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时政教育课程育人探析

2022-02-16 07:00张文业
安徽教育科研 2022年36期
关键词:时事时政评析

张文业

(肥东县第一中学 安徽合肥 231600)

一、引言

把时政教育作为校本课程来实施,不仅可以服务高考,而且能发挥立德树人功能。如何将时政教育系列化,把高中三年的时政教育做成校本课程,进一步发挥时政教育的育人功效,是值得我们积极探索的。

二、研究的内容

(一)概念的界定

时政教育即时事政治教育,选取实时发生的国内外重大热点时政事件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二)研究的目标

通过高中三年时政教育的梯度推进,构建若干可借鉴、可操作的时政教育课例。

三、课程设计与实施

(一)课程目标

通过时政教育课程学习,强化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二)课程结构和内容

以“一周”为时间单元,依据高中三年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将高中时政教育课程设计为时政播报、新闻综述、时事述评三个板块,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设计不同的内容。

其中时政播报:学习小组从过去一周内发生的国内外重大热点新闻事件中筛选出3~5条,可以是新闻稿的形式,只要符合时政教育的基本要件即可;新闻综述:对过去一周内发生的国内外重大热点同类新闻事件进行整合,或对新闻事件背后的本质进行深度挖掘,或对新闻事件内在逻辑进行解读,突出一个“综”字。同时要求学生给出本次“新闻综述”的3-5个关键词,锤炼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时事述评:分为“讲述”和“评析”两个环节。先由小组中的讲述人“讲述”过去一周发生的重大热点时政,要求:①给讲述的时政话题拟定出恰当的标题;②讲述的时事不应是新闻稿的简单再现,要有自己的理解和评判;③用2~3个关键词对本次话题进行概括,以便更好地引导“评析”。接着,再由小组中的评析人进行“评析”。评析要求:①选择本次讲述中的一个时政材料作为题干,按照高考题的要求,编写一个主观问答题;②运用所学的模块知识中的知识点(原理)对“讲述”的话题进行评析,做到学以致用,将时政教育与课本知识结合起来,在二者的融合中,提升应对高考的能力

(三)课程评价

1.拟定评价标准

时政教育课程评价项目表

2.评价策略

以高中一届三年为例。

(1)高一:利用2次活动课(约1小时)时间,回放10次新闻播报PPT文稿,教师提出要求,让学生在观看中自我感悟、鉴别、反思。感悟时政新闻的内容;鉴别不同组别制作的PPT的优点;反思自己制作的不足,为下一步继续推进新闻播报找到自我完善的切入点。

(2)高二:利用一次活动课时间,首先,回放10次新闻综述中的关键词,通过民主协商,师生共同确定一个时政话题作为小论文撰写的主题;其次,教师要求每位学生围绕确定的主题,撰写一篇800-1000字的政治小论文;再次,请笔者所在的名师工作室成员作为专业评委,通过网络“背靠背”为学生小论文赋分;最后,依据成绩进行设奖,发放证书和纪念品。

(3)高三:利用2次活动课时间,首先,让每组学生再次进行现场述评,政治课代表担任主持人;其次,邀请年级组政治教师作为专业评委,现场为每组选手打分;最后,依据成绩进行设奖,发放证书和纪念品。需要说明的是,在正式评价之前,允许各组对原有的PPT文稿进行修改、完善,目的是推进“时事述评”活动走向更好。

3.评价成效

实践表明,10次一轮后的适时评价,取得了如下成效。

(1)学生重温了时政知识;

(2)学生学会主动汲取他人之长去完善自我,时政教育的推进更加顺畅、规范,质量明显提升;

(3)时政教育的育人功效在潜移默化中得以落实。

(四)课程实施

以2017—2020届的时政教育课例研究为例。

1.2017年9月收集个案资料

(1)往届学生的回顾

从教30余年,邂逅往届毕业的学生,师生在交谈中谈及政治学科教学,往届学生提到最多的是教师的时政专题教学,学生们发光的眼神和兴奋的语句,让笔者印象深刻,也让笔者感受到学生对时政教学的渴望。为此,笔者在学科教学中融入时政教学,经过规划将学科教学和时政教学进行深度整合,将时政教学贯穿于三年学科教学的始终,步入常态化。本课题研究之前,在2014-2017届毕业的文科班教学中,笔者就实施了较为系统的时政教育,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2)本届学生的现状

从2017年这一届学生的时政教学效果来看,尤其是在新媒体新技术普及的条件下,时政教学的推进更加顺畅,且以过去教师唱主角转变为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的时政教学成为新常态。学生按学号顺序进行组合,以学习小组的方式全员参与,整个时政教学过程由学生自主完成。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高,时政教学的质量和规范性也越来越强。

2.2017年9月初拟定实施方案

时政教育课程标准有要求,学生有需求,高考有呈现,思政学科特点有体现等。这一系列问题的解决要求我们,必须要拿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让时政教育落地生根,融入日常教学并常态化。为此,我们可以对时政教育的落实做以下安排。

(1)定展示时间:每周第一节思政课的课前5分钟为时政教育时间。

(2)分组和确定人员:以学生学号的末尾相同数字(如:1、11、21、31等)组合为一个时政教育学习小组,按教师提出的要求进行准备,每周轮换一次,依次进行,保证人人参与。

(3)内容设定:按从易到难的要求,高一年级开设“一周时政播报”,高二年级开设“一周新闻综述”,高三年级开设“一周时事述评”。

(4)内容要求:依托报纸、网络等现代传媒,对过去一周内发生的国内外重大热点新闻事件,学习小组共同筛选出3-5条,制作出图文并茂的PPT课件。

(5)展示分享:小组推举代表人作为讲述人上讲台进行展示,与全体学生共同分享。

(6)教师引领:每次学生代表展示后,教师或补充,主要是扩展时政内容、引导评析角度等;或点评,主要是对学生的准备过程、台上的表现和效果进行评价,目的在于激励学生力争做得更好。

3.开始实施

2017-2020届学生开始参与时政教学实践。

四、诊断反思

(一)高一年级的“时政播报”

作为“时事政治教育”的起始年级,“时政播报”可以是新闻稿的再现,只要符合时政教育的基本要件即可,其他方面暂时不做要求。

学生有热情,但缺少经验,对教师的要求和时事材料的取舍还存在明显的不足,这时教师的引导是关键。教师要有耐心,不断和学生一起打磨,一起完善。

(二)高二年级的“新闻综述”

有了前一年打下的基础,特别是文理分科后,教师对文科学生提出更高的能力要求。对同类新闻事件进行整合,或对新闻事件背后的本质进行深度挖掘,或对新闻事件内在逻辑进行解读,突出一个“综”字,同时要求学生给出本次“新闻综述”的3-5个关键词,锤炼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

学生对时政教育难度的加大,开始有点不太适应,更不明白时政教育的根本不是单纯地知晓某个新闻事件,而是知道新闻事件折射出的政治经济学道理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通过时政教育活动,教师要引领学生去探寻时政教育的真谛,渗透育人功效。

(三)高三年级的“时事述评”

为了与高考要求等高对接,我们将高三年级的时事述评活动分为“讲述”和“评析”两个环节。先由小组中的讲述人“讲述”过去一周发生的重大热点时政。评析要求:①给讲述的时政话题拟定出恰当的标题;②讲述的时事不应是新闻稿的简单再现,要有自己的理解和研判;③用2~3个关键词对本次话题进行概括,以便更好地引导“评析”。接着,再由小组中的评析人进行“评析”,要求:①选择本次讲述中的一个时政材料作为题干,按照高考题的要求,编写一个主观问答题;②运用所学的模块知识中的知识点(原理)对“讲述”的话题进行评析,做到学以致用,将时政教育与课本知识结合起来,在二者的融合中,提升应对高考的能力。

学生通过高二时政教育的转型升级后,进入时事述评较为顺畅,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如何拟定好一个有价值的主观问答题;二是如何选用模块知识去恰当解读当下发生的新闻事件,做好无缝对接;三是如何自觉将时政教育与备战高考融为一体,把时政教育作为思政政治课程的延伸落到实处。

五、对策思考

(一)时政教育可以充分使用新媒体新技术,凸显思想政治学科的时效性

每周一次课前5分钟的时政教育是在学生的掌声和期待的目光中拉开序幕的,较好地拉近了学生与政治课教学的距离。学生能充分利用新媒体新技术手段,制作出有文字、有图片、有视频的PPT展示时政材料,让政治课教学进一步贴近了学生的生活。在凸显思政课时效性的同时,也解决了实际问题,进而激发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提高教学实效。

(二)时政教育可以和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同步推进

每周一次课前5分钟的时政教学展示,依据高一到高三的学生认知能力水平的提高,设计从“时政播报”到“新闻综述”再到“时事述评”的三级梯度,将时政教育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做到时政教育与学科教学同步推进。

(三)时政教育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锻炼能力中提升综合素养

每周一次课前5分钟时政教育,是学生自主准备、自我展示的平台。一是锻炼了学生登台发言的胆量;二是展示了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三是拓宽了学生的政治生活视野;四是固化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学生的学科综合素养,落实了育人功效。

(四)时政教育可以有效建构学生学习共同体,推进自主合作探究的深度学习

每周一次课前5分钟的时政教学,是学生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对过去一周发生的重大时政进行梳理,共同协商取舍,互助制作展示PPT,有人讲述,有人评析,既相互合作,又分工明确,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推进深度学习。

猜你喜欢
时事时政评析
恰巧而妙 情切致美——张名河词作评析
时事半月谈
评析复数创新题
时事政策
食品安全公共管理制度的缺失与完善评析
时政
时政
时政
时政
漫画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