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谢 珺 福州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 硕士研究生
巫京蔚 福州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 硕士研究生
赖志朋 福州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 硕士研究生
洪婷婷 福州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 副教授 博 士(通讯作者)
人类社会的发展揭示了“文明都摆脱不了地理空间的约束”“文明是以地区的形式展现”等发展规律[1]。传统村落就是在人类文明发展中沉淀下的特殊地理空间形态。传统村落主要指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性与非物质性,并且能体现出一定的文化、科学等价值的村落,它既包含了传统民居、宗教建筑、庙宇等居民参与活动的公共活动设施,也蕴含了地域传统文化[2]。传统村落的研究,对人们客观系统地发现村落的特征起到很大的帮助,为科学应对村落空心化等重大问题提供了有意义的借鉴,同时对保护传统村落有着重大意义和积极影响。
厦门作为我国经济特区,城镇化进程较快、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地产开发等因素使得村落遭受到破坏,越来越多的村落出现了“空心村”“洋农村”等现象,村落内部的价值逐渐消失,因此对传统村落的研究和保护越来越重要。厦门市传统村落作为闽南多元文化存续的一种物质载体,吸收了历年来民族本土文化以及外来文化,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逐步形成。目前厦门市有五个村落被评为福建省级传统村落,村落内部要素价值高、文化底蕴深厚,其内部价值的研究也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本文选取了厦门市的院前社、云头村、城内村、金柄村和白交祠村作为研究对象(图1、表1)。
表1 研究对象概况(表格来源:作者自绘)
从图1 可见,厦门的五个省级传统村落在区域分布上均位于厦门岛外。五个村落具有较为相似的规模,整体形态也比较接近。再者,它们均具有相似的自然环境条件,均以第一产业为主,并伴有一定的第二产业发展。尽管五个村均属于省级传统村落,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值得进行比较。就村落类型而言,从跟城市之间的位置关系来看,院前社、城内村属于城中村,云头村、金柄村与白交祠村则属于城郊型乡村。在交通方面,院前社、城内村周围道路数量多,交通较为便利,其中院前社周边有角嵩路、厦蓉高速两条快速路,云头村、金柄村与白交祠村由于受到位置及其他地理条件限定,对外交通道路相对较少。通过五个村的比较,可以探讨解读传统村落的形态要素[3]。
图1 厦门省级传统村落的区位分析(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村落形态是指乡村建筑与道路的展开方式,其形成是人工与自然要素掺杂的结果,既有生活智慧、宗法制度对形态的制约,也受自然要素的影响,最终形成了日常生活中千差万别的聚落形态。从卫星图中可以看出各个村落的不同形态与布局,厦门省级村落形态以团状村为主,城中村与城郊型乡村较多。它们的村落形态从整体上看比较相似,均为团状(块状)村,其中院前社形状类似于三角形,城内村、云头村、金柄村类似于不规则的多边形。院前社的建筑布局是围绕水塘与田地来布局,并且沿着村内道路及外围城市快速路布置;城内村、云头村则是以传统民居组团为中心的向心式布局,其他建筑则是围绕该传统建筑组团布置,同时也沿着村落外围道路及村内道路布置,两者建筑朝向均不统一(表2)。
表2 厦门各省级传统村落形态与肌理(表格来源:作者自绘)
在团状村形态与向心式布局的双重作用下,村内交通有较好的通达性,建筑布局显得比较紧凑,组团感较强,但是由于建筑都是沿着道路布置发展,朝向并不统一,因此出现了不少边角空地,造成用地浪费,产生消极空间。
村落形态的发展遵循定居、改造、发展的过程。村落的最初形态多是分散的散列型住宅,这些散列型单元慢慢聚集起来,成为带型的村落,带型村落发展到一定程度则会垂直长向道路,或者在短向开辟新的道路,形成十字街道,进而发展为一系列形状的道路骨架,最后进一步发展为团块型村镇[4]。
厦门的村落,除了城中村外,有的村落是背山面水,村落外围的建筑民居沿着道路分布,有的则是依山而起,内部建筑顺应地形的走向,沿着等高线分布[4]。厦门的村落形态是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在聚落社会组织的影响下逐渐形成的。早期厦门村落周围基本为田地,带状村周围为山地,且当时存在个别住宅宗庙建筑及其他他公共建筑。厦门的村落大多都有这些公共建筑,为了便于进行相关活动,村便开始以这些公共建筑作为中心节点,部分村落则是以小山丘为节点,逐渐开始建设。先是靠近中心节点,在节点周围新建建筑,建了一两排后再逐渐向外扩散,由此逐步形成了村落的基本形态,同时建筑的布局与屋顶形式也会发生变化。
民居及其周边环境的内在关系体现出了村落的空间结构特征[3]。从空间结构上来看,院前社是以田地水塘为中心的单核心向心结构,其余四个村落均为多核心向心结构,其中白交祠村是以小山丘以及散列分布的古厝为核心,云头村、城内村、金柄村则是以传统建筑为核心。
从内部空间来看,院前社与云头村有着各自的街巷空间,整体尺度较为相似,街巷空间的营造主要来源于村内的巷道,加上旁边建筑作为巷道的立面。建筑沿着巷道边界整齐摆放,那么村内巷道就好比一条直线,若道路两侧的建筑不在同一立面,那么村落内部也就会形成错落有致的街巷空间。通过调研发现,传统建筑周边的巷道较为平整,而近现代建筑周边的巷道则较为曲折。
厦门村落的建筑,除了宗庙建筑的外墙使用钢筋混凝土、屋顶用琉璃瓦材质、现代建筑采用砖混结构以外,还存在传统建筑,其形式类似于四合院,四面闭合,外墙材质以石头或红砖为主,屋顶形式均为坡屋顶。
以“厦门第一村”金柄村为例,“未有厦门,先有同安;未有同安,先有金柄”说明了金柄村悠久的发展历史。金柄村形成于唐代,如今金柄村还保留了一定的集中连片格局,保持了较为完整的骨架体系,能较为完整地看出原有街巷体系,部分传统设施仍在使用,均为典型的闽南特色民居建筑。从康熙元年(1662 年)开始,村落建筑以宗庙建筑与石头建筑为主;到了清朝以及民国时期,传统建筑均为坡屋顶,它们的立面墙体材质用红砖与条石组成,这些就是所谓的闽南红砖古厝;到了近代,新建的传统民居以石头房为主,建筑屋顶形式也多为坡屋顶;至今,村里新建建筑多为现代建筑,屋顶大多为平屋顶,外墙立面也用了新材质。以厦门五个省级传统村落为例,发展情况如(图2)。
如图2 可见,清末民初时期,五个村落均有传统建筑采用了红砖外墙,其中云头村、金柄村数量最多;近代时期,建筑材料则是以条石、水泥砖等为主(图3),多见于城内村、白交祠村;到了现代,三个村建筑材料则以钢筋混凝土、框架为主,并配有瓷砖装饰外墙,使得形式更为丰富多样。
图2 厦门传统村落主要建筑结构(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图3 不同建筑材料(按顺序:红砖、条石、瓷砖)(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这些村落传统建筑整体建筑形式以燕尾屋脊与马背山墙为主,其中燕尾脊又分为单曲燕尾和双曲燕尾,有部分民居为马鞍脊,有的民居则采用多种形式相结合,这些特征也象征着闽南建筑的风格(图4)。
图4 厦门传统村落代表建筑特征(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最后从建筑元素来看,建筑的风格,建筑外墙的材质、颜色,屋顶形式及屋顶与墙体的搭配等,都会给人带来不同的视觉感受。厦门村落的屋顶形式跟文化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如屋脊就可以代表历史文化。闽南古厝文化中的“燕尾脊”,古代建筑的“坡屋顶”和“飞檐翘角”等在厦门传统村落中处处可见,传统村落的多个古厝屋檐下都绘有传统图案加上各式各样的纹路,代表了闽南人民对美满幸福生活的向往(图5)。这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丰富复杂的象征意义,而且也成为闽南传统建筑中最具生命力的艺术形式之一。
图5 村落建筑的屋顶形式及装饰元素——屋脊雕花、山墙传统图案(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综上研究,村落的研究层面从宏观到微观,整体到局部。相关部门在对厦门村落进行规划时,应先从形态来考虑,勾勒出形态特征并梳理脉络。其次考虑村落内部的空间,适当拓宽村落内部的道路,尽可能实现道路通达。按照这些思路,有以下具体措施:第一,保留村落中的农用地,即将农用地利用起来种植各类农作物,而不是将它规划建设为纯粹的公共绿地;第二,根据建筑形式确立宅基地,在原有宅基地的基础上,根据新调整的道路边缘划定宅基地的范围,同时根据现状确立新建房屋的宅基地[3]。
在成功申请省级传统村落后,云头村有一幢古厝,因保护不当发生了火灾,这个事件表明今后相关部门要重视并实施对传统村落的跟踪记录,有效方法就是详细记载古厝的具体信息,包括采用图片数据的形式来为古厝建立专属档案,使其有完整的资料可查证,尤其是关于传统村落中古厝修缮的资料。
此外,对传统村落中建筑的修缮应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尽可能让这些古厝完整保留,保留传统文化积淀下的建筑特色,从而让厦门传统村落见证闽南文化的代代相传。
当前村落风貌的保护已得到越来越多部门和领域的关注,村落的风貌是衡量其内在价值的一个重要因素。尽管当前全国统一流行城乡统筹发展,然而有不少村落运用规划城市的思路与方案来规划乡村,往往导致乡村风貌不协调以及内在文化价值缺失等各种问题。村落保护的研究,不仅仅要掌握可以反映居民点特征的文物场景,我们更需要进一步探索其生成逻辑,并通过设计将其隐藏逻辑外部化,以指导规划,组织场景保护和更新[5]。
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整治,并不是一件容易事,在村落改造的同时要保留原有的历史风貌,而且不能原封不动。因此,我们整治保护村庄的时候,不能用规划城市、保护历史街区的思路来规划乡村。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摒弃传统观念,增强创新意识,面对问题也应该多加以思考,这样才能更深入地挖掘问题,发现其中的不足,找到更多应对方法,使问题迎刃而解,从而达到村庄整治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