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川 | Dong Chuan
孙勤妮 | Sun Qinni
王炎松 | Wang Yansong
郭 璠 | Guo Pan
丁 凇 | Ding Song
汉口以九省通衢之便利,明末即因迅速发展的商业贸易一跃为“九州名镇”;康乾时期迅速繁盛,成为真正的商业巨镇,被誉为“四聚之地”,聚集了全国各路商帮,吸引了全国各路商帮纷纷来汉经商,北接山陕豫,南引湘鄂,东迎苏浙皖。至近现代时期,随着汉口的开埠,帝国主义各国在汉口建立租界,西方金融资本融入,一时间汉口成为十里洋场。外来文化的传入,使汉口的商业建筑开始由中国传统的砖木结构向砖石和钢筋混凝土结构转变,出现和聚集了一批仿照西方各国建筑风格的建筑,逐渐形成了汉口的城市建筑特色。这些建筑大致以江汉路为界,主要分布和集中在租界区。
居于华界正街的各地商帮建筑,则是与租界建筑相对而存在的。当时,汉口地区异地商帮众多,会馆林立,如河南“药王庙”、安徽“新安书院”,还有江西“万寿宫”,“山陕会馆”等,这些建筑大多数采用了传统的砖木结构和风格。随着开埠以来的中西文化碰撞和交融,不少汉口商帮的建筑,也开始学习和采用西方建筑风格,甚至直接邀请西方建筑师设计,在建筑材料上以混凝土、花岗岩为主,建筑技术上紧跟时代潮流,装饰上吸收西方经典元素的同时又结合传统中式元素,且作为汉口城市标志及商业格局的重要节点和城市建筑标志,体现出20世纪初中国建筑发展的一个时代缩影,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此前有周围对汉口华界城市空间要素演变研究中有涉及到会馆、公所、书院的相关内容[1],蒙涯对汉口租界建筑与建筑风格进行研究[2],孙浩对明清时期武汉商人的研究[3],针对汉口华界商业建筑的研究较少,故对汉口华界商业建筑发展与时代特点的探究总结具有比较显著的意义。汉口华界优秀的商业类历史建筑在汉口近现代建筑群中占有一席之地,他们不仅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经济实力和对城市建设的贡献,所创造出的一系列中西交融的建筑形式,表现出在那个时代下武汉人的包容精神和敢为人先的独特个性,同时对武汉在当代城市建筑风格和技术发展方向和趋势上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启发作用。
自明清起,汉口就以商业而崛起,倚傍九省通衢的水运交通优势,成为长江中游最大的内河港口,多省商人纷纷来汉经商,公馆、会所林立。清代的《广阳杂记》写道“天下有四聚,北则京师,南则佛山,东则苏州,西则汉口”,汉口是依靠自身地理优势而成就的一个商业消费和中转贸易为主的纯商业城市[3]。1861年的开埠,多国纷纷在汉口设立租界,使汉口成为殖民地的同时,也给汉口带来了新的机遇,发展逐渐从传统的内聚型贸易中心到外向型国际商埠转变[1],成为当时仅次于上海的第二大城市与贸易中心,多种商业形式并存,时至今日汉口仍然是武汉乃至华中地区的核心商圈。
(1)行业、地域分类
汉口以其独特的水运优势,以商业发达而出名,清顺治至道光年间汉口大约有40多个会馆和公所。在汉口,根据地缘关系,商人们逐渐聚集形成了“行会”,亦即“公所、书院、会馆”等[1]。汉口的会馆开始是沿着市北被称为玉带河的埠头一带修建,从明万历年间到康熙年间完成了整体结构的建设。在19世纪以前,全国的同乡会馆有四成实际上位于湖北省,汉口市的数量仅次于北京位居全国第二,11个外省下辖的许多中小组织的会馆进驻了汉口[4],其中大董家巷片区、药帮巷片区公所会馆林立聚集参看图1,如湖嘉会馆(浙江),太平会馆(安徽),长郡会馆、平江会馆(湖南)等,原有很多都已被毁掉了,虽有重建但现存的非常少。
图1 清末汉口部分会馆、公所
武汉市场行业商人有盐商、粮食商人、茶叶商人、竹木商人、药材商人、典当商人等,其中以盐商和粮食商人资本最为雄厚,所占比例最大[3],商业类型多样。其他如经营药材生意的神农殿;汉镇杂货帮的宝善公所;经营西药的覃怀中州会馆;联络同乡、维持商业的浙宁公所,后改名为宁波会馆;经营杂货、糕饼的天印公所后改名上会会馆以及经营木业的鲁班阁等,无不是武汉商业时代的见证与印记。
从地域上汉口的商人可以分为江西商人、浙江商人、徽商、山陕商人、广东商人、洞庭商人、福建商人、本地商人、及其他地域商人[3],其中徽商最多势力最大,浙江商人和江西商人的势力范围也很大,并在汉口华界首屈一指,本地较强的商帮为咸宁帮、荆襄商帮等。
(2)商业建筑类型
汉口的商业建筑类型多样,自明清时期的会馆公所以来,汉口开埠,汉口的商业建筑类型逐渐丰富,例如出现了许多国内外地区商人分别合资合办的银行分行来满足金融资本的需求、行业协会公所、同乡会馆、大型娱乐中心,大型商店等,其中部分参看图2所呈现,建筑风格也贯穿很长的一段时间,有文艺复兴、古典复兴、折衷主义、装饰艺术派等,风格混杂,样式丰富。
图2 汉口部分商业建筑类型及现状图
汉口华界指汉口开埠之后汉口除租界以外的汉口城区,是晚清民国时期最习惯的叫法。江汉路为华界与洋人租界的分界线,汉口华界的范围划定为:西至硚口路,北止中山大道,东北至江汉路,南边由汉江和长江限定[1]。
汉口的老建筑可以分为四类,一是中国人用本土技术材料所做的传统样式,现存较少,主要位于汉口老城区即华界;二是在特定时代背景下中国人仿西方建筑所做的西式建筑,如邹协和金号等;三是外国人所建的西式建筑,量大且多分布在租界区;四为外国人仿中国传统所做的中式建筑,此种较少。汉口华界,区别于租界地区的建筑大多数受到了西风的熏染,许多都富于设计感和现代艺术感,是中国近代建筑发展的重要一页[6],而邹协和金号系列建筑便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例子。汉口租界、华界区位与邹协和金号系列建筑的分布①~⑤(图3)。
图3 汉口租界、华界区位与邹协和金号分布
清末民初,汉口金银首饰行业逐渐形成了浙(浙江)、江(江西)、本(湖北)三帮,其中邹协和金号系列建筑属于江右商帮。1904年,邹氏兄弟在其姑父的带领下从江西老家来汉口打拼当学徒;1908年老大邹沛之在汉口小董家巷租了一间房屋从小本经营的银匠铺开始,成为邹协和银楼的发源地;1909年邹家四兄弟从小董家巷搬至前花楼正街,分租了一家面馆,开始了正式的经营;1913年搬到了汉正街新街口并确定了以银饰为主,金饰为辅的经营方向;时至1914年一战爆发,黄金跌价,邹家抓住机遇,业务激增并于汉正街永宁巷口增设邹协兴银楼、1918年在花楼街交通路口增设老邹协和银楼,之后邹协和逐步开始占据武汉的金银首饰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与历史最久、资产雄厚、铺面众多的浙帮竞争的过程中,凭借着低价、诚信树立了良好的口碑,逐渐在汉口站稳了脚并于1930年左右涉及典当行业,到1937年关闭;当时邹家的家产达到了10家金号、5家典当、200栋房屋并拥有大批田产。时至1938年武汉沦陷,邹家事业遭受了重大挫折,随之逐渐结束了邹协和煊赫的历史[5]。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邹协和金号系列建筑原状与现状图(图4),建筑跨越时代较长,建筑风格多样(表 1)。
表1 邹协和金号系列建筑历史信息
图4 邹协和金号系列建筑原状与现状图
邹协和金号系列建筑的选址全部位于繁华街道的转角处,从华界的花楼街,逐步扩建到租界边的交通路以及华界和租界分界的江汉路,再逐步向东面扩大至黄兴路口(图3),建筑风格也是逐步随着时代的变化(图5)和家族实力的增强逐步变化与发展,从这些方面均可以看出在那个时代下人们的思维转变,中西文化的交融渗透随着时代的变迁,以及中西商业贸易、文化交流的程度逐步加强。
图5 建筑风格演变图
(1)西方古典主义风格建筑
两栋建筑位均于花楼街的尽端与其他道路的交汇处,一南一北,占据着街口最主要的位置。
a 邹协盛金号旧址(①)
建筑建于1909年左右,位于民权路与花楼街口转角处,后改为民权路茶叶店,现在被一五金商店租用。
建筑选址花楼街(图3),此处是邹协和刚开始经营的地方,花楼街当时是来汉口的异乡、本乡的富商、商帮聚居与商品交换之地,街市极繁盛,是汉口华界与汉正街齐名的一条主要街道,其中各大商帮为了规避内部恶性竞争力,加强外部竞争力,形成了以地缘关系为基础的地缘组织商帮并聚居,如邹家曾位于花楼街的住宅参看图4,体现出传统的中国人极为浓厚的乡土观念,建筑位于民权路与花楼街的交角节点,选址较好,建筑在当时片区是一个至高点,形成一个节点空间标志,建筑周围还有大董家巷等,便于本土贸易交换(图6)。
图6 邹协盛金号旧址立面
建筑主体竖向划分为三层,整体为西方古典主义风格,是较早向西方建筑学习的实例。建设年代早于其他几栋金号并且邹协和金号刚开始正式经营,由而较其他几栋建筑显得十分朴素、低调,其立面简单,无过多装饰,建筑整体强调竖向线条,外墙二三层以有凹槽的扁型壁柱分隔开间,其主入口位于街道转角处。主入口上方升起一层塔亭,上方的柱子为柱身,有连续凹槽的半圆柱,柱头有雕饰,现已几乎看不清,柱子中间为带有拱形窗楣的方窗,其他窗户皆为方窗并带有阳台,对比明显,更为突出主入口,屋顶带有女儿墙和屋顶平台[6]。
b 交通路老邹协和金号旧址(②)
建筑建于1918 年,位于花楼街交通路口,2007年列为武汉市优秀历史建筑,2010年因修建江汉路地铁站,现已拆除,原址上新建江汉路地铁站立面参考了原建筑的风格(图7~8)。
图7 交通路老邹协和金号旧址立面
图8 江汉路地铁站立面
老邹协和金号(图3),位于交通路口,与当时的太平路毗邻,选址已十分靠近租界区,建筑整体为西方古典主义风格,建筑位于转角,三层砖木结构。建筑左右对称,立面元素统一,立面主体竖向划分为三层,入口处以半圆券配合倚柱强调正中的入口,入口两侧为科林斯柱式,入口处二三层通高以半圆形线脚作为装饰,其余为方窗带有阳台,顶部有三层线脚配合屋顶女儿墙做压檐处理,立面牛腿、栏杆装饰细节讲究,山花处理简洁,整体和谐统一,层次分明。其间还参杂有许多中式元素、花纹,在西式的外表下展示出中式元素的气息(图12)。
(2)折衷主义风格建筑
两栋建筑均位于现在的江汉路上,江汉路作为华界与租界的边界,建筑继承了西式建筑的外形,并且采用集多种风格杂糅的折衷主义风格,为一集大成者。两建筑均位于街道相交的转角处,与周边建筑形成对称布局,结合周边的广场限定了街道的转角空间,形成一个转折点,富于变化,入口上方的塔楼为建筑的标志,特色鲜明。
a 邹协兴金号(③)
建于1917年,位于江汉路117号,为武汉市二级保护建筑,现一、二层为商业,三、四层为住宅使用(图9)。
图9 邹协兴金号速写
建筑占地约300 m2,主体四层,塔亭三层,砖木结构,立面是非常经典的三段式布局,属西方古典主义与现代风格相结合的折衷主义建筑[6]。建筑主体四层加上三层塔楼,呈L形分布在十字路口,两面临街,大楼转角处的商场门廊两侧,四层门窗旁贴墙为爱奥尼壁柱,底层比较粗大,越往上,柱子截面依次变小,产生透视的效果,突出了大楼的挺拔。大楼窗户分矩形和拱形两种,门窗为现代式,狭小、装饰很少但显精致。顶部六边形塔亭用爱奥尼双圆柱装饰,第二层塔亭有罗马拱券,罗马栱下檐的构件采用中式雕花元素装饰,将古罗马建筑风格与现代建筑风格相融合,建筑总体大方、精美,线条丰富,比例讲究,立面除了古典线条外一些细节如檐口的线脚、勾缝,有用混凝土模仿石材的痕迹。
折衷主义建筑的出现反映出世纪初武汉人对于新思潮、新科技的追捧和实践,中西合璧的建筑形式表现出武汉人的包容精神和敢为人先的独特个性。
b 邹协和金号(④)
建于1937年,位于江汉路135号,为武汉市优秀历史建筑,现一层为店铺、二至四层作为社区卫生服务站使用(图10)。
图10 邹协和金号速写
建筑为砖混结构,折衷主义的设计风格,建筑四层,位于江汉路和江汉二路相交的转角处。建筑入口位于转角,转角处升起两层塔亭,主楼三层转角倒圆角处理,平滑的檐口被一个半圆栱打断。建筑三层阳台拉通,强调横向线条,加上三层檐口和一层雨棚,形成层层出檐的效果,加强了转角两个主立面的视觉长度[6]。三层檐下牛腿挑出较短,之间密排挑椽装饰;二层连通阳台下牛腿挑出较多,之间无挑椽装饰,繁简分明。矩形门窗修饰比较少,为现代式。塔亭为典型的巴洛克式处理手法,一层倒为八角,二层塔亭平面略有缩小,屋顶又倒回圆形,塔亭的二层在圆形盔顶八边形檐口下增加折线型的连通窗楣和曲线外凸阳台,方圆交错,变化十分丰富。整个建筑立面的处理细腻、疏密有致、凹凸分明、丰富活泼,是汉口历史建筑中设计感和个性突出的一座[6]。
(3)装饰艺术派风格
a 邹协和伟英里分号(⑤)
位于中山大道黄兴路口,江汉路及中山大道片历史文化风貌街区的一端,是邹协和金号的分号,现为商铺(图11)。
图11 邹协和伟英里分号立面
中山大道黄兴路原属于法租界的区域,沿街均为当时官僚富商所置房产,于1945年收回。
建筑为两层商业建筑,位于街道转角处,红瓦坡顶,立面升起山墙,垂直、水平向线条简洁,几何感强,与其他金号建筑造型差异明显,属于当时在法国流行的装饰艺术派建筑风格。且建筑首层还参考广东传入的近代商住建筑形式,沿着临街面建骑楼,在其中体现出来西方建筑风格的中国化与中国传统建筑形式的再利用(图12)。
图12 建筑细部特征、中式元素
(4)建筑细部装饰结构特征
邹协和金号系列建筑作为老汉口独具魅力的城市文化地标,在西风东渐的影响下,华界的历史传统和租界的西方文化思想发生了碰撞和糅合,产生了许多具有西式风格,中式元素参杂其中的中西合璧式建筑,还包括坡屋顶,骑楼、挑椽,装饰元素等使得建筑具有西式的形,但仍有一丝中式建筑的韵味在里面,如图12中所呈现的部分元素,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在时代背景下人们对于长江文明影响下血缘、地缘的一种凝聚力与团结精神,对于本土文化的一种认可,同时对于外来海洋文明吸收包容共纳的一种豁达与创新,两者结合共性之中又有个性,在发挥守本的精神同时又创新与互融的一种求知与求真的包容性,一种勇于开拓,善于求索的性格。
作为20 世纪初中国建筑发展的一个缩影,邹协和金号系列建筑不管是外在建筑实体的时代演变、建筑风格发展特征,还是社会文化意识层面,都反映出了在当时时代背景下人们的一种思维转变和社会现状。
(1)城市设计的方面
历史上,汉口华界和租界通过现在的江汉路分区而治,划分领域范围。邹协和金号系列建筑选址城市中商业繁荣的核心地带,在空间上营造了江汉路、民权路等城市街道的重要转角节点,塑造了汉口华界商业街面的城市特色;同时,它们学习西方建筑的经典转角塔楼造型,形成具有标识性和独特性的外观,形成了武汉历史城市的典型元素和符号,对树立城市形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建筑风格的方面
近代以来,西方殖民建筑的兴起,其建筑形式的独特性,刺激着本土的商帮去吸收和模仿。邹协和金号系列建筑作为汉口华界城市标志及商业格局的重要节点,建筑的风格随着时代更迭,吸收着外来文化,逐步变化,不论是古典复兴还是手法杂糅的折衷主义,建筑形式逐步随着欧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而变得更加现代、简洁。中西文化的融合产生、建筑的多样包容性,不论是采取西方的建筑风格进行吸收创造还是直接邀请外国建筑师进行设计,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建筑在近现代的发展进程。
(3)建筑的代表性和趋势及意义
建筑作为实体空间,是文化艺术的载体,是书写的历史,邹协和金号系列建筑自兴起距今已有100年余年的时间,历史的浮沉在其中尽显。它所展现出来的海洋文明与长江文明的融合,体现出来的本土商帮对城市建设和建筑风格的积极探索具有开创性,既生动地展示了汉口华界商业建筑的时代特点和真实历程,也展现出了20世纪初中国建筑的一个时代发展缩影。它们不仅具有重要的人文价值、历史价值和建筑艺术价值,其中蕴含的城市设计及建筑风格发展规律和机制对当今城市建设和历史风貌保护工作也有良好的启发意义。
资料来源:
图1:改绘自《武汉地名志》清末武汉城镇合图中汉口部分;
图4:②、⑦~⑧来源于网络,①、③~⑥为作者拍摄;
其余图表均为作者拍摄、绘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