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时辰给药在肿瘤中医治疗中的意义

2022-02-16 06:29:07胡玉星周庆鸿田雪飞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11期
关键词:时辰温阳阳气

胡玉星,周庆鸿,陈 江,谢 琼,张 振,田雪飞*

(1.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湖南 长沙 410007;2.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广东 深圳 518172;3.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湖南 长沙 410006;4.湖南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8)

癌症是全球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1]。 时钟基因可调节肿瘤等多种疾病,这使得时辰给药逐步进入了肿瘤研究者的视野,但多局限为化疗药物的时辰给药[2-3],鲜有中医药相关的肿瘤时辰给药研究。“天人相应”是重要的中医学理论,溯洄千年,中医药早已认识到人体具有生物节律,如《素问·生气通天论》言:“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 阳气是肿瘤的中医临床治疗中最应受重视的生命活动基本物质[4]。 人体的阳气变化有时辰规律, 肿瘤的增殖生长受时钟基因调控,二者不谋而合。 本文将探讨时辰给药在肿瘤中医治疗中的意义,提出平旦、日中、日西3 个时间段内肿瘤治疗的理法方药,以期为肿瘤治疗的时辰给药提供思路。

1 平旦扶阳气,益肾填精

1.1 益肾填精,扶助阳气之理

“平旦人气生”,平旦指黎明之时(寅时,3:00 至5:00),是人气生发之始,是阳气渐盛之时。《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阳化气,阴成形。 ”《灵枢·百病始生》曰:“积之始生,得寒乃生”。诸多医家认为,阳虚是肿瘤形成的根本原因,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过程中常占主导地位[4],可采用扶阳之法治疗肿瘤[5-6]。 阳气根植于命门,由先天肾精所化,受后天脾胃所养,扶助阳气可从此二者入手。但肿瘤区别于其他疾病,普通疾病积寒未深,平旦以姜桂温助脾阳即可;但肿瘤邪伏三阴,毒根难拔,阳气亏虚,阴精损耗明显,平旦须以温阳填精为主,顾护脾胃为辅,方可达扶阳之功[6-7]。 因此,肿瘤的治疗需益肾填精,扶助阳气。

1.2 平旦施治之因

平旦之治,当益肾填精以扶阳气。轻可扶助人体阳气以抗癌,重可回阳救逆,挽救性命。 研究发现,正常细胞在4:00(寅时)繁衍最快[8],此与“平旦人气生”相合。 但癌细胞在10:00(巳时)生长速度最快[8-9],研究也证明巳时是肿瘤患者死亡人数最多的时辰之一[10-12]。 现代医学常根据癌细胞的生长节律,选择在肿瘤生长高峰时进行化疗,以“攻邪实”之法控制癌细胞生长。“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是中医药治疗的重要理念与优势, 区别于西医的邪盛之时攻邪, 中医药更倾向于在邪盛之前扶助阳气以 “御邪”。 于平旦之时给药,既顺应了“人气生”的天人规律,促进人体正常细胞生长,亦可为巳时的肿瘤生长提前筑起“阳气长城”。对于普通肿瘤患者而言,夜间阴盛阳衰,邪正交争激烈,人体衰惫,阳气耗损,使得平旦阳气无力升发,故见白日疲乏困倦,酣睡良多;平旦人气无以生长,正常细胞难以繁衍,肿瘤细胞持续消耗,则形体羸弱,日渐消瘦。 对于危重肿瘤患者而言, 患者经过了夜间激烈的正邪抗争而存活至黎明,《素问·金匮真言论》言:“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此时由“天之阴”转为“天之阳”,阳气极度虚弱,当立即借助平旦人气生长的天人规律,温命门之火以回阳救逆,益肾填精以助阳气生长,防止巳时肿瘤快速增殖,患者死亡。

1.3 平旦方药

遣方用药上,根据肿瘤患者阴阳亏损的程度可分为4 种:(1)病势尚缓,阳气不足者,可予肾气丸(《金匮要略》)、附子理中丸、附子汤、真武汤、四神丸、阳和汤等温补肝肾,益火之源。 (2)病势尚缓,阴精亏损者,可予六味地黄丸、龟鹿二仙胶、大补阴丸等填精固元,壮水之主。 (3)病情危重,阳气欲脱者,可予四逆汤、白通汤、参附汤、回阳救急汤、参附龙牡汤等桂附辛热之剂温阳固脱,亦可配合艾灸关元[13]、气海[13]、涌泉[14]、神阙[14]等穴位以回阳固脱,如《扁鹊心书·住世之法》言:“真气虚则人病,真气脱则人死,保命之法,灼艾第一,丹药第二,附子第三”,“若四肢厥冷,六脉微细者,其阳欲脱也,急灸关元三百壮”。若艾灸等温阳之法可及早干预,防微杜渐,则性命无忧,正如《扁鹊心书》所言:“若灸迟真气已脱,虽灸亦无用矣。若能早灸,自然阳气不绝,性命坚牢”。(4)病情危重,阴精将绝者,可予炙甘草汤、参麦汤等养血生津,益气固脱。此外,肿瘤患者脾胃运化能力较弱,平旦之时予益肾填精之品恐滋腻碍胃,阻扼阳气生长,可予丸剂、膏方等少量进服,配合神曲、麦芽、山楂等消食助运。 但病情危重之时,需投之以汤药。

2 日中蓄气血,补益脾胃

2.1 补益脾胃,蓄积气血之理

“日中阳气隆”,日中指正午之时(午时,11:00 至13:00),是一天中阳气最旺盛之时。《脾胃论·脾胃胜衰论》言:“脾胃虚弱,阳气不能生长,是春夏之令不行,五脏之气不生。 ”阳气的旺盛来源于脾胃生化所蓄积的气血。 卯时至巳时(5:00 至11:00)是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三条经络循行之时,若脾胃康健,六腑通畅,才能气血生化,带来午时阳气的隆盛。 而肿瘤患者却以气虚、阳虚体质居多[15],临床多见“形体消瘦,食少纳差,疲乏少气”等脾胃气虚之象,放疗、化疗后纳差恶食,恶心呕吐等胃失和降之象更加明显,常伴有“寤少寐多,白日酣睡,形寒畏冷,脉微弱/微细”等阳虚之状。肿瘤患者大多经历放疗、化疗、靶向治疗等“攻伐之术”,肾精受损则骨髓抑制,脾胃受损则纳差呕吐,致使气血生化无源,阳气不能生长,肿瘤增殖转移[4]。 因此,肿瘤的治疗在益肾填精的同时,亦需重视补益脾胃,蓄积气血。

2.2 日中施治之因

日中之治,当补益脾胃以蓄气血。 既可借天地阳气鼓邪外出,又可防止日西阳衰,正不胜邪。 肿瘤属于伏邪类疾病,太阴脾虚可导致正邪难争,正气难以鼓邪外出[7]。 日中天地人阳气最旺盛,在卯、辰、巳时脾胃气血生化的基础上,日中加之药石之力助推,促进肿瘤邪气外出,人体安宁。 但若气血不足,午后天地阳气渐衰时,可能正不胜邪,伏邪自发而出现癌性发热[16],此类发热多于午后或傍晚开始,凌晨自退,治之以甘温补中法[17]或升阳散火法[18]方可获效。切勿以外感治之,过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大汗损伤胃气、津液,甚者使用抗生素等寒凉之品伤及胃气,致使正气受损,邪气益甚。 此外,申酉时(15:00 至19:00)也是肿瘤患者死亡的高峰期[10,19],日中补益脾胃、蓄积气血可为日西、夜间将面临的邪气攻势筑起“气血壁垒”。 《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曰:“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 ”《素问·金匮真言论》曰:“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 ”由“天之阳”转“天之阴”的黄昏、合夜即日落之时(申酉时),可出现肿瘤病情加重。 因此,日中宜蓄积气血以生阳气,防止日西阳气渐衰,正不胜邪,患者死亡。

2.3 日中方药

遣方用药上,根据补脾胃、畅六腑之法可分为两种:(1)补脾胃。肿瘤患者常见脾胃气虚之象,可予薯蓣丸、小建中汤、理中汤、人参养荣汤、补中益气汤等直补本脏,以生气血。 脾虚失运易生湿浊,常纳差不欲食,可予香砂六君子汤、参苓白术散,或佐以砂仁、豆蔻类(寒轻则用豆蔻,寒重则用肉豆蔻)、高良姜等芳香化湿开胃。还可配合穴位贴敷神阙、中脘、足三里等以温助脾阳。 (2)畅六腑。 肿瘤患者年老体衰,大便干结难解多见,加之服用阿片类止痛药物,或服用卡培他滨等化疗药物,可出现顽固性便秘,使得六腑淤塞,气血难以生化。 畅六腑,除淤滞可达行气血、补脾胃之功。《素问·五脏别论》云:“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 ”《儒门事亲·凡在下者皆可下式十六》言:“陈去而肠胃洁,瘕尽而荣卫昌。不补之中,有真补者存焉。 ”国医大师熊继柏也提出“通腑治脏”的辨治方法[20]。 故在补益脾胃之时需加入畅六腑之品,热秘予麻子仁丸;冷秘予大黄附子汤;气秘予四磨汤;气虚秘予补中益气汤;阴虚秘、血虚秘可于补脾胃剂中加大剂量当归、生地黄、白芍等;阳虚秘予济川煎,或于补脾胃剂中加入大量肉苁蓉。 补脾胃、畅六腑之品,可以汤剂为主。

3 日西攻邪实,温阳解毒

3.1 温阳解毒,攻逐邪实之理

“日西阳气已虚”,日西指夕阳西下之时(酉时,17:00 至19:00),是阳气衰弱之时。 “脾胃亏虚,阳气不足”是肿瘤常见的整体特点,而“邪实毒结,内有伏阳”也是肿瘤的局部特点[4,18]。 《仁斋直指方论·癌》言:“癌者,上高下深,岩石之状……毒根深藏。”国医大师周仲瑛提出“癌毒”是肿瘤特有的病机,解毒是肿瘤的常用治法[21]。 《金匮要略心典·痰饮咳嗽病脉证治第十二》言:“痞坚之处,必有伏阳。”《说文解字》释“痞,痛也”“坚,刚也”。 恶性肿瘤质地坚硬,伴有癌痛,“痞坚之处”即瘤体之处,也是“邪实”所在。“伏阳”是肿瘤局部病灶的阳性状态,类似于肿瘤微环境[4]。许多癌症起源于局部感染与慢性炎症,炎症细胞主导的肿瘤微环境是肿瘤增殖转移过程中的重要参与者[22-23],炎症常表现为红肿热痛等阳热之象。 因此,肿瘤的治疗常用清热解毒之法[24],许多清热解毒药被证实具有肿瘤治疗作用[25]。 吴雄志[26]也认为肿瘤是一个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现,全身代谢水平低下类似“虚劳病”,但肿瘤局部高代谢如“一团火”。 因此,肿瘤的治疗在顾护全身阳气、气血的同时,也需要攻逐局部邪实,清热解毒。

3.2 日西施治之因

日西之治,当温阳解毒以攻邪实。 一则抑制肿瘤夜间转移,二则顾护阳气防止正伤。肿瘤的治疗需要中西医结合,二者相通,互相启发。最新研究发现,睡眠期间脱落的循环肿瘤细胞会分裂得更快,具有更高的肿瘤转移倾向,熟睡期间血液中循环的肿瘤细胞高达78.3%[27]。 在夜间肿瘤增殖转移的高峰期间进行化疗,可增强抗肿瘤效果。如奥沙利铂(16:00)+甲酰四氢叶酸+5-氟尿嘧啶(22:00 至10:00)时辰给药时,能够明显提高有效率,减轻不良反应[28]。 顺铂在16:00 至20:00 用药效果最佳,耐受性更好,药物毒性更低[29]。《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言:“夕则人气始衰,邪气始生,故加。”中医学认为,夜间人气衰,邪气奋起,许多疾病常于傍晚及夜间加重,肿瘤亦然。可于日西、夜间邪气渐盛时,以攻邪实之法治之,类似于夜间进行化疗。 若于白昼攻邪实,可予清热解毒之法,但夜间天地人阳气皆衰,邪气正盛,肿瘤患者阳气本虚,过用清热解毒之品恐损伤阳气,助长邪实。 须于清热解毒之品中加入温阳之品,使得处方整体偏温,守护全身阳气的同时,对局部邪实清热解毒,以抑制夜间肿瘤增殖转移。 值得注意的是,在温阳解毒法攻邪实的中医理论指导下,热性的化疗药物在夜间化疗时是否更具疗效优势,有待进一步研究。 因此,日西时宜攻邪实以抑制肿瘤的夜间生长,且以温阳解毒为主,切勿自损阳气。

3.3 日西方药

遣方用药上,根据内、外治法可分为两种:(1)内服法。 肿瘤患者脾失健运,不耐攻伐,可选择丸剂等缓攻之法,于21:00 服用,待丸剂吸收之时临近肿瘤生长高峰。 肿瘤的治疗不仅需要消“岩石”,还需要拔“毒根”。 兼具攻坚破积、活血化瘀、攻毒拔毒之功的虫类药备受医家青睐。可辨证论治处方,并加用西黄丸、小金丹、大黄虫虫丸、鳖甲煎丸等含有虫类药物的丸剂。 (2)外治法。 若脾胃虚弱,攻伐之汤丸难进,亦可于夜间中药外敷,直击病所以抗癌。 如骨转移癌痛常于夜间痛甚[30],临床常予中药外敷止痛,效如桴鼓,外敷方中川乌、肉桂、细辛温阳止痛[31],骨碎补益肾壮骨,龙葵、重楼清热解毒,全蝎化瘀通络解毒,伍以石膏清热泻火,乳香、没药、红花活血止痛。共奏温阳壮骨,活血解毒之功。

4 结语

时辰给药是一种极具潜力的给药方式,深受现代医学的重视[32]。中医学尊崇“天人相应”,对自然与人体的生物节律已有千年的理论积淀与实践应用,但在肿瘤治疗领域,中医药的时辰给药仍待深入挖掘与系统总结。癌症相关时钟基因的发现,肿瘤昼夜节律的探索,为中医药时辰给药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支持与更加广泛的应用前景。 探讨时辰给药在肿瘤中医治疗中的意义,提出平旦、日中、日西3 个时间段内肿瘤治疗的理法方药,将天地人的阳气生长规律以及肿瘤的增殖转移规律相结合,以期让传统的中医理论与现代生命科学融合、创新。

猜你喜欢
时辰温阳阳气
阴寒体质化痰除湿需补阳温阳
基层中医药(2021年7期)2021-11-02 07:19:58
阳气,护佑全身、除痰祛湿!
基层中医药(2021年8期)2021-11-02 06:25:02
热扎依:人生犹如『十二时辰』
时代邮刊(2019年18期)2019-07-29 08:49:00
阳气不足该怎么调理?
妇女生活(2019年7期)2019-07-16 04:16:19
十二时辰养生之未时
侨园(2016年8期)2017-01-15 13:57:16
本期健康策划——十二时辰养生之辰时
侨园(2016年5期)2016-12-01 05:23:39
手脚冰凉 醋泡生姜
早上洗澡伤阳气
祝您健康(2015年6期)2015-09-16 03:22:40
点兵
温阳解郁汤治疗脾肾阳虚型抑郁症30例
中医研究(2014年8期)2014-03-11 20:2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