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述论

2022-02-16 08:34赵光耀
西藏发展论坛 2022年5期
关键词:中华马克思主义传统

赵光耀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鲜明地提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一命题,这是中国共产党人一百年来对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自觉。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真理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活力,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底色。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始终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既为马克思主义注入中华文化色彩,又不断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继承和创新性发展。本文从理论、历史、现实三个维度对其阐释。

一、理论维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契相通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沉淀下来的优秀思想文化和精神观念的集合,凝聚着中华民族最广泛的道德追求、精神品格和价值取向。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并由其后继者所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的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全人类彻底解放的科学理论体系。尽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产生时代、问题导向、思想体系等方面有所不同,但是二者在理论品格、价值追求等方面有着相一致的理论视域和思想维度。从根本上来说,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在中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焕发勃勃生机,固然是其理论科学性真理性使然,同时也在于其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观相融通,“适应了中国民众内心深处的文化追求”[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通相契,主要表现在二者都坚持关注现实、改造现实,坚持人民立场,坚持与时俱进等方面。首先,关注现实、改造现实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同的理论特点。“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2]面对资产阶级残酷剥削和无产阶级日益贫困的现实,马克思没有选择“以昨天的卑鄙行为来说明今天的卑鄙行为是合法的”[3],而是从“现实的”而非“颠倒的”“虚幻的”“抽象的”世界出发,立足实践哲学,深刻揭示民众疾苦的根源,号召“无产者联合起来”打破锁链,建立一个人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虽然没有揭示社会生活实践的本质,但是同样充斥着关注现实的文化自觉。自人文理性精神觉醒之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始终拒绝宗教化,将关注现实、改造现实的基因根植其中,并在回答现实问题过程中不断丰富自己。在这种文化基因影响下,中国历史先贤始终拒绝动乱,致力建立一个政治清明、人民安乐的社会,并将这种政治诉求凝聚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内容。可以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够流传数千年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其根本原因也在于对现实的关注、对现实的改造。正是在这一共同理论特点影响下,深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熏陶的先进中国人在拯救中华民族存亡之际、在反复比较和探索中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中国变革社会关系、改变民族命运。

其次,坚持人民立场、维护人民利益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致价值取向。“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4],“人民主体,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文关怀和价值向度的根本体现”[5]。坚守人民立场、维护人民利益的价值取向深植于马克思主义全部理论之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揭示了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揭示了资本主义对无产阶级劳动的压榨和占有,科学社会主义揭示了实现全人类解放的光明前景和道路。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之所以能够自然地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就在于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立场契合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本思想诉求,并反过来引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尊重人民、遵从人民意愿的思想俯仰皆是,不仅体现在“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左传·庄公三十二年》)的非宗教性文化方面,更体现在“富之”“教之”(《论语·子路》)的道德文化方面和“民惟邦本”的民本思想方面。在此共同影响下,中国共产党人无论在革命、建设、改革时期始终坚守人民立场,为人民利益而奋斗。

最后,坚持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同的理论品质。对现实的共同关注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然随现实发展而不断与时俱进,由此形成了二者相契相通的第三个特点。与时俱进不仅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格,而且是马克思主义强大生命力和创造力的根本所在。恩格斯深刻地指出:马克思主义“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这种品格先天地要求马克思主义随革命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与时俱进。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各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历史,就是回答不同时代课题的历史。马克思主义正是在同具体的历史相结合中展现其理论的科学性、革命性、完整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样是“与时迁移、应物变化”[6]的文化,在顺应中国社会发展和时代前进中形成了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两汉经学兴盛、魏晋南北朝玄学流行、隋唐儒释道并立、宋明理学发展等几个主题鲜明而又一脉相承的文化阶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是在不断革故鼎新、推陈出新中历久弥新,彰显其强大生命力。在马克思主义指导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下,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推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华文化的忠实践行者和坚定弘扬者,使二者同时在新时代中国焕发出生机和活力。

坚持关注现实、坚持人民立场、坚持与时俱进,这些理论特征既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内容,是共产党人始终要坚持和遵循的工作指南,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和弘扬的思想智慧和价值追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一致的理论视域和价值维度,构筑了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南的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理论基石。

二、历史维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文化力量

中国共产党不仅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而且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7]。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历史。毛泽东同志曾深刻指出:“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8]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从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总结中认识到,必须积极推动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充分汲取后者的有益思想,才能真正发挥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

在党的幼年时期,由于对马克思主义缺乏系统的、全面的、实际的认识,在原原本本地照搬照抄马克思主义中脱离中国具体实际和文化传统,给我们党的事业带来重大挫折。马克思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惨痛的实践让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包括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才能引导中国革命的胜利。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革命经验与教训,创造性地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课题,开始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在增添马克思主义民族性的同时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价值。在这一进程中,毛泽东倡导“古为今用”,用传统文化诠释解读马克思主义原理,成为推动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优秀代表。如将古人治学态度和方法的“实事求是”赋予了当代的实践解读——从客观事物出发研究其规律性的联系,成为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将“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诠释为“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是轻于鸿毛”[9],成为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这种对传统文化批判地继承和创新地发展的事例还有很多,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始终。正是通过这种方式,为具有普遍真理特质的马克思主义增添了鲜明的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极大丰富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内涵和文化底蕴。同时期,刘少奇也强调,在“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同时也要注重“学习我国历史上的一切优秀遗产”,并广泛引用传统文化中优秀的道德修养文化,如“人皆可以为尧舜”“吾日三省吾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慎独”“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等,丰富了共产党人的党性修养。正是对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顺利实现中国化,并产生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所以,有学者指出:“自觉地继承本民族优秀文化的同时,将民族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完成了民族文化整合的历史使命,实现了从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飞跃。”[1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之所以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很重要的一条经验就是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一时期,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受严重挫折之际,中国共产党坚定马克思主义指导,注重从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营养和智慧,不断丰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文化厚度。“和”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孔子在总结和改造传统和合文化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从此“和而不同”不仅成为“和”文化的精要,也成为人际关系、社会秩序的准则。邓小平合理运用“和而不同”文化,结合马克思主义矛盾论思想,在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夹缝中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保障了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健康稳步发展。目睹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快速发展,邓小平在强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的同时,明确提出“社会主义要获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这一认识,为落后的社会主义中国向先进的资本主义西方学习奠定认识基础,为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打开新的大门。在这一认识指导下,中国共产党突破僵化、狭隘的社会主义认识,创造性地实现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融合,使落后的中国经济焕发出新活力。古人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人们在解决吃、喝、住、穿等基本物质需求后,必然产生与之相适应的精神文化需求。改革开放初期,随着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邓小平明确提出“两个文明”的思想,强调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两个文明”思想,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的运用,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在中国现代化发展阶段性目标上,邓小平结合世界发展趋势,提出了“小康社会”这个充满中国传统文化气息的概念,使之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战略目标。围绕“小康社会”,中国共产党人传承中国传统“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的理想社会要素,并结合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不断赋予其现代化社会的内涵。在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逐步建立的过程中,面对社会上思想领域的价值多样化和“西化”“分化”等错误思潮的兴起,以江泽民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德治”思想,提出了“以德治国”的治国方略。以胡锦涛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更加注重优秀传统文化在国家发展中的作用,强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大力发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成为新的历史条件下鼓舞我国各族人民不断前进的精神力量”[11]。在这一认识下,中国共产党人着眼于时代需求,在发扬“和为贵”“和而不同”“致中和”的“和文化”基础上提出建设和谐社会战略任务,在传承“以人为本”“以民为本”的思想中提出“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等等。这些内容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的前提下,古为今用、老话新说,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内涵,推动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激活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12]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各族人民革命、建设、改革,都是中华传统文化这一既定背景下开展的创造性活动,不可能脱离传统文化的土壤。事实上,中国共产党已经形成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的传统和风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资源。

三、现实维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解答时代课题提供民族内涵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灵魂,是支撑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走向未来的根本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13]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源头和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支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战略文化资源,是当代中国凝心聚气、破除障碍、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突出优势,也是助推中华民族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引领世界发展潮流的坚实根基。饱经历史变迁朝代更替考验、沉淀着中华民族五千年发展智慧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世界发展的普遍智慧,可以不断丰富马克思主义解决时代问题、世界问题的思路和路径,持续为马克思主义注入民族内涵、时代内涵。

当前,国内外形势正发生深刻而又复杂的变化,对新时代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挑战新要求,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持续发挥作用提供了广阔空间和舞台。从国内形势来看,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伟大复兴的路上仍充满风险挑战乃至惊涛骇浪。面对这一形势,我们决不能有任何喘口气、歇歇脚的念头,依然要加强党的建设特别是党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下积极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价值精髓,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从国际形势来看,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加速演进。一方面是在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活力增强对比下的西方国家经济社会问题凸显,以西方为主导的传统国际秩序和治理模式难以适应国际格局的新变化新发展;另一方面是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不断增多和不断复杂化,亟需世界各国凝聚共识、汇聚力量携手解决。《礼记》有言:“君子听鼓鼙之声,而思将帅之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应对共同挑战、迈向美好未来,既需要经济科技力量,也需要文化文明力量。”[1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是破解时代难题、世界难题的“将帅”。在此情形下,我们在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个根本指导思想的同时,也要从“西方中心主义”的话语语境中惊醒,认真审视国内外发展的经验教训,警惕西方式现代化进程中带来的破坏及困境,以未来眼光重新评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积极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价值精髓,坚定探索和走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价值的发展道路。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沉淀着中华民族五千年发展智慧,在饱经战乱、朝代更替的考验中不仅没有衰亡,反而更加丰富充实、兴盛发达,是人类文明史上一座瑰丽的文化宝库。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好。”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重视理论创新,尤其是注重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基因,是绝不能隔断的精神命脉。在此认识上,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中,从新的实际出发,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创立者,习近平总书记以身作则地广泛引用典故阐述党的理论,不断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时代内涵,成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典范。如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15]同时,习近平总书记还经常引用传统名句,用传统文化的智慧为新时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注入新活力。如引用“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教育全党必须遵守党纪国法[16];引用“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告诫全党同志要始终不忘初心和使命[17];引用“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引发全党对培育人才队伍的重视[18]等等。像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历史自觉接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极大丰富了新时代共产党人的文化底蕴。

面对国际社会饱受西方零和博弈、以邻为壑、自私自利的价值误导,倡导“兼济天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广阔的舞台和光明的前景。在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胸襟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兼济天下”的担当精神的共同影响下,中国共产党人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世界各国人民走向共生共荣、互利共赢新局面提供理论支撑。除此之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天人合一”思想,强调国家之间要和睦相待的“协和万邦”思想,强调分配公平合理的“不患寡而患不均”思想,强调文明之间要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的“万物并育而不相害”思想等等,都可为构建当今世界治理新秩序和发展新模式提供有益的理论参考和价值借鉴,同时也为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提高中国国际话语权提供了实践路径。

党的百年辉煌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契相通,马克思主义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指明方向、注入“灵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提供智慧补充、文化底蕴。面对日新月异的国内国际形势,我们必须继续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牢牢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积极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益营养和思想智慧,不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进步事业提供智慧支撑。

猜你喜欢
中华马克思主义传统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