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琳 张诗岫
苏州大学
在传统社会,手工技艺是与人们日常生活最贴近的创造,是物质文明、科技水平的前沿体现和鲜活实践。全国百强县之首的昆山为典型的江南水乡,在传统农业社会,这里的人们将自然的恩赐和手、脑相结合的“能工”完美结合,将日常生活打理得精致多元,使有限的资源展现出无穷的趣味。难能可贵的是,现代社会的人们延续、衍化了这一传统。
昆山传统手工技艺传承下来且列入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的主要有(见表1):
表1 昆山传统手工技艺类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
续表
上述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中仅食品类制作技艺所呈现出来的品牌就有奥灶面、正仪青团、锦溪袜底酥、周市爊鸭等,阳澄湖大闸蟹更是闻名遐迩。水乡妇女服饰制作也具有鲜明的代表性,蓝布包头、大襟衣、百褶小围裙、及膝彩带、红绿流苏、藏青布裤以及绣花滚边圆口布鞋等是标配。在生活用品方面,有木作、打铁、铸铜、纸扎以及竹编等。今天的周庄古镇还有十二坊,即土布坊、铁匠铺、砖瓦坊和竹草编作坊等店铺,是民间老手艺的缩影。另外,棕榈叶编织、彩色泥捏作及麦秸秆编织等也是周庄代表性的传统手工技艺。历史上,舞狮、舞龙活动遍及昆山城乡,今天的陆家段龙舞、周市舞狮分别列入江苏省级、昆山市(县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陆家镇、周市镇还分别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龙舞)之乡”“江苏省舞狮之乡”。其中,段龙舞龙身的节与节之间不相连接,是与其他舞龙制作相区别的地方。花灯制作方面,光绪《周庄镇志》曰:“每船五七十灯,船首尾以纸灯作龙狮等形,前后树八角大伞灯各一,亦五色纸雕镂成。”今天的周庄,每年的元宵灯会更是极尽传统手艺人灯彩制作技艺与现代科技的融合,成为水乡周庄的一大特色,被媒体评论曰:“美到恍如隔世!”
明清时期,苏州堪称全国工艺之都,诸多工艺美术曾领先全国。隶属于苏州的昆山,其传统手工艺更多地体现为在“寻常”中寻觅生活的趣味、滋味。昆山手工艺产品多用在寻常时日、寻常人家,而非限于重大和特别的日子,也并非专供于皇室贵胄、达官贵人、文人雅士以及富裕商贾之家,多是普通百姓、大众生活最真实的“日常”图景,寻常的如在街头巷尾吃一顿奥灶面。据《旧昆山风尚录》记载:“吾邑红油面、卤鸭面,早已驰誉苏沪一带。”今天,遇寿庆喜事请吃奥灶面或赠送面票,在昆山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另外,这些手工艺也多是寻常材料,满是乡土味。
与寻常生活相融合的传统手工艺贵在精巧。竹刻技艺尤其以箑边竹刻(即扇骨竹刻)更显巧字之风骚。苏州在明代已成为折扇的主要产地,叶德华《苏扇漫谈》云:苏扇“扇骨竹边质理清细,色泽鲜润,一经奏刀,每获良效”。昆山在竹刻技艺方面绵延传承,当代著名竹刻大师周玉菁的留青竹刻《为人民服务》,隶书臂搁每字大小在0.4~0.5厘米,字体工整、清秀,只有借着光线才能看清。留青底部用极细的刀尖刻了均匀自然的细点,看似细沙,其法谓之沙底,给光素单调的平底塑造出细腻的艺术效果,丰富了留青的层次。①周刚:《优秀的昆山竹雕传人》,载赵红骑主编《鹿城巧匠:手工制品技艺》,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第210页。在竹编的削竹环节中细削最需功力,要将劈好的竹片削成篾青及几层甚至十几层篾黄,有时达到削成1毫米以内或如纸一样薄,且粗细厚薄均匀。陆家镇竹家泾的一些高手,将淘米篮和筲箕上压十斤左右的石头,不会压坏。②刘冀:《精湛的竹制品技艺》,载赵红骑主编《鹿城巧匠:手工制品技艺》,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第87、91页。锦溪砖瓦制作技艺主要流程有:选泥—晒泥—粉碎—筛泥—练泥—搁堆—做坯—晾晒—装窑—烧制—成品。尤其是烧窑的技术性很强,先是煨烧,让泥坯渐入佳境;再是旺火,百炼成钢;最后是闷窑,脱胎换骨。③杨瑞庆:《概述》,载赵红骑主编《锦溪窑火:砖瓦制作技艺》,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第15页。一窑砖就需要烧二十天左右,火候是砖瓦制作工艺所有环节中最为重要的环节,烧砖坯的温度大致在 980℃~1000℃,这些全凭烧窑人的感觉。④李雪艳:《窑与窑祭的社会功能——以江苏昆山锦溪祝家甸村土窑与窑神祭拜仪式为例》,《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在封窑之时,窨水至关重要,而到了闷窑阶段,炉膛和观察口也要用草泥封死,只能根据经验和细节进行窨水。这样,师傅只能凭感觉去感受那未知的窑炉里到底是怎样的情形。⑤郭海鞍:《砖访》,《世界建筑》2014年第7期。一流的师傅甚至通过对窑货散发出的味儿研究,也能洞察“红烧”的窑内情况。“金砖”的制作工艺更为复杂、精准,一共四十多道关键工序,仅选土就有掘、运、晒、椎、浆、磨、筛等工序,耗时长达八个月之久,这是耐得住岁月打磨的精神。就奥灶面的制作来看,讲究“三道关”“五热一体”“两重”等技艺,将本是大众生活中的寻常食物打造成蜚声海内外的品牌。
在精益求精之上,不断以“新”带来创造、创意。闵氏金黄散在古方如意金黄散的基础上制成,最早记载如意金黄散的是明代陈实功编著的《外科正宗》,闵氏金黄散在此方之上增加了独活、地肤子、芒硝、冰片、丹参、生草乌、皂荚等数味中药。以大黄为君,清热解毒、逐瘀通经。“诸药通力协作,标本兼治,从而使毒解瘀化,肿结自消,通过精妙的药物配伍,遣药成方,充分发挥出中医外治的优势。”①赵红骑主编《郑氏妇科和闵氏伤科·昆山名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第217、219页。周市爊鸭,采用“爊”法,既不是用烧、炒、炖、烤、烩、煨、爆等“火”法,也避免与已经扬名的南京板鸭、苏州酱鸭等相雷同。
手工技艺本是文化艺术的物态体现。昆山的传统手工艺处处体现出江南的意蕴,有的体现了工与艺之相合,有的被赋予文化气息。
养蟹、吃蟹是一件再普通不过的事了,但昆山人在“蟹”上借题发挥,让人回味无穷,蟹、酒、菊、诗合成了一幅世俗生活的水墨图。人们或以诗吟蟹,曾任苏州军事判官的晚唐诗人皮日休在《寒夜文宴得泉字》中写道:“蟹因霜重金膏溢,橘为风多玉脑鲜。”或在品蟹中饮酒赋诗,秋日饮酒品蟹,也被看成是人生的一大乐事,唐寅在《江南四季歌》中赞曰:“左持蟹螯右持酒,不觉今朝又重九。一年好景最斯时,橘绿橙黄洞庭有。”清代金孟远在《吴门竹枝词》中禁不住感慨:“最是酒徒清福好,菊花初绽蟹初肥。”昆山人黄子云的诗《横泾外舅席上食蟹》更是将品蟹的豪情写尽:“西湖(按:阳澄湖)湖蟹兴高秋,品馔独此平生求。”因此,吃蟹也成了一件雅事、趣事,并形成了一整套精致的吃蟹工具,多达数十种,简者称为蟹八件。民间所用,一般为铜制,讲究的用白银打制,摆放在镶嵌有金丝或螺钿图案的红木盒子内,造型美观,光泽闪亮,精巧玲珑。民国年间,蟹八件成了许多苏沪一带女儿的嫁妆之一。②陈益:《蟹道、蟹宴和蟹餐具》,载赵红骑主编《大闸蟹:天下第一鲜》,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第67页。今天,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人们创造了“蟹道”。在江南丝竹乐声中,在宁静而又优雅的氛围里,人们遵从赏乐、品茶、净手、熏香等流程,使用蟹八件等精美蟹具,佐以黄酒佳酿、姜汁、食醋、酱油等,进行品蟹。③陈益:《蟹道、蟹宴和蟹餐具》,载赵红骑主编《大闸蟹:天下第一鲜》,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第55-57页。当地民间文艺创作和表演中,咏蟹、歌蟹、舞蟹、书蟹、画蟹、摄蟹、扎蟹等精彩纷呈。④葛欣:《湖美蟹肥人杰——大闸蟹的各种艺术再现》,载赵红骑主编《大闸蟹:天下第一鲜》,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第144页。自从1997年昆山巴城镇举办首届阳澄湖蟹文化节以来,至今不辍。巴城镇还建立了蟹文化博物馆。
与蟹不同的是,昆石本为雅玩之物,《康熙昆山县志稿》记其为“珍玩”。宋代杜绾所撰的《云林石谱》,被誉为中国第一部论石专著,其描述昆石曰:“其质磊磈,巉岩透空,无耸拔峰峦势,扣之无声。士人唯爱其色洁白,或栽植小木,或种溪荪于奇巧处,或立置器中。”⑤(宋)杜绾:《云林石谱》,载杜绾著、朱礼欣绘《古人的雅致生活:云林石谱》,江西美术出版社,2018,第18页。昆石以其晶莹洁白、玲珑剔透、峰峦嵌空、千姿百态等品相,以清、雅、奇、妙等特点,成为文人雅士室内装饰、案头清供的佳品。保留至今的最大的昆石精品为昆山亭林园中国昆石展示中心的“春云出岫”。其高2.2米、宽1.1米、厚1米,“色青白,透晶莹……窍穴透漏、层层而上如云朵一般左右伸展、掩抑顾盼,至顶呈麻菇状,如若云遮雾罩,边缘旋而反卷而下,整石状如一团祥云升腾之态。尤为动人之处在于石身腰部稍收,扭向一侧,如‘窈窕淑女’之婀娜风姿”⑥刘建华:《昆石名品之赏析》,载赵红骑主编《玉峰秀石:昆石加工技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第157页。。人们因昆石衍生了一系列的诗画作品,并打造了庭园景观和盆景等,明代文震亨的《长物志》载:石“以白色者为贵,……间有高七、八尺者,置之古大石盆中,亦可”⑦(明)文震亨:《长物志》,载(明)文震亨著,海军、田君注释《中国古代物质文化经典图说丛书:长物志图说》,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第121页。。历代文人以诗褒赞昆石,或赞其质,或喻其高洁,或羡其仙灵之气。宋代石公驹的《玲珑石》、范成大的《水竹赞并序》分别称誉其为“君子”“高洁不群”。元代张雨《云根石》咏其为“珠光出蚌胎”,清代陈竺生《登马鞍山》也将其与“玲珑玉”相媲美。
传统手工艺的主题内容、表现形式以及价值功能等随时代演变而不断衍化、异化,作为现代化前沿地区的人们,仍孜孜不倦于对传统手工之需、之用,这也是他们追求美好生活的一种体现。而现今的昆山传统手工技艺也多保留着原生态特色,秉承着原生态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