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溪山雪晴》山水画创作实践

2022-02-14 06:02王继帅天津美术学院
天工 2022年32期
关键词:中景近景山石

王继帅 天津美术学院

一、立意构思

(一)意境审美追求

意境的营造需要各种表现形式去传情达意,来表达自身的真实感受。通过笔墨将画面中的物象进行安排,从主次、虚实、空间、黑白灰、形色质等方面进行深入。笔者在创作《溪山雪晴》时,构思立意首先考虑的是在意境上追求安宁、祥和、平静、不落凡尘的荒寒寂阔之美。

雪景山水透过皑皑白雪,在静谧无声中给人以清净、舒适、平和之感,将我们的思绪引入宁静淡远,使人远离浮世繁华。唐岱的《绘事发微》中讲述到表现雪景:“雪图之作无别诀,在能分黑白中之妙。万壑千岩,如白玉合成,令人心胆澄澈。”[1]。这便提到了雪景山水,万壑千岩,如白玉合成,而在《管子》一书中记述玉:“夫玉温润以泽,仁也;邻以理者,知也;坚而不蹙,义也;廉而不刿,行也;鲜而不垢,洁也;折而不挠,勇也;瑕适皆见,精也;茂华光泽,并通而不相陵……”[2]因此,“温润如玉”的品质正是笔者在雪景山水中所追求的。

(二)笔墨语言特征

在笔墨语言上要做到形式服从于内容,这就需要考虑画面中的树、石、云、水等构成画面的元素怎样才能很好地表达雪景中意境荒寒的感觉,怎样才能体现出一个“寒”字。正如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中讲道:“范宽山水浑厚,有河朔气象,瑞雪满山,动有千里之远,寒林孤秀,挺然自立,物态严凝,俨然三冬在目。”[3]为追求此种意蕴,笔者便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尝试与探索。

1.造型处理形式

笔者运用了夸张对比的手法画老树与小树,用粗细、高低、曲直来造成对比。为追求那种不畏严寒的遒劲之美,便夸张了它的特点,在造型上把树画得挺直瘦长,同时树根也是盘根错节地牢牢抓住岩石,只有这样才能将风雪中枯树的凌寒之美表达出来。而在山石造型上多用方形,在小石头与大石壁以及山体之间夸张其大小比例,将山坡缩小,将石壁放大加高,以表达山的高大雄浑之感。

2.用笔用墨形式

画树时,考虑到寒冷的冬季树叶掉落、枯枝尽显,因此在画树的小枝时,笔者多用顿笔收笔来表现寒冬中叶落枯枝。树干以干笔来画,以此来表现枯树苍劲的质感。在画面中不能都是枯树,否则易呆板,没有变化、不生动。因此加入一些在寒冬中依然坚实、挺拔的松柏,不仅使画面增加了节奏变化,同时喻示了君子傲骨峥嵘、坚强不屈的品格。

在画山石时,笔者首先想到雪景中的山石要有温润如玉的感觉,要达到这种单纯宁静、一尘不染的效果,最重要的是要有灵透的气息,因此便在皴法上先用较干的墨色层层皴擦,后用淡墨反复擦染,以表现那种干裂秋风、润含春雨之感。

另外,在画近景的碎石与中景及远景的山体时,要用不同的皴法表达形体结构。画近景中的碎石时,以点皴为主,用笔对比强烈。画中景,以点皴与线皴为主,用笔虚实相间、若即若离,恰如其分地表现了中景的空间感和厚重稳健的特征。画远景时,用笔求虚,削弱对比;皴笔不甚明显,营造出空间和意境上的那种悠远无限的感觉。

3.丘壑结构形式

丘壑的营造是每个画家在创作山水画时面临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所谓丘壑内营,指在学习前人图式的基础上,通过自然山水脱去外在形貌,去抓住丘壑结构的内在形式美感,通过笔墨于纸上形成自己内化于心的山水图式,以此来表达内在的审美追求。

在创作《溪山雪晴》时,笔者想要表达雄浑肃穆之感及天地合一的气魄,因此选择尝试用宋代全景式构图,使其给人一种“巍峨雄浑”“堂堂正正”屹立眼前的感觉,并以此来营造可玩、可赏、可居、可游的意境。

二、构图

前人的全景式、半边式、一河两岸式及三角形、S线等山水画构图形式,强调通过宾主、开合、虚实、动静、疏密等方式,在三远法与散点透视的基础上来安排树、石、云、水各元素之间的关系,以此来营造山水意境。笔者下面通过草图与线稿来进行进一步解析。

(一)草图

首先,笔者考虑到近、中、远景之间的节奏变化,安排不可平均,为此尝试压低近景,让近景在草稿纸下半部分(如图1),不可超过三分之一,加高中远景,使其占纸上三分之二,以此来实现节奏的变化。同时在背景和水的绘制上要考虑水面积的节奏变化,不能平均,如草图中左侧的水面大,右侧的水面小,左侧为横向,右侧为纵向,使其不对称而产生变化。占边也不能平均,要有节奏变化,如草稿中左下角的两个边都出去,但长短不可一样;右下角一侧出边,一侧不出,使其产生变化。其次,在取势上取斜势、纵势,右下角进入顺势向左上方,然后碰到中景转而为右上,最后又转左上方,使其形成S 线构图,以表现高大挺拔、蜿蜒曲折的感觉。而在处理水的黑、山石的白和树木的黑等基本的黑白灰关系时,也考虑到变化,如树木的疏密、高低,水面的黑色的深浅变化,左侧水深还是右侧水深;山石的白,突出的近景白一些,而远景灰一些,让它在空间中慢慢远去。

图1

(二)中稿

在中稿阶段,笔者便根据草稿所设计的画面进行空间分割。初步勾出大的布局关系后,便开始深入详细地勾画山石结构与树木造型。如山石的结构块面大小、疏密、聚散、方向、姿态,都需要详细勾画,树木的品种、高低、黑白、方向、穿插等都需要进一步深化与确立。山脉的起伏跌宕、穿让有序,水的穿梭转换、曲折蜿蜒,皆是惨淡经营。

为营造可居可游的画面意境,笔者进一步安排云水、屋宇、人物。首先,将瀑布安排在画面左侧,为体现出溪山的“溪”字,便将其安排得比较高耸,从山体的上半部,穿过云雾,有藏有露地从山间飞流直下。在主峰山间,笔者将一座寺庙安置在其间,下方置一小路通往山下。同时,画面的右下方小路进入画面,安排一老者带书童,从而将其引入画中,逐步进入“朝圣之旅”。左侧瀑布旁,山隙间安置一处茅屋,自有生活气息,生机盎然。画面右下方,山石进入画面,交错层叠,由近景进入中景,而后转为上升,至主峰与其汇合。画面左侧下方石块取斜势,面向右上方,承接此斜势,中景设立斜插石壁转为上行,而后取势再次左转与主峰汇合。画面右侧有台基小路顺势依附主峰的方向,形成环抱之势,增强右侧山势的力量。画面左侧山势略向右倾斜,势向主峰。另外,溪水左右山石呈“开”势,用远山将其“合”上。整体画面互争互让,穿插有序。

三、制作

(一)线稿

在正式上稿之前,笔者并没有直接用墨来画,而是先以木炭条起稿,在中稿的基础之上再度进行深入。山石的转换叠压、结构的疏密、每一条结构线都需要仔细地推敲,然后用木炭条勾画出来。山体脉络层层叠叠,放大后略有空洞,因此需要再次丰富沟壑结构。

在画树木时由于中稿放大后树木依然略显单薄,为此对树木加以丰富。除了从造型上加强,树的种类上依然需要丰富。如中稿中笔者设有两棵松树、三棵杂树,当放大后便发现需加三五棵杂树或松树,因此笔者便在原来松树的位置旁又加了两棵杂树,在杂树旁又加了一棵柏树。后面中远景中的树,依然是此种问题,故多采取此法。

在中稿远山是几条线,取剪影外形即可。而在线稿阶段远山所处位置是否可以加之皴笔,或是无皴留白,需要在线稿中细细琢磨考虑。为此笔者将远山再一次进行了调整,使远山中附有远近,有虚的不皴的远山,也有结构明显略加皴笔的远山,使远山部分也丰富起来。

另外,在线稿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是虚实关系、空间关系、疏密关系等。在处理山石的前后关系时,实处用笔重,虚处用笔轻,实处多笔,虚处少笔。

(二)落墨

因为笔墨要符合所表达的内容,所以在落墨之前,笔者就充分考虑到画面中物象的黑白灰关系、虚实关系、节奏关系、动静关系等,在处理浓淡、干湿、粗细、方圆、轻重缓急等笔墨关系时,才敢大胆落笔。正如在画山石时,考虑到山石是沉着、厚重、静止的,因此在用笔时要沉得住、压得住,如“屋漏痕”“锥画沙”。再如画水,多用淡墨。画流动的水,用笔要挺拔有力、奔放活泼,有如弹动的琴弦,弹跳在石隙间,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墨无虚使、笔无妄下。

在勾线时,由于线稿相对充分,落墨时勾线下笔肯定。根据所表现物象的不同质感、明度、气质,用笔不同。在画山石时,考虑到山石厚重、沉着的感受,用笔中锋且略微干涩来表现。而近景石块用线略细,山体用线较粗壮,以表达不同的厚重感。在勾树时,用墨较浓,用笔亦是中锋,由于是冬天的树,所以用笔也是干枯之笔。树枝用笔较细,根部用笔较粗,以体现枝与根的不同特征。

在皴法(如图2)上,第一遍用干笔皴出山石的质感、体积和空间结构;第二遍进一步深入塑造山石的结构和空间;第三遍使用湿笔皴。范宽的《雪景寒林》中的皴法生动自然,如若天成,这种生动的皴法正是湿笔点点皴出来的效果。因此,笔者便做了大胆尝试,将湿笔与雨点皴相结合,来追求似山石肌理的生动感。

图2

在染法上,使用了分染法,将山体结构与前后空间体积层层染出。然后将树叶及树干分别渲染,使树叶有层次,树干有变化。而天空和水的部分首先使用通染,定在灰色的调子里,之后在后面的几次分染与通染中,调整它在画面中的基调。然后使用罩染法,将画面的近景、中景和远景染出相同的调子关系,也就是黑白灰关系、虚实关系、空间关系等。

后面使用了擦染法,对山石暗部和灰面进行擦染,使画面的质感变得苍润,而有些近景突出山石亮面,不染留白,使其产生变化,表达出白雪皑皑的效果。

最后使用提染,对山石和树木、云水等进行整体关系的调整,反复从整体到局部,再从局部到整体,使整体、局部的关系更加协调,画面更加完整。

四、结语

古人在表现技法上多以留白法、渲染法、敷粉法等来表现。不管运用何种技法,必须是技法形式服务于所表达的内容和主题。后辈可以借鉴、吸收前人的技法形式,并且尝试创造新的表现技法。笔者创作《溪山雪晴》时所用的皴法,是将点与线相结合、干与湿相结合,并且在笔墨中运用了大量的淡墨皴染,追求在笔墨质感上的苍浑秀润,既有湿笔渲染的滋润,又有枯笔皴擦的苍茫,既轻快又浑厚,既清秀又朴拙,展现出独特的笔墨苍润之美。这些方法的尝试强调笔法、墨法,同时具有偶发性和随机性,笔者因势利导,使画面上产生阳光照在雪山上的那种恍惚感、斑驳感、绚丽感。

古人画雪景是为了借景抒情,表达自己闲适、清净、逃遁世俗、超凡脱俗的精神追求与生活向往,因此常常营造出空灵、荒寒、孤寂、静远的意境。

笔者创作的《溪山雪晴》(如图3),画面中山石林立、沟壑纵横、群峰竞秀,让人在视觉中有饱满感、张力感,同时争让有度,在开合转折、曲折蜿蜒中显其生机。雪后天空澄明,高山流水,万物生机勃发,通过画面表达了具有活力、张力、生命力的意境,这便是笔者在此幅作品创作中的意境追求。

图3

猜你喜欢
中景近景山石
近景摄影测量在大型边坡变形监测的应用研究
“晒石节”让山石灿烂
海边遐思
广东景中景工业涂装设备有限公司
广东景中景工业涂装设备有限公司
广东景中景工业涂装设备有限公司
孝堂山石祠北魏二题记考论
广东景中景工业涂装设备有限公司
全山石
近景摄影测量在边坡变形监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