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鲁建
租界作为近代中国的产物,其出现具有特殊的历史原因,乃是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期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辟、经营的居留和贸易区域。它是西方列强根据不平等条约在中国各通商口岸强行划定的,独立于中国的主权之外,成为“国中之国”。租界存在于中国各通商口岸,尤以天津为多。先后有英、法、日、意等九国租界。租界的存在,对于近代天津城市的成长变化、文化的重塑、城市空间等都产生了重要影响。甚至直到现在还在以某种形式影响着天津城市的空间布局。
租界在近代天津的重要地位,使其在天津史、城市史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也因此引起了研究者的重视。长期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有关租界的研究成绩卓著。不但推动了天津租界史的研究,也深化了城市史的研究。对于目前学界有关天津租界的研究现状,本文试作一概述与分析。
任何一种研究的推进,都需要基础资料的积累与整理。租界研究也当如是。在此方面,天津史学界动手是比较早的。早在1914年大中华商报就出版了《天津各国租界条款》一书。其后,南开大学政治学会又于1926年编著了《天津租界及特区》一书,该书对于天津租界的沿革与组织都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然而此后租界研究却出现了一个较长时间的沉寂。直到20世纪60年代,天津历史研究所组织编译了多篇有关租界的历史资料,重新开展租界史研究。然而“文化大革命”又使租界史的研究中断。直到改革开放后才又重新活跃起来。1980年开始《天津文史资料选辑》陆续刊登了天津租界资料汇编及相关专题内容,并据此先后出版了三部租界史料集,即《天津租界》(天津人民出版社1986年)、《列强在中国的租界》(中国文史出版社1992年)、《天津租界谈往》(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除此之外,《天津通志·附志·租界》(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年)则是利用所能掌握的资料,努力展现天津租界的全貌。如果说这些资料集更多得还是侧重于“三亲”性质的口述史料,那么《天津租界档案选编》(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年)则是第一手的档案资料汇编,为租界史的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
近年来随着天津史研究的推进,一些外国侨民的回忆录及各国租界工部局的档案资料汇编也开始陆续编译出版,为研究者提供了便利。《租界生活—— 一个英国人在天津的童年》和《小洋鬼子—— 一个英国家族在华生活史》两部回忆录的翻译出版,为我们展现了当年租界侨民的生活细节,丰富了具体的历史场景。更为重要的则是档案资料的影印和汇编出版。《天津日本租界居留民团资料》和《天津英租界工部局史料选编》的汇编出版,不仅为研究英、日租界提供了丰富的史料,也为天津史的深入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
在资料整理的同时,一些学者也开始进行专题研究。首先是弄清楚租界的定义及其性质。最初学者大都认为租界在近代中国不仅数量众多,而且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并且在列强侵华过程中发挥了基地作用。甚至认为租界是藏污纳垢的集中地,是“罪恶的渊薮”,给予全盘否定。天津租界的研究亦是如此。早期的研究成果,基本上对租界持否定态度。这是因为租界的产生有其特殊的历史原因,而且租界严重侵犯了中国的主权,租界本身享有治外法权,成为列强控制中国经济、加强经济侵略的阵地,同时进行思想渗透,加强精神奴役。更不要说租界还是走私贩毒、鸦片烟馆、妓院遍布之所。很多论著从租界的建立与扩张、市政管理机构、驻军、人口与社会、经济结构、文化特征、罪恶及列强以此为基地的侵略活动展开论述,让我们得以一窥天津租界之真相。英国人雷穆森所著《天津插图本史纲》和《天津的成长》两书是近代外国人研究天津最有价值的著作,为我们呈现了一幅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中期天津租界与外国人社会的历史图景。
租界的建立和发展,改变了天津城市的空间布局,使得天津城的中心逐渐从老城区向租界区转移。同时伴随租界而来的西方文化,也在天津城内生根发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租界文化,并深刻影响着传统的天津城市文化。这样的研究视角也逐渐成为学者关注的热点。《天津租界社会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就是这一成果的呈现。这是一部从城市史、社会史角度研究天津租界社会的学术性专著。特别是对于租界的土地制度、市政管理、租界人口的来源及其构成、居民与社会生活、租界文化等都做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对于租界给予天津城的影响以及与老城的互动,都显示出与以往不同的观点。它在强调租界给中国带来沉痛教训的同时,也一定程度上承认租界在客观上给予近代中国和城市的积极影响。认为租界既是西方列强侵略的产物和冒险家的乐园,同时也是展示资本主义近代文明的橱窗,在某些方面推动了天津城市的建设和发展。
租界的存在,吸引着各国侨民的到来。尤其在各国政府具有导向性的对外输出人口的政策牵引下,外侨来津者络绎不绝,目的各异,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侨民社会。这也引起了研究者的注意。《天津人口史》(南开大学出版社1990年)有一章专门谈及外国租界的人口。调查了各国租界的人口情况,并分析了租界人口汇集的主要原因,为我们认识租界及其居民提供了一个窗口。
《九国租界与近代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9年)主要关注居住在租界里的侨民的职业和生活状况,以及作为租界居民主体的华人社会构成,西方文化的传播对近代天津城市建设的影响和各租界内具有鲜明本国色彩的街区。让我们可以从整体上把握租界社会的基本概况。
各国侨民的数量从长时段来看,又以日侨为最多,加之中日两国的特殊关系,自然容易引起研究者的关注。《近代天津日本侨民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10年)就是这样一部专门研究天津日侨的学术专著。该书以历史学、社会学、人口学等多学科相结合的方法,对近代天津日侨的生活空间、管理机构、人口及职业构成,政治、经济和社会活动,都做了较为全面的论述,揭示了近代天津日侨社会的图像。
除了学术著作之外,天津地方文史学者也陆续编著了一些通俗性的读物,为人们了解天津租界的多彩社会提供了便利。“百年中国看天津”系列丛书如《旧天津的日租界》等相继出版,就是如此。这些利用档案和报刊资料撰写的文章结集,虽非严格的学术论文,但对于我们了解天津各国租界内部的街区风景、社会生活、风云变幻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尤其是所披露的档案、报刊资料,也为学术研究提供了资料积累。
综上所述,天津租界研究在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从租界在近代天津所占的重要地位来看还远远不够。相比上海租界研究的全面开花,我们还停留在点面之上。首先,天津各国租界先后存在80余年,可以说与近代天津城市的历史相始终。但是我们至今还没有各国租界史的专著问世,更不要说整个天津租界史的论著了。作为租界研究的基础,相关资料的整理和出版是至关重要的。但从目前来看,除了英、日两国租界的有关档案及资料汇编出版外,其他各国租界的档案和资料还没有编译出版,是非常令人遗憾的。这也是天津租界研究难以进入更深层次的一个重要原因。
同时,随着研究视野的拓展和方法的多样化,我们该如何评价租界及其所给予天津城市的影响、在天津城市性格塑造上所发挥的作用,都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天津租界文化具有何种特征?与天津传统城市文化有何不同?两者又是如何相互碰撞和融合的?租界中不同文化群体之间的相互渗透和自我调整又是如何展开的?都需要我们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此外,租界内部的空间构成以及与老城区如何互动,也是很值得关注的问题。在对租界进行宏观研究的同时,我们也要开展微观和专题性研究。譬如租界内的公共卫生、土地制度、职业构成、社会生活,西方文明在租界内的移植与变异,也需要我们从多重角度进行分析。
当然,租界研究是社会史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我们可以从城市史、民族史、风俗史、人口史等多方面进行研究。如此,不仅可以深化租界史的研究,还将推动天津史、城市史的研究。
(作者系天津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历史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