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课堂教学中教师语言的魅力

2022-02-13 11:42夏冬兵
安徽教育科研 2022年1期
关键词:兴趣语言课堂教学

夏冬兵

摘要: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之间最直接的情感交流工具就是语言,尤其是教师的课堂语言,有着其独特的魅力。教师语言是课堂教学的兴奋剂,是学生思维的催化剂,是文本过渡的润滑剂,更是学生学习动力的催进剂。教师课堂语言的运用既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

关键词:课堂教学 语言 兴趣

教师良好的语言表达,可以激励学生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教育教学中来。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语言的表达很是值得我们去探究。接下来从六个方面就著名教育家薛法根老师的一节《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展示课,浅谈一下笔者对教师课堂语言在教学中的应用的一些认识。

一、幽默性的语言,能极大地调动学生课堂参与性

幽默的课堂语言可以使文本知识变得有趣,变得浅显易懂。幽默的课堂语言可以让学生精神放松,思维活跃,情绪高涨,让课堂气氛和谐。此外,能讲幽默性话语的老师是学生喜欢的老师类型中的一种,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课堂距离,更能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性。

薛发根老师在教学《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篇课文时,在导入环节他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一句话真的就没有人怀疑过它,或者说你们是不是真的就相信这句话?为什么?”学生说了自己的观点。这时,薛老师启发道:“难道真理不是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吗?你们至少也要象征性地问一个,不然这个真理诞生得也太容易了吧!不是说要一百个问号之后才有真理吗?”诙谐幽默的语言,一下子点悟了学生,这时有很多学生纷纷举手说出自己的疑问,从而为课文教学打下了坚实的“质疑”基础,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研究、讨论课题的兴趣。

二、启发性语言,可以促进学生积极思维

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朱熹说:“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后人将其概括为“启发”。可见,启发教育在我们古圣人眼中的重要性,启发式教育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然而,启发式教育离不开有效的启发性的语言的运用。启发性语言的有效运用,能有效促进学生积极思维。足见教师的启发性语言,在启发式教育中的作用有多重要。

例如,薛发根老师在教学《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时,在导入环节充分激起了学生对文本的兴趣,学生特别想知道真理到底诞生在什么时候。薛老师就针对学生强烈的好奇心,用四问的方式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这四问分别是:“你信吗?”“你了解了吗?”“你比较过吗?”“你这样想过吗?”

在阅读和探讨中,薛老师巧妙地、幽默地激发了学生对真理诞生过程的兴趣,从而促使学生在质疑中不断思考,寻找答案,再将心中的问号变成感叹号。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积极思考、讨论,再思考、再讨论,最终领悟了文本中的道理。

三、过渡性的语言,能使文本教学自然流畅

有一种教学言语,常被教师忽视,那就是课堂教学过渡语。一篇课文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教师进行恰当地分割后引导学生学习。也就是说,一堂语文课是教师对文本知识内容的重新组合,之所以衔接自如,是因为在对文本知识内容重新组合后,衔接上常常设计了独到的过渡语。

例如,薛老师在教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课文第一、第二自然段后,他设计了这样一个过渡语:“用什么来证明这是一个真理呢?”很自然地将教学内容过渡到文本中的第三至第六自然段,从而使得文本中知识点的衔接自然流畅。

四、简练性的语言,更能让学生明白教师的意思

教师的课堂用语帮助学生与文本之间建立连接与沟通,引导学生感悟并思考文本,教师在课堂中的用语应该做到简练。简练性的语言体现着教师的智慧,更有利于教师把课堂时间留给学生。

例如,薛老师在教《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篇文章的时候,其在课堂中的语言就做到了简练、明了,学生一听就能明白。如“课文中用了哪些例子来证明观点的?”“哪里体现他们是有心人?”“文中哪些是‘发现’?哪些是‘发明’?”等。

五、鼓励性的语言,能调动学生参与研读文本的兴趣

“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在我们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不能吝啬自己的鼓励性语言,一个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表现、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感悟个性化的多少、学习效率等都离不开教师有效的鼓励性语言的运用。鼓励性的语言能够让学生学习的情绪兴奋起来,从而唤起他们听课、思考的积极性,在课堂学习中始终精神饱满、热情高涨,这对顺利完成课堂教学目标是非常有利的。

薛法根老师在教学中有下面这样一段精彩的教学片段。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句话难道没有人怀疑过它,或者说你们是不是真的就相信这句话?为什么?”有几位学生说出自己的观点。

这时,薛法根老师启发道:“真理不是说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吗?你们至少也要象征性地问一个,不然这个真理诞生得也太容易了吧!不是说要一百个问号之后才有真理吗?一个没经过质疑的‘真理’,它可能不一定就真的是真理,而可能会是什么呢?”

生大笑道:歪理。

师:你们是要真理,还是要歪理呢?我想现在你们肯定有了答案。

学生开始蠢蠢欲动了,互相看看彼此,环视班级,终于有学生开始举手发问。

生1:真理必须是在一百个问号之后才可能诞生吗?

生2:一百个问号之后就真能诞生真理吗?

生3:我平时就是个小问号,为什么我没发现真理呢?

学生在发问的过程中,薛老师始终是认真听着,不时地点头、微笑。

师:这就对了,不去问哪来的思考,没有经过思考又哪来的真理。可以肯定地说没有质疑肯定是诞生不了真理的。恭喜你们离探知真理又进了一步。現在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一找,作者在提出这个观点之后又是如何解释这个观点含义的?

在这一交流过程中,教师的鼓励性话语(口头语言和动作语言)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研读文本的兴趣,也增加了他们继续探讨文本内涵的信心。

六、与时俱进的语言,能激发学生对语文课浓厚的兴趣

与时俱进的语言,是指符合学生口味的、兴趣的语言,即“他们的话”。这样,在实际教学中就能很轻松地拉近学生和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沟通和理解的距离。

例如,薛老师在教《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过程中,有这样的一段教学实录。

学生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师笑着问道:“发现真理容易不?”

生:从见微知著中,我知道不容易。

生:一般人是不可能轻易地发现真理。

师:那我们是一般人吗?

生:有一点。

师:如果你是这样的人,那我要恭喜你,因为你离发现真理不远啦!”

一段精彩的对话,彰显了教师与时俱进的语言魅力和艺术,让学生感到教师的和蔼可亲。师生在文本这个平台有了语言的默契和认识的一致。这样的语言表达学生们是喜欢的,也有助于教师融入到学生当中,将学生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将学生融入到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当中,从而更有利于教学活动的进行。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素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语言的运用不仅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

参考文献:

[1]吴小丽.浅谈语文课堂教学幽默语言的使用[J].新课程(教师),2010(8).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3]第斯多惠.德国教师培训指南[M].袁一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835.

[4]薛法根.为言语智能而教[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6.

责任编辑:唐丹丹

猜你喜欢
兴趣语言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我有我语言
语言的将来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