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工笔花鸟画中“写意精神”的艺术特征

2022-02-14 06:02孙燕飞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
天工 2022年32期
关键词:工笔画工笔花鸟画

孙燕飞 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

传统工笔花鸟作品注重微观写真造型能力,以及意趣的营造与表达。当今时代背景下,工笔花鸟画的发展更为丰富和多元。工笔画的写实特质决定其更善于继承传统,在当代新的理念和新的审美、新的技术的共同作用下,实验性又成为这一古老画种令人惊喜的新枝,产生的多样性创作既丰富了工笔画的整体内涵和边界,又拓宽了当代艺术的发展道路。工笔画的发展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生命力越来越强大。中国绘画向来都是表意的,“写意”本身就是一种创造,表现自然、生命与本我,不拘泥于程式化的规矩,它是一个不断突破的过程。对传统画面的内容形式以及题材的突破,都是“写意精神”的延伸。因此,“写意精神”的研究和理解不仅有传统的美学意义,更有启发当代艺术的现实意义。

一、宋代花鸟画“写意精神”的启示

传统花鸟画中写意性的研究,重在对“意”的研究。“意”是一种情志、一种意味,贯穿了古人对自我以及自然生命状态的解读与追求。对“写意精神”的追求也是一种探索自我的道路。

宋代是一个理学集大成的时期。宋代花鸟画家重视“师造化”,重视写生的功夫。他们对生活中广泛而细微的观察以及美感经验的积累,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国”,用来赞美一幅精妙的宋代花鸟画再合适不过了。宋人的花鸟很小,却能在方寸间收入无限的美感。我们在欣赏画面韵致的同时察觉到了一种专注而敏锐的目光,这便是宋人的观看之道,在自然界中汲取最富生意、最富有情思的自然物象来表现。在“观”的基础上加以凝练概括与创造。这种饱含深情的再现方式不流于对一花一木外表的模拟,更着重表现万物的内在特性。即便是通过细腻工丽的艺术表现手法,观者也能体会到鸟儿自由灵动的生命状态,感受到花鸟的生命在笔尖震颤呼吸,从而达到一种“物意”与“心境”的自然交融。这正是工笔画中所饱含“意”的体现,包含着朴素与理性克制的自然之美。“写意性”不仅是对艺术本质追求的真实表达,更是花鸟画永恒的主题。对于当代工笔花鸟画的启示,要求我们在创作过程中观察自然、体悟自然的同时,把握自然中物象生长的特点以及个性的捕捉,积极寻找那看不到、摸不到却又能感受到的东西。

传统绘画“写意精神”的重要特征是表达人的精神境界和借物咏情的人文情怀。宋代的美学思想在展现精妙的观察、描绘的同时,也蕴含了画家本身的理想和哲学高度。注重“理”和秩序的宋人绘画给后人留下的传世作品中透出的高洁古意,反映出一种形而上的精神追求。在当代画坛涌现出一批推崇“宋法古意”的画家,他们施法宋人,又力图创造出新的艺术语言保持与宋画若即若离的关系。新宋风代表人物江宏伟笔下的作品具有宋画般的意境。江宏伟的工笔花鸟画取法南宋花鸟,秉承了宋代画家的敏感与细腻,呈现出画家对自然的观照和对生命的体悟。他的作品在继承宋人写实性描绘的同时,在处理方式上融合了更多意象性的表达,与宋画和现实间保持了某种暧昧的距离。画面常常采取“洗”的方式,克服工笔画的僵硬和板滞,呈现出斑驳深幽的调子,使花鸟画笼罩上淡淡的时间似的薄雾。画面的意境更显得古朴和超然,颇有几分文人画若淡若疏、返璞归真的审美寄托。在物与我的观察中,寻找外在事物与自身心灵的对应,从而达到一种物意与心境的融合。在“心”与“物”的协调碰撞中,熔铸艺术意象。这与宋代花鸟画中所表现“写意性”的内在之美不谋而合。

纵观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演变,由工到写,由色到墨,由“画其形”到“书其意”。无论是工笔、没骨、小写意大写意等画法,追其艺术本质都超越了其物象原本面貌,而上升到意象的精神层面。宋代以后,文人文艺理论在重心境的写意观、格调观指导下,“写意精神”得到了高度发展。相较于宋人花鸟专于工致精丽的表述,高简、凝练是文人画的追求,作品更趋于书写性。在当下更应重新认识传统,挖掘古典艺术中的深层精神内涵。绘画的形式转变,更要求当代画家必须将传统中所描绘物象的人格寓意来表达自我精神的方式通过更加个性化的视觉形象来呈现。与那个辉煌时代告别的同时,继承它的意象精神与美学技艺。

二、当代工笔花鸟画东西方艺术语言的融合

在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今天,当代艺术家正处于东西异质性文化碰撞的临界点,当代中国画的语境具有双重性:异质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对峙。一方面是传统笔墨叙事,另一方面是西方现代主义叙事。一味地描摹古人仅仅停留于表面的传承,缺乏对当下审美观念和主流精神的思考,这会使得传统的艺术精神和绘画本质消失殆尽。标新立异急于追求西方表现手法,力图形式、题材的突破,一味地求“异”求“新”,又会迷失传统艺术的“本我”。在当代工笔画的发展中,把握中国绘画意象精神的前提下,借助西方绘画语言来开拓工笔花鸟画的意象语言范式。这要求当代艺术家从传统风格、艺术史叙事的封闭性、地域性中脱离。从写实与写意、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二元对立模式中脱离开,艺术家要学会融通,把各种学问、各种表象融通起来。穿透表象,深入生命的真实“本意”,更加强调个体经验、直觉情感的表达。

当代工笔画画家在创作中要实现东西方绘画语言的融合与突破,主要包含两方面:一方面是将西方理性的观察方式与中国“意象”的观物之道相结合,更好地建构当代中国画的观察方式;另一方面是重视画面的空间与构成,强化本体的秩序美感,融入西方古典主义绘画严谨科学的造型观。

中国传统绘画的观察方式不同于西方,西方绘画的观察方式在于写生,在理性的指导下把握固定的空间、角度、光线和环境,力求还原物象的真实。而中国传统绘画的观察方式是一种形而上的“大观”,如“观物取象”“澄怀味象”“静观默察”等,这种以“意”为主的科学的观察方式源于中华传统文化。在游玩观赏中品悟积累意象的视觉经验,是一种自由性的关照方式,通过意象的“游观”展开人文的情怀,这便是中国画中写意精神的本源。中国画的观察方式是借助意象来表现自己的一种感受、理念或者是一种经验,而并非直接表现人本的状态。在古典工笔绘画中,对人的思考转移到自然界当中,自然万物超越了本身的自然属性而被赋予了人的精神,这就是“意”。比如我们看到“吴带当风”的绘画线条,一挥而就的兰叶描变化起伏强烈,这些形式和意象并非来自现实生活,而是来源于“风”的意象。中国画某种程度上弱化了客观性,而是强调主体的精神性。西方的古典绘画一直沿着苏格拉底提倡的“所见之物”的模仿和精确的再现道路发展,科学的透视画法在理性基础上发展。西方绘画中的观察方式为我们打开了另一扇感知世界的大门,使我们能够感知到物象的精准比例和协调。在当代工笔花鸟画的发展中,要把握一种成熟的观察方式,中国式“意”的观察已经和西方式“理性”观察杂糅在一起,弥补了感性和理性的裂痕。当代艺术家要从实践中出发,寻找中国传统绘画和西方古典绘画在人文精神上的一致性,描绘能够体现生命力的自然之物,为其赋予超现实精神,为当代工笔花鸟画提供“意”象观察的范式。

中国著名美学家宗白华先生在《中西画法所表现的空间意识》中,将中国绘画归结为一种流动性空间,也称为“书法的空间创造”,所构成的空间感是趋向音乐的境界,渗透了时间的艺术空间的表现。《韩熙载夜宴图》中画面按照时间的顺序形成一种空间的流动,通过长卷的方式展现出来,形成了中国非常特殊的“游观”和“流动试点”的画面处理方法。在中国传统花鸟画题材中,空间感同样体现出了时间化的特点,梅、兰、竹、菊这四个不同季节的植物可以同时出现在同一幅画面中。夏虫秋果,春花冬雪,四季的轮回和宇宙的时空凝结为生命的一种状态,以节奏化、韵律化的表现方式书写在画面中,流露出人本的生命品格。相较于中国传统绘画的意象性空间,西方古典绘画中所展现的空间感是在物理学和几何学的基础之上的,通过空间中的光线、明暗、色调来表达艺术效果。

《在水之湄》 孙燕飞/作

当代工笔画在东西交融的语境下发展,传承了传统绘画中的表意功能,着重体现本体的“写意精神”,同时也融入了西方现实空间的表现因素,比如画家热衷于通过西方的抽象几何元素来构成分割画面。当代工笔作品中,我们常看到用屏风、床榻、桌椅来达到空间的分割连接和扩展,既能充分表现空间,又不受空间对造型艺术在表现上的约束。徐累的作品受西方的现实主义艺术元素的影响,通过西方构成性元素对画面进行分割,制造一种“意象性”的空间,拉长了与现实生活的疏离感。张见的作品通过时间和空间的割裂形成一种象征性和隐喻性的精神投射。他对图像符号的借鉴源于西方古典绘画和超现实主义绘画的一些语言结构。在《桃色》中利用古典语言的花卉和人物之间的矛盾感,在空间上形成一种不稳定的心理体验。在造型语言上,通过渲染和虚化呈现出超现实主义的镜头感。

三、当代工笔花鸟画传统哲学思想的体现

“写意精神”作为当代工笔画与传统的重要切入点,是一种重体悟、重感知的认知方式,并深深地影响着工笔画的创作。中国传统绘画中“意”的形成与儒、释、道的三元合流哲学观有很大的关系,“意”是中国哲学形象的视觉呈现,而“道”则是中国哲学的核心范畴。这样的民族文化精神,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中国画并不拘泥于客观事物,也不仅限于个体的世界,而是在“大道至简”的理念中完成主体生命的精神高度和自由。

禅宗的思想对古典花鸟画的影响是深远的,先前中国花鸟画更多是一种主观情感的传达,表达安静恬淡的生活态度、超然物外的个人品格,又或者是皇家精致富贵的品质追求,而这些仅仅可归纳于感性层面。在法常之后,花鸟画的理性精神才真正上升到哲学层面的思考。画法逐渐从无到有,从少到多,而且不再满足于写实的方式,变成“形似”追求“意似”,探索一种新的绘画美学形式。这种由自发到自觉的转化使中国的艺术最终走上了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至高至纯的境界。老子讲“大象无形”,“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庄子讲“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孔子曰“绘事后素”,即描绘后还要彰显本色之美,“本色”是什么?它是一种质朴素淡的自然观。法常、徐渭、八大的作品通过极简的意象造型,启发人们摆脱感知经验中的繁复形式,暗示了自然万物的统一和秩序,作品延伸出了更多的画外之意和彻悟见性的心境。

当代的工笔花鸟画画家重视对日常生活中细小事物的感悟和表达,寻找自然与心灵的契合。在繁忙的现代化社会中将现实功利的忧虑和欲望隐藏起来,为繁忙的都市人群寻找一个纯净的精神空间,唤起人们对自然万物的交流。花鸟画作品应少几分焦躁和激进,多几分静态的表达,正如道家思想所提倡的“虚静”观,这是一种悠然的自然状态,是一种对生命的敬畏之情,只有充满生机的心灵才能显现这种真实的状态,进而达到精神在物象上的转化,最终追求一种“写意精神”的关照。

四、结语

花鸟画作为人类对自然之美的理想寄托,是许多画家关怀现代生存状态的一种表达方式。当代工笔花鸟作品中,越来越多的作品传递出理想世界的精神追求,为空间越来越狭窄的现代生活留住了一段翠绿的山色,留住了一挂清冽的泉水。在创作中对“写意精神”的研究,实际上也是一段寻求自我的道路。找到了自我便能与自然融合,作品才会真诚、自然,得天性之“道”。时代的不同和生活的差异,使当今绘画进入一种多元表达的状态。只有抛开表象而探求本质的思想和意象精神可以安慰我们、鼓舞我们,使我们在有限的画面中得以抒发无限的张力与可能。

猜你喜欢
工笔画工笔花鸟画
浅析唐代壁画中的花鸟画
画学丛谈·花鸟画(下)
吴国良花鸟画选
院体花鸟画是怎样来的?
工笔画
小学工笔画
罗登祥的工笔绘画
花开的声音
赵炳宇工笔人物画工笔
中国工笔画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