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IE 禽流感标准变迁及简介

2022-02-13 11:37王媛媛李卫华滕翔雁
中国动物检疫 2022年2期
关键词:隔离区家禽通报

王 岩,邴 睿,王 涛,张 慧,王媛媛,朱 琳,肖 肖,苏 红,李卫华,滕翔雁

(1.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山东青岛 266032;2.陇南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甘肃陇南 742500;3.青岛市智慧乡村发展服务中心,山东青岛 266000)

禽流感(AI)是由A 型流感病毒(AIV)引起的一种传播性极强的人兽共患病,包括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和低致病性禽流感(LPAI)。AI可通过接触病死禽及其分泌物、排泄物以及空气、野生水禽(尤其是候鸟)等传播,可发生病毒变异和重组。至今,所有自然发生的HPAI 都由H5 或H7 亚型毒株引发,但大多数H5 或H7 亚型毒株是低致病性[1]。HPAI-H5N1 已蔓延至亚洲、欧洲和非洲等地区,造成60 多个国家数以亿计的鸟类死亡。2013—2017 年,我国共发现H7N9 流感病例1 557 人,其中605 人死亡[2]。HPAI 严重威胁全球动物卫生和公共卫生安全,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严重阻碍禽及其产品的正常国际贸易。

1878 年意大利实验室首次分离出AIV,并将其命名为鸡瘟病毒。1983 年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定义为HPAI。1877—1995 年,AI在世界大部分地区发生,但没有引起重大损失。1997 年5 月我国香港地区首次出现人感染HPAIH5N1 事件,共计6 人死亡,此后又有多个国家出现HPAI 疫情,使AI 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议题之一[3]。1998 年OIE 陆生动物卫生法典(简称陆生法典)首次发布AI 标准,但只涵盖HPAI。截至2002 年,陆生法典HPAI 标准只有4 个条款,分别为总则、无HPAI 国家、HPAI 感染区和进口产品清单。2002 年底,香港公园和鸡场发生家禽HPAI-H5N1 疫情。2003 年初香港再次出现1 例人感染HPAI-H5N1 死亡病例[4]。同年,荷兰暴发H7N7 型AI 疫情,造成1 100 万只鸡和83 人感染,并有1 人死亡[5],HPAI 影响逐渐扩大。为了进一步保护禽及其产品贸易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2003年OIE 修订了HPAI 标准,条款由4 个增加至29个,但新增条款多标有“正在研究中”字样,主要引入了新定义NAI(须通报AI)、LPNAI(须通报LPAI)、HPNAI(须通报HPAI)、家禽等,强调了AI 通报的重要性,增加了无疫状态相关条款和23 个活禽、禽蛋、鲜肉等具体商品进出口贸易建议条款。2004 年韩国以及东南亚地区国家暴发HPAI-H5N1,严重威胁禽类和人类健康。同年,我国科学家报告在猪身上发现了HPAI-H5N1,怀疑AIV 和人流感病毒可能在哺乳动物中发生基因混合[5]。2005 年英国有研究报告,怀疑越南出现人际传染的AIV[5]。为了应对国际上日益复杂的AI疫情,OIE 再次对HPAI 标准进行大范围修订,标准题目修改为AI,完善了无疫状态相关条款,并更新了部分具体产品贸易建议。2008 年,国际AI疫情持续蔓延,但随着监测策略的不断完善,OIE适时更新了AI 标准,增加了6 个监测条款以及禽肉和鸡蛋AIV 灭活两个条款。2012 年,为了进一步规范家禽产品进出口贸易,OIE 增加了对非家禽鸟类羽毛和羽绒的贸易建议,整合了蛋制品、家禽鲜肉的进口建议。2013 年,OIE-AI 标准删除了NAI、LPNAI、HPNAI 的表述,直接表达为AI、LPAI 和HPAI,并在须通报疫病名录中明确了何时进行通报。2017 年,OIE 又细化了标准条款,如增加了羽毛和羽绒产品的AIV 灭活工艺等,使标准的科学性更强。

2008 年后,OIE-AI 标准变化较少。但LPAI事件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发生,威胁到动物卫生、公共卫生、粮食安全、农业生产力和全球贸易。AIV亚型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许多OIE 成员表示其在执行OIE 标准过程中遇到诸多挑战:错误解释和应用AI 定义;在通报LPAI 时,较难识别具有人兽共患潜在风险的LPAIV;通报要求条款不明确,导致部分成员实施不合理的贸易壁垒;较难定义散养家禽及其在AI 流行病学和传播中的作用;判定LPAI 和HPAI 无疫状态的要求不明确;监测条款内容不详尽,如缺乏野鸟AIV 监测指南;疫苗在控制和预防HPAI 方面作用不明确,包括缺少对维持或恢复无疫状态的影响等。为此,OIE-AI 特设小组在2017 年开始对AI 标准进行全面审查,并于2018—2019 年对具有争议的重要内容进行深入研究,起草了2 份特别工作组研究报告。最终经过多轮修订,最新版AI 标准于2021 年5 月第88届OIE 代表大会正式通过,较2008 年版进行了大范围的修改,增加了野鸟群体监测、早期预警和LPAI 群体监视等重要内容,明确了AI 通报要求、无疫状态定义和无疫状态恢复的条件,优化了区域化和生物安全隔离区实施指南以及基于商品的特定风险缓解措施,补充了安全商品和感染隔离区等条款。OIE 陆生法典委员会1998 年首次发布AI 标准,现行版本为2021 年版。本文将重点对2003、2005、2008 和2021 年几个变化较大的版本进行介绍。

1 2003年版OIE-HPAI 标准

OIE-AI 标准不仅是OIE 成员开展AI 防控的国际标准,也是世界贸易组织(WTO)指定的禽及其产品国际贸易应遵循的准则。2002 年OIEHPAI 标准内容较简短,仅包括4 个条款。2003 年OIE 对其进行大范围修改,引入了NAI 和散养家禽等概念,增加了25 个条款,总计29 个条款。新增条款主要集中于禽及其产品进出口贸易要求,包括从NAI 不同状态国家、地区或生物安全隔离区进口活家禽、初孵雏禽、家禽种蛋、食用禽蛋、蛋制品、家禽精液、家禽鲜肉、肉制品、火鸡鲜肉、火鸡内脏、家禽羽毛和羽绒及肉骨粉等要求,同时增加了生物安全隔离区和无疫区条款,详见表1。

表1 2003 年版HPAI 标准内容

2003 年版标准提出的商品进出口贸易要求具体而详实,使各国相关贸易有据可依,既保障了贸易安全,也对各国相关产品行业从业者提出了严格要求。生物安全隔离区等条款的引入,对HPAI 防控意义重大。

2 2005年版OIE-AI 标准

2005 年OIE 正式将标准名称由HPAI 修改为AI,并对标准条款进行整合,由2003 年的29 条缩减至23 条,使标准的操作性更强。

2.1 修改无疫状态条款

2005年版AI标准删除了“无HPAI国家”“HPAI感染区”2 个条款,增加了“无HPNAI 国家、地区或生物安全隔离区”1 个条款。此次修订增加了无 HPNAI 地区或生物安全隔离区相关内容,内容上更科学和实用。

2.2 其他修改

一是合并进口卫生要求相同的2 个家禽羽毛与羽绒进口建议条款;二是整合禽鸟肉制品、鲜肉等条款,删除禽鸟内脏进口建议;三是增加从无HPNAI 国家、地区或生物安全隔离区进口初孵雏禽、家禽精液和家禽种蛋建议3 个条款,删除从这些国家和地区进口蛋制品的建议。

3 2008年版OIE-AI 标准

2008 年版标准由23 条增加至33 条,最主要变化是增加了监测和具体商品AIV 灭活的条款。

3.1 增加监测条款

新版标准增加了“监测引言”“监测的一般原则与方法”“监测策略”“证明无AI 或HPAI状态”“国家、地区或生物安全隔离区发生疫情后重新申请无NAI 或无 HPNAI 认证:附加监测条件”“无NAI 的养殖场:附加监测条件”6 条监测条款。良好的监测策略将有助于传播快、致病性强、危害大的AI 早期发现和控制。

3.2 增加具体商品AIV 灭活条款

增加了“蛋及蛋制品AIV 灭活程序”“禽肉品中AIV 灭活规程”,这两个条款与新城疫标准基本一致,具体商品灭活条款的提出将有助于安全贸易。

3.3 其他修改

一是增加非家禽种蛋和初孵雏禽的进口建议。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非家禽产品进出口贸易日益增多,故增加了这2 个条款。二是增加“血清学和病毒检测的应用和解读”条款,以方便相关产品进出口贸易检测。

4 2021年版OIE-HPAI 标准

2021年版标准从结构和内容上都有较大变化。2005 年版将标题由HPAI 变更为AI,时隔16 年再次将标题改回HPAI,内容聚焦于HPAI,条款由2008 年版的33 条缩减至30 条(表2)。

表2 2021 年版HPAI 标准内容

4.1 条款的目的

(1)总则(1 个条款):主要介绍了HPAI 定义、疫病通报要求、疫病监测和AI疫苗接种等基本情况。

(2)疫病状态(5 个条款):旨在帮助成员判断和建立相关无疫国、无疫区以及生物安全隔离区,加强疫病防控,开展安全贸易。

如前所述,耦合度只能说明各子系统相互作用程度的强弱,却无法反映协调发展水平的高低。因此,引入耦合协调度模型,用来揭示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系统间的同步性、有序性,同时也反映系统间动态、平衡发展状态,能更好地评判城市化和生态环境系统交互作用的整体协调程度。[19]

(3)特定商品进出口贸易建议(16 个条款):目的是防止HPAI 传入进口国。这些建议考虑到贸易商品的性质、出口国、地区或生物安全隔离区的动物卫生状况以及适用于每种商品的降低风险措施。

(4)特定商品HPAIV 灭活(3 个条款):为不同性质的商品提供不同HPAIV 灭活方法,便于成员操作。

(5)监测(5 个条款):从监测原则、策略、HPAI 早期预警、无疫监测、野鸟群体监测以及家禽群体LPAI 监视策略等方面为成员提供可采取的监测手段,有利于随时监测AI 疫病情况,控制AI疫病蔓延。

4.2 主要变化

4.2.1 更新监测条款 删除了除“证明无AI 或HPAI 状态”以外的4 个监测条款,增加“AI 监测原则”“HPAI 早期预警监测”“野鸟群体监测”“家禽群体LPAI 监视”。经过多年实践,许多成员发现原标准监测条款内容不详尽,亟需修改,故本版对监测条款做了大范围调整。

4.2.2 调整无疫状态内容 新标准明确了AI 无疫状态定义和无疫状态恢复条件,增加了在无HPAI国家或地区内建立感染隔离区的内容,进一步优化了区域化和生物安全隔离区实施指南。感染隔离区可以较大限度减少HPAI 暴发对无疫国和无疫区禽及其产品贸易的影响。这些无疫状态相关内容的修改为AI 防控提供了技术支持。

4.2.3 删改仅与AI 相关的条款 2021 年版标准内容主要集中于HPAI。本次修订在保证标准内容完整的前提下,对仅与AI 相关的条款进行大范围调整。一是删除仅与AI 相关的7 个条款,包括“确定国家、地区或生物安全隔离区的NAI 状态”“无NAI 国家、地区或生物安全隔离区”以及从无NAI国家、地区或生物安全隔离区进口初孵雏禽、家禽种蛋、食用禽蛋、家禽精液、家禽鲜肉。二是将仅与AI 相关的4 个条款修改为与HPAI 相关的条款:将从无NAI 国家、地区或生物安全隔离区进口活家禽(不包括初孵雏禽)的建议修改为从无HPAI国家、地区或生物安全隔离区进口这些产品的建议,将蛋/蛋制品以及禽肉两个条款的AIV 灭活程序修改为相关产品中HPAIV 灭活程序,将证明无AI或HPAI 状态修改为证明无HPAI 状态的监测。

4.2.4 明确AI 通报要求 标准总则明确了AI 通报要求,如家禽中流行的LPAI 病毒(LPAIV)如果突然出现毒力异常增加,应作为新发疫病通报;家养和圈养野生鸟类如果发生已被证实可自然传播给人类,并能造成严重后果的LPAIV 感染,以及家禽之外的其他禽类(包括野生鸟类)感染A型HPAIV,应进行通报;报告家禽以外的禽类(包括野鸟)感染A 型HPAIV,或者家养(或圈养)的野生鸟类感染LPAIV,若不影响该国家或地区的HPAI 状况,成员不应以此通报或以不应通报的其他禽类感染A 型流感为由,禁止家禽产品国际贸易。这些通报要求将有利于成员厘清真正需要通报的疫情,并减少不必要的贸易壁垒。

4.2.5 其他修改 一是因贸易的发展,家禽以外的禽类标本、毛皮及狩猎品的进出口逐渐增多,故法典增加了这些产品的进口建议及其HPAIV 灭活程序。二是删除了血清学和病毒检测试验的应用和解读条款,因这部分属于OIE 手册涵盖的范畴。三是增加了安全商品条款,对于所列的4 种安全商品,无论出口国或地区HPAI 状况如何,都可安全出口。四是支持在特定情况下使用AI 疫苗,如当监测结果表明无感染时,疫苗接种不影响国家或地区的无HPAI 状态,当仅靠扑灭政策不充分时,也可开展疫苗接种控制HPAI。五是降低国际贸易卫生措施要求,如旧版要求无疫区发生疫情后3 个月才能申请恢复无疫状态,但新标准只要求28 d,再如取消了初孵雏禽、精液和活禽等危险商品需在无疫区至少饲养21 d 的要求。六是厘清家禽定义,将其列入陆生法典术语中。七是明确HPAI 定义和AI 在流行病学和传播中的作用。

5 思考和建议

AI 作为一种危害严重的动物疫病,对于我国家禽业发展和进出口贸易影响较大。在标准化工作日益国际化的大背景下,OIE-AI 标准作为各国禽及其产品出口的重要依据,即使是细微的修订也可能会产生重大影响,跟踪翻译、研究和践行相关国际标准意义重大。目前,2021 年版OIE-AI 标准内容变动较大,标准题目由AI 改为HPAI,这种降低国际贸易卫生措施的要求,将会对全球家禽行业发展和相关产品进出口贸易产生较大影响,故提出以下几点思考和建议。

5.1 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

作为WTO 唯一指定动物卫生领域国际标准,OIE 标准在动物及动物产品国际贸易中举足轻重。参与OIE 标准制修订是全体成员的权利和义务。我国自2007 年恢复OIE 主权后,在加强对OIE 标准跟踪、研究和运用的基础上,积极参与OIE 标准的评议和制修订工作,也逐步建立了一支具备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了解标准化工作,熟悉动物及产品国际贸易规则的专家队伍。下一步,应进一步优化和补充专家团队,积极联系和吸收来自行业协会和企业的专家和技术团队,在引进来的基础上走出去,把我国动物卫生领域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甚至团体标准、企业标准推广到国际社会,为科学制定OIE 标准,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6]。

5.2 科学制定法律法规及标准体系

WTO-SPS 协定鼓励各国基于国际组织的标准、指南或建议制定本国法规、措施和标准,以便与国际通用办法协调一致,促进国际贸易开展。建议我国在制定家禽行业相关法规、规范或标准时充分考虑标准法规协调性,深入研究OIE-HPAI 标准内容,力争制定高质量标准和管理规范。

5.3 继续推进HPAI 生物安全隔离区建设

我国及其他若干国家的经验表明,建立HPAI生物安全隔离区(无疫小区)是有效控制AI、稳定国际贸易和国内经济的重要举措。截至目前,我国已建立山东民和牧业股份有限公司等6 个无HPAI 小区。这些无疫小区的产品已经得到国内跨省区的认可和部分国际贸易伙伴的双边认可,也验证了无疫小区建设是逐步消灭AI 疫区的一种推荐途径。我国应继续加大力度推行HPAI 无疫小区建设,根据OIE 国际标准的修改及时调整我国的管理技术规范和建设标准。在建立统一有效的生物安全管理体系,规定动物疫病应急实施方案、家禽标识和追溯系统,实施有效官方监管等领域,建立与OIE 标准协调的机制,以期建立更多无HPAI 小区,推动中国的家禽及产品走向国际。

5.4 持续强化国内AI 防控

目前,OIE 将标准题目由AI 改为HPAI,意味着标准范围收缩,并且要求各国/地区不能针对LPAI 疫情发布贸易禁令,这种调整一定程度扩大了AI 通过禽类及其产品国际贸易跨境传播的风险。2021年版标准对AI监测内容也进行了大篇幅调整。我国应参透相关修改,加强对家禽和非家禽(包括野生鸟类)的HPAI 和LPAI 监视,开展HPAI 早期预警监测,持续跟踪AI 动态和流行病学状况以及病毒的遗传进化情况,并据此采取适当的预防和控制战略。同时,要恰当使用AI 疫苗,加强AI防控,结合我国居民喜欢购买活禽的现状,重点监控活禽市场,防止病毒通过活禽交易传播。对散户实施增设防鸟网等封闭管理措施,较好控制疫病源头。

5.5 加强产品进出境检疫

2021 年版OIE-HPAI 标准内容集中于HPAI,涉及LPAI 内容较少,并降低了部分禽及其产品进出口贸易卫生要求,并要求成员在不影响该国家或地区HPAI 状况的情况下,不得因报告家禽以外的禽类(包括野鸟)感染A 型HPAIV,或者家养(或圈养)的野生鸟类感染LPAIV 而禁止家禽产品的国际贸易。鉴于某些LPAIV 亚型有可能变异为HPAIV,如H5 和H7 亚型,即使OIE-HPAI 标准中提供了对LPAI 的监视策略,但在各国实践过程中,尤其是低收入国家可能无法有效开展LPAI监视。考虑到我国家禽及其产品进口多、出口少的实际情况,这些修改可能造成病原随动物及其产品在我国甚至全球传播,导致全球公共卫生危机[7]。故建议我国切莫放松防控意识,加强禽及其产品进出境检疫,严控监管,将他国HPAI 病毒挡在国门之外。

猜你喜欢
隔离区家禽通报
《水土保持通报》第七届编委会章程
《水土保持通报》第七届编委会成员名单
通报:存在侵害用户权益行为的84款App
提高家禽孵化率的有效措施
如何防范家禽钙磷缺乏症
夏季散养家禽缓解热应激的喂养策略
家禽病快速确诊要领
传染病隔离区护理人员心理状态质性研究
中国英雄
动物园饲养动物损害责任的类型化与规则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