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彦祥,罗娟,禹文杰
(1.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宁夏银川 750021;2.宁夏大学 新华学院,宁夏银川 750021)
教育部数据显示,2022年高校毕业生首次突破千万,达到1 076 万人,较2021年增加167 万人,再创历史新高,就业形势异常严峻复杂。自2014年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至今,高校已经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创业团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已经从起步走到了成为带动就业重要渠道的良好局面,但是,随着毕业生体量的增大和高校自身的原因[1],还有很多创新创业团队综合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高校仍要大力培育创新创业项目及其团队。
高校创新创业课程是大学生获取创新创业知识的主要渠道,笔者对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等11 所宁夏高职院校进行了调研,调查数据显示,有0.9%的高职院校开设的《创新创业基础课程》中有人力资源管理知识,列有单独章节,18.2%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基础课程》中涉及人力资源管理知识,但没有列单独章节,0.9%的高职院校在开设的支撑创新创业教育的专业课程涉及人力资源管理知识,61.8%的高职院校开设的《创新创业基础课程》及支撑创新创业教育的相关专业课程没有涉及人力资源管理知识,18.2%的高职院校没有回答这个问题。
高校创新创业项目团队来自各专业领域,他们有着很强的专业知识,但是缺乏一定的人力资源管理知识。项目发展到后期就进入创业期,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在经历过考验之后,项目通常能够稳定运行,此时影响创业效果的主要因素在于人力资源管理,人才是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源泉[2]。人力资源管理通常分为人力资源规划、企业招聘和岗位配置、培训与开发、人员绩效、薪酬、劳动关系管理等。企业开展人力资源工作是通过招聘选择合适的员工,并通过培训、考核、激励等方式逐步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员工工作效率,为企业创造出更高价值。因此进入到创业中后期的创业团队需要对人力资源管理有清晰的认知与了解,能够凭借自身专业知识科学管理和调度人才。笔者对宁夏区123 个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进行了调研,数据显示,41.7%的团队有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成员,16.3%的团队成员有辅修过人力资源管理专业,0.8%的团队没有回答此问题,41.2%的团队没有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成员。在进一步的访谈中发现,团队中有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成员的项目在各种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奖数量更多,团队成长延续性更强。
宁夏区高校大学生创业团队组成的特点之一就是具有很强的“专业化”,学生之间组队缺乏“跨界”意识,笔者随机抽取近年来的创新创业项目团队,发现在抽取的样本中70%的团队存在团队专业单一现象,也就是一个团队中大多数成员来自同一专业或者团队成员的专业不超过3 个。经过深入了解发现:创业团队的大都是由一群志趣相投的学生组成,通常情况下志趣相投的学生大都是同班同学、同专业同学或校友,这些队友对自身专业领域内的事物有着共识。但这些创新团队的组成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这样的团队在看待问题的视角方面无疑受到了限制;其次,团队的专业结构不完善;再次,创业团队的成员大都是同龄人,团队内部缺乏严格的管理制度,这对创业团队的凝聚力是相当不利的[3]。因此创业团队在成立之前就需要树立团队“跨界”组合意识,要注重在专业、性别、兴趣爱好多方面的“跨界”。
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创业项目团队合作创新已经成为规避创新风险和获取所需知识的重要方式,但是由于项目团队的文化差异、地域差异、能力差异等方面因素,导致其在团队人力资源整合方面出现问题,造成了校内外知识共享不足[4]。高校校内外资源虽然都十分丰富,但这些资源目前并没有被合理地运用和挖掘,特别是没有被有效地整合,主要表现在学校内部不能形成合力,学校与学校之间知识不能有效共享,学校与企业之间不能很好借力。
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是开发人力资源的潜能和提升人才素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培养目的与人力资源教育是一致的。可以说,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本质上就是一种人力资源开发的过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就是满足社会对人力资源在质量提升方面的需要。因此,人力资源管理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就是这一理念和目标的内在要求,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应在技术和理论层面为这一目标服务,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指导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活动,提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水平。两者的关系如图1 所示。
图1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内在关系图
2.1.1 树立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
创新创业意识的树立对学生的发展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学校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明确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重视人力资源质量的重要性,明确人力资源质量提升的方式。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需要帮助学生树立创新创业的意识与思维,并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专业知识与技能学习,还需要强调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并不是单纯对已有知识的学习或巩固,而是需要将所学知识创新性地应用到社会生产和发展的实践过程中,帮助学生迅速适应社会。
2.1.2 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格特质
“胜任特征指能将某一工作(或组织、文化)中有卓越成就者与表现平平者区分开来的个人的潜在特征,它可以是动机、特质、自我形象、态度或价值观、某领域知识、认知或行为技能——任何可以被可靠测量或计数的并能显著区分优秀与一般绩效的个体特征。”[5]胜任理论认为,社会角色定位、自我的价值界定、个性培养及行为动机是新创新创业人才所必须具备的人格特质。可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并不是单纯地增加创新创业课程,而是通过创新创业课程让学生能够了解并掌握创新创业发展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规律,并通过对一些创业任务示例的分享来提升学生对创新创业的认知。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认为能够通过创新创业活动来实现自我价值,并勇于接受挑战、探索新事物。在日常的教学实践过程中,需要对创新创业人才的特质进行分析,并加强对学生创新创业品质的培养。
2.2.1 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
“激励机制的合理使用能够较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与能力,高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时也应当制定合适的激励机制来激发学生对创新创业活动的热情,逐步提升创新创业活动的参与度”[5]。根据激励理论,首先,引导大学生对创新创业产生一定的认同,让学生能够认识到创新创业活动是学生自我需求得到满足的一种精神需要,是一种成就、认可和成长的激励。其次,为不同的学生设置不同的目标,并及时根据目标的完成程度进行精神与物质奖励。再次,根据学生不同的阶段,将创业的大目标拆分成可实现的小目标,随着目标难度的依次递增,帮助学生完成最终目标。最后,制定相关制度,引导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积极进取,表现优异的要给予奖励。
2.2.2 合理规划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
让学生根据自身独特的职业发展道路,以创业代替就业,帮助社会解决就业压力,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因此,让学生通过对职业发展理论内容的学习,对自身在不同职业发展阶段和发展周期面临的主要任务有所了解,合理规划自己的创业准备期、尝试期和确立期,并在各个阶段做出相应的努力。在准备期内,学生需要认清自我,包括对自身的兴趣特长、知识储备、条件资源等有一定的了解;在尝试期,应对创业的失败勇敢接受,不会因为创业失败而感到焦虑,能够大胆创业;最后,在确立期,对创业成功有坚定的信念,有能力抓住创业机会,并最终取得丰硕的创业成果。
2.3.1 打造创新创业型团队
高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时应注重和指导建设创新创业团队。每个团队都应树立共同的创新创业目标,团队成员之间要加强沟通与交流,并在沟通和交流的过程中促进新观念、新思维的有效形成,帮助创新创业团队实现创业目标。
2.3.2 塑造校园创新创业文化
高校创新创业文化对教育的开展也是至关重要的。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创新创业文化在引领学生创新思想、培育学生创新精神方面是不可或缺的。因此高校一方面要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硬件管理体系,另一方面要注重打造校园文化软实力,这主要体现在精神文化、物质文化等层面。在精神文化层面,将创新创业精神纳入大学生评价体系中,将创新创业理念贯穿高校教育理念与价值标准;在物质文化方面,鼓励不同专业、学科甚至学校的学生开展校内或校外创业竞赛,通过竞赛的形式展示创新创业的成果,吸引学生对创新创业活动产生更多的关注,让更多有创业想法的学生参与这一活动。
“互联网+”时代是一个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时代,这就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6]。探索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和人力资源管理教育相融合,能够提高学生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认识,保障创业活动有效开展。
3.1.1 从教育目标角度融合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和《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相一致
教育观念支配着教育行动,行动方式又决定了最终的教育成果,正确先进的教育理念会有利于教育目标的实现[7]。创新型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有力支撑,培养创新型人才是社会对创新创业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因此,现在高校在人才培养时,应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在未来能够运用学到的知识不断创新,从而促进学生就业创业和全面发展。
3.1.2 从教学内容上融合推进创新创业教育
创新创业教育和《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是相互联系的,学生对当前创新环境的认知、对创新机会的把握和对实际创新创业中存在的风险的认知都是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考验。将创新创业教育和人力资源管理相融合,就是让学生在学习新技能的同时,在领导能力、控制能力和决策能力等方面有一定的提升。教师在课程讲授的过程中需要根据人力资源管理内容,适时引入新理论与新案例,如在智能化、信息化社会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中将人才管理新思维、数据分析等高科技或数字化技术应用到企业员工招聘、培训、薪酬绩效标准制定过程中[8]。将前沿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知识和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引导学生参与理论与案例学习过程中,并以此思考如何在当前市场中探寻创业机会,提升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关注与认可。
3.1.3 从教育实践上融合推进创新创业教育
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应用型学科[9]。《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使得教学与实践相结合,两者相辅相成。
创新创业项目化教学是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实训的重要方式之一,可有效满足社会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需求[10]。通过创新创业课程教学改革,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思维为目标,通过团队构建、项目实施、就业创业方向选择、创业机会寻找、学生综合能力培养、课外时间安排等,引导学生有序开展创新创业教学实践活动,从而激发学生对创新创业的兴趣和动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11]。在讲授创新创业项目时,理论联系实践,将相关的实践课程穿插到理论教学活动中。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中,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分析企业和岗位,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能力,培养较好的创新思维。
3.2.1 树立团队成员互补的意识
创新团队成员志趣相投很重要,但成员间专业、兴趣爱好、性别等互补更是新的社会发展形势下的必然选择,因此,组建创业团队,需要跨专业、跨院系,充分发挥团队中每个人的特长和专业,以此增加团队的稳定性、可靠性和执行力。
3.2.2 树立大团队意识
学校在充分调配资源的基础上,可将若干小团队中角色相同的指导教师与项目成员组成专项团队,如PPT 制作团队、策划书撰写团队、视频制作团队、财务与融资团队等。以此来提高学校整体创新创业工作能力,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和氛围。
高校提出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的整合,是当前教育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资源较为分散,涉及的资源主体利益存在明显差异,资源要素载体存在一些问题,结合这些情况,根据创新创业资源的独特性,需要找到利益共同点,将资源有效整合,有助于提高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整体质量[12]。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要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探索和健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和模式,逐步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高校可以通过建立创新创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健全校校、校企、校地、校所协同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13]。创新创业项目也应注重校内、校校、校企之间的人力资源整合。
3.3.1 注重校内资源整合
高校创新创业团队建设要打破同一宿舍、同一专业组团模式,充分考虑不同专业、不同地域学生的性格、兴趣、能力差异情况,要建立专业多样化,兴趣广泛化、能力多层次的项目团队。另外,校内资源还包括各种学会、团委以及学生会等社团组织,这些组织的学生一般都是学校的骨干,可通过吸纳和整合这些校内资源,提高团队整体水平。
3.3.2 注重校校资源整合
想要提高自己的创业能力,仅仅依靠自身的知识能力储备是远远不够的,需要高校学生能够“走出去”,通过校校合作联盟实现校校资源的整合。
3.3.3 注重校企资源整合
可以产教融合为契机,加强和企业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实现和企业之间协同育人[14]。只有这样才能够加强校企之间的合作,提升企业参与办学的程度,体现学校服务地方发展的理念。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可以邀请相关领域的创新创业专家、创业者等担任创新创业项目顾问,充分利用好校友资源,吸收有创业经验的校友加入,将他们的经验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素材,这种教学形式学生更易于接受,而且可以将这些资源进行有效整合。
综上所述, 目前在高校创新创业活动中,人力资源仍是创新创业团队创业的短板,因此,需要注重人力资源的教育,加强团队人力资源整合,促进高校创新创业大赛项目团队模式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