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消费行为学课程思政的实践探索

2022-02-13 12:56:27闫国东孙灏
高教学刊 2022年3期
关键词:实践探索课程思政

闫国东 孙灏

摘  要:开展课程思政,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学生专业素养,实现高校“育人”目标的重要途径。文章首先通过总结旅游消费行为学的课程特点以及课程教学的不足,得出开展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其次分析开展课程思政的前期基础,最后从教育目标、教学方法和手段、挖掘德育元素、课程设计四个方面来论述如何进行课程思政的实践途径。

关键词:课程思政;旅游消费行为学;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2)03-0171-04

Abstract: Carrying ou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urses is an important way to improve classroom teaching effect, students' professional quality, and realize the goal of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firstly summari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urse Tourism Consumption Behavior and the insufficiency of the course teaching, and then draws the necessity of developing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urses and political affairs. Secondly, it analyzes the preliminary foundation of developing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urses. Finally, it excavates the educational goals, teaching methods and methods. Moral education elements, curriculum design four aspects to discuss how to carry ou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urses.

Key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urses; Tourism Consumption Behavior;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在2019年召開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并指出思政教育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1]。同时,党的十九大指出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新时代我国旅游呈现大众化的特点,旅游休闲成为新时代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渠道[2]。更好理解人民旅游的消费行为特点,满足他们的旅游消费需求,有利于促进中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针对旅游业的新发展趋势,业内需要一批具有综合能力、高素质,能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旅游事业中的旅游人才。开展旅游消费行为课程思政建设,有利于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观,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同时注重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他们独立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旅游管理专业素养,使学生能适应社会主义新时代旅游业发展的要求。因此,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旅游消费行为学课程为例,探讨旅游管理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

一、旅行消费行为学课程特色与教学不足

(一)课程特色

旅游消费行为学是我校旅游专业学生的专业核心课程,是实现培养旅游管理人才的主要专业课程之一。主要包括旅游消费者行为概述,影响旅行者消费的因素,和旅游信息的处理,家庭与旅游消费行为。该课程为旅游类专业学生学习其他旅游专业课程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该课程不仅仅关注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程度,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3]。通过课程学习,学生能将旅游消费行为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独立分析和解决旅游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利用实习的实践机会与其他课程知识点融会贯通。

(二)课程教学不足

旅游消费者行为是集旅游学、消费者行为学、消费心理学等多门课程而组成的一门课程,知识点庞杂,并且课程部分内容来自外国的研究,缺乏本土的案例,较难理解。传统的旅游消费行为学课程教学手段和方法单一,以教师传授为主,学生主动学习兴趣不强。其次,教师对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树立学生正确价值观的教育目标认识不足,导致课程内容与培养目标难以实现紧密结合[4]。同时,缺乏对教学效果评价的方法,无法判断学生能力和思想政治水平的提升程度。由此看来,传统教学模式难以起到很好的教育效果。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对课程进行改革优化是非常必要的。

二、旅游消费行为学课程思政前期基础

(一)课程思政教师队伍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5]”各门专业课教师与思想政治教师都是高校思想政治建设的中坚力量,专业课教师的育人水平直接影响着课程思政效果,因此,专业课教师需要有德育意识和能力。游客消费行为学的课题组教师在学校和学院的组织下,定期接受课程思政教育的培训,加强了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识并积累了先进的课程思政教育理念。在学校的引领下,课题组教师不断提高自己基本的思想政治素养和“育人”能力,努力使自己能够“胜任”,并且“善任”[6]。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积极鼓励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工作,激发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热情。学院也将教学资源向课程思政方面倾斜,将教材与教辅材料订购、课时安排、人员配置、实验室安排、实验室装备等都给予优先考虑,在物质与精神上给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的教师以鼓励与表彰,形成有效的激励制度,激发了专业课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热情。

(二)课程思政教学条件建设

为了顺利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条件建设是必不可少的,包括教材建设和网络课堂建设。教材作为课程的载体,体现了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会对学生产生重大的影响[7]。旅行消费行为学课程立足于旅游学科和本课程的特点,课程组制定了教材组合策略,开发符合课程思政和教学要求的教材。课程选取最近两年出版的国内教材,确保教学素材的新颖性,并且精选由Susan Horner and John Swarbrooke主编的《Consumer Behavior in Tourism》的原版教材,保证教学内容前沿性和科学性。其次,课题组充分挖掘课程的思想政治内容,并搜集与课程教学相关的思想政治内容和本土企业案例,以讲义、案例集的形式作为辅助教材和学生通识性教育教材,用来弥补教材中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不足,并加强本土教学的特色。同时,为了满足网络课堂教学的需要,学院也建设了旅游消费行为课程网络课堂,完善课件等网络资源,增加课程的试题库,弥补线下教育的不足。

三、旅游消费行为学课程实践途径

(一)以“立德树人”为教育目标

高校的立身之本在于教书育人,通过专业知识传授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为社会输送符合时代需求,全面发展的人才[8]。开展课程思政就是满足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培养德才兼备,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因此在开展课程思政的过程中需要将知识传授、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9],教育三要素缺一不可。

旅游消费行为学课程教学团队贯彻“立德树人”的理念,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为目标,在学生掌握旅游消费者行为学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的基础上,在课程教学环节精心设计,提高学生对于问题的思考分析能力、表达观点能力和实地调研等综合能力。同时,旅游消费行为学课程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实现对学生的价值引领,在课堂教授的过程中解答学生的思想困惑、价值困惑、情感困惑,提高个人品德修养,激发其为国家学习、为民族学习的热情和动力,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帮助他们在创造社会价值过程中明确自身价值和社会定位,增强学生的专业认同感。

(二)以“三维”课程组织形式改革教学手段与方法

2017年,时任上海市委书记的韩正指出,要抓好课堂育人、实践育人、网络育人的改革创新,坚持教育同社会实践相结合,增强互联网意识,推动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9]。单一的教育方法和手段会有很多局限性[10],因此课程思政的开展需要采取多样、创新的教学方法,来保证课程思政的效果。旅游消费行为学探索课堂教学、社会实践、网络运用“三维”课程组织形式,对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创新(如图1所示)。

在课堂教学方法上,采用案例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实践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启发教学法一般通过引入案例和社会热点问题,学生发表观点,教师进行点评并做补充,引导学生的思考。同时,将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利用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自身的优势和资源,展开邮轮实习+调研访谈、实地调研+小组讨论的教学方法。在老师的组织带领下,学生进行实地调查研究,自主得出调研结果,同时回馈课本知识点,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对思政教育理念和践行标准进行引导和梳理。

旅游消费行为学课程思政要进行教学手段的创新。在课堂教学中,采用PPT教学的形式,用专业资料以及国际专业网站的网络信息等以补充教材内容的不足。其次,利用课程网站的视频资源和自测题库,在线上提供学生学习的平台,供学生课前、课后进行学习,巩固课上的教学效果。同时,利用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网上论坛,对老师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建立微信讨论组、QQ群等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与学生交流并传播课程信息。

(三)挖掘课程中的德育元素

旅游消费行为学课程充分挖掘课程里的德育内容,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课程教学中,以点带面,推动课程思政的开展,实现对学生潜移默化教育的作用,激励他们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中去[11]。课程组将旅游消费行为学课程中的德育元素分为四个方面:政治认同、国家意识、文化自信和公民人格,将这些德育元素与课程各个章节内容的专业知识相结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实现对学生的价值引领(见表1)。

(四)课程思政教学設计

根据课程思政育人目标的要求,教学大纲的设计应该从传授知识、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三个方面出发,设计相应的教学目标、方法手段和教学评价。如表2,以第七章家庭与旅游消费行为为例,按照“立德树人”的三个目标,分别设计不同的教学和评价方法。在传授知识目标上,还是按照测试和考试的分数来对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效果进行评价。在能力培养和价值观培养方面,教师则更多需要从学生平时的表现来判断。比如对能力的考察,可以从小组对影响家庭旅游消费行为因素实地调研的完成情况,来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能力进行评价。对价值观的考察,可以从学生对热点问题和案例的判断来考察,看学生的发言是否符合正确的价值观。在期末,教师对这两个方面的考查,并不需要作为重点。同时,教师需要在平时的教学方法过程中,与学生交流并不断反思如何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如何提升教学效果。

四、结束语

旅游消费行为学课程以“立德树人”为教育理念,开展课程思政,实现专业课与思政课同向同行,不断推进旅游消费行为学的课程改革。本研究优化了旅游消费行为学的课程体系,根据“立德树人”育人目标重新设计了教学大纲,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强调学生在渗入式思政教学环境中踊跃参与、乐于展示自我,鼓励学生充分表达思想和理念。通过日常课堂思政教育的强化练习和渗透式引导,丰富了学生课程学习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素养、专业思维。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EB/OL].[2019.03.18].http://www.gov.cn/xinwen/2019-03/18/content_5374831.htm.

[2]蔡家成.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是新时代旅游业的根本任务[N].中国旅游报,2018-2-6(3).

[3]苏洁.《旅游消费者行为学》课程教学范式改革实施策略[J].当代教研论丛,2019(1):124.

[4]荣浩.“旅游消费者行为学”课程教学大纲构建——基于OBE理念[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7,32(5):42-46.

[5]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N].光明日报,2019-3-19(1).

[6]陆道坤.课程思政推行中若干核心问题及解决思路——基于专业课程思政的探讨[J].思想理论教育,2018(3):64-69.

[7]杨晓东,甄国红,姚丽亚.应用型高校专业课程思政教材建设关键问题之思[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0(5):68-75.

[8]石丽艳.关于构建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10):41-43.

[9]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上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切实把高校思政工作落到实处[EB/OL].[2017.04.10].http://dangjian.people.com.cn/n1/2017/0410/c117092-29199033.Html.

[10]郑敬斌,李鑫.科学构建课程思政教学体系谫论[J].思想理论教育,2020(7):65-69.

[11]梅强.以点引线以线带面——高校两类全覆盖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8(9):20-22+59.

猜你喜欢
实践探索课程思政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科技视界(2017年23期)2017-12-09 10:55:55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科技视界(2017年21期)2017-11-21 09:06:22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微课程”转化“数学后进生”的实践探索
考试周刊(2016年89期)2016-12-01 12:50:30
集中抄表在电力营销管理中的实践探析
政治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主体参与的实践探索
考试周刊(2016年85期)2016-11-11 01:56:54
新形势下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实践探索
财会学习(2016年19期)2016-11-10 05:20:43
浅谈新时期煤矿员工教育培训的实践探索
企业导报(2016年20期)2016-11-05 19:09:20
《机电传动控制》课程实验教学改革探讨
科技视界(2015年25期)2015-09-01 16: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