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昭
(中国电建集团港航建设有限公司,天津 300480)
2021年,在政策引导、经济赋能的影响下,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进程加快,业财税一体化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现阶段,在企业财务管理中,采购与资产处置、仓储物流、财务管理、数据分析等多个业务场景呈现出融合趋势,财税与业务之间的联系逐渐得到企业管理层的重视。在财务共享模式下,最大限度促进业财税融合,将财务管理与采购、仓储物流、市场营销、管理决策、纳税管理等多个业务场景结合,可充分满足财务管理进阶发展需求。因此,有必要对业财税融合意义、现实情况与融合策略展开深入分析。
新时期,诸多企业选择引入财务共享模式,希望能够依托该模式提升管理工作的质效,从而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1]。作为新型管理模式,财务共享强调对财务核算等工作进行统一管理,精简管理流程,使管理效率得到较大提升。业财税融合的关键是根据财务结果作出合理的业务决策,将二者相结合,使各部门相似业务得到整合,通过集中处理的方式,有效解决重复投入的问题,确保财务工作质量和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
财务管理可以通过监督、核算等方式,为管理层制定决策提供有力支持。实践经验表明,基于财务数据制定经营决策的难度较大,决策者既要了解业务情况,又要了解财务术语的含义。业财税融合可有效解决该问题,在保证数据信息准确、便于理解的前提下,深挖数据背后潜藏的问题,使技术、数据、人才与资源得以共享。在此基础上,制定与企业实际情况相符的决策,能为财务管理质效的提升助力。
众所周知,业财税融合的关键是充分结合业务、财务及税务,确保企业所制定的各项内控制度得到贯彻落实,在科学管理资产和绩效的前提下,使成本得到控制[2]。要想使收益、价值达到最佳,关键是以成本管理为依托融合业财税。此处提到的成本管理主要包含三方面的内容,一是财务监督,二是核算管理,三是成本预算与控制,有关人员要在管控企业运行成本的前提下,将业财税充分融合,由此达到控制运营成本的目的。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遭遇风险的概率将大幅提高,引入财务共享模式,可加快业财税融合的速度,使经营管理、运营机制成为一个整体,由业务、财务部门分析自身经营管理现状,准确把握现存不足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及时控制潜在风险,避免企业遭受不必要的损失。此外,引入财务共享模式后,多数企业会构建相应的风险预警机制,此举同样能够降低风险发生概率,使企业健康稳定地发展。
随着财税体制改革的推进,业财税融合成为大势所趋,诸多企业选择以大数据工具为抓手,通过业财税共享的方式,彻底打破信息壁垒,为自身转型及发展助力。实践表明,业财税融合能够帮助管理层快速获取业务、财务及税务信息,为制定经营决策或战略提供数据支持,确保业务、财务目标得以实现。在此过程中,企业经营效率也会得到显著提升。
研究表明,决策制定的质量与企业发展之间存在紧密联系,只有定期公开财务信息,才能确保所制定的发展目标符合实际情况,在强化各部门既有职能的同时,使企业自身运营效率得到大幅提高。对企业而言,业财税融合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其一,能明确内部经营所创造的价值;其二,能了解当前目标与企业发展情况、发展趋势的契合程度;其三,能细化既有目标,加快企业变革、发展的速度;其四,能全方位管理经营成本,确保所创造的价值接近企业预期[3]。
信息时代,业财税融合已成为大势所趋,然而,受传统观念影响,财务人员普遍将记账、统计报表和报税视为工作重心,缺乏应有的融合意识,致使业财税融合、财务共享难以实现。另外,企业管理层对相关工作的认识同样存在偏差,未意识到业财税融合对财务共享、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既没有融合职能部门,又没有将业财税融合与日常工作结合,致使企业发展受阻。少数企业虽已意识到业财税融合的意义,但由于缺乏与自身情况相符的合作机制,因此各部门无法及时沟通,对业务运行、财务管理造成了负面影响[4]。
实践经验表明,财务人员在管理流动资本、加快业务开展进度和推动企业发展等方面均有极为重要的作用,若财务人员存在综合素养较低、缺乏创新意识等问题,将对企业发展造成巨大影响。现阶段,企业管理层尚未给予财务人员工作足够的重视,没有准确把握会计核算、财务管理之间的关系,导致相关工作难以有序推进。
要想解决此问题,关键是要对财务人员进行全方位的培养,帮助财务人员形成融合意识,并为其提供了解、掌握信息技术使用方法的平台。除此之外,以下问题同样需要予以重视。新时期,信息技术已在诸多领域大放异彩,将信息技术用于财务管理,可显著提高税务计算质效。然而,企业既有财务系统普遍落后,难以满足全新管理模式的要求。若不尽快解决此问题,财务管理质效、企业发展速度均会受到影响。
近几年,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主营业务也变得更加多元化,常规管理模式、分散会计核算均面临被淘汰的命运,对财务管理模式、方法和手段进行创新势在必行。分析可知,现阶段,尚有一部分财务人员存在管理目标模糊、信息资源利用不充分的问题,无形中影响了相关业务的开展。此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客户选择通过互联网与企业交流或合作,常规管理系统并未将该部分客户纳入考虑范围,导致客户大量流失。由此可见,改变人员观念、调整管理模式很有必要,只有这样才能推动企业稳定、持续发展。
作为业财税融合极为重要的一环,信息传递的时效性往往会影响管理层决策制定的有效性。目前,部分企业尚未打造跨部门共享平台,各部门无法实时共享自身掌握的信息,这不仅会影响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还会制约业财税融合,使企业放慢发展的脚步。由此可见,新时期,若企业仍选择沿用常规财务管理模式,将出现信息无法及时传递的问题,进而对决策制定造成不良影响。
业财税融合涉及的部门、岗位较多,只有根据实际情况合理构建融合机制,才能使业财税得到充分融合。相关融合机制主要分为两类,分别是互联机制、共享机制。现阶段,仍有少数企业沿用传统融合机制,导致业财税流程的合理性、规范性和科学性无法达到预期,三者的融合效果不理想。另外,管理层的态度往往会直接影响业财税融合效果。目前,部分企业尚未意识到业财税融合的意义,没有将构建融合机制的工作提上日程,而是直接引入其他企业构建的机制,这不仅会影响业财税融合效果,还会影响经营管理工作的开展。
分析可知,目前,企业在业财税融合方面仍存在明显的不足,要想使融合效果达到预期,关键是要以现存问题和成因为依托,结合企业情况制订相应的解决方案,在先进观点的指导下,彻底解决业务发展、财务共享存在的问题,为企业的稳定快速发展赋能。
新时期,市场环境较以往更加复杂,企业管理难度随之提高,管理财务的重要性逐渐为人们所熟知。企业要想在满足客户基本需求的基础上,深挖客户潜在需求,关键是要转变财务管理工作所遵循的理念,将业财税融合摆在重要位置,要求财务人员全面了解业务情况,形成相应的融合意识,并在融合意识的指导下开展各项工作,以保证财务在信息、管理及资源方面具有的效能得到充分发挥,为业财税融合奠定良好的基础。由此可见,要想使业财税得到充分融合、使各项工作得到有序推进,就要向各部门人员说明融合的意义。
另外,企业管理层也应尽快更新管理思维及理念,强化业财税融合效果,从而凸显企业的经营特色。以往,多数企业均未统一管理财务及业务,将财务置于引领地位,而业财税融合调整了金融定位,这对有关人员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即在财务分析工具的辅助下,监督业务运营情况,明确企业计划、业务成果,在税收法律逐渐完善的大环境下,在业务起始阶段纳入税务筹划,提前了解相关法律法规,避免错过税收优惠,强调纳税合规的重要性,避免踩到税法红线。要基于信息平台打造相应的运营模板,在核心业务的驱动下,调整生产模式,使企业竞争力得到显著提高[5]。
企业应酌情引入信息技术,将相对简单的核算工作交由机器人负责,减轻财务人员的压力,促使财务人员将工作重心由会计核算转向财务管理。在此过程中,应对以下内容予以重视。
其一,财务共享对财务人员技能、素质的要求极为严格,只有兼具良好理论基础和丰富实践经验的财务人员,才能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因此,企业管理层应加大财务人员培训力度,根据财务共享特征及需求,调整培训内容,在保留财务理论知识的前提下,新增与经营管理、风险管理相关的知识,确保财务人员能够全面掌握工作所需知识,灵活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开展各项工作。其二,财务人员不仅要学习税法、企业会计准则等知识,而且应主动了解企业主营业务和行业发展情况,并利用空闲时间学习法律法规,提高自身综合素养。其三,新时期,将信息技术运用于企业经营成为大势所趋。因此,财务人员应高度重视信息技术,真正做到与时俱进。要深入了解信息技术,掌握不同技术的使用方法和技巧,确保信息技术具有的优点在日常工作中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其四,要定期选调业务人员前往财务部门开展工作,使各部门快速融合。除此之外,还应完善人才引进机制,调整招聘条件,提高准入门槛,确保引进的人才具有相应的能力及素养,为引进的人才提供符合其心理预期的发展空间及薪资待遇,确保其入职后,能够全身心投入工作,为企业发展贡献力量。
新时期,企业应从财务共享角度出发,调整管理目标、工作流程,酌情引入财务机器人,由机器人替代财务人员完成重复且简单的工作,提高财务管理的智能化水平,使财务共享具有一致性、便捷性。要将研发填单助手、审核助手的工作提上日程,由填单助手辅助业务人员填报业务,由审核助手辅助审核人员审核单据,在保证审核结果准确的前提下,加快审核速度。
此外,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运用ERP、会计模板等,为共享运营取得成效提供保证。事实证明,引入信息技术、智能手段,可有效解决工作方案、计划难以落实的问题,通过科学分配任务的方式,充分激发工作人员的热情。由此产生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提高工作效率,二是加快专业转型进度,三是提升业财税融合程度。
在强调业财税融合的当下,以ERP 为代表的常规系统能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打造共享中心成为大势所趋。共享中心主要负责三项工作,一是预测分析业务,二是控制业务开展,三是业务核算。可利用共享系统将财务系统、业务ERP、税务局外接系统连接起来,甚至完全整合在一套共享系统中,这样业务人员便可通过共享系统了解业务办理程序,财务人员便能够全方位了解业务开展情况。在此基础上核算财务,能保证财务凭证、业务完全一致。
1.总体思路
众所周知,财务管理所涉及内容相对庞杂,引入共享中心可为管理层制定决策提供支持,在提高财务管理能力的前提下,通过事前、事中与事后相结合的方式,将风险发生概率降至最低。由此可见,新时期,企业应对打造共享中心的工作予以重视。在建设共享中心前,要整合及配置既有资源,在此基础上依次确定管理平台和框架结构,使各部门形成合力,共同处理业务。事实证明,该做法既能显著提高财务工作质效,又可以使数据管理流程更加科学且标准,工作人员能够在管理系统的辅助下,有效衔接业务、财务系统,为各项业务的推进奠定良好基础[6]。
其应用架构如下:首先是负责成本、费用及税务核算的共享财务系统,其次是负责管理预算、资产的战略财务系统,最后是负责执行预算、财务分析的业务财务系统。平台架构应满足三点要求,一是能够储备所需人才,二是可使数据质量得到提升,三是能够有效管控风险。
2.平台设计
以业财税融合为目标,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打造符合共享中心要求的信息平台,可使共享中心稳定、高效地运行。该平台主要分为财务系统、业务系统两部分,下属子系统包括集成系统、共享系统等,强调通过业财税融合的方式,大幅提高财务管理的精细化程度。随着业财税的无缝衔接,业务流、数据流与资金流的集成程度均较以往有所提升,这对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运行过程
共享中心涉及内容极多,企业应提高其地位,将相关建设工作写入发展战略,根据业务流程确定组织结构,将筹备、规划和设计等工作交由专业团队、人员负责,确保所打造的共享中心满足专业化、一体化及标准化的要求。设计组织结构时,应严格遵守标准集中、数据集中、管理和核算相分离的原则。一般来说,组织结构应包含以下部门:一是会计部,主要负责核算资产费用与成本收入,审核财务报表;二是决算部,主要负责确认财务报表和交易凭证,为制定财务制度提供帮助;三是结算部,主要负责对账、结算资金;四是监察部,主要负责核算财务,监察财务决算;五是管理部,主要负责管理共享中心,将系统发生风险的概率降至最低。综上,设计组织结构时,应根据企业情况细分岗位职能,调整管理方式,并对风险加以把控,只有这样才能显著提升财务工作的信息化水平,这对日后报表编制等工作的有序推进具有重大意义。
4.实际价值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共享中心扮演着无法被替代的角色。新时期,企业应充分利用先进技术,建设兼具自动化、智能化等特点的共享中心,通过优化共享中心模式的方式,显著提高自身财务管理水平。事实证明,只有从战略高度出发,结合企业发展计划打造共享中心,才能使共享中心发挥出应有作用,真正做到在控制成本、规避风险的前提下,显著提高财务管理质效。
以中国电建集团港航建设有限公司为例,共享中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使财务管理流程更加精简,人员配置更加科学,确保所组建的管理队伍能够从容应对财务数据剧增带来的挑战,高效完成各项工作;二是使财务数据管理环节得到优化,保证数据完整,通过实时共享的方式,充分利用财务数据;三是为财务管理及其他相关工作提供所需工具,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提前管控财务,使资源利用率得到显著提高,风险发生概率随之降低;四是确保企业战略得到贯彻落实,为财务人员提供参与合同编写、制定决策等工作的路径,充分激发人员积极性。综上,共享中心能使财务管理行为更加规范,通过集成管理业财税数据的方式,为财务人员查找、使用相关数据提供便利,为企业高效运行奠定良好基础。
业务活动往往包含大量流程节点,只有结合业务流程,优化业财税融合机制,才能使业务流程更加规范简洁。与此同时,融合效果也将最大限度接近预期。由此可见,设计业务流程时,应准确把握业务、财务部门的内在联系,确保业财具有的引导效能得到充分发挥。以预算编制为例,有关人员可以酌情调整预算主体,根据业务流程设置相应的管理单元,保留基础指标,新增客户满意度、市场占有率或其他指标,全面掌握业务开展情况。在执行预算的过程中,依托共享平台连通业务、财务部门,加深各部门之间的了解,确保财务部门能以业务情况为依据,对预算进行及时且合理的调整,同时把控业务费用和成本。
本文以业财税融合的意义为研究出发点,指出实现业务、财务与税务融合的高质量发展,能够降低管理成本与风险,提高决策管理效率,因此业财税融合能够对企业管理机制创新产生有益的影响,能够达到降本增效的预期效果。增强融合意识,培养专业人才,利用信息技术创新管理模式,打造共享中心,帮助企业实现一体化管理,不仅能够简化管理流程,而且有利于提高整体管理水平。希望本研究取得的成果,能使企业管理流程更加规范,业财税呈现出深度融合趋势,为企业在新时期的转型发展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