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 唱
(黑龙江省大庆市第八中学 黑龙江大庆 163000)
科学地布置作业是教师在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完成课堂教学工作之后,教师需要检查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通过合理设计作业,能够了解学生对于相关知识内容的掌握程度。就目前的初中语文作业设计来说,部分教师给学生布置的作业内容较多,容易给学生带来较大的压力,不符合当前教学改革要求,与双减政策背道而驰。因此,就需要实现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的优化,同时做好作业管理工作,积极响应现阶段的教学目标,达到新时期教学改革的基础要求。
我国在长期发展教育事业的过程中,提出了“因材施教”的基础目标,旨在结合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实际学习情况采取差异性教学方法,确保每个学生都可以在学习当中取得进步。但是,大多数学生还是会有较大的学习压力,进而形成负面情绪,不利于长期学习及发展。究其根本,初中语文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并没有减少作业的量,而是一味地让学生完成较多的作业任务,导致学生的学习压力得不到缓解。双减政策的提出就是为了从根本上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让其在完成课堂学习任务之后得到放松。与此同时,教师的课业压力也能够得到缓解。教师在给学生布置作业时,要以质取胜,而不是一味追求作业量。相对于传统的初中语文作业设计来说,双减背景下的作业可以更好地针对教学重点和难点让学生予以突破。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也可以建立起个人思维,对于提高综合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可以起到较大的正面作用[1-2]。
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趣味性作业内容显得非常重要。初中语文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结合双减政策的要求减少作业的量,同时,还要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因此要以趣味性作业设计作为基础,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教师需要在日常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趣味点,一改传统的单调作业形式和内容,以多样化的形式转变语文作业设计模式,让学生可以在学习当中感受到更多的乐趣。基于此,教师可以更多地设计“趣味交谈”“与人分享”等作业,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感受更加新颖的学习内容和形式,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3]。
现阶段,教学工作的开展更加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实践表现。学生在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时,也需要更多地体现自身的实践能力,因此,教师需要设计实践性作业,让学生在学习当中亲身实践,加强其对于知识记忆的牢固性。在设计相关的作业时,教师不仅需要结合初中语文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还应引导学生收集多样化的课外资源拓展课程知识内容,加强学生对于初中语文知识内容的了解,拓宽学生的视野。
不同的学生对于语文知识内容的掌握程度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教师在设计语文作业形式和内容时,就需要以层次性作业设计作为核心,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设计层次性作业。现代化教学非常注重对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在双减政策下,教师需要达到层次性要求,对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进行分层,尤其是在创新语文作业设计时,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将作业按照难度系数分成几个等级,让相应学习能力的学生完成相关等级的作业,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能力[4]。
初中语文教师在设计作业时,没有完全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情况,一味地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设计作业,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无法满足新时期双减政策的要求。虽然很多教师都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是双减政策下的作业设计和教学模式都需要得到改变。部分初中语文教师认为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无论设计怎样的作业都能够让学生在学习当中掌握相关的知识要点,缺乏对课外知识内容的迁移,因而,学生难以通过自身的实践完成作业,产生的学习兴趣也会有所降低。很多教师都会让学生花费大量时间完成简单的语文作业,学生很容易产生枯燥、乏味的情绪,学习能力也难以得到提升,甚至缺乏自主选择的空间,不利于初中生综合学习能力的培养。
绝大多数教师布置初中语文作业的目的是完成教学任务,将语文作业设计当成众多任务的一个部分。这种作业设计的初衷不符合现阶段的教学目标,还会让教师在长期教学中产生麻木的心理,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亦然。作业作为课堂学习的一种延伸,需要起到帮助学生巩固和复习课堂知识内容的作用。显然,许多教师都没有认清这个目标,在设计作业时没有切合课堂教学内容,存在随意设计作业内容的现象。这种方式不仅难以体现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的作用,而且还会降低作业内容的针对性,无故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可以说,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没有起到任何作用[5]。
少数教师会在课堂教学中评价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就目前的初中语文作业设计和管理形势来说,教师在评价作业时大多比较单调片面,会以打分的形式对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进行评判,但是不会给学生分析其在哪些地方需要改善。简单的分数评价并不能给起到针对性的作业指导作用,部分初中生的自尊心较强,在教师打出简单的分数时,获得低分的学生会产生自卑心理,在后期学习的过程中难以集中注意力。教师这种单向评价的方式难以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还会让学生认为完成作业仅仅是一项学习任务,不利于学生反思意识的形成,因而作业设计和管理产生的效果微乎其微。
初中语文知识内容与实际生活存在较大的联系。教师在优化和管理作业时,就可以通过联系生活的方式,提高语文作业的趣味性和实践性,满足双减政策背景下的语文作业设计要求。绝大多数语文教材上的内容都来源于实际生活,其或是前人的历史、故事或者感慨,或是与实际生活相关的景物描写。由此可见,联系生活与语文作业可以加强学生对于语文知识内容的理解。比如,在开展《桃花源记》这篇文章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在布置作业时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中的人和景物,分析其在生活中是否遇到过热情好客的人,还能够对现代社会风气进行讨论,将其与“桃花源”中的社会风气进行对比,总结作者描绘的画面。通过这种作业设计形式,学生可以更加细致地观察实际生活中的人、事、物,加强学生对于语文知识内容的积累,避免作业内容的单调性和枯燥。更重要的是,教师还可以在管理语文作业时引导学生走向社会,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意识。
新时期的教学非常注重学生的主体性表现。教师在优化和管理初中语文作业时,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在结合双减政策要求的同时,满足现代化教学改革标准。初中生的学习能力和生活经验存在一定的差异,教师在教学中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分析学生掌握知识内容的差异,设计层次性作业,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学习到语文知识。在传统的初中语文作业设计中,教师会布置统一的作业内容,部分学习能力较好的学习轻而易举就能够完成作业。但是,部分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需要花费较多时间进行思考,在难以完成作业时,还会产生烦躁的情绪。教师就要按照双减政策的要求减少作业的量,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设计层次性作业,让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凸显自身的主体性,根据自身的学习水平达到相应的目标,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不同形式的作业会让学生产生不同的思想。初中语文教师在优化作业时,要重视作业形式的改善,以丰富多样的语文作业调动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内容的积极性。在单一的作业形式下,学生虽然也可以按照教师的要求完成作业,但是其会产生负面心理。在双减政策下,教师就需要通过优化作业形式的方法提高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的参与度。比如,在开展《孔乙己》这篇文章的教学时,教师让学生通过文章对于孔乙己这个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等描写刻画人物形象,自主思考孔乙己的性格特特征。教师可让学生纵观全文,通过文章写作的方式用自己的话给孔乙己下一个定义。语文作业不能够囿于传统形式的抄写、背诵,而是需要体现显著的人文性特征。教师以给人物下定义的方式优化作业时,可以让学生各抒己见,只要自己的话语不会产生前后矛盾,就可判断学生的作业成立,之后,还可以引用鲁迅、叶圣陶等经典观点作为参考,揭露当时社会的凉薄。
长期以来,各个学科的作业都是以书面形式为主。初中语文教师在给学生布置书面作业的同时,还会让学生背诵文章。其中,书面作业作为一种主要的表现形式,会给学生产生较大的压力。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教师有减少不必要的书面作业,让学生从繁重的课业当中得到解放,体现新时期课余生活的丰富性。初中语文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更重要的是需要帮助学生形成独立的人格,激发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其能够成为优秀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初中语文教学形式和要点众多,教师可以将背诵、阅读、写作、摘抄等相互结合,形成多样化的作业形式,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兼顾多个方面的学习要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学科素养。初中生大多喜欢参与教学实践活动,教师在减少不必要的书面作业时,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故事会、情景剧表演及辩论赛等,让学生在减轻学习压力的同时,产生愉悦的学习体验,还能够提高作业管理质量[6]。
初中生在学习当中会受到较多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在接触外界环境时,很容易形成多元化的思想。教师可以借此布置开放性作业,改变刻板、单一的作业形式,促使学生可以体验到作业的乐趣。语文作为一门工具学科,不仅要求学生学习汉字的写法和句子的组成形式,而且还要在学习当中提高自身的沟通能力,学会与人交际,将语言和逻辑思维应用于其他学科的学习及生活中。在优化作业时,教师不仅能够布置观察类和收集类的作业,以写作训练作为核心,让学生对其接触的人和事进行观察,而且还能够收集教材、课外读物、网络上的资源,结合自身的学习需求及个性特征完成作业。开放性作业的布置不是让学生随心所欲,而是在教师提出一定要求的情况下,以不同的思维方式解答作业中的问题,也能够以不同的作业形式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体现学生的独特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加强学生对于作业的热爱。
尽管很多教师在现代化教学改革当中一直致力于改善教学现状,但是,在布置作业时难以规避重复性和机械性的作业形式。部分教师认为学生需要经常完成相同的作业才能够加深记忆、加强理解,因此,大量的重复性和机械性作业一直都存在,教师还会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布置相同的作业,让学生按照要求予以完成。尤其是在应试教育理念根深蒂固的情况下,为了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教师会长期布置类似的作业形式,以提高学生应对考试题目的能力。双减政策要求教师减少作业的量,所以其需要尽量避免重复性和机械性的作业,给学生布置有用的作业,让学生可以通过完成作业真正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在管理作业时,教师要明确重复性和机械性作业布置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不仅会耽误学生的学习时间,而且还会影响教师的教学方针,浪费家长的精力。因此,在优化初中语文作业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新时期的教育发展目标提高作业针对性,循序渐进地加强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作业优化和管理是教师在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新时期,双减政策的实施要求教师从减少作业量开始,逐步改善教学模式,给予学生更加科学的引导。初中语文作业可以直接反映学生学习效果。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善于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重视作业布置这个环节的工作,分析优化作业的要点和主要表现形式,提高作业管理能力,帮助学生通过完成作业提高学习能力和素养,促进现代化教育改革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