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颖轶 郭红 张威
摘 要:“具身认知”作为认知心理学研究中的新取向代表,从深层次揭示了“身体是语言认知主体”的语言认知本质,强调身体的参与才能激发个体的经验和创造性,身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才能实现有效的语言认知。文章以“具身认知”理论为指导,探索大学“商务英语口语”课程有效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实践,以期深化认知语言学在英语学科领域的建设和理论研究。
关键词:“具身认知”;“商务英语口语”;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2)01-0085-03
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在西方心理学中,认知心理学一直是主要流派。在心理学发展初期,以计算机模拟为基础进行符号加工的模式一直在认知心理学中处于主导地位。随着理论与实践的不断升华,以神经网状结构与并行加工原理为基础的联结主义模式逐渐被认知心理学家所接纳。认知心理学家把联结主义模式与行为主义进行比较,发现这两种模式都把关注对比的中心放在内部心理过程上,着力对调节行为的认知机制进行探索研究,因此将其称之为“认知主义”(cognitivism)。但上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受到认知语言学、哲学、AI技术、机器人智能技术、文化人类学等学科的影响,认知心理学又发生了“后认知主义”(postcognitivism)阶段的变革。在这场变革中,“具身认知”(embodied/embodiment cognition)理论作为认知心理学研究的新取向代表,逐渐成为一种新的哲学认知主张和焦点论题,也影响了认知科学、心理学、神经科学与信息科学等多个学科的发展。近年来,“具身认知”理论对教育教学理论及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具身认知”理论的基本理解
(一)传统认知主义理论及其对教学的影响
传统认知主义认为,“认知是可以进行计算的”,也就是将认知过程诠释成类似于计算机加工符号的过程,是一种对信息进行处理、操纵和加工的过程。把人的大脑与计算机进行类比,大脑如同是对符号进行加工和操纵的形式系统。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是依据人们预先设定的逻辑规则来进行符号处理和运算的,而认知过程是以人们先天或后天获得的理性规则为基础,通过形式化的方式,对大脑已接收的信息进行处理、运算和操作,归结其本质,这些处理、运算和操作都属于计算过程。因而得出“认知的本质就是计算”。如果说大脑相当于计算机的硬件,那么“认知”就是类似于“软件”或“程序”在这个“硬件”中运行的过程。从功能的角度而言,程序是独立于硬件的,那么,也可以视为认知是独立于人的大脑和身体的。因此,在认知心理学理论里也就提出所谓的“离身(disembo-died)的认知或心智(mind)”的理论。“离身的认知”突出地强调了身与心、肉体与灵魂、物质与精神等相对概念之间是相互分离的。身心二元论在西方传统哲学中,备受尊崇。苏格拉底曾指出:“死亡不过是身体的死亡,是灵魂和肉体的分离……身体是灵魂得以净化、自由的绊脚石。”在身心二元论认知思想中,脱离肉身的心智表现在人类大脑上,就是人的智能,表现在计算机上,就是人工智能。总而言之,认知虽然是通过包括大脑在内的身体得以体现,但是它却并非依赖于人的身体,具备独立的特征。
这种哲学上的傳统认知主义理念直接影响着日常教育教学。长期以来,“离身式”教学观一直在教育领域占据着主导地位。“离身式”教学观主张“教学是一种既定心智的抽象表征活动,类似于计算机式的输入、加工和输出的过程。因此,提高教学质量就是提高表征效率和计算输出的效果”。拥有这种理念的人们大多持有的观点是:教育的过程其实就是培养人心智能力的活动过程。可以将教学过程描述为:教师通过特定规范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训练,达到提高学生认知能力的教学目标,让学生逐步掌握与学习内容、学习科目相关的概念、理论、科学范畴和命题等一系列抽象符号。在“离身式”教学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身体只充当了“载体”,并没有在学习内容的认知发展活动中发挥实质性的参与作用。随着心理学研究的深入,出现了一些反对和批判身心二元论的观点以及研究成果,比如发生认识论的提出者皮亚杰就认为,认识是在实践活动中建构而成的,在这个建构过程中,身体的动作及相关活动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在认知过程中,人们认识到人的身体与周围环境相互融合的意义和重要性,这其实是在用新的研究方法改变人们对传统认知科学的诠释,是以新的研究思路对人们认知过程中的意识、情绪和语言等方面进行探究。Beilock S.总结了“具身认知”的特征,称只有“具身认知”能够做到全面开发利用自己的身体和周围的环境,能够激发认知者的创造力,提高学习者的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改善自己的情绪,做出更好的决策。
随着以“具身认知”为代表的第二代认知科学的逐渐发展,身体及感觉经验对认知的作用也开始受到关注。
(二)“具身认知”理论及其引领的教育教学变革
作为一种新的研究思潮,“具身认知”是对传统离身认知观的批判,其倡导者以认知对身体的依赖以及身体经验对认知的重要性为基础,对离身认知理论提出了异议,并逐步地突破了传统纯粹的哲学概念。“具身认知”理论的支持者认为基本不可能存在离开身体并且没有身体经验的认知。“认知是一种具身的活动,这种活动根植于身体,扎根于环境,与有机的生物心理和文化因素紧密联系在一起。对于一个生命体来说,他们的世界和生存环境是其感觉—运动能力‘生成’或‘导致’的。”这些无法否认的事实为“具身认知”理论提供了部分证明。认知对身体的依赖以及身体经验对认知的重要性是“具身认知”理论关注的核心和理论基础。著名心理学教授叶浩生将“具身认知”的内涵归纳为三点,即“认知内容是身体提供的;认知过程的进行方式和步骤实际上是由身体的物理属性所决定的;认知是具身的,而身体又是嵌入环境的,认知、身体和环境组成动态的统一体”。也就是说,我们以人的生理结构所感知到的世界会与以其他生物的生理结构所感知的世界完全不同。可以说,生物能感知到的世界的模样是与其生物体的解剖学结构保持完全一致的,因此,认知是通过身体进行的认知,心智是通过身体形成的心智,如果离开了身体,可以说根本就不存在认知和心智了。这就像是“砍”这个动作,离开了斧子的挥舞就没有任何意义一样;人的“认知”行为,如果离开了身体也不会存在任何意义。
在“具身认知”理论形成过程中,很多教育家都进行了非常积极有益的探索。法国著名的哲学家、数学家笛卡尔一直主张“身心做为对立实体而存在”的身心二元论,他将世界明确地分成不同性质、各自独立的实体,认为身体做为物质实体和心灵实体是不同实体性的东西。英国著名的经验主义哲学家、教育家洛克就对笛卡尔的身心二元论提出了质疑,洛克认为身体感官所获得经验才是人类观念的主要来源。纵观对“具身认知”的探讨,结合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具身认知”在教育学语境下的理论内涵可以概括为具身性、情境性和生成性。具身性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身体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情境性是对教学活动的安排以及教学内容提出要求,要与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现实需求紧密联系;生成性就是强调课堂上的师生互动,“任何教学都是在实体、活动、关系和过程等维度上生成的”。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Carmen Petrick Smith做了一组对比试验,结果证明,通过“具身化”学习的学生的学习成绩明显高于控制组。
二、“具身认知”视域下“商务英语口语”教学模式探究
“具身认知”理论主张认知主体与外部环境的共同作用直接影响认知内容、方式和结果,认知和认知主体的直接参与、不可分离,强调身体、心智和环境的统一才能获得认知,因此,运用“具身认知”理论设计教学,要注重教学要素的和谐性。教学要素包括教师、学生、教学媒体、教学环境及师生认知等,文章以此为依据对“商务英语口语”课程教学进行如下设计。
(一)教学理念具身化
长期以来,由于“离身”学习理念在教师的意识观念中占据主要地位,在设计教学环节时,常常忽略对学习者的身体参与的学习环节的设计,因此,未能形成、掌握和运用体验式学习的方式,也就很难达到让学生亲身参与到学习环节之中并获得认知方面的成长的教学目标。
“具身认知”理论认为,“外界事务与身体互动的过程以及结果都会直接或者间接使得认知主体的肌肉、骨骼、状态等诸多身体结构发生变化,从而使主体的自我感受知觉也随之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即为主体对外界事务的感知、体验与内化,最终将外界事务收纳为主体认知的构成部分”。也就是说,认知的基本构成会受到身体的构造特点等物理属性的影响,这就意味着学习者实际的学习效果会因学习者是否直接参与到实际学习过程之中而不同。让学生直接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亲身实践,能够让他们经历更好的学习体验,收获更多的认知。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关注如何掌控课堂教学的导向,只关注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给学生灌输更多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就是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本来应该体验到的参与性。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相统一的双边活动,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有共同参与课堂活动的教师和学生。教师需要不断反思和创新教学理念,重视课堂教学活动的复杂性和丰富性,从理念上避免教学的程式化,在教学环节设计上,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充分体现学生的参与性和体验性。
(二)教学内容具身化
在运用“具身認知”理论设计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的重要性。学习者是影响学习效果的决定性因素,教师讲得再多、再好,如果学生不配合,对讲授内容不能理解和接受,也不会产生好的教学效果。口语教学更是如此,即便教师在课堂上介绍了再多的理论和技巧,总结了再多的常见词汇和表达方式,学生如果无法接收到有效信息,不能开口练习,这个授课也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因此,在进行口语教学的实践中,要把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运用到制定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实践教学步骤的具体环节中去。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利用好课上的45 分钟,作为教师可以大胆地尝试和探索多种的教学方法,不要只是拘泥于一种教学方式。比如在“商务英语口语”的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看图说话、游戏、角色扮演、小组讨论、演讲、竞赛、情景模拟商务洽谈等形式和方法,以丰富课堂教学,让学生将身心都融入到口语学习的环境中去。“具身认知”理论强调认知具有情境性,认知的形成与认知主体各器官、外部环境的交互不可分离,也不能脱离具体情境独立存在。“商务英语口语”教学的过程,不仅实现了对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要求,而且能够对学生的听力技能、商务交际实践能力有所改善和提高。
“具身化”学习的课堂参与度更高,学生的身心互动体验感更强,因此,教师也应依据“具身评价”原则,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方式重新设置。
(三)教学环境的具身化
教学环境一方面指的是课堂物理环境,另一方面指的是课堂教学氛围。
首先要保证课堂物理环境的和谐性,包括灯光、桌椅布局、教室内外墙彩,甚至空气质量及温度、湿度等,都是影响学生认知效果的重要因素。要摆脱传统的黑板粉笔讲授,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多屏显示技术、智能环境控制技术作为支持,通过微课等数字化课程辅助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性化、智能化、生态性、交互性的智慧教学课堂环境。
其次是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重新整合显性、隐性教学媒介,建立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提供便捷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打造易于身体与技术、身体与环境深度融合的氛围。
教师通过设计具身化的学习环境,利用多种手段给学生提供更多主动体验和尝试的机会,进行具身化教学,以实现学生深度的、有效的学习,达到激发认知主体参与、与主体社会实践经验相联系的教学目标。
“具身认知”理论指导下的“商务英语口语”课堂,打破了传统观念中只关注大脑不注重身体的纯知识教学方式和评估方式,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身体介入度和主动参与度都有了相应的改善和提高,教师也更关注学生的身心成长。通过创建“具身化”学习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打造高效课堂,改善学生的学习现状,切实让学生的商务口语能力得到提升,并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柏拉图.斐多[M].杨绛,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26.
[2]邱关军.从离身到具身:当代教学思维方式的转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31(1):61.
[3]叶浩生,麻彦坤,杨文登.身体与认知表征:见解与分歧[J].心理学报,2018,50(4):468.
[4]叶浩生.具身认知:认知心理学的新取向[J].心理科学进展,2010,18(5):706.
[5]王会亭.从“离身”到“具身”:课堂有效教学的“身体”转向[J].课程·教材·教法,2015,35(12):61.
[6]郭丹,张白玉,贺毅夫.“具身认知”指导下的高职英 语有效教学活动设计原则研究[J].海外英语,2020(12):240.
[7]殷明,刘电芝.身心融合学习:具身认知及其教育意蕴[J].课程·教材·教法,2015,35(7):59.
■ 编辑∕李梦迪
收稿日期:2021-09-10 修回日期:2021-10-18
作者简介:王颖轶(1976—),女,黑龙江哈爾滨人,哈尔滨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大学英语教学研究。
基金项目:2021年度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OBE理念的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的‘金课’建设”(1091);2020年度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商务英语口语一流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SJGY20200319);2020年度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基于具身认知的大学外语课程建构研究”(GJB1320132);2019年度哈尔滨理工大学教育教学研究重点项目“具身认知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智慧学习环境设计与应用”(220190001);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重点研究课题(外语学科专项)“文学伦理学视角下唐德里罗21世纪小说研究”(WY2021052-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