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治莉 蔡飞燕 林星镇
1.南昌市洪都中医院护理部,江西南昌 330008;2.南昌市洪都中医院康复科,江西南昌 330008
静脉留置针在临床应用广泛,有操作简单等优点,能减少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但多数老年患者血管弹性减弱、脆性增加,抗机械能力较差,静脉输液中会发生静脉炎等并发症,给老年患者带来生理、心理上痛苦,影响患者疾病治疗[1-2]。使用科学的质量管理模式预防老年患者静脉炎发生是目前临床急需解决的热点问题。目前对老年患者静脉炎预防仅限于穿刺方法、留置针护理等单一因素研究,效果不佳。PDCA循环理论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提出,通过计划(P)、执行(D)、检查(C)、处理(A)的科学工作程序管理,减少护理中差错发生,更好地促进患者康复[3-4]。本研究探讨PDCA 循环法预防老年患者发生静脉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选择2021年3月至5月南昌市洪都中医院收治100 例静脉留置针治疗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改进组,每组各50 例。对照组中,男26 例,女24 例;年龄65~79岁,平均(72.36±2.14)岁;疾病类型:胫骨平台骨折8 例,股骨颈骨折7例,股骨头坏死6 例,肩袖损伤8 例,肩周炎5 例,腰椎间盘突出症6 例,肱骨干骨折8 例,其他2 例。改进组中,男27 例,女23 例;年龄65~79 岁,平均(72.39±2.11)岁;疾病类型:胫骨平台骨折9 例,股骨颈骨折8例,股骨头坏死7 例,肩袖损伤6 例,肩周炎5 例,腰椎间盘突出症6 例,肱骨干骨折8 例,其他1 例。两组的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医院(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获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患者同意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①患者行静脉留置针穿刺输液治疗;②年龄65~79 岁;③穿刺部位无皮肤破损、肿胀等。排除标准:①严重精神障碍者;②不配合留置针者;③凝血功能障碍者;④皮肤外伤或感染者;⑤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及肿瘤患者。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穿刺前向患者解释静脉留置针的重要性,取得患者理解和配合,操作中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穿刺完成后按照“U”固定方法用透明敷料固定,留置时间为3~5 d,留置期观察穿刺皮肤与静脉情况,皮肤出现红肿、渗液等异常情况立即拔除留置针;每次封管前,采用生理盐水冲洗留置针管道,再采用正压封管,避免应药物残留导致留置针堵塞。改进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PDCA 循环管理,措施如下。①计划阶段(P):由护士长、责任护士组成质控管理小组,全面评估患者病情、静脉留置针使用情况、对疾病和留置针使用知识了解程度等,从护理人员、患者、留置针选择及注意事项、护理方法等分析静脉留置针输液所致静脉炎的原因,如留置针固定不牢靠、冲管、封管操作不当,根据留置针致静脉炎的原因结合实际制定相应改进计划。②实施阶段(D):a.加强护理人员学习和培训。每周开展1 次静脉留置针使用和护理小讲课,加强全体护理人员静脉留置针相关理论知识与实践培训,包括留置针选择、固定方法、冲管与封管方法、老年患者血管的选择、穿刺技巧、注意事项和静脉炎的预防等,邀请高年资、穿刺技术熟练、临床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分享穿刺心得与经验。b.加强健康宣教。依据患者文化程度进行针对性一对一交流,讲解留置针管理和维护注意事项,嘱患者在输液中避免肢体下垂,适当抬高置管侧肢体促进血液回流,注意保持敷料干燥、穿刺部位清洁,避免用置管侧肢体提拉重物,勿随意拨动肝素帽和小夹子,穿脱衣物时注意动作轻缓,防止留置针意外脱出。c.做好风险预警。制订预防静脉炎风险评估表,加强对患者静脉炎风险评估,分数>21 分的高度风险采取相应预防措施,并床边重点交班,向护理部上报静脉炎风险表,安排相关人员会诊并给予处理的措施。d.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穿刺处每日更换1 次敷料,采用酒精、碘酒消毒穿刺点,敷料出现渗液、渗血等异常立即更换。e.合理输入液体和药物。依据药物性质和液体输入量调节输液速度,输入刺激性过强药物选择粗大静脉,速度不宜过快,以20~30 滴/min 为宜,输入甘露醇、脂肪乳等药物时在穿刺时与氯化钠溶液相连,穿刺成功后再接入刺激性较强药物。③检查阶段(C):护士长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留置针相关知识考核,包括冲管及封管要求、静脉炎预防与处理等,检查高危患者交接班情况、对预防静脉炎风险评估表使用情况,发现输液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④处理阶段(A):每周组织1 次集中讨论学习,查找问题及出现原因,提出相应改进措施,并纳入下一个循环。
①静脉炎发生情况参照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所制定静脉炎判定标准[5]。Ⅰ级:穿刺部位轻微红、肿,静脉无条索状改变,硬结未触及;Ⅱ级:穿刺部位红肿,静脉有条索状变化,无硬结;Ⅲ级:穿刺部位疼痛、红肿,静脉呈条索状改变,可触及硬结;Ⅳ级:输液部位疼痛,伴发红、水肿,触摸到的条诉状静脉>2.5 cm,有脓液渗出。静脉炎发生率=(Ⅰ级+Ⅱ级+Ⅲ级+Ⅳ级)例数/总例数×100%。②于干预前和干预3 d 评价两组的穿刺肢体疼痛程度[6]。0 级:无痛;1 级:轻度疼痛,但不明显;2 级:中度疼痛,在可以忍受范围;3 级:重度疼痛,难以忍受;4 级:无法忍受疼痛,需要使用镇痛药。③患者出院前发放医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调查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该量表Cronbach′s α 系数为0.858,重测效度为0.866,问卷发放100 份,现场回收100 份,回收有效率为100%,包括操作技术、护理方式、健康教育、并发症预防四个方面,每个方面满分100 分,得分高表示患者对护理越满意。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用秩和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改进组的静脉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表1)。
表1 两组静脉炎发生率的比较[n(%)]
两组干预前的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两组干预后的疼痛程度轻于干预前,且改进组的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穿刺肢体疼痛程度的比较[n(%) ]
改进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表3)。
表3 两组护理满意度评分的比较(分,±s)
表3 两组护理满意度评分的比较(分,±s)
组别 操作技术 护理方式 健康教育 并发症预防 总分对照组(n=50)改进组(n=50)t 值P 值80.56±5.21 86.94±5.13 6.170<0.001 80.59±5.12 86.15±5.04 5.472<0.001 80.64±5.32 86.99±5.37 5.940<0.001 80.69±5.34 87.02±5.39 5.899<0.001 322.84±10.29 345.95±10.42 11.159<0.001
静脉炎是老年患者静脉输液中常见并发症,不仅影响静脉留置针正常使用,还加重患者身心痛苦和经济负担,不利于患者康复[7-8]。采取积极有效地管理方式预防静脉炎发生是保证患者医疗安全的关键。常规管理由护理人员被动遵循医嘱实施护理干预,一定程度上能减少静脉炎发生,但护理措施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管理效果一般[9-10]。
本研究结果显示,改进组的静脉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干预后穿刺肢体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PDCA 循环法能减少静脉炎发生,降低患者穿刺肢体疼痛程度,提升护理满意度。尹丽等[11]研究表明,PDCA 护理用于老年患者,能够减少静脉炎发生,提升患者满意度,与本研究结果类似。PDCA 循环法健全护理管理体系,形成检查、计划、实施、追踪一体化,计划阶段对护理中导致静脉炎发生危险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制定全面、科学地管理方案,有助于护理工作有条不紊进行[12-14]。实施阶段通过加强护理人员静脉留置针穿刺知识学习和技术培训,强化护理人员责任心和工作能力,提高护理人员风险预防意识,有助于提高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安全性,保证患者静脉输液安全[15-16]。检查阶段能及时发现护理问题,采取针对性改进措施,减少护理中意外风险发生,有效预防静脉炎发生,能减轻患者痛苦,增加患者舒适感[17-18]。处理阶段及时总结经验,形成改善现存问题的规范体系,促进护理质量改进,而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护理服务,有助于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提升患者满意度[19-20]。
综上所述,PDCA 循环法在老年患者的应用效果良好,能降低静脉炎发生风险,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护理满意度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