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行知“生活教育”理念,提升学生音乐“核心素养”

2022-02-16 06:21:49陈珺
山西教育·教学 2022年11期
关键词:生活教育生活化音乐

陈珺

音乐学科内容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生活化的音乐理念是音乐学科的基本理念。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秉持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念,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作为教师,可以采用生活化的教学内容、生活化的教学方式、生活化的教学反馈评价与展示,促进学生音乐的生活化认知,陶冶学生音乐的生活化情感,引领学生音乐的生活化行为。

一、发掘“生活化因子”,丰富学生生活化学习内容

学生生活化的音乐学习成效和能效等,首先取决于学生生活化的学习内容。从某种意义上说,音乐学什么比怎样学更为重要。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往往是教师照本宣科,学生的音乐学习按部就班,这样的一种音乐学习,缺乏一种生气。对此,教师应充分发掘音乐教材和音乐课程中的生活化因子,对音乐学习内容进行生活化加工,让学生学习丰富的生活化内容,能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音乐学习积极性,发掘学生音乐学习的创造性。

例如,在教学苏少版六年级下册《牧歌》一课时,为了丰富学生的生活化学习,笔者借助多媒体课件,充分发掘教材以及课程中的相关生活化因子,给学生创设了视听化一体的情境,包括“茫茫的草原”“成群的牛羊”“蓝蓝的天空”“马背上欢唱的牧民”等。这种丰富的生活化感知,能让学生的音乐学习产生一种通感。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习牧歌的特性,体验蒙古族的风土人情。如此,学生就能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学习中。不仅如此,学生还会结合声色光影的生活化情境,畅谈对歌曲的认识。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生活化经验、具体化学情等,对音乐课程与教学进行生活化的加工、改造,从而帮助学生突破音乐理解的障碍,获得对音乐作品的深层次理解。

生活是学生音乐学习的源头活水。音乐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在生活中,音乐无处不在。在音乐中,我们也能处处捕捉到生活的因子。作为教师,必须要用一种“生活化的眼光”“生活化的大脑”来理解音乐课程与教材中的内容,并对内容进行生活化的改造。如此,学生的音乐学习就会充满着“生活味”“创造味”,学生就能在生活化的音乐学习中发展自我的音乐素养。

二、开展“生活化活动”,丰富学生生活化学习形式

“生活化的活动”是音乐生活化教学的又一个重要方面。从某种意义上说,生活化的音乐学习内容解决的是学生“学什么”的问题,而生活化的活动解决的就是学生“怎样学”的问题。传统的音乐学习活动,往往就是以学生的“听”“唱”等为主。学生的音乐学习形式单一,导致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严重缺失。好的音乐学习,应当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多维参与,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协同活动。这样的一种生活化的活动,能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感受到一种生命的解放和舒展。

例如,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将学生当下熟悉的一些流行音乐引入课堂之中,促进学生的生活化音乐学习。对于流行音乐,学生是比较熟悉的,而流行音乐,其形式也是多样化的。如,在教学苏少版四年级上册《铃儿响叮当》一课时,教师为了活跃学生的音乐生活化学习氛围,和学生进行了生活化的对话,激活学生的生活化经验。首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最喜欢的乐曲。在此基础上,教师为学生呈现了《铃儿响叮当》的背景资料,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欲望,让学生认识到这些音乐都属于流行音乐,进而拉近学生与所学歌曲的心理距离。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习歌曲。并鼓励学生对歌曲进行改编、创编,从而激发学生的生活化创新兴趣。在改编、创编的基础上,让学生彼此之间进行互动、交流,对比各自的改编、创编成果,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音乐学习力,发展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

生活能给学生的音乐学习提供诸多的灵感,能使学生生成诸多的音乐学习智慧,能为学生的音乐自主创编提供条件。开展音乐学习的生活化活动,能丰富学生生活化的音乐学习形式。教师要以学生的改编、创编为基础,进一步深化学生的音乐认知,让学生在多样化的音乐实践活动中,能真正地释放自己的情绪,为原本单调的音乐课堂增添更多的生动的气息。

三、进行“生活化展示”,丰富学生生活化学习反馈

“生活化”的音乐教学,不仅要丰富内容、形式,更要丰富学生的展示,丰富学生的学习反馈、评价等。传统的音乐学习,往往忽视了展示这一环节。其结果是教师发掘不了学生音乐学习中的一些“闪光点”“亮点”,也对学生的音乐学习中的相关错误“视而不见”。学生的音乐学习展示要追求一种精彩。作为教师,要为学生打造音乐展示的平台,赋予学生音乐展示的权利,让学生敢于展示、善于展示、乐于展示,让音乐展示成为学生生活化音乐学习的表征与确证。

开展学生音乐学习的“生活化展示”,要突出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学生的音乐学习内容不同、形式不同,展示的方式就不同。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的音乐生活化展示,就是要让学生的音乐生活化学习置于“公众眼光”之下,接受“公众审视”“公众欣赏”“公众质疑”“公众批判”等。

例如,在教学苏少版六年级上册《来和我划船》一课时,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的生活化展示。有小组学生以轮唱的形式进行展示,有小组用轮唱加上一些声势律动的动作的相互配合来展示,还有小组制作了形象直观的PPT课件作为背景,在此基础上进行轮唱;还有小组在轮唱的过程中加入了一些打击乐器,从而让整个乐曲歌唱更富有节奏感;还有学生在群体展示之前,用旁白的形式讲述了歌曲的来源、背景等,让观赏者能了解水上城市威尼斯,等等。通过生活化的展示,不仅让学生深刻理解了歌曲的内涵,而且让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得到了有效的发展。在音乐的生活化展示中,学生立体性地建构了、丰富了音乐的基本活动的感性经验。

生活化的音乐展示,应当突出生活味,同时也应当凸显音乐味。生活化的音乐不仅仅是听觉的艺术,更是视觉的、动觉的艺术。作为教师,要积极地寻求与学生的生活相匹配、相接近、相融通的一些方式,引导、促进学生的生活化音乐学习。要让学生的音乐问题生活化,让学生的生活经验音乐化。如此,就能让生活与学生的音乐学习无缝对接、无痕融合、无间融通。生活化的音乐学习感受与体验,是新课程背景下音乐教学的内在要求和当然目标。

生活化的音乐学习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音乐学习力,发展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如何展开生活化的音乐学习,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现实的、有意义和价值的课题。正如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所说,“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对于学生来说,有什么样的音乐生活,就会有什么样的音乐学习。生活促进学生的音乐学习,音乐学习又反哺学生的生活、美化学生的生活。生活化的音乐学习,让学生的生活更美好。

猜你喜欢
生活教育生活化音乐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1:38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34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8:58
圣诞音乐路
儿童绘本(2017年24期)2018-01-07 15:51:37
用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解读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修订
语文教育教学与生活实践思考
人间(2016年28期)2016-11-10 00:34:37
传递真爱
幼儿美术教学回归生活探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34:26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