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海英
(云南省宣威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宣威 655400)
近年来,由于生猪养殖数量增多,跨省交易频繁等多种因素给非洲猪瘟疫情防控带来巨大挑战。疫情一旦暴发,将对生猪产业、肉食品供给、产业扶贫、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重大影响。
宣威市地处云南省东北部,东与贵州省盘县相邻,南与曲靖市毗邻,西隔牛栏江与会泽县相望,北与贵州威宁县接壤,交通便利。总面积6069.88km2,辖29 个乡(镇、街道)、355 个村(居)委会、1883个自然村共322376 户,是云南省最大的县级农业市,也是我国生猪调出大县。养殖业是宣威市的传统产业,也是农业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截止2022 年6 月,据统计宣威市有生猪散养户231251 户,规模养殖场3938 个,其中:存栏母猪30 头以上的规模化繁殖场1002 户,年出栏生猪50~99 头的规模户1186 户,100~299 头的规模户648 户,300~499 头规模户385 户,500~999 头规模户129 户,1000~2999 头规模户199 户,3000~5999 头以上的147 户,6000~9999 头以上的220 户,10000 头以上的22 户。全市生猪存栏218.25 万头,出栏生猪386.45 万头。生猪产值16.62 亿元。
对非洲猪瘟的防控知识、《动物防疫法》及其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不够,动物防控的重要性未能引起全社会高度重视,有些主要领导对动物防疫工作的必要性和长期性认识不足,重发展轻防疫,重安排轻督查。部分养殖户对动物防疫的主体责任意识淡薄,没有认识到不严格履行动物防疫主体责任可能对社会造成的重大危害。
主要体现在村级防疫人员队伍整体年龄偏大,文化素质偏低,业务技术差、报酬低而留不住人等方面。
2.2.1 年龄结构及文化程度
全市494 名村级防疫员35 岁以下17 人占3.44%,36 岁至49 岁的221 人占44.73%,50 岁至以上的256人占51.83%;在文化程度上大专以上16 人占3.23%,高中180 人占36.44%,初中及以下298 人占60.33%。
2.2.2 村级动物防疫队伍不稳定
因动物防疫员每人每月由中央财政补助200 元、市财政补助300 元,与外出务工相比,补助偏低,导致村级动物防疫队伍不稳定,甚至出现个别村委会因报酬偏低,聘用不到防疫员,导致动物防疫工作难以开展的现象。
非洲猪瘟疫情防控工作已达5 年之久,时间长,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部分成员单位存在松懈、麻痹、消极思想,出现防控责任、措施落实有所松劲现象。
宣威市非洲猪瘟疫情防控指挥部涉及宣传、公安、安监、市场监督、交通等23 个单位,部门联防联控有待加强,部分乡(镇、街道)组织协调不够,造成防控力量不足,监测排查难以实现对辖区内养殖场、屠宰场、冻品市场、无害化处理厂的全覆盖;少数生猪养殖户缺乏生物安全防范意识,导致生猪贩运户及外来人员和运输车辆未经消毒,随意进出养殖区域,导致疫情传入风险较大。
在屠宰场自检制度落实中,要求对屠宰的肥猪必须“头头检”,工作量急剧增加,但专业技术人员不足,导致自检制度落实不到位。宣威市动物卫生监督管理所、云南省宣威市动物铁路查检站、宣威屠宰场管理所三所合并办公,职责多,虽然三所编制有26人,但实际在职的只有7 人(借调、年老、病弱等原因),存在人少事多,造成工作难以正常开展。全市有市A 级屠宰场2 家,乡镇B 级屠宰场16 家,B 级屠宰场全权委托乡镇兽医站开展监督管理,据上级业务部门要求,A 级屠宰场必须进驻官方兽医,在职的7 人当中,有4 人进驻宣润屠宰场,而另外一家宣牧屠宰场却无人进驻,只得委托虹桥街道兽医开展工作,虹桥街道兽医聘请村防疫人员协助办公,所以偶尔存在屠宰场自检制度落实不到位的情况。
①部门联动防控机制建立及运转工作还有待加强,特别是禁止泔水等餐厨剩余物流向养殖场的部门联动监管措施还没有完全落实到位。②餐厨剩余物收集、运输、处置体系不完善。餐厨剩余物监管不到位,没有专门的处理厂,缺乏专业处理,处置不规范,餐厨剩余物流向养殖环节的风险很大,没有做到彻底禁止。特别是学校食堂餐厨剩余物监管仍是空白。
宣威市边境线长,接壤贵州、会泽、富源、沾益等省市县,防疫堵卡面宽点多,在宝山、海岱、杨柳、务德、热水、双河、阿都、普立、得禄9 乡(镇)设置了17 个防堵点,上级相关部门只是在初期下拨少量堵卡经费,后期经费全部是涉及乡(镇)自筹,由于乡(镇)财力有限,造成经费异常紧张。
据行业部门统计,2022 年6 月全市生猪存栏218.25 万头、同比降0.64%,出栏386.45 万头、同比降0.08%,能繁母猪存栏49.52 万头、同比降0.21%,猪肉产量38.11 万t、同比降0.08%。受非洲猪瘟疫情的影响,宣威市生猪价格相对低于周边省份,散养户补栏信心不足,存在空栏情况,淘汰母猪现象突出,生猪存栏呈现下降趋势;但规模养殖场对今年生猪市场行情总体看好,存出栏情况稳定,发展生产的愿望强烈。
3.1.1 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以市人民政府主要领导为指挥长的非洲猪瘟防控应急指挥部,全面加强统一指挥。及时印发《关于做好非洲猪瘟等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通知》《关于印发宣威市非洲猪瘟防控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做好非洲猪瘟防控工作的通知》《宣威市非洲猪瘟疫情应急处置方案》等文件,明确各乡(镇、街道)和市直有关部门的工作职责,落实各乡(镇、街道)属地管理责任、市直有关部门监管责任、经营者的主体责任,做到不等不拖、做实做细,确保责任层层压实,形成联防联控工作合力。
3.1.2 迅速安排部署
接到上级疫情通报后,宣威市高度重视,一方面密切关注疫情动态,另一方面认真组织学习中央、省、曲靖市非洲猪瘟有关会议精神,并及时召开专题会议,分析研判防控工作形势,统筹解决疫病防控工作重点问题,全面安排部署防控工作,要求各乡(镇、街道)和市级有关部门全面抓好各项措施的落实,严防死守,坚决阻断传染源,严防疫情传入。切实做到联防联控要到位、堵卡要到位、检查监管要到位、处理问责要到位、经费保障要到位、宣传告知要到位“六个到位”[1]。
3.1.3 加强督查检查
市人民政府常规每年开展4 次督查工作,每个季度月末从农业、畜牧兽医、交通运输、市场监管等部门抽调人员组成督查组,对各乡(镇、街道)非洲猪瘟防控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查,督促进一步落实动物防疫责任,坚决防范疫情发生。市农业农村局属各单位56 名负责人挂片到各乡(镇、街道),对全市非洲猪瘟防控工作开展督促检查指导,明确要求疫情威胁一日不除,挂钩督导一日不止。
3.2.1 强化疫情排查,严格抓好内部防控工作
自2018 年以来,全市组织市、乡、村、组干部、村防疫员,按照《非洲猪瘟紧急排查工作方案》要求,深入到生猪养殖场(户)、定点屠宰场等场所开展地毯式、全覆盖的疫情排查工作。截至2022 年6月,全市共出动车辆24687 辆次、出动人员198892人次,排查养殖场点592569 个次,生猪屠宰场点5938 个次,生猪无害化处理点1330 个次,排查猪6951.59 万头次。排查出生猪异常死亡163 起,通过采集3684 头生猪全血和血清、1232 头生猪组织样品送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全部排除非洲猪瘟疫情。
3.2.2 强化生猪调运监管,严格抓好外部防堵工作
一是严格执行生猪调运有关规定。全面落实《农业农村部关于切实加强生猪及其产品调运监管工作的通知》《云南省农业厅关于做好从辽宁输入的生猪及猪肉等产品排查和处置工作的通知》和《云南省农业厅、公安厅、交通运输厅关于严格生猪调运监管工作的通知》等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云南省活畜承运车辆备案登记监管方案,全面加强活畜承运车辆管理,严格进行检验检疫、排查检查和消毒工作。对排查到的一批没有引种审批手续的10 头种猪,按规定进行查处。二是执行24h 值班检疫。根据省际间普通公路分布情况和生猪及其产品运输情况,在与贵州省、会泽县接壤的宝山、海岱、杨柳、务德、热水、双河、阿都、普立、得禄等9 个乡镇设立了17 个动物防疫临时检查点,严格执行24h 值班检疫,对运输生猪及其产品出入道口的车辆严格查验《动物检疫合格证明》、二维码耳标、检疫合格验讫标志,严格对运载工具进行消毒;严格禁止高风险区的生猪及其产品进入境内,严防流通环节传入疫情[2]。截至2022 年6 月,共安排5124 人轮流值班堵卡,累计检查机动车211211辆次、非机动车121214 辆次,查获过往生猪921229头、生猪产品623625kg。
3.2.3 强化源头控制,严格抓好疫情溯源
积极组织开展全市溯源调查工作,共采集因发病死亡的432 批次3684 头生猪全血和血清、1232 头生猪组织样品;采集涉及疫情防控追溯的103 批次1181头生猪全血和血清,以及从外省进购的57 批次冷鲜火腿、6 批次冷鲜五花肉样品送检,所有样品检测结果均为非洲猪瘟阴性,均排除了非洲猪瘟疫情。
3.3.1 制定应急防控工作方案
结合实际,提前部署,进一步修改完善并下发《宣威市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印发《宣威市非洲猪瘟疫情应急处置方案》,成立综合协调组、技术指导组、生猪及其产品调运监管组、疫情处置组、餐厨剩余物收集处置监管组、疫情溯源综合执法组、后勤保障组7 个应急工作组。各乡(镇、街道)也制定应急工作方案,成立应急工作组,负责抓好属地疫病防控应急处置工作。
3.3.2 加强应急物资储备
针对非洲猪瘟疫情,进一步加强防护物资、消毒药品、采样工具等应急物资储备。目前,已储备烧碱46312kg、复合过硫酸氢钾粉400kg、10%月苄三甲氯铵溶液2355 瓶、防护服5621 套,以及乳胶手套、口罩、喷雾器、一次性注射器、真空采血器具、冷藏包等必备物资。
3.3.3 严格落实应急报告制度
建立健全24 小时应急值班制度和领导带班制度,做到责任明确,人员到位,联络通畅,保证指挥系统有效运转[3]。同时,明确2 名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市级日报告工作,指定全市356 个村(居)委会的494 名村级动物防疫员为疫情观察员,负责做好各地疫情监测和上报工作。
3.4.1 加强正面舆论引导
自2018 年8 月初打响非洲猪瘟防控阻击战以来,相关部门高度重视舆情监测工作,通过电视、网络、微信、印发宣传单等多种途径,加强对非洲猪瘟疫病防控知识宣传,引导民众正确应对疫情,切实消除社会恐慌心理,确保社会大局稳定[4]。
3.4.2 加大重点场所宣传
在生猪养殖场、生猪屠宰场、交易市场和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场等重点场所,张贴和发放非洲猪瘟预警告知书、非洲猪瘟检疫监督宣传挂图、非洲猪瘟防控明白纸[5];利用QQ 群、微信群等渠道下发《非洲猪瘟防治技术规范(试行)》《非洲猪瘟疫情应急预案》《非洲猪瘟科普宣传知识》和《非洲猪瘟预警告知书》。累计发放告知书327 万份,防治知识挂图72.8 万份。
3.4.3 加强知识培训
利用以会代训的形式开展非洲猪瘟防控知识培训,共培训市乡两级兽医工作人员、村防疫员、生猪养殖户、运销大户等相关人员15378 人次。
市场监管局及时制定专项工作方案,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严格把关生猪肉采购,严禁餐饮服务单位采购未经检验检疫的生猪肉以及宣威市区域外生产的生猪肉;与餐饮企业签订11060 余份餐厨废弃物(泔水)处置承诺书,督促落实餐厨废弃物台账登记制度,详细记录餐厨废弃物种类、数量、流向等情况,从源头上控制餐厨废弃物的产生。截止目前,已对全市所有餐饮服务单位进行监督检查。市农业农村局切实加强生猪饲养管理,组织对本行政区域区内养猪场(户)做到100%排查,对泔水喂猪的养殖场强化教育引导,禁止泔水喂猪,有效阻断疫情的发生和流行。
生猪产业是宣威市农业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尤其年末岁尾,是猪肉消费的高峰期,保生产、保供给、保安全的任务更加艰巨。宣威市严格督促各乡(镇、街道)和市直有关部门加强和引导好生猪生产,落实扶持生猪生产有关政策,进一步做好生猪养殖屠宰环节准出与生猪加工环节准入管理的衔接,结合动物防疫、环境保护等要求,提升生猪养殖场(户)生物安全水平,强化市场监测,维护市场秩序,确保猪肉产品价格稳定、足量供应。同时,统筹利用生猪屠宰产能,保护生产能力,推进规模养殖、集中屠宰、冷链运输、冷鲜上市。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加强对生产、流通等环节的监管,共出动执法人员4410 人次,检查肉类经营户9060 户(次)、火腿企业96 家(次)、屠宰经营户321 家(次)、农贸市场212 个(次)、生猪交易点615 个(次),开展肉类抽检196批次,发放非洲猪瘟科普知识11960 余份。商务部门从2018 年10 月20 日起启动猪肉市场供应预警监测,密切关注疫情发展和猪肉市场供应动态,实行日报制度,按时上报猪肉来源、屠宰量、批发量、销售量及白条肉价格等信息。加强对4 户承担省级猪肉储备任务企业的防控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检查,深入农贸市场、超市,了解其他替代产品如牛羊肉、禽肉、水产品等市场供应情况,通过“以咸腊补鲜”“以熟补生”“以其他畜禽肉补猪肉”等方式落实菜篮子商品供应。
在省、市上级业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在市委政府的领导下,通过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全市干部职工的积极努力,经过各位同仁和广大养殖户的共同努力,宣威市的非洲猪瘟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防控工作也进入了常态化,辖区内未发生非洲猪瘟疫情,保障畜牧业生产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