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份,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76.6亿元,比上年增长8.9%,增收22.5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比上年同口径增长8.4%。分项目看,税收收入完成259亿元,增长14.1%,增收32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比上年同口径增长13.4%;非税收入完成17.6亿元,下降34.9%,减收9.5亿元。分级次看,省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95亿元,下降2.9%,减收2.9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比上年同口径下降3.2%;市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81.6亿元,增长16.3%,增收25.4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比上年同口径增长15.9%。
1-10月份,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981亿元,为年度预算的100.4%,比上年增长24.3%,增收582.5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比上年同口径增长33.3%。分项目看,税收收入完成2362.9亿元,为年度预算的100.6%,增长32.4%,增收578.9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比上年同口径增长44.3%;非税收入完成618.1亿元,为年度预算的99.7%,增长0.6%,增收3.6亿元。分级次看,省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854.1亿元,为年度预算的99.2%,增长19.4%,增收138.9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比上年同口径增长40.4%;市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126.9亿元,为年度预算的100.9%,增长26.3%,增收443.6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比上年同口径增长30.2%。
1.财政收入运行良好,提前完成全年预算。1-10月份,全省财政收入实现了24.3%的增长;累计完成年度预算的100.4%,已提前完成全年预算,其中,税收收入完成年度预算的100.6%,非税收入完成年度预算的99.7%,税收与非税均基本完成全年预算;省级(99.2%)和吕梁(123.2%)、朔州(113.3%)、阳泉(119.7%)、长治(112.6%)、晋城(109.7%)、忻州(109.2%)、临汾(100.9%)7个市基本完成全年预算。
2.税收收入增势强劲,主体税种贡献较高。1-10月份,全省税收收入增速较快,同比增长32.4%,剔除留抵退税后,同口径增长44.3%。其中,增值税、企业所得税、资源税三大主体税种合计完成1938.6亿元,占税收收入的82%,平均增长38.4%,增收537.5亿元,占税收增收额的92.8%。其中:增值税完成708.8亿元,增长3.5%,增收24.2亿元,若剔除留抵退税影响,增长35%,增收256.6亿元;企业所得税完成556.1亿元,为年度预算的160.9%,增长87.5%,增收259.5亿元,占税收增收额的44.8%;资源税完成673.7亿元,为年度预算的124.1%,增长60.4%,增收253.8亿元,占税收增收额的43.8%。其他税收收入合计完成424.3亿元,增长10.8%,增速慢于主体税种,增收41.4亿元。
3.煤炭行业税收高位增长,是税收增长的压舱石。1-10月份,煤炭行业税收完成1578.1亿元,占税收收入的66.8%,增长87%,增收734亿元,为税收收入全部增收额的126.8%。非煤行业税收完成784.8亿元,下降16.5%,减收155.1亿元,剔除留抵退税影响,增长7.8%。各非煤行业中,仅农林牧渔业、信息传输软件和技术服务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以及批发零售业(剔除煤炭及制品批发)6个行业增长,制造业、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等占比较大的行业均同比下降。
4.省市县三级齐增长,各市收入分化明显。1-10月,省市县三级收入实现全面增长,省级增长19.4%、市级增长22.7%、县级增长28.3%。其中,受煤炭影响,各市收入有所分化。一是主导产业为煤炭的市增速较快,如晋城(62.2%)、吕梁(52.7%)、长治(48%)、阳泉(47.7%)、朔州(41.8%);二是煤炭产销量中等或受长协价影响较大的市增速排在全省中位,如忻州(30%)、临汾(25.9%);三是受煤矿停产整顿影响,晋中(6.3%)收入小幅增长;四是受疫情影响,大同(5.9%)增速环比回落5.8个百分点;五是涉煤较少的市受房地产疲软、疫情、减税降费等因素影响,太原(3.6%)、运城(-2.9%)收入增速居全省末位。
5.受多重因素叠加影响,收入增速呈回落态势。今年以来,全省财政收入持续高位增长,但累计增速总体呈现“前高后低”态势。1-3月份,受上年缓税集中入库等因素拉动,收入增速在50%以上高水平。4月份起,收入累计增速基本呈现逐月回落态势,增速由50%以上收窄至24.3%,特别是9月和10月当月增速明显下滑至个位数,主要受减税降费退税政策、上年煤炭税收基数逐步垫高及非煤行业运行持续低迷的影响。另外,非税收入受各市多渠道盘活闲置资产和部分市县上缴国有企业利润拉动,增速由负转正,小幅上拉财政收入增速,一定程度上缩小了整体增速收窄幅度。
10月份,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09.7亿元,比上年增长16.7%,增支44.3亿元。其中:省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5.9亿元,下降33.8%,减支23.4亿元;市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63.8亿元,增长34.5%,增支67.7亿元。
1-10月份,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390.9亿元,为年度调整预算的68.4%,比上年增长10.2%,增支405.9亿元。分级次看,省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01.2亿元,为年度调整预算的63.6%,增长4.9%,增支37.1亿元;市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589.7亿元,为年度调整预算的69.6%,增长11.5%,增支368.8亿元。
1.支出总体保持较高强度,市县支出普遍较快。从预算安排看,全省支出预算安排6416.9亿元,比上年增加了1057.8亿元,增长19.7%;从执行情况看,在稳增长基调下,支出保持较高强度,1-10月份,全省财政支出规模达4390.9亿元,增长10.2%;省市县全面实现增长,省级增长4.9%,市级增长7.9%,县级增长12.6%,11个市中,晋城(34%)、吕梁(28.2%)、长治(23.1%)、阳泉(12.7%)、朔州(11.9%)、临汾(10.7%)、晋中(10.3%)7个市增速较高,117个县中,有91个县实现增长,且支出增速最高的古县实现了87%的高速增长。
2.聚焦民生等重点领域,财政支出保障有力。1-10月份,全省民生支出3469.6亿元,占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9%,增支292.9亿元,一是支持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全省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支121亿元;二是推进健康山西建设,全省卫生健康支出增支49.2亿元,其中公共卫生增支29.6亿元;三是加快城乡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拉动城乡社区支出增支48.2亿元;四是支持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全省教育支出增支40.5亿元。
3.支出进度整体偏慢,后续支出压力较大。1-10月份,全省支出仅完成年度调整预算的68.4%,慢于序时14.9个百分点。分科目看,金额较大且进度较慢的有科学技术支出(42.1%)、节能环保支出(58.6%)、农林水支出(65.1%)、住房保障支出(66.6%)、交通运输支出(66.9%)、文化旅游体育和传媒支出(68.3%)6方面支出进度低于70%,进度较慢。分级次看,省级支出进度为63.6%,慢于序时19.7个百分点,市县支出进度为69.6%,慢于序时13.7个百分点。11个市中,仅晋城(82.7%)支出进度超80%,阳泉(74.8%)、长治(72.4%)、吕梁(71.2%)、忻州(71%)、临汾(70.7%)、运城(68.4%)、朔州(68.3%)、晋中(67.8%)、太原(64.2%)、大同(62.9%)10个市支出进度较慢。
10月份,全省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76.8亿元,比上年下降25.3%,减收26.1亿元。全省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50.7亿元,比上年下降42.9%,减支38.2亿元。1-10月份,全省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432.8亿元,为年度预算的29.2%,比上年下降20.4%,减收111.1亿元。全省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392.9亿元,为年度调整预算的59.8%,比上年增长53.4%,增支484.6亿元。
10月份,全省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3.7亿元,比上年下降7%,减收0.3亿元。全省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5.7亿元,比上年增长147.6%,增支3.4亿元。1-10月份,全省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130亿元,为年度预算的54.1%,比上年增长7倍,增收113.8亿元。全省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37亿元,为年度调整预算的17.7%,比上年下降44.6%,减支29.9亿元。
(山西省财政厅国库处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