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云德 田 娇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①。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许多重大场合发表关于英雄的重要讲话,明确提出“人民英雄”这一核心范畴,形成一系列关于人民英雄的重要论述。这些论述是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至上的根本理念、立场、准则认识英雄所得出的重要结论,是马克思主义英雄观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理论成就,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创新性发展的重要理论成果,为新时代赓续和弘扬英雄精神作出了重要理论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人民英雄形成的系列论述有其内在的逻辑理路,是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价值逻辑与实践逻辑的深刻统一,彰显出强烈的理论自信、宽广的历史视野、深厚的价值理念和蓬勃的实践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人民英雄的重要论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英雄观。不仅以马克思主义英雄观为理论根基,厚植“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的科学思想,而且根据中国实际不断赋予抽象理论以具象表达,实现了马克思主义英雄观的时代化运用,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不断发展。
从理论继承的角度来看,习近平总书记在坚持“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马克思主义英雄观的根本观点之上提出了“人民是历史进步的真正动力,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的重要论述②。马克思尤为重视人民群众在历史中的首创精神,强调“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③马克思曾强烈批判黑格尔历史观中的唯心主义。黑格尔认为“只有英雄们建功立业,担负绝对责任”,而人民只是“消极被动的助唱队”。④马克思以批判性的目光指出黑格尔的历史观“又不过是关于精神和物质、上帝和世界相对立的基督教日耳曼教条的思辨表现,在历史范围内,在人类世界本身范围内,这种对立表现为:作为积极的精神的少数杰出个人与作为精神空虚的群众、作为物质的人类其余部分相对立”⑤,以此驳斥他脱离现实世界,抬升英雄、贬薄群众的错误思想。
从理论发展的角度而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民英雄”是马克思主义英雄观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彰显出以中国实际看待英雄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由此在现实生活中发挥出重要的思想指引作用。英雄精神一直是习近平总书记推崇和倡导的。英雄精神就是民族精神,传承英雄精神是激励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特别是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它既是“百年来全球发生的最严重的传染病大流行”,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遭遇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⑥。但是,面对突袭而至的严峻疫情,党中央统揽全局、全国人民同舟共济,仅用8个月时间就取得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的重大战略成果,向世界展现出中国人民的英雄力量。为此,习近平总书记深切指出:“战胜这次疫情,给我们力量和信心的是中国人民。人民才是真正的英雄。只要紧紧依靠人民,我们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⑦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人民英雄重要论述是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对英雄的深化认识,其历史逻辑可以铺展为中国共产党认识英雄的四个历史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逐步建构的、能够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英雄范畴。”⑧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批判性地建构英雄思想。一方面,他们深刻意识到“个人英雄主义”给党内工作和生活带来的思想危害,因此对这种错误的思想倾向展开强烈批判,指出“虚荣心、夸大、英雄思想等等腐败思想,都是以个人主义一个为头发出来的”⑨。另一方面,毛泽东同志深刻认识到人民群众的深厚伟力,提出了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大力动员和团结贫苦劳工大众加入革命事业,成为革命胜利的关键力量,由此形成了“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的科学论断⑩,建构起了与革命环境相适应的群众英雄观,实现了英雄主体从精英化向平民化的超越,为后来明确提出“人民英雄”奠定了坚实的思想理论根基。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之际,毛泽东同志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中发表名为《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的会议宣言,其中指出“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推动了中国共产党人的英雄观从“群众英雄”向“人民英雄”的理念升华。同时,此次会议还决定修建人民英雄纪念碑,以此缅怀所有为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而不懈奋斗的人民英雄。而且这一时期,我们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再次用历史事实证明了人民群众的英雄力量,体现出中国共产党对群众路线的深刻认识以及尊重和发挥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的科学正确。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人民英雄面临新的形势环境。一方面,党继续发扬崇尚英雄的优良传统,高度重视人民英雄的纪念表彰工作,在特殊年份和重大事件中大力赞扬英雄,举办了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大会、全国抗震救灾总结表彰大会等国家活动等。另一方面,随着中国与世界日益密切的交往互动,西方的思想文化不断传入中国社会,其中,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消费主义等思潮也在冲击、影响部分人原本正确的价值认知。还有像历史虚无主义对英雄人物及英雄事迹造成的攻击,以试图削弱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达到诋毁社会主义制度、颠覆社会主义政权的目的。对此,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采取各类有效措施进行管理和处置,切实维护人民英雄的崇高形象。
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十分重视人民英雄工作,针对英雄人物、英雄精神及英雄文化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不仅在现实层面得到有力体现,如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等党和国家层面表彰英雄模范活动的召开,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等法律制度的出台、完善与实施,推动全社会形成尊敬英雄、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关爱英雄的良好氛围。而且以实践把握理念,在新的历史时期继续深化发展人民英雄理念,弘扬英雄精神,高度肯定广大人民群众在新时代建设伟大事业进程中发挥的主体作用和做出的重要贡献,持续激励人们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道路上奋发向前。
“人民至上”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人民英雄的重要论述所贯彻始终的核心价值立场:一方面,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民性的不渝坚守,体现出鲜明的马克思主义属性;另一方面,彰显出与西方英雄话语体系迥然不同的价值理想,形成了英雄精神。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也是“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跨越国度、跨越时代的影响力”的原因,而“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坚守人民立场的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在对新时代人民英雄进行阐述时主要回答了三个问题,分别是新时代人民英雄是谁、从何而来、去往何处,即新时代英雄的主体、来源与使命,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无数平凡英雄拼搏奋斗,汇聚成新时代中国昂扬奋进的洪流”,而这一系列论述充分展现出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民至上”根本立场的坚持,即尊重人民创造、凝聚人民智慧,注重激发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伟大力量,从而创造新时代的伟大奇迹。
英雄精神以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为价值内核,鲜明地展现出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尤其是在国际传播方面,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长期垄断国际话语权,并采取各种各样的手段来维护自身的话语霸权,方案之一就是将本国的思想、观念、立场、准则“植入”到文化娱乐产品的创作当中,变成可以向全世界兜售的文化消费产品供人购买,其中就有一系列展现西方价值理想的好莱坞个人英雄主义电影的制作。不可否认的是,这些电影中的英雄形象在全世界取得了巨大成功,但是这种成功相当程度上是以挑战、削弱乃至是牺牲他国本土英雄文化的吸引力与影响力为目的,不仅考验社会辨别、管理等制度手段的能力,也对本土英雄文化的继承、发展与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对西方国家的英雄话语体系,中国必须打破西方国家在英雄文化方面的话语垄断,向世界传播中国优秀的思想、理念和价值,从而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的了解和认识。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人民英雄的重要论述回答了新时代中国应该发展什么样的英雄文化、怎样发展英雄文化的问题,不仅有助于弘扬英雄精神,而且能够以英雄为切入点向全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树好中国形象,不断提升我国在国际交往中的文化软实力。
一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人民英雄的重要论述来源于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高度肯定他们在实践发展中所作出的重要贡献和起到的积极作用。2022年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深刻指出:“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这一至真至诚的话语背后饱含“历史是人民创造的,英雄的人民创造英雄的历史”的实践指向。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成为每位中国人的集体共识,在实现中国梦的奋斗征途上,众多先进集体和个人立时代潮头脱颖而出,彰显了英雄精神。也正是这种鲜活且富有生命力的现实写照,使人民英雄更生动真实,展现出思想与实践的整体一致性。
另一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人民英雄的重要论述从谁是英雄的角度回答了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依靠谁的根本问题,从而切实转化为每一位中华儿女的责任担当,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伟大力量。历史与实践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历经磨难挫折而不断奋起,靠的就是人民,从血与火的历史考验中淬炼出的是“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这一永恒真理。习近平总书记用英雄称号向人民致以崇高敬意,不仅阐明了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才能创造历史的根本思想,而且能够不断激励更多的人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自觉地以英雄人物为榜样汲取英雄力量,从而把尊敬英雄和崇尚英雄的精神自觉进一步转化为脚踏实地的行动自觉,共同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一心、踔厉奋发。
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新时代人民英雄作出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对新时代英雄与人民的关系问题、英雄主体的问题以及如何对待英雄的实践问题给予了深刻回答。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人民英雄的重要论述,首先阐明了英雄与人民的关系。马克思主义英雄观强调英雄与人民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认为英雄最初是人民群众的一员,在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实践活动中发展成为杰出人物并继续带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英雄植根于人民群众,英雄的产生是人民群众意志、愿望、精神的集合且服务于伟大事业的需要。习近平总书记用朴实有力的语言科学阐明了英雄与人民的关系,指出“伟大出自平凡,英雄来自人民”。英雄是千千万万人民群众的英雄,人民塑造了英雄的根与魂,英雄彰显了人民的精与神,从人民群众中来的英雄,也必然要回到人民群众中去。
时代与人民具有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因为时代并非是抽象的时空场域,而是人民切实的生活实践过程。因此,英雄与人民的关系就天然地蕴含着英雄与时代的关系,也就是马克思主义英雄观强调的英雄与时势的关系,对这个关系的回答是认识英雄的基本前提。马克思主义英雄观认为,“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伟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它就要把他们创造出来”,马克思主义并非是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看待英雄与时势的关系,而是强调英雄的出现既有历史的必然性,也不乏个体的偶然性,即他们的个人能力、素养、道德、品质所起到的积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基于马克思主义英雄观的科学思想,以新时代的站位高度去思考英雄与时代的问题,提出了“中华民族是英雄辈出的民族,新时代是成就英雄的时代”的重要论断,表明了新时代为个人成长成材提供了广阔空间、诸多机遇、发展舞台,发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需要千千万万个英雄群体、英雄人物”的庄严号召。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人民英雄的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新时代英雄主体的问题。这个问题是对英雄与人民关系问题的进一步深化认识,也是从根本上划分马克思主义英雄观与其他英雄史观的要义所在。
首先,习近平总书记在回答新时代英雄是谁的问题时,始终坚持唯物史观,站稳人民立场,多次指出“人民是真正的英雄”,强调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主体地位,而这掷地有声、言简意赅的回答更是展现出中国共产党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的坚定信念。其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英雄主体的认识“展现了人民总体英雄、群体英雄、个体英雄的三重主体逻辑”。“人民是真正的英雄”,这里的“人民”是指广泛意义上的全体中国人民。群体英雄和个体英雄则是广泛意义下的具体,主要指在中国社会各个发展历程中出现的对党、国家和人民作出重大贡献和卓越功绩,能够体现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不畏牺牲、顽强拼搏、无私忘我等中华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的群体或个人,而且这种具体拥有强烈的现实性意义,能够对处于社会关系中的现实的人产生良好的榜样激励作用。最后,不同的时代环境赋予了“人民英雄”不同的主体内涵,从而发展出既坚守人民性,又饱含时代性的英雄称谓。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在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道路上,锻造出了众多英雄人物和英雄群体,使得“人民英雄”在当时具有了斗争的时代意涵,发展出“革命英雄”。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新的历史方位解读人民英雄,又延展出满足现实需要的“平凡英雄”,赋予了“人民英雄”和平与发展的时代内涵,从而鼓励每一位中国人在共同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都能够可为、能为、敢为、大有作为。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人民英雄的重要论述,科学指明了如何对待英雄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刻回答了英雄的认识命题后,又从全局高度出发,主张对待英雄要从崇尚、捍卫、学习和关爱四个方面开展,由此在厚待英雄方面建构起了从顶层设计到制度保障、从精神认同到行为实践的全方位、全要素、全过程的四位一体总体格局。
1.崇尚英雄是厚待英雄的精神前提
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如何对待英雄的重要论述中,首位谈及的是崇尚英雄,为厚待英雄提供有益的精神前提和思想基础,推动人们树立起尊重英雄的意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用率先垂范的实际行动不断发扬崇尚英雄的优秀价值取向,山东临沂、贵州遵义、甘肃张掖等革命地区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等都出现了他的身影。习近平总书记躬身力行追忆先辈英雄,向全社会发出了崇尚英雄、铭记历史的庄严号召,更是传递出中国共产党将继续带领中国人民高扬红色旗帜、砥砺奋发进取、开拓光辉篇章的信心和决心。
2.捍卫英雄是厚待英雄的刚性保障
英雄在国家和社会层面受到尊敬与爱戴的同时,仍有一小部分人因为丑恶的政治目的而不停地攻击、抹黑和解构英雄人物和英雄事迹。习近平总书记对此类现象发出严肃告诫:“有些人刻意抹黑我们的英雄人物,歪曲我们的光辉历史,要引起我们高度警觉。”在党中央的号召下,以法制化举措捍卫英雄名誉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2017年,全国“两会”共有251人次提出立法保护英雄烈士的提案建议,会议上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明确规定了侵害英雄烈士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施行,其中规定了严重侵害英雄烈士应当承担的刑事责任。制定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法》,设立具有法定效应的烈士纪念日,从而以法律的神圣捍卫英雄的荣光。可以说,这些法律制度的施行有力地打击了抹黑英雄、歪曲英雄的不正之风,为厚待英雄提供了刚性的法律保障,真正做到为英雄群体保驾护航。
3.学习英雄是厚待英雄的目标要求
英雄及其彰显的英雄精神、英雄文化代表着一个国家和民族尊重与认同的价值取向、信念理想与精神品格,凝结着中国人民特有的品性风貌,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因而也是引领社会风尚的“活的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党全社会发出了学习英雄的号召,指出:“各个历史时期的英雄模范都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具体到行动中来,学习英雄就是要学习他们身上的爱国、勇敢、奉献等崇高品质和人格风范,把英雄精神切实转化为日常行为,在以英雄为榜样提高自身品行修养、完善自我精神世界的过程中,弘扬新时代英雄忠诚、执着、朴实的优秀品格,把每件小事做好,从而成为自己工作和生活中的英雄。
4.关爱英雄是厚待英雄的有力体现
代表着理想人格与崇高精神的英雄也是拥有物质需求和精神诉求的生命实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该保障的要保障好,该落实的政策必须落实,不能让英雄流血又流泪。”党和国家在关爱英雄方面实施了诸多政策,于就业、医疗、养老、安置等领域给予英雄人物及其亲属优待,尽最大努力落实关爱英雄的工作。党和国家根据现实情况和时代要求逐步建立健全集荣誉表彰、组织架构、福利保障、法律规制为一体的全方位、立体化的制度体系,最大程度上保障英雄的生活,给予他们更多的人文关怀,推动全社会形成关爱英雄的价值共识,用规范的制度优势保证英雄的尊严感和获得感。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人民英雄的系列论述是理论说服人、实践感召人、精神引领人的重要彰显,不仅在理论层面开辟了马克思主义英雄观的新境界,而且在实践层面打开了新时代塑造英雄的新局面,更是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历史主题之上聚焦英雄光辉,为推进民族复兴伟业增添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动能。
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对英雄的认识伴随着时代更迭已经走过了百年岁月,经由批判与建构、继承与发展、成熟与完善的历史性发展,实现了具有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能力的马克思主义英雄观。深入考察马克思主义英雄观中国化时代化的嬗变历程,会发现“人民是真正的英雄”的人民主体思想作为中轴主线始终贯穿在中国共产党人认识英雄的全过程。
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教育全党同志要树立大历史观的宽宏视野,学会“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提出因应的战略策略,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近代以来,一切为中华民族独立和解放而牺牲的人们,一切为中华民族摆脱外来殖民统治和侵略而英勇斗争的人们,一切为中华民族掌握自己命运、开创国家发展新路的人们,都是民族英雄,都是国家荣光”,而且在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认识世界的根本前提下,创造性地运用唯物史观提出了“人民英雄”思想,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进一步深化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人民英雄的认识,创新性地发展了英雄精神,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的先进品格,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将始终以高度的历史自觉把握时代脉搏,让理念真正从实践中走出,进而引领实践向前发展。
理念之生命力在于扎根实践,理论之洞察力在于观照现实。人民英雄不是“悬浮”于社会现实之上的抽象理念,而是扎根于人民生活和植根于时代沃土,是中国共产党人永葆实践本色的生动体现,展现出极具现实感的人文关怀。无论是深刻阐明人民英雄存在的重要意蕴——“祖国是人民最坚实的依靠,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还是严肃指出对待人民英雄的应尽态度——“对中华民族的英雄,要心怀崇敬,浓墨重彩记录英雄、塑造英雄,让英雄在文艺作品中得到传扬,引导人民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绝不做亵渎祖先、亵渎经典、亵渎英雄的事情”,都是习近平总书记基于现实进行的深远考量,彰显出对人民英雄浓厚的情感,为新时代塑造更富尊严、更有力量的英雄群体开辟了全新的局面。
新时代,英雄的社会地位被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英雄在被有尊严地对待的同时,也激励更多的人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中作出应有的贡献,涌现出一大批被誉为“平凡英雄”的人们,在新时代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现中国形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人民英雄的重要论述有力地彰显出先进理念引领社会实践的宏阔伟力,不断推动英雄精神在中国大地发扬光大,更加深入人民生活,切实转化为人们完善自我的价值遵循,并在处理英雄理想与现实生活关系的过程中,使得英雄理想成为照亮现实生活的一盏明灯,进而涌现出更多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而不懈奋斗的英雄人物和英雄群体。
在颁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仪式上,习近平总书记阐释英雄及英雄精神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之间的关系时指出,“今天,中国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实现我们的目标,需要英雄,需要英雄精神。”从古至今,英雄一直被视作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一代又一代的英雄在中华大地上接连涌现,以无畏、无私、无我的崇高灵魂书写着中华民族最恢宏的史诗,而他们身上所凝结升华的英雄精神则不断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民的心灵家园,并在一脉相承的历史进程中续写着伟大的英雄篇章。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当下,人民英雄以及他们深刻展现的英雄精神必将继续激励我们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初心使命,以舍我其谁的斗争精神、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讲好中国故事。当然,英雄及英雄精神在源源不断地为我们带来内在动力的同时,我们也要做好英雄精神的时代性工作,不断为英雄精神注入新的时代内涵,让英雄精神真正光耀时代,长存于中华大地。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就新形势下如何继承和发扬英雄精神以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一切为党、为国家、为人民作出奉献和牺牲的英雄模范人物,我们都要发扬他们的精神,从他们身上汲取奋发的力量,共同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致力于把英雄的能量播撒到祖国大地,浸润人们的心田,从而在时代发展中不忘先辈事迹,在社会变化中启迪后人进取,让英雄以及英雄精神成为推动祖国发展的强心针、动力泵。新时代,人民英雄已经成为涵养国人精神品质、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有力精神来源,是中国走向光辉未来的不竭动力,是中国事业凝心聚魂的重要法宝,不断激励着全体中华儿女一往无前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注 释:
②《对照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 研究加强党内政治生活和党内监督措施》[N],《人民日报》,2016年12月28日,第1版。
③⑤《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87页,第291页。
④黑格尔:《历史哲学》[M],王造时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第219页。
⑥习近平:《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0年9月9日,第2版。
⑦《习近平同波兰总统杜达通电话》[N],《人民日报》,2020年3月25日,第1版。
⑧胡博成:《新时代人民英雄范式的生成逻辑及实践进路》[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2期,第246~258页。
⑨《毛泽东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74页。
⑩《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79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