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V1导联P波终末电势对冠心病患者脑卒中的影响

2022-02-10 12:19:02张晓成高元丰王宇星
河北医学 2022年1期
关键词:右心房长径心尖

张晓成, 高元丰, 刘 波, 王宇星

(北京朝阳医院心脏中心, 北京 100020)

冠心病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冠心病患者在心腔结构异常或伴有心律失常和严重心肌缺血时,会发生心房颤动,导致左心室增大,左房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心房血栓形成,当栓子脱落时,会进入左心室,随着左心室的收缩,栓子造成血管堵塞,最终导致患者发生脑卒中[1]。因此,积极了解冠心病患者的心功能状况,对指导临床防治冠心病患者脑卒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2]。目前,CHA2DS2-VASC评分系统是评估冠心病患者卒中风险的最佳方法,对于评分大于2分的患者建议接受口服抗凝剂治疗,虽然评分系统简单,成本效益高,但评价结果受临床医生主观影响较大,准确性较差[3]。因此近年来有学者使用普通心电图数据量化来评价心功能,体表心电图上V1导联P波终末电势是体表负性P波时间和振幅在V1导联P波终末的乘积,PTFV1不仅能反映左心房的早期结构异常,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与脑卒中的发生有关[4]。因此本文分析了PTFV1对冠心病患者脑卒中的影响,以指导今后临床防治工作,改善冠心病患者的预后。现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2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男、女各39、83例,年龄为41~82/(67.38±5.03)岁。所有患者均接受12导联心电图和心脏磁共振检查。依据PTFV1水平对122例患者进行分组,其中A组(>-0.03mm·s,n=42)、B组(P波直立,以0计算,n=40)、C组(≤-0.03mm·s,n=40)。

1.2诊断标准:①冠心病:参照《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5]。②脑卒中:参照美国国立神经病及语言障碍脑卒中研究所的诊断标准[6]。

1.3纳入标准:①经临床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②年龄超过18周岁的患者;③均接受12导联心电图和心脏磁共振检查的患者;④随访至少3个月的患者;⑤各项资料均完整的患者。排除标准:①继发性高血压、心包积液、急性心肌梗死、电解质代谢紊乱等器质性疾病的患者;②频发紊乱性房室心律失常、永久起搏器置入术后、游走节律、基线干扰的患者;③心电图质量差而影响P波判断的患者;④临床资料不完整或有缺失的患者。

1.4方 法

1.4.112导联心电图检测:采用Marquette MAC 5000 ECG系统(美国GE公司)记录患者静置状态下心电图,校准10mm/mV,速度25mm/s,手工测量P波,PTFV1为导联V1中,P波呈正负双向,终末负性P波的振幅与时间乘积。

1.4.2心脏磁共振:使用3.0T MR(32通道相控阵线圈),利用稳态自由激发序列进行水平和垂直心脏磁共振检查,翻转角80度,分辨率1.4mm×1.4mm,切片厚度8mm,间距2mm,时间分辨率20~40ms。分析左心室(LV)的结构和功能,获取LA Vmax指数、LVEF、LV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质量指数、LA Vmin指数、LAEF水平。

1.4.3所有患者完成激素治疗后均随访至少3个月,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各项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吸烟史、体重指数、糖尿病、高血压、卒中史、PCI/CabG、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LDL-C、肌酐、收缩压、舒张压、心率、LA Vmax指数、LVEF、LV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质量指数、LA Vmin指数、LAEF、肺动脉主干内径、右心房心尖四腔长径、左心室长轴观右心室前后径、右心室心尖四腔短径、右心房心尖四腔短径、右心室短轴流出道内径、右心室心尖四腔长径、血清IMD、Salusin-α、CysC、CST、NT-proBNP、IMD、Salusin-α、CysC、CST、NT-proBNP水平。

1.4.4比较随访8个月各组患者冠心病、脑卒中事件情况。

2 结 果

2.1各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各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史、体重指数、糖尿病、高血压、脑卒中史、PCI/CabG、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LDL-C、肌酐、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1。

表1 各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2.2各组LA和LV结构和功能参数比较:各组患者的LA Vmax指数、LVEF、LV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质量指数比较无明显差别(P>0.05);与C组比较,A组和B组的LA Vmin指数水平均降低,LAEF水平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和B组的LA Vmin指数、LAEF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别(P>0.05),见表2。

表2 各组LA和LV结构和功能参数比较

2.3各组肺主动脉主干内径和右心房/室结构变化:各组患者的肺主动脉主干内径和右心房/室结构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别(P>0.05);与C组比较,A组和B组的右心房心尖四腔短径、右心室短轴流出道内径、右心室心尖四腔长径水平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和B组的右心房心尖四腔短径、右心室短轴流出道内径、右心室心尖四腔长径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别(P>0.05),见表3。

表3 各组肺主动脉主干内径和右心房/室结构变化

2.4各组血清相关指标水平比较:与C组比较,A组和B组的血清IMD、Salusin-α水平均升高,血清CysC、CST、NT-proBNP水平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和B组的血清IMD、Salusin-α、CysC、CST、NT-proBNP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别(P>0.05),见表4。

表4 各组血清相关指标水平比较

2.5随访8个月各组患者冠心病、脑卒中事件情况比较:随访8个月,C组的冠心病事件发生率为12.5%,脑卒中事件发生率为5%,与C组相比,A组和B组的冠心病事件和脑卒中事件发生率均降低,但各组的冠心病和脑卒中事件的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5。

表5 随访8个月各组患者冠心病脑卒中事件情况比较

2.6冠心病患者脑卒中病史的影响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采用逐步后退法,α剔除=0.10,α入选=0.05,以冠心病患者脑卒中病史为应变量,赋值1=有脑卒中病史(共18例,参见表1),0=无(共104例)。因总体样本量及阳性样本量较少,仅选取临床上比较关注的部分指标,如PTFV1、LA Vmin指数、右心房心尖四腔短径、右心室短轴流出道内径、右心室心尖四腔长径、NT-proBNP等。以连续数值指标参考3个组的总均值和中位值进行分段,并赋值。回归结果显示:PTFV1、右心房心尖四腔短径、右心室短轴流出道内径、右心室心尖四腔长径为冠心病患者发生脑卒中的危险因素(P<0.05),见表6。

表6 冠心病患者脑卒中相关因素的Logistic分析

3 讨 论

冠心病作为多发于老年人群的常见疾病,该病起病急且病情凶险,致残率和死亡率均较高。近年来冠心病的发病人群呈现年轻化,中青年冠心病患者数量逐渐增多[7]。虽通过临床治疗可有效缓解冠心病患者的病情,但部分患者随着病情的进展而出现心功能受损,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而形成血栓,血栓随血液流动而进入脑部,诱发脑卒中,给患者造成严重的生命威胁,因此临床中应积极防治冠心病患者发生脑卒中,以改善其预后[8]。

PTFV1可反映左房的去极化,其血压升高提示左房血流量阻滞,左室舒张末压升高[9,10]。通常认为PTFV1异常与左心房增大或退行性病变、心房/心肌供血不足等因素相关。也有学者认为[11],左心室负荷过重时去极化向量指向水平面后,P向量环的操作时间比正常时间长,导致PTFV1负值增大。因此PTFV1可帮助判断左心房负荷情况和结构变化,心肺血管疾病是诱发PTFV1的主要病因。杨怀恩等[12]学者曾在研究中指出近90%的心肺血管疾病患者出现PTFV1,PTFV1阳性率与超声心动图测量的右心房内径增大率相符合,认为PTFV1阳性可帮助指导临床心脑血管疾病。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C组比较,A组和B组的LA Vmin指数、右心房心尖四腔短径、右心室短轴流出道内径、右心室心尖四腔长径、血清CysC、CST、NT-proBNP水平均降低,LAEF、血清IMD、Salusin-α水平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随着PTFV1值的升高,患者可伴随心肌结构变化和程度不同的损伤,房室结和窦房结自律性均降低。而冠心病患者心功能受损所表现出的上述各指标变化,也是造成PTFV1值增大的重要因素。心功能受损后,心房细胞溶解和消失,并由纤维结缔组织代替,房间束受累,造成心功能进一步损伤。近年来有研究指出[13],社区人群的PTFV1增大与心血管死死亡率和全因死亡率风险升高存在相关性,更是证实了本文研究结果。进一步随访8个月,C组的冠心病事件发生率为10%,脑卒中事件发生率为5%,与C组相比,A组和B组的冠心病事件和脑卒中事件发生率均降低。提示了随着PTFV1增大,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相关事件和脑卒中相关事件发生率升高,是由于随着PTFV1增大患者心功能损伤加重,心脏收缩能力异常而影响血流动力学,增大了血栓形成率,由心脏所形成的血栓随血流动力学而流入脑部,诱发脑卒中,增大了冠心病患者的死亡率。因此临床中应加强对PTFV1水平的监控,积极了解患者心功能变化,以及时给予有效措施防治脑卒中的发生,改善预后。

此外,本研究Logistic回归还证实:PTFV1、右心房心尖四腔短径、右心室短轴流出道内径、右心室心尖四腔长径为冠心病患者发生脑卒中的危险因素(P<0.05)。综上所述,PTFV1是冠心病患者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可帮助预测冠心病患者脑卒中的发生。

猜你喜欢
右心房长径心尖
基于全三维动网格技术的变长径比间隙环流的研究
大电机技术(2022年3期)2022-08-06 07:48:38
超声心动图诊断先天性右心房憩室1例
多排CT对经股动脉与经心尖主动脉瓣置换术的对比分析
玄武岩纤维长径比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基于随形冷却的大长径比笔套注塑优化
三维超声及组织速度向量技术对肺动脉高压右心衰竭患者的右心房收缩同步性的评估
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诊断右心房界嵴1例
栽种了一个长在心尖尖上的花园
Coco薇(2017年8期)2017-08-03 12:00:44
甜蜜养颜季
美食堂(2016年5期)2016-05-23 22:18:40
铟掺杂调控氧化锌纳米棒长径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