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楚元,蔡 拓,朱啸川
(湖南省职业病防治院,湖南长沙 410007)
2019 年11 月,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出现大面积感染布鲁氏菌疾病。兰州“布病”事件对实验动物行业生物安全敲响警钟,随着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的暴发给人类生命健康带来严重的威胁,完善实验动物生物安全管理迫在眉捷。良好实验室规范(Good Laboratory Practice,GLP)本质是一种质量管理体系,实施GLP 旨在规范试验安全的全过程,包括设施建设、管理、实验设计、操作、记录、报告等,确保试验结果真实、客观、可靠。该文从GLP 质量管理体系对设施建设、设施管理以及实验动物管理的全方位要求出发,结合笔者17 年实验动物一线工作经验对实验动物管理过程存在的一系列生物安全问题进行探讨,在实践中建立以预防为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为辅的思路,为生物安全防范制定具体措施提供对策。
建成后的SPF 级动物实验室的各项条件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实验动物管理条例》和实验动物及设施国标的要求[1],经检测、验收取得《实验动物使用许可证》。屏障设施的设计除符合国标要求外,应重点在“人污分离、交叉感染”方面做好设计工作。应重视设施管理人员、兽医、病理人员、生物安全员的有效建议。
设施申请新证或换证,设施环境指标检测应交由第三方公司完成,检测指标应覆盖设施内环境2/3 区域。自检报告不宜做为上交材料。
通风与压差对于保持环境指标稳定性、对于生物安全风险防范非常重要。各层楼最好具备独立的两套送风系统,新风经初效-中效-高效过滤器进入设施内环境,房间排风通过初效和中效及活性炭后排出设施,初效过滤器每年更换6 次,中效过滤器需每年更换2 次,高效过滤器每年更换一次,设施内环境压差维持相邻区域大于10Pa。
通风、压差在实践管理中要注意几个细节问题,①房门随开随关,让相邻区域压差保持正压,保持风向正向流动;②注意出口缓冲间的卫生消毒以及两扇门不能同时打开,防止外环境风逆流;③注意电脑系统内24h 的压差数据必须符合国标要求且保持平稳运行;④分析电脑系统中数据异常波动因素,迅速解决问题并记录在案。
严格实行人流、物流、动物流的有序控制,人员污染是屏障动物设施失败的重要原因,应经常对相关人员进行职业培训,严格控制人员流动、保持无菌观念、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中的规定,规范化、程序化、标准化地进行操作[2]。
人员进出一律实行门禁卡使用制度,一人一卡不能外借,外来人员参观必须经设施负责人批准且由工作人员陪同参观。人员进出须严格执行SOP 操作,定向流动、穿戴整齐,实际的管理中最需要注意的是培训考核以及惩罚升级制度,所有进出人员必须树立设施内环境质量第一的观念,杜绝一切污染设施行为,提高人员的生物安全意识,保持内环境指标良性循环。
物品进出执行严格的消毒制度,标识制度,设岗位负责人全责制,岗位负责人除自己严格执行程序规定外同时也扮演监督角色。
建立实验动物及相关产品的供应商评估制度非常必要,从供应商的生产规模、产品质量、包装运输、质检结果、服务态度、行业声誉等维度评估,选择优秀的供应商,直接从实验动物生产源头把控质量,有效防范生物安全风险。供应商评估应每年进行一次,以组员团队的方式实地调查评估,实验动物使用单位与生产单位形成监督与被监督关系,有效促进实验动物生产单位以质量优先生产经营。
所有动物试验项目均须伦理申请审查,伦理申请审查内容须客观真实,包括实验项目名称、项目组人员、拟开展试验时间、实验的目的与内容、拟使用动物相关信息、试验过程的主要技术、实验动物处理方式等等,实验动物使用必须符合“3R”原则,实验动物处理无害化。
实际操作执行中要注意关键环节把控,不能走过程流于形式,①不管是正式试验还是预试验动物,所有的实验动物申购必须经单位实验动物福利与伦理委员会审查,;②只申购合格供应商供应的来源清楚的实验动物,其他形式的购买、寄养一律禁止,保持渠道来源稳定。
实验动物包装必须规范符合国标要求,运输工具车况良好、通风空调正常,不能随意使用外来租借车辆运输,杜绝生物安全风险。
严格执行“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特别是小动物,发生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时,应第一时间向兽医、项目负责人报告,采取消毒、隔离、停止设施运行等一切必要措施。
根据GB14925-2010 对实验动物饮水的要求,研究单位实验动物饮用水来源于长沙市城市生活饮用水,经JZR-200 制水设备进行无菌处理,利用超滤+微电解机杀菌原理。微电解设备由水处理设备公司提供并定期维护,超滤膜每年更换一次,水箱空气滤芯每年更换一次,回水滤芯每四个月更换一次,水箱和管道每月清洗一次,每一季度做一次水质检测。
无菌供水系统是一套闭水循环系统,采用食品级材料水管,能做到24h 循环持续杀菌不留死角,接水端也进行外源逆污染控制,经JZR-200 制水设备产生的微电解水可以做为SPF 级实验动物的无菌饮用水[3]。
从生物安全的角度看,主要做好饲料的灭菌工作,选择优秀的供应商,饲料真空包装,Co6025K 辐照剂量,饲料进出设施内环境做好外包装消毒。
饲料传递是非常关键的一环,传递消毒必须到位,外包装必须进行擦拭消毒或充分的喷雾消毒,紫外灯照射每次不低于15min。
垫料供应商的选择非常重要,确保垫料的供应能力与供应质量,垫料一般优先玉米芯或刨木花垫料,垫料使用前必须经高温高压灭菌消毒,灭菌效果检测必须符合标准,对于灭菌后进入屏障内环境的垫料还必须跟踪,2 周内未用完则必须重复灭菌消毒。
传播疾病、危害食品安全、污染环境是动物尸体及其废弃物的三大危害[4]。实验动物尸体及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非常必要,也是生物安全工作重要组成部分,对实验动物尸体及废弃物处理措施如下步聚:①各层设施的卫生负责人履行实验动物尸体及废弃物收集工作,收集工作要做到及时、包装规范、记录到位;②实验动物尸体用黑色垃圾专用袋密封保存,医废垃圾用黄色垃圾袋密封保存,针头用锐器盒保存,动物尸体及相关产品集中存放于冰箱;③根据实验动物尸体及废弃物存放情况定期统一交由第三方废弃物处理公司无害化处理。
跟踪所有动物试验项目,从实验计划书开始到试验结束,建立完整的实验动物管理链条,伦理申请审查-购买动物-动物接收-检疫-检疫期观察-检疫报告-与试验人员记录交接-试验过程及记录-动物安乐死处理-冰箱存放-与第三方无害化处理公司交接。除此之外,赠送动物等其他情况都要纳入生物安全的防范之中,严禁任何实验动物违规流入市场。
实践管理中项目负责人应对动物试验的人员参与、培训、试验进程、试验质量、动物去向进行有效的跟踪,项目负责人应第一时间知晓任何偏离试验计划的情况并做出有效处理措施。
记录是工作完整性真实性重要的证据,记录对实验动物工作溯源有重要意义。
实验动物管理的各项工作均要制定完善的工作记录,既要考虑规范性也要考虑执行性,记录表格的设计宜由主要使用人员制定为好,由质量管理人员复核,经机构负责人审批。记录表格使用前必须先进行人员培训,做到程序合规。记录表格的修订也要遵循相关SOP 修订程序。
实践工作中,要做到记录的及时性与真实性,记录必须规范,如有误写、漏写应及时纠正,并注明修改原因、签名、日期;记录的空白处应划斜杠完善;实验动物尸体及废弃物的交接记录必须双方签名,落实责任人;记录的存档必须及时、规范。
定期培训从业人员生物安全知识,提升生物安全意识,遵守设施运行管理制度,在设施内环境必须穿戴隔离工作服,连体衣比较规范适合,戴无菌口罩、帽子、手套,处理特殊废弃物时还要穿戴护目镜等保护措施。在设施外环境也必须穿工作服、戴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勤洗手消毒。
实验单位应强化实验动物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完善管理机制,提升应急能力,有效防范和处置突发实验室安全事件[5]。
实验单位为保障机构实验动物工作有效开展,设立有实验动物管理委员会,实验动物管理办公室,实验动物伦理道德小组以及实验动物生物安全应急小组,机构健全,责任明确,并定期培训、考核、演练,制定应急预案,保持应急工作有序稳健。
实践工作中应着重提升从业人员生物安全防范意识,工作务实避虚,把生物安全、人民健康、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放在第一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是实验动物生物安全防范工作有力的后盾,随着该法自2021 年4 月15 日起施行,在此背景下,实验动物管理部门投入力量组织宣法培训工作,在实践工作中建立相应的SOP制度,从设施运行管理到实验动物的饲养管理,从动物试验到实验动物尸体及其废弃物处理,从人员培训到SOP 制度执行进行了全方位的监督落实,特别是关键环节落实责任人,确保实验动物生物安全各项工作稳健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