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新泉
(四川省乐山市马边彝族自治县永乐小学 四川乐山 614600)
在最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中提到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是文化自信、语言应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同时依据核心素养在总目标里提到“能根据需要用书面语言具体明确,文字顺从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并且学生作文能力训练要求蕴含在语文课程每一个学段的四大板块之中,从中可以看出学生作文的训练是培养和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
按照惯例,学生的作文分为“写话”和“习作”两个阶段,“写话”指的是最常使用、最为熟悉的话语,生活口头语等,甚至可能夹杂了方言、俚语等,并不规范;“习作”指的是在“写话”基础上进行规范化的加工,使得语言变得较为生动、形象,变得普遍化、可识别化,能够在大众中进行传播。潘新和指出,写和说是两回事,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都需要培养语感,“说”的语感建立在现场性,可粗疏简陋;“写”的语感建立在书面表达的可悟性、严谨性和间离性,更多强调字斟句酌、反复修改[1]。从而得出学生的作文训练是一个从低到高循序渐进的长期的过程,具有阶段性、反复性、艰巨性。
所以作文教学使老师绞尽脑汁,很多老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文时,花了很多的精力和时间,结果却不尽如人意;而且学生在老师一番滔滔不绝的讲解过后,反而是云里雾里,不知所措。该怎么办呢?我们可以在最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得到启示,《标准》在第一学段要求里提到“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在第二学段要求里提到“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和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能用便条、简短的书信等进行交流。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在第三学段要求里提到“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学写读书笔记,学习常见应用文”。从课程标准要求和实际教学情况及学生心理特点来看,无论是教师的习作教学还是学生写话习作训练,都是有规律可循的。
首先就是要积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教材在内容编排上是很注重积累的,很多优秀篇目要求背诵,每一篇课文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读,摘抄好词佳句,甚至有的要求复述课文内容,《语文园地》里“字词句运用”“日积月累”的内容就是积累的体现。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不但老师有严格的要求,而且有很多渴求进步的学生都在用心地背诵课文,认真地体味其中的含义,用心学好每一篇。我们的学生其实做了大量的日积月累,那为什么还不能写好作文呢?
从实际效果来看,我们的学生一般是为积累而积累,这样日积月累几乎是一种填鸭式的、表面的,但并未真正地深入内心把所学之物转化为自己真正的知识和技能,积累和作文没有很好衔接,这样就更不能把积累应用到写话与习作中去,造成作文无话可说、无料可写、无词可用。要真正地使学生将日积月累做到尽善尽美,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要素。
我们应当先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注重生活中的小细节,使得作文的源头为日常生活,在一点一滴中积累丰富的素材。更多强调和鼓励学生去记录自己所感兴趣的事物,将所见所闻都化作笔下的文字,这就需要考验其观察能力和文字词语的应用能力的契合力。如在日常的练习中有这样一道题,让学生观察天空中的一朵云并用文字描述,有的学生将其描述为“一朵像棉花糖一样的云”,有的学生可能想象它是“一只小绵羊”,更有心思细腻者,将其刻画为“老人的白发”“天上的一朵白色小花”等,任何富有创造力和关联性的答案都是正确的,笔者认为,作为老师,不应当以标准答案束缚了学生的想象力,应该多多鼓励其运用想象与联想,最重要的是要唤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他们所处年龄段所感兴趣的事物入手,就能事半功倍。并且,观察的多样性、目的性、阶段性、连续性,要求写作观察训练要遵循渐进的原则,做到有规划、有系统性地进行,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面到体,逐步展开[2]。
要指导学生会运用自己的积累,是学生增加积累、巩固积累、创新积累最佳的办法。多给学生创造运用积累的机会,一篇要求会背的课文绝不能停留在能背的阶段就止步不前,积累了一段好句绝不能读熟了之后记在本子上了就再也不去复习,要及时温习并举一反三地运用。在成功运用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为了更好地成功运用,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广泛积累。同时成功运用是一个把积累理解内化的过程,有了这个过程,积累在脑里的知识技能将牢记一辈子。积累的增加、巩固、融合,在运用中自然无痕,甚至写出自己的优美句子。再烂熟于心的好词好句,不运用到作文训练中,则最终都是不用则废。这就警示我们,艺术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而最终更要回到生活,因为实践出真知,唯有反复运用才能变成学生自己的东西。
运用促进积累,在运用的过程中,很多学生往往会捉襟见肘,觉得平时自己应该多积累,心生悔意。其实这时就是一个积累的好机会,老师应当帮助学生一起积累,或让学生自己查阅相关的资料;或给学生提供可供选择的资料;或直接参与运用帮助学生积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查找和追寻答案的过程会让学生不仅能牢牢记在心中,还能够加以运用。老师不能做学生学习路上的主导者,但可以做他们的指路人,通过鼓励和引导使得他们少走弯路,积累知识技能,积累经验方法。
积累的机会虽很多,但也会稍纵即逝。老师应当及时抓住一切可供积累的机会,指导学生积累运用,同时培养学生养成积累运用的兴趣和习惯,使学生在平常生活中自觉主动去积累运用。
当然,仅依靠语文课本来积累是完全不够的,可实际生活中可供学生观看的课外书籍较少,并且学生的阅读兴趣不浓甚至没有,所以对课外书的阅读我们不能放任不管。老师们可以进行分水平教学,提供适合学生看的书籍,制订好阅读计划,提出可行的要求和操作步骤,做到因材施教,与学习能力较弱但发展空间较大的学生一起读绘本;与成绩中等渴求进步的同学一起读童话;与学习优异积极进取的同学一起读名著,一定要一起读,一起讨论,一起欣赏,引导学生,让学生把书本内容和自己的生活经历、经验结合起来,通过书本生动形象的故事和浅显易懂的道理提升学生的认识,指导学生的言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只有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培养起来了,学生才有可能在更多的空间与时间里,进行自觉主动学习积累,这是一个很长的过程。
巧妇难做无米之炊,积累解决了写作的“米”,还需要积极地运用,将“米”做出“佳肴”。我们能做些什么呢?不管是写话还是习作,不管是写人写事,还是写景等,它的篇章结构、写作顺序、描写方法等都是有规律可循的。我们老师就是要把写话或习作的套路或模板,在教学中教给学生,让学生有样可依,有葫芦可画瓢,这样学生就不会面对作文时像牛吃南瓜——开不了头。
首先说说写话,低段写话常见的是写事和写景,当我们面对写事画面,应当循序渐进,引导为辅,学生主动说写为主。
首先要指导学生学会看图,怎样看就怎样写,所以看非常关键。如写事的画面,先整体观察,弄清画面中的时间、人物、地点、事件,特别是让学生学会判断时间的技巧,再用这四要素写成一句完整通顺的句子,创造出一个写话的开头。比如,时间是上午九点,人物是小王,地点是家里,事件是正在吃饭,四个要素连接起来就是,“小王上午九点正在家里吃饭”,或者“上午九点,小王在家里正吃饭”,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强化四要素,对学生的语病如缺失主语等进行纠正,重复练习才能有所进步。
接着我们围绕人物进行观察,观察人物是怎样做事的,可以用上时间先后的顺序词,比如首先、然后、接着、最后,或者使用简单的数字排列——第一、第二、第三,再或者直接用具体而特定的时间点,如上午九点、中午十二点、下午一点、晚上六点等,来叙述一个较为完整的过程,并把它用简洁的文字记录下来。
最后,再根据画面上人物的外貌、穿着打扮、表情动作,或者景物的形状颜色多少,对事情或景物进行准确的细致描写,这种描写的生动形象化其实就是扩句训练,而补充的依据是画面。最好是将自身当作主人公,体会此情此景中人的心理活动,“将心比心”,进行恰当心理描写,宣泄出最真实的、最有代表性的感情。
写话的头开好了,顺序也清楚了,要具体描写的对象也清楚了,接下来应该遣词造句了。所以要通过观看画面内容,让学生通过想象或者联想,与自己平时的积累产生对接。比如ABB、AABB 式的词语,还有类似的优美的比喻句、拟人句等,还有类似的描写手法等,通过对接运用到自己对画面内容的说写当中去,化抽象为具体、化平实为生动,进行一些语法上和文字上的修饰,加强情感表达。
如何进行想象?可以考虑由英国教育兼心理学家托尼•博赞在20 世纪60 年代提出的“思维导图”。思维导图自20世纪80 年代传入中国内地,被运用于提升个人及组织的学习效能和创新思维能力,强调“图像记忆”“自由发散联想”,其简单而有效,把关键词精确到短短一句话或者二三词语,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层级的主题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联的图示表示出来,进行一个图像与文字的记忆链接,充分利用了大脑的机能,遵循记忆、阅读和理解的规律,使得使用者对知识点熟练于心而能举一反三。
写话草稿写好了后应该图文对照多读几遍,进行修改。例如写景的画面与写事的画面的内容在看和写时是否吻合一致、是否表达清楚等。
首先我们还是要通过观察判断出时间、地点、景物,特别要注意观察的是画景的图所显示的地点和景物可能是变化的,所以在看在写时要有顺序,或从上到下,或从远到近,从点到线到面,依次进行刻画。
接着就是再观察画面通过想象,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或优美的词句,把画中的景物写形象生动,特别是描写的景物之间要使用连接词,如写天上用“抬眼望去”,写远处用“遥遥远处”,写近处用“往近处一看”,特写用“瞧、瞅”。
然后就是写出自己欣赏画面后的感觉、感情,把结尾进行一个升华,使得感情达到高潮。
最后对全文进行检查与修改,看是否有逻辑错误、时空断联、语序混乱等语病,是否修辞手法使用恰当,是否感情表达得过于平淡或浓厚等等。
到了中段习作教学的阶段,有的老师给学生编了习作思路的顺口溜:开头扣题定位引下文,中间承头顺写详重点,结尾照应开头写感悟。篇章结构还讲究“风头——小巧精美,猪肚——内容充实,豹尾——简洁有力”。这种便于记忆且生动有趣的顺口溜学习方法,也是能提起学生浓厚兴趣的方式之一,值得提倡。
刘玲玲教授提出,学生在习作上没有真情实感,出现假大空现象,是由于学生缺乏读者的意识,学生只有老师一个读者就会产生畏惧心理,抑制其习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且习作与做人的教育相互分离,在学生还没有形成人文统一的思想时,应当以引导为主,而非填鸭式地强加[3]。因此作为老师,我们应当让学生在具备积累的基础上,充分运用真情实感,写出自己的心声,并且与他们建立平等的、良师益友的关系。
写话是习作的基础和雏形。在写话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头脑里理清了习作的思路,明白了习作的模板,有了一定习作技巧,那么到了真正习作时就不会是无头的苍蝇乱撞了。不管是写话还是习作,其实都是学生对自己知识积累和生活经历经验的回忆、重构。两者的区别在于回忆的介质有所不同,写话依赖的介质是直接呈现在眼前的图画,通过图画进行具体的形象思维,而习作是大脑抽象思维的结果。抽象思维对于中段的小学生难度很大,这就是为什么有的学生在一二年级语文成绩很优秀,而升到三年级突然就下降不少的原因。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其实记录生活精彩瞬间最好的工具是手机。现在的手机都是大储量高清拍照的,用照片或视频记录生活精彩瞬间是文字无法比拟的。当我们看到照片时,记忆之泉立即就会涌现在头脑里,往日生活的情境历历在目。只要平常指导家长和学生及时抓拍,不要怕多,拍好后我们在欣赏时再进行仔细的筛选保存。习作练习时,要使“猪肚——内容充实”,就要根据习作内容和目的,从平常的照片中挑选出最美的,或者自己印象最深的,或者一些凸显内容和目的热门的照片呈现在眼前,以照片为介质,把知识积累和生活经历情感对接,特别是可以反复挖掘对接,不怕想起这里又忘了那里的情况出现。这样一边想一边自言自语,再一边写写记记。如果是想、说、写速度不一致,就先把说的录下来,再听录音完成初稿,然后再把照片、初稿、思维三方对照,挖掘积累,充分想象,认真修改,这样成功作文就诞生了。这种照片作文其实就是把生活图片化,让学生的思维变得形象具体,而且既让思维进行分散,又能集中到一个方向上来,这样写出来的习作就会条理清晰层次分明,不会出现思维乱序、逻辑不通的现象。
现在手机成了人们生活必需品,和各种软件工具广泛应用,除了照片作文外,还可以视频作文、口头作文等。视频作文与照片作文有着很多类似之处,不做赘述了。口头作文适合那些文字书写差、速度慢的同学。口头作文其实就利用手机的录音功能和软件(如讯飞)把语音转文字的功能。口头作文开始前利用手机把软件工具调试好,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和思绪,滔滔不绝讲述就行,然后利用软件工具转为文字。讲述完后,作文的初稿也就形成了。接下来只须认真修改就行了。
美国明尼苏达合作学习中心的观点即合作学习是快速提升的最好方式之一,其中必备的要素是,积极互动、相互促进、明确责任、社交技能、自评自促。班级同学是有合作基础的,他们同在一片地域生活,有着相同的生活习俗,有着大同小异的生活经历和经验,有着相似的认知认同和情感价值观。作为老师,在充分引导学生联想生活完成积累,进行写话准备后,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相互合作并借鉴吸收彼此的经验,或者相互指正存在问题。王子英教授提出合作学习需要建立明确的教学目标、选择有价值的合作内容、创造恰当的合作时机,并且进行合理的引导和调控[4]。所以老师要有效地组织学生合作学习,而且要培养学生学会合作学习。
在最新《语文课程标准》核心素养的统领下,在课程目标要求的指引下,学生的作文训练从积累到看图写话再到习作,作为老师的我们都应积极参与其中,让学生知道习作的基本思路、基本技能,让学生明白写好作文并非难事,从而喜欢上作文。
然而,给予学生模板和固定格式也许是有弊端的,李新农提出,过多的指导习作书和家长老师的过度干预,使得孩子年纪小小就为了应付考试而奔波,为了竞赛拿高分而苦背“优秀作文”,几乎丧失了创造性,不能体会写作的乐趣。急用型、应试型教学常常扼杀了他们蓬勃的生机,削弱了他们的习作兴趣[5]。
笔者认为,习作是一件需要脚踏实地的事情,只有先在设置好的框内熟练运用操作,才能进一步自由创作,发挥想象。先有规则,再在此基础上冲破局限,才能写出优秀的作品。因此,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模板和想象都是必要的,如何掌握好二者的平衡,仍需要老师们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教学,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