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端,刘志琨,陈雪峰,景晨娟,李亚囡,董 辉,武晓红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石家庄果树研究所/国家梨改良中心,石家庄 050061)
河北省是中国鲜食杏的主产区,年产量达40万t[1]。与大宗水果相比,杏栽培管理研究相对落后,杏园管理水平较低。大部分杏园采用清耕的管理方式,肥水普遍供应不足,导致土壤养分水平不断下降,杏产量及品质波动较大,阻碍了农民收入的提高及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2]。探索其他栽培管理方式替代清耕,对提高杏园收益具有重要意义。
果园自然生草即果园长出杂草后去除一些恶性杂草,保留其他草种,利用乡土草种形成自然群落的一种生草方式[3]。自然生草是目前较为推崇的一种果园管理模式及土壤管理制度,长期实施可达到提质增效的目的[4,5]。目前,中国苹果园、葡萄园、梨园等[6-9]推行行间生草时间较长,效益已逐渐显现。在杏栽培管理中,对生草的研究开始逐渐增多。刘建新[10]对比了清耕与覆草对甘肃省杏园土壤及果实的影响,发现覆草能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增加土壤肥力,提高杏产量和品质;王根旺等[11]探究了人工生草对杏园肥力的影响,发现与清耕相比,杏树+紫花苜蓿处理可显著提高杏园土壤碱解氮含量;吕丽霞等[2]探究了行间生草对仁用杏果实品质及土壤养分的影响,发现行间生草可以有效增加土壤肥力,提高仁用杏品质。目前在鲜食杏园中,关于自然生草的研究仍较少。基于此,本试验在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石家庄果树研究所杏园开展,对比自然生草与清耕处理对园内土壤、杏叶片光合性能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期为杏园自然生草管理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试验于2018—2020 年在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石家庄果树研究所杏科技示范园进行,供试杏树品种为金荷,树龄6 年,株行距4 m×5 m。2018 年土壤耕层有机质含量10.2 g/kg,硝态氮含量34.1 mg/kg,有效磷含量114.3 mg/kg,速效钾含量213.5 mg/kg,pH 6.7。
全园共设置自然生草和清耕(CK)2 个处理,每处理面积667 m2。自然生草区域杂草主要有牛筋草、狗尾草、鹅绒藤、马齿苋、反枝苋等,每年6—9 月刈割后就地覆盖。杏树的其他管理措施一致。
在杏果实膨大期,每处理选择树势、结果量、成熟度等相近的杏树9 株进行标记,每3 株为1 组,每处理3 组,开展数据调查。
1.3.1 光合性能 于2020 年5 月10 日果实膨大期进行光合指标测定。在已标记杏树1.5 m 左右高度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树冠外围,选择生长较为一致的一年生结果枝上的中位叶8 片,采用LI-6400 便携式光合测定仪(LI-COR,美国)测定叶片的蒸腾速率(Tr)、胞间CO2浓度(Ci)、净光合速率(Pn)和气孔导度(Gs)。
1.3.2 果实品质 2020 年5 月25 日果实完熟时,在已标记杏树1.5~2.0 m 高度内,从树冠外围随机摘取30 个果实,测定纵横侧径、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其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采用PAL-1 型数显测糖仪测定,可滴定酸含量用NaOH滴定法测定。
1.3.3 土壤养分 收获时采用S 形取样法,每小区选取5 个样点,分别采集0~20 cm、20~40 cm、40~60 cm 土层土壤。将5 个样点的土样分层混匀后,风干过筛(1 mm),邮寄至蚯蚓测土实验室(山东)有限公司测定土壤的有机质、硝态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12-15]。
采用Excel 2010 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运用t检验比较两处理间各指标值的差异显著性。
2.1.1 自然生草对杏园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土壤肥力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有机质含量的多少,土壤中的有机质为果树的生长发育提供了丰富碳源。自然生草处理与对照相比,提高了杏园0~60 cm 土层中的有机质含量,不同土层提升幅度有所差异(图1)。其中0~20 cm 土层中,自然生草处理有机质含量较对照提高了8.88%,且差异达显著水平;在20~40 cm和40~60 cm 土层中,自然生草处理有机质含量较对照分别提高了8.09%、3.86%,但差异未达显著性水平。
图1 自然生草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2.1.2 自然生草对杏园土壤碱解氮的影响 碱解氮包括无机态氮和结构简单能为作物直接吸收利用的有机态氮。碱解氮含量能反映近期土壤的氮素供应能力。自然生草处理与对照相比,提高了杏园0~60 cm 土层中的碱解氮含量,不同土层提升幅度差异较大(图2)。其中0~20 cm 和20~40 cm 土层中,自然生草处理碱解氮含量较对照分别提高了38.17%和33.15%,且差异均达显著水平;在40~60 cm 土层中,自然生草处理碱解氮含量较对照提高了15.62%,但差异未达显著水平。
图2 自然生草对土壤碱解氮含量的影响
2.1.3 自然生草对杏园土壤有效磷的影响 磷是植物生长必需的大量元素之一,土壤中能够为植物所利用的磷称为土壤有效磷。自然生草处理与对照相比,可提高杏园0~60 cm 土层中的有效磷含量,其中0~20 cm、20~40 cm 和40~60 cm 土层中,自然生草处理有效磷含量较对照分别提高了19.56%、21.17%和1.06%,但差异均未达显著水平(图3)。
图3 自然生草对土壤有效磷含量的影响
2.1.4 自然生草对杏园土壤速效钾的影响 速效钾是指土壤中易被作物吸收利用的钾素。充足的钾供应可提高果树的抗逆性,促进光合产物的转运,提高果实品质。自然生草处理与对照相比,可提高杏园土层中的速效钾含量(图4)。其中0~20 cm 土层中,自然生草处理速效钾含量较对照提高了11.72%,且差异达显著性水平;在20~40 cm 土层中,自然生草处理速效钾含量较对照降低了2.46%,差异不显著;40~60 cm 土层中,自然生草处理速效钾含量较对照提高了7.37%,差异不显著。
图4 自然生草对土壤速效钾含量的影响
光合作用是果实生长发育的基础。生草能提供良好的土壤条件,提高叶片的光合效率,为果实品质的提高奠定基础[5]。从表1 可以看出,自然生草处理与对照相比,叶片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及气孔导度(Gs)均有所提高,增幅分别为10.62%、9.60%和13.33%,且差异均达显著水平;胞间CO2浓度(Ci)降低了0.15%,但差异未达显著水平。可见,在本试验条件下自然生草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杏叶片的光合能力。
表1 自然生草处理对鲜食杏光合能力的影响
随着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水果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自然生草处理对杏果实的外观品质影响较小。从表2 可以看出,与对照相比,自然生草处理除了横径较CK 显著增大,纵径、侧径及单果重均无显著差异。自然生草处理可显著提高鲜食杏品质。与对照相比,自然生草处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提高了16.09%,可滴定酸含量降低了7.87%,且差异均达显著水平。
表2 自然生草处理对鲜食杏品质的影响
果园生草可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肥力[16,17]。通过连续3 年在杏园开展自然生草试验发现,自然生草处理较常规的清耕管理方式,能有效提高杏园土壤中的有机质、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且在0~20 cm 土层中作用最为明显;可提高土壤中有效磷含量,但差异未达显著水平。秦秦等[18]研究亦发现,与清耕相比,在猕猴桃园行间生草对土壤养分的显著调控作用主要在0~20cm 表层土壤,其中自然生草可显著提高土壤碱解氮水平。然而,部分研究表明短期生草可能会引起土壤速效养分的降低,庞群虎等[19]认为生草当年对枣园表层土壤速效养分消耗较大。总体来看,合理的刈割方式,长期实行果园生草代替清耕,有利于改善土壤肥力和结构[5]。
果园生草可改善生态环境及果实品质。本试验条件下,自然生草处理可显著提高杏果实膨大期叶片光合能力,促进碳水化合物的积累,有效提高鲜食杏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可滴定酸含量,提高了杏的食味品质。陈久红等[20]研究表明,梨园自然生草与清耕相比,可提高净光合速率日均值,显著增加库尔勒香梨的可溶性糖含量,与本研究结果相一致。刘建新[10]连续5 年在杏园采取自然生草刈割覆盖措施,发现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提升,果实品质明显改善。由此可见,自然生草可替代杏园清耕的土壤管理措施具有提质增效的作用,适宜长期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