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患者血黏度影响因素及与胰岛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2022-02-10 08:39张晓艳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2年2期
关键词:黏稠度全血胰岛

张晓艳

河南省内黄县人民医院 456300

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是我国居民发病率最高的慢性疾病之一,也是继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高风险因素。临床病理学研究已证实,因代谢功能紊乱所引发的血液流变学改变是导致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首要因素[1-2]。因此,通过观察影响代谢的胰岛功能以及影响血液流变学的血黏度改变可能对T2DM的防治提供更加准确的方向。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3月—2019年4月门诊随访的84例T2DM患者,其中男48例,女36例,年龄31~85岁,平均年龄(55.75±11.73)岁。纳入标准:(1)符合T2DM的诊断标准[3];(2)病程≥3年;(3)接受规范化治疗;(4)自愿接受相关检查,并对研究知情,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近1个月有抗血小板聚集、抗凝药物或皮质类固醇药物治疗史者;(2)在常规治疗方案外自行采取其他治疗措施者;(3)已确诊心脑血管疾病者;(4)合并其他血液疾病、代谢疾病、感染性疾病或肝肾功能不全者。

1.2 方法 收集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病程等基本资料;抽取空腹静脉血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其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血小板(PLT)、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纤维蛋白原(FIB)、白蛋白(ALB)、总蛋白(TP)等常规血液检测指标进行检测,同时采用血流变学检测仪器,对1ma/s、5ma/s、30ma/s以及200ma/s下全血黏度进行检测。血液黏度升高评定标准:全血黏度200>4.32ma/s、全血黏度30>5.45ma/s、全血黏度5>8.53、全血黏度1>17.91ma/s、血浆黏度200>1.70ma/s中2项及以上。另采用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仪检测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C肽(FCP)等胰岛功能指标。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基本临床资料比较 依据血黏度检测结果分为血黏度增高组61例,血黏度正常组23例。血黏度增高组病程、FBG、2hPG、TP以及HbA1c较血黏度正常组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其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基本临床资料比较

2.2 两组血液黏度比较 全血黏度和全血还原黏度不同切变速率下两组患者血黏度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血液黏度比较

2.3 两组患者胰岛功能比较 血黏度增高组患者FINS、FCR水平明显高于血黏度正常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胰岛功能比较

2.4 全血黏度影响因素分析 将单因素分析中具有差异性的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FCR、FINS、HbA1c水平以及病程是影响全血黏度增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见图1。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FCR、FINS、HbA1c与全血黏度200呈正相关(P<0.05),见图2~5。

图1 2型糖尿病血黏度增高影响因素分析

图2 病程与血黏度相关性 图3 HbA1c与血黏度相关性

图4 FINS与血黏度相关性 图5 FCR与血黏度相关性

3 讨论

临床研究证实,血液流变学参数的改变在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以及以动脉粥样硬化为病理改变的心脑血管疾病中具有普遍性[4-5],因此通过观察血液流变学参数的变化趋势有助于掌握疾病的发展进程,为早期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血液黏稠度作为血液流变学中的主要参数之一,可反映出血液流动阻力。血液作为非牛顿流体,在一定温度下其黏稠度可随切变率的改变而改变,因此血黏度值并非固定数值,通过观测多个切变率下血液黏稠度能更加有效的反映出血液的流动阻力[6]。

本文收入的84例T2DM患者中,有61例患者存在血液黏稠度增高,占比72.62%。经回归分析显示,病程长、HbA1c、FCR、FINS水平增高是影响血黏度增高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且血黏度值可随其水平的增高而增长。其中HbA1c作为糖尿病筛查、诊断以及预测并发症的关键指标,相比血液葡萄糖含量检测,其性质稳定,不受饮食、胰岛素、降糖药物或抽血时间等因素的干扰,可有效反映出患者近2~3个月的血糖控制水平,因此其水平的增高通常提示患者存在血糖控制不佳的状态,这也是导致T2DM患者发生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首要因素[7]。FCR、FINS是反映机体胰岛功能的临床指标,胰岛功能异常所导致的高胰岛素血症是导致血液高凝状态的高风险因子,病理研究认为以FCR、FINS水平增高为特征的胰岛功能下降可通过损伤血管内皮细胞,抑制纤溶酶原激活物的生产而致高凝状态[8-9]。近年也有学者研究证实T2DM患者FCR水平与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密切相关。另外,当机体胰岛素不足时,血脂代谢可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下降,致使血黏稠度增加,血液流动性降低,成为微血管病变和血栓性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然而近年有研究表示,除血液黏稠度增加以外,T2DM患者还存在红细胞聚集性增高、变形性降低以及血浆蛋白成分改变等血液流变学参数改变。因此对于T2DM患者血液流变学改变的影响分析需进一步多指标研究,这也是本次研究结果的局限性。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2型糖尿病患者血黏度可随着病程的延长、血糖控制不佳以及胰岛功能下降而增高,针对性监测有助于降低血黏度增高的风险。

猜你喜欢
黏稠度全血胰岛
治疗糖尿病的新技术:胰岛细胞移植
献血几百次是真的吗
献血间隔期,您了解清楚了吗?
不足量全血制备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的研究*
人工胰岛成功用于小鼠
人工胰岛成功用于小鼠
睡前喝水可降低血液黏稠度
献血的间隔期需要多久
小学品德学科长课程的路径设计
血液黏稠患者忌食花生红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