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骨骨巨细胞瘤1例

2022-02-11 17:29:46陈高鹏陈彦华
临床骨科杂志 2022年6期
关键词:单核距骨内踝

陈高鹏,陈彦华

患者,女,58岁,3个月前因扭伤致右踝关节疼痛剧烈,口服药物治疗后疼痛未见明显缓解,于2021年12月2日至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创伤骨科就诊。MRI检查显示:右距骨偏内侧见较大不规则形膨胀破坏,呈稍短T1长T2信号,邻近骨皮质变薄,最大截面约2.7 cm×2.5 cm。CT检查显示:右侧距骨可见偏心性膨胀性骨质破坏,骨皮质受侵,局部欠连续,内缘见小骨嵴,约2.1 cm×2.4 cm×3.0 cm大小。考虑距骨骨巨细胞瘤可能。完善相关辅助检查,排除手术禁忌证后,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右距骨骨巨细胞瘤刮除+内踝截骨植骨内固定术。术中切断三角韧带胫距前部,定位内踝截骨部位,用摆锯锯断内踝后用骨锤、骨凿将其轻轻撬开,充分显露距骨内侧。见距骨周围脂肪组织,质地较硬,距骨内侧壁膨胀缺损,距骨体部有2.0 cm×1.5 cm大小的近长方形软骨漂浮,其深部软骨下骨消失。去除该软骨,同时去除部分脂肪及软组织,刮匙充分刮除病死灶。刮出物呈灰色、暗红色错杂胶冻样,送病理检查。病死灶中置入冻干皮质骨(腓骨)以支撑距骨体软骨下骨,并用冻干松质骨填满周围空隙。复位内踝,用2枚带垫片空心螺钉固定。透视确认内踝复位满意,内固定位置良好。术后病理免疫组化结果显示:CD68(多核巨细胞+),CD56(单核基质细胞+),p63(单核基质细胞+),SATB2(单核基质细胞+),符合距骨骨巨细胞瘤诊断。

猜你喜欢
单核距骨内踝
内踝截骨术的临床应用与进展
距骨全脱位的临床研究进展
分析不同入路治疗距骨骨折的疗效
带血管蒂腓骨头骨骺截骨整形重建内踝的应用解剖与临床应用
一种简单的分离、培养及鉴定小鼠外周血单核巨噬细胞方法的建立
距后三角骨误诊为距骨后突骨折2例
经后内侧和后外侧联合手术入路治疗内踝后踝冠状位骨折的探讨
内踝的应用解剖及临床意义研究
价值工程(2014年13期)2014-04-16 08:06:50
单核Ru(Ⅲ)-edta类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质研究
苯并咪唑衍生的单核钴(Ⅱ)和单核镍(Ⅱ)配合物与DNA和蛋白质的结合反应性及细胞毒活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