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文出文,水到渠成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实践

2022-02-14 02:20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实验小学林丽娜
学苑教育 2022年35期
关键词:自然段读写结合习作

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实验小学 林丽娜

叶圣陶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这句话一方面突出了教材课文的重要价值,另一方面也点明了以读促读、促写的重要意义。小学生正处于学阅读、学表达的阶段,写作方法与技能的积累不但需要习作教学的指导,而且需要从课内阅读积累经验。要利用好阅读教学这个载体,融入习作表达的学习,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好的素材,学习好的表达方式,积累有效的习作策略,用好教材这个例子来学会表达、学会习作。具体而言,在小学阅读教学中,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开展读写结合教学。

一、在阅读中积累语言,丰富习作素材

阅读是积累的过程,习作是厚积薄发的过程,因而阅读对学生的习作表达而言是素材积累的绝佳材料。收录于统编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经过众多专家学者精挑细选的,是具有典范作用的文质兼美的佳作。在阅读教学中,将读到的有新鲜感的词语、句子、有趣的故事、深刻的道理等及时积累下来,在适当的场合下应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以提高作文的文化内涵及思想深度。

1.积累好词佳句,文采飞扬。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一些优美的句子可以作为直接引用的材料,通过旁征博引的方式运用到习作中去,让作文更具文采。学期初,我便要求学生专门备一本摘抄本,将课文中有新鲜感的词语、句子摘抄下来,时常读一读,背一背,坚持日积月累。

一是积累新鲜词句提高语用能力。如统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秋天的雨》,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小朋友的脚,常被那香味勾住”。“勾住”一词用得特别传神,写出了孩子们被香味吸引而身不由己。我及时引导学生抓住这个词进行体会,并鼓励学生课后进行摘抄积累。后来,在写《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这一习作时,有几个孩子就会灵活用上:“花儿迷人的芬芳把蜜蜂的脚都勾住了!”“饲养园内那几只可爱的孔雀常常勾住了我们的目光。”“那烤肉的浓香把我肚子里的馋虫都勾出来了。”这样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渐渐地,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语用能力。

二是引用名人名言增强说服力。如统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不懂就要问》一文中有这样一句“孙中山笑了笑,说:‘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成为一句名人名言,启示着每一个人要勤学好问。一学生在习作中就引用这句话来强化说理——“孙中山说过,‘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当我们遇到疑问时,切不可不懂装懂,要敢于向老师、同学、父母请教,这并不可耻,相反是一种美好的学习品德。”通过名人名言的巧妙引用,学生作文的立意与思想内涵层次得到了提升。

二是巧借古诗词增强文采。在古诗词的教学中,赏析古诗词优美的语言、意境,体会其蕴含的情感,思考它们的意义与应用的场景,在写作过程中,有意识地引用优美的古诗词使得作文文采飞扬。如统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中的三首描写传统节日的古诗都可以作为习作素材进行积累运用,在写关于春节主题的习作时,引用“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作为开头,顿时年味十足;在写清明节主题作文时,用上“清明时节雨纷纷”,清明特有的节气意境呼之欲出;在写独自在外的心绪时,用上“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那浓浓的思乡之情顿时萦绕心间。可见,在古诗词阅读中,对古诗词做到熟读成诵,并根据写作的具体语境来巧妙地引用,让作文充满文采。

2.开阔视野,博闻强识。

阅读教学不仅是让学生读懂课文,更在于积累知识、开阔眼界、发展思维,做到博闻强识,这样才能在写作表达中有话可写、有情可抒。读写结合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将所阅读的故事、科学知识、社会文化、历史事件等作为习作的素材,结合习作内容与表达需求来进行素材的筛选、加工与表达。

如在《小英雄雨来(节选)》《十六年前的回忆》《金色的鱼钩》《青山处处埋忠骨》等红色革命题材课文的阅读教学中,积累革命历史素材,用生动感人的英雄人物的事迹来作为革命题材、爱国主义主题习作的材料。在《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的整本书阅读中,引用四大名著中的人物、历史典故,如用“桃园三结义”的典故来作为忠义主题素材;用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取得西经的故事作为面对困难、克服障碍的主题材料,等等。阅读课文的素材有多广泛、多宽阔,其所能为学生习作提供助力的材料就有多广泛、多宽阔。要借助课文材料来积累知识、开阔视野,做到博闻强识,信手拈来。

3.“1+X”群文阅读,浸润心灵。

阅读是开阔知识视野的重要途径,而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仅仅依靠阅读教材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应树立“大语文”观,构建“以兴趣为主,方法为辅,实践应用为目的”的语文课堂,积极实践"1+X"的阅读教学模式,以学一篇带一本书或带动一类文章或带动一位作家的作品阅读等,拓宽学生的阅读面,开阔学生的视野。以统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蜜蜂》为例,我从《蜜蜂》这一课入手,推荐法布尔的系列经典作品如《蚂蚁的偷袭》《螳螂的猎杀》《萤火虫发光的秘密》让学生阅读,最后引导他们用一个月的时间,共读法布尔《昆虫记》这一套丛书,深入到大师的精神家园,用经典浸润孩子们的心灵。

二、在阅读中仿写内化,增强表达效果

学习是从模仿到创造的过程,在阅读教学中,面对精彩生动的词语、句子,要细细品味,模仿其结构与表达方法,创设具体的语境来开展语句的随堂模仿练笔。

1.语法修辞的随堂练习。

修辞是语文语法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语言运用的重要方面。比喻、拟人、排比、对偶、反问、夸张、反复等修辞手法是中高年级小学生必须灵活运用的语法内容。在阅读教学中,围绕精彩修辞手法的讲解,开展修辞应用的随堂小练笔来达到活学活用的效果。如统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海底世界》一课将比喻与排比修辞结合使用的方法阐述得淋漓尽致。课文第三自然段中描述海底动物的声音时这样写:“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还有的好像在打鼾”这个句子既有三个“有的……像一样”的排比,句式整齐;又有将海底动物的声音比喻成蜜蜂嗡嗡叫、小鸟啾啾叫、小狗汪汪叫以及人的打鼾,十分生动有趣。我及时引导学生对这一双重修辞手法进行仿写,学生个个妙语连珠,如有学生在描写黄山的景象时这样写道:“黄山的石头千奇百怪,有的像骏马一样奋开四蹄好像要冲出去,有的似骆驼一般仰望远方,有的如乌龟一样趴在窝里,还有的仿佛像一对依偎在一起的恋人。”这样通过模仿将比喻排比组合运用,让语句变得生动传神!

2.优美句式的仿写应用。

教材中的课文大多是文质优美的好文,一些好的构段方式能够为学生的习作表达提供借鉴。如统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3课《花钟》第一段“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这一段在描写花儿开放时,关注了花儿开放的时间、颜色、形状,以总分构段方式,通过形式多样的表达,将一幅多姿多彩的鲜花盛开图跃然纸上,令人回味无穷。在品悟完这一段的表达秘妙后,我及时拓展一些各种季节的花卉图片及视频资料,引导学生观看后进行仿写,一个个兴趣盎然,妙笔生花:“一年之内,不同的季节各色花儿次第开放。正月里,梅花露出笑脸欢迎雪花姐姐;二月的早晨,粉嫩嫩的桃花伸伸懒腰与朝阳打招呼;三至四月,一簇簇梨花,挨挨挤挤从嫩绿的枝叶间探出头,好奇地打量着四周;五月的中午,紫色的蝴蝶兰立在枝头迎风起舞。”这样通过仿写,在语言实践中,将所学的语言表达进行内化应用。

三、在阅读中学会构思,优化作文结构

一篇好的习作应该在整体结构上保持严谨,切忌杂乱无章,毫无逻辑。要通过课文的阅读,学习借鉴课文的构思手法并运用到习作过程中去。

1.通过课文阅读学会层次化表达。

很多学生在写作中毫无章法,语言杂乱无章,前后毫无关联,想到哪写到哪,这就导致作文缺乏逻辑,也没有层次感,自然达不到好的表达效果。阅读教中,选择适当的文本供学生学习参考,感受课文在结构上、层次上的优点,将其用到自己的写作实践中去。比如,统编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22课《四季之美》一文共四个自然段,分别描写春夏秋冬之美。段首句分别为“春天最美是黎明”“夏天最美是夜晚”“秋天最美是黄昏”“冬天最美是早晨”这四句话字数相同,结构一致,上下对称,相互呼应,全篇就是围绕这四句话展开。各自为该段的中心句,相互之间又构成排比,用得恰到好处。教材编者也有意识地抓住这一表达之妙设置了课后的选做题,要求仿照课文写某个景致。有学生结合自己假期的旅游经历,这样来安排《桂林之美》这篇习作:全文一共分为四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桂林之美是山”,第二自然段“桂林之美是水”,第三自然段“桂林之美是人”,第四自然段“桂林之美是情”。四个自然段分别从桂林的山、水、人、情四个方面来进行三四句话的描述,整体构建了桂林之美的画卷。这样很好地将课文《四季之美》的结构应用到了自己的写作实践中去。由课内阅读迁移到课外写作,学习课文中好的语言与段落的巧妙构思,让习作逻辑清晰、层次分明。

2.通过课文阅读学会逻辑化构思。

结构严谨是习作逻辑清晰的前提,一篇好的习作必然在行文结构上做到清晰明确。统编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猫》一课,一开始就开门见山地写“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接下来从有时候很乖,有时候调皮;有时候黏人,有时候冷漠;有时候胆小,有时候勇猛等具体的表现来进行说明,运用总—分的结构将猫的性情特点写得十分清楚。又如统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我们奇妙的世界》这篇课文中,课文一开始就写到“这是一个奇妙的世界,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然后从清晨到黑夜的奇妙变化,从春夏秋冬四季生命之美来说明这个世界是如何奇妙的。课文最后又进行了点题———“是的,世界上存在的奇妙的事物是无穷的,只要我们去寻找”。这样进行了前后呼应,通过总-分-总的结构让课文的结构与逻辑显得十分之严谨。学生在习作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凸显主题、紧扣中心,也有意识地从作文结构入手进行构思。

四、在阅读中掌握策略,提升写作能力

统编小学语文中高年级的每一册教材中都设置了一个习作单元,这是以习作知识、方法与技能进行单元整体教学的学习单元。这些教学单元围绕习作要素为中心,以习作策略的深度学习与掌握为目标。习作单元的阅读教学是指向习作表达的,这些课文就是最好的习作例子,通过习作单元精读课文的阅读教学,让学生掌握不同阶段、不同类型的习作策略。

如统编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的第五单元为习作单元,其单元语文要素(同为习作要素)为“把事情写清楚”,那么,就要利用好《麻雀》《爬天都峰》这两篇精读课文来帮助学生理解如何做到“把事情写清楚”。如《爬天都峰》这篇课文是从三个角度来实现这一表达要求的:一是将时间(假日里)、地点(黄山,天都峰)、人物(我、爸爸、老爷爷)等主要的要素交代清楚;二是把事情的起因(爬天都峰,害怕)、经过(遇到老爷爷,一起爬)和结果(爬上了天都峰)写清楚;三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写,按照爬山前—爬山中—爬山后的顺序,将爬天都峰的过程写清楚。

在本单元的“初试身手”栏目中,教师让学生学习两篇课文中“把事情写清楚”的方法进行看图写话,并完成观察描写家人做家务的过程,将按照一定的顺序这一习作方法应用到写话练习中去。同样,在本单元的习作《生活万花筒》的教学中,要求学生写一件自己印象深刻的事,将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把“按照一定的顺序写”的写作方法应用到写作中去,实践并掌握本单元的习作策略。

综上所述,读写结合是正确处理阅读与习作关系的原则,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理念。不能将阅读与写作孤立起来,而应将两者紧密结合起来,以读为桥梁与载体,在读的过程中学习写的方法与技巧,再及时地创设写话、习作的应用情境,将所读的优秀的习作素材、好的表达方法应用到书面表达中去,以读促写,学用结合,入文出文,水到渠成地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猜你喜欢
自然段读写结合习作
秋天
结合实践再探指导写作之最佳策略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探究
美丽的秋天
读写结合,分散指导,坚持“下水”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