病情的目的。鉴于此,本研究选取2020 年10 月—2022 年5 月我院收治的70 例SCH患者为对象,通过随机分组对照,探究齐拉西酮联合行为矫正训练对患者病情恢复效果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选取我院收治的70 例SCH 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5 例。观察组:男20 例,女15 例;年龄28~64 岁,平均年龄(45.63±7.18)岁;体质量指数19.9~27.5 kg/m2,平均体质量指数(24.37±1.10)kg/m2;受教育年限9~16 年,平均受教育年限(11.49±1.10)年;病程1~7 年,平均病程(4.48±1.28)年。对照组:男18 例,女17 例;年龄27~65 岁,平均年龄(46.70±7.09)岁;体质量指数19.5~27.1 kg/m2,平均体质量指数(24.10±1.52)kg/m2;受教育年限8~16年,平均受教育年限(11.52±1.05)年;病程1~8 年,平均病程(4.57±1.39)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纳入标准:(1)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精神障碍分类)》[3]中SCH 的诊断标准;(2)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60 分[4];(3)均签订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合并脑部肿瘤者;(2)存在肝、肾功能衰竭者;(3)存在酒精依赖者;(4)具有严重暴力或自杀倾向者;(5)对齐拉西酮过敏者。
对照组口服盐酸齐拉西酮(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1142,规格:20 mg)治疗,20 mg/次,2 次/d。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行为矫正训练。(1)自理能力训练:每日指导患者进行穿衣、进食、整理、洗漱等自理能力训练;初期由康复治疗师协助患者完成,逐渐过渡至由患者独立完成;着重培养患者规律性的作息习惯,监督其按时起床、整理床铺,养成饭前饭后漱口、便后洗手等习惯。(2)社交训练:2~4 例患者组成1 个小组,设置情景模拟场景进行社交训练;组织患者参加打球、唱歌、写书法、绘画、下棋等娱乐活动;活动期间鼓励患者表达自身想法与情感,并引导患者之间相互交流。(3)社会功能训练:初期安排患者进行倒垃圾、扫地等简单家务活动,逐渐增加稍复杂工作或与他人相互合作才可完成的工作;增加手工编织、植物种植等谋生技能训练。训练期间配合奖惩制度,鼓励患者坚持训练。上述行为矫正训练60 min/次,2 次/d。
两组均持续治疗12 周。
(1)临床症状:治疗前后,采用PANSS 进行评价,分为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及一般精神病理症状三个方面,分别为49 分、49 分、112 分,评分越低提示临床症状越轻。
(2)认知功能:治疗前后,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进行评价,包括定向力、记忆力、注意力和计算力、回忆能力、语言能力五个方面,总分30 分,评分越低表示认知功能越好[5]。
(3)社会功能:治疗前后,采用住院精神病人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进行评价,该量表共包括日常生活能力、动性与交往情况、社会性活动技能三个方面,分别为12 分、20 分、16 分,得分越高表示社会功能越好[6]。
(4)生命质量:治疗前后,采用精神分裂症患者生命质量量表(SQLS)进行评价,包括心理社会、症状及副作用、动力及精力共3 个维度,共计30 个项目,总分120 分,得分越低表示生命质量越好[7]。
治疗前,两组PANSS 各方面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ANSS 各方面评分均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PANSS 中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PANSS 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PANSS 评分比较[(),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相比,aP<0.05
治疗前,两组MMSE 评分、SSPI 各方面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MSE 评分均低于同组治疗前,SSPI 中各方面评分均高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MMSE 评分低于对照组,SSPI 中的日常生活能力、动性与交往情况、社会性活动技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MMSE 评分、SSPI 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MMSE 评分、SSPI 评分比较[(),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相比,aP<0.05
治疗前,两组SQLS 各维度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QLS 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SQLS 中的心理社会、症状及副作用、动力及精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SQLS 评分对比[(),分]
表3 两组SQLS 评分对比[(),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相比,aP<0.05
SCH 发病机制复杂,临床普遍认为与5-羟色胺、多巴胺等神经递质水平异常等有关,在环境、遗传、重大生活事件等综合因素作用下,可导致SCH 发生[8]。SCH 发病初期,患者会出现精神行为改变,随着病情进展,还会出现认知功能减退,以及社交能力及社会功能下降,严重损害患者的身心健康[9]。
齐拉西酮为临床治疗SCH 的常用药物,对多种神经存在较高的亲和力,可阻断多巴胺D2受体、5-羟色胺2A 受体,促使前额叶区多巴胺释放,抑制患者的阳性及阴性症状,从而减轻病情。同时,齐拉西酮能通过激动5-羟色胺1A 受体,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齐拉西酮对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具有抑制作用,可增加突触间隙该类神经递质含量,减少患者的不良情绪,从而稳定其精神状态。但SCH 的康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配合多种治疗方案,才能加快患者病情改善。本研究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行为矫正训练,结果显示,观察组PANSS 中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症状评分、MMSE 评分及SQLS中的心理社会、症状及副作用、动力及精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SSPI 中的日常生活能力、动性与交往情况、社会性活动技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齐拉西酮联合行为矫正训练应用于SCH 患者中,能够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缓解临床症状,促进社会功能恢复,提升生命质量。有研究指出[10],人的心理现象与行为的形成与周围环境密切相关,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通过教育与他人协助能够转变不良行为,减少不良情绪。行为矫正训练是一种行为治疗技术,通过再学习消除“不良行为”,帮助患者养成健康行为,加快其认知功能恢复。持续行为矫正训练通过相互监督、奖励等手段,强化患者对错误行为的认知与判断,可增加其对正确行为的认识,激发其潜在动力,积极进行自我不良行为纠正。在基本生活技能训练基础上通过强化学习,逐渐提升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减轻懒散症状;配合社会功能、社交能力训练,可以增强患者的社交能力,促使其尽快恢复社会生活能力,从而改善其社会功能,提高生命质量。齐拉西酮、行为矫正训练联合实施能协同增效,进一步稳定病情,缓解临床症状,促进认知功能恢复,增强患者的社会功能,提升生命质量。SCH 患者的康复是一个长期动态的过程,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应注意训练需因人而异,加强对患者行为矫正训练的持续监督与指导,实施奖惩制度时讲究尺度、保护患者自尊,以增强其训练积极性,保障训练持续进行,从而发挥出最佳的训练效果,加快其病情改善。
综上所述,在SCH 患者中应用齐拉西酮联合行为矫正训练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加快其病情改善及认知功能恢复,提高其社会功能及生命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