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小故事 悟大道理
——试谈小学语文寓言类文体教学策略

2022-02-09 14:40☉王
小学生 2022年35期
关键词:铁罐陶罐寓言

☉王 旖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寓言是一种重要的文学体裁,借助小故事可以向学生传递大道理,所以一直都是课堂教学的一大重点。目前来看,小学语文的寓言教学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较尖锐的问题,例如较多的教师在课堂上并未体现出寓言类文体的体裁特色,淡化了寓言的特点,学生往往无法有效感知到寓言故事的趣味性,影响到寓言教学的成效。鉴于此,教师要把握好寓言类文体的特点和教学要求,善于优化课堂教学策略,让寓言故事可以直观、有趣地呈现在学生的眼前。本文探究了小学语文寓言类文体教学策略,现作如下的总结和综述。

一、小学语文寓言类文体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的寓言类文体教学中,教师要积极优化课堂教学方案,基于寓言故事的特点,创设学生所喜欢的学习氛围,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感知寓言的内涵。详细言之,寓言类文体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善于挖掘寓言教学价值

教师要坚持立足于寓言故事的特点,挖掘出寓言教学价值,在此基础上设计出翔实可行的寓言教学方案。从挖掘寓言教学价值的角度而言,教师可以重点从两方面入手。

第一,要抓住寓言故事中的寓言特色,帮助学生发展语言能力。小学部编版教材中所编排的寓言故事均具有语言优美的特性,所使用的语言简洁精练、幽默风趣,可以很好地吸引学生。例如在部编版三年级下册中,《陶罐和铁罐》便是语言风格轻松幽默的寓言故事,学生通过阅读语言文字和感知对话描写的特色,对两个罐子的性格特点可以有深刻的理解。所以,在寓言类文体的教学中,教师要非常重视寓言语言的把控,带领学生仔细品读,感知语言表达的魅力,以求帮助学生发展语言能力。

第二,在阅读寓言故事的过程中提炼寓意,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思辨。小学部编版教材中所编排的寓言故事均有情节简单的特性,且内容相对来说容易掌握,所以教师要将教学重点放在寓言故事的寓意剖析上,让学生大胆地推理和提炼寓意。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不局限于寓言故事的文字和内容,而是尝试聚焦于故事内核,这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发展抽象思维。在形象思维向着抽象思维发展的过程中,对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会有十分大的裨益。为此,寓言类文体的教学,教师要带领学生“悟道理,引思辨”,确保学生可以进行寓言故事的深度阅读。

(二)构思寓言整体教学体系

基于语文教材的单元特点,教师要积极构思寓言整体教学体系,确保寓言类文体教学更加有趣和有效。详细言之,教师构思寓言整体教学体系时,可以重点从三个方面入手。

一是坚持立足于学段的特点,对单元教材进行深刻的解读。以三年级和四年级的学生为例,他们已经掌握了较多的汉字,阅读寓言故事、感知人物形象的能力均有所提高,具备寓言类文体的学习经验和能力。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将寓言故事教学局限化,不能单纯停留在寓言故事表面,而是要带领学生学会把握寓言的体裁特点,尝试归纳寓言故事的寓意,并鼓励学生大胆表达对寓言故事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寓言故事。总而言之,教师在寓言故事的教学中,要把握好各学段学情,明确各学段的寓言类文体教学目标。

二是教师应该把握好单元导语,牢牢抓住单元教学的重心。以小学三年级和四年级的部编版教材而言,单元编排的层次感和整体感均较强,且教学方向是明确的,可以体现在单元导语之中。有关于寓言类文体的单元,单元导语多是这样的表述,即“读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把图画的意思写清楚。”简言之,即“读小故事,悟大道理”,这是寓言故事教学的切入点。单元教材的编排不仅有独特性,且有较强的关联性。以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教材为例,在第二单元的单元导语中,呈现“寓言是生活的一面镜子”这一句话,提出两点要求:一是“读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二是“把图画的内容写清楚”。在寓言故事的编排上,共安排了四篇,即《守株待兔》《陶罐和铁罐》《鹿角和鹿腿》《池子与河流》,由文言文到现代文到寓言诗,涵盖面是非常广泛的,且内容较为丰富。若是学生可以认真阅读,则可以从多方面感知寓言故事的魅力,对提升阅读能力有很大的好处。

三是教师要善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搭建训练阶梯,进行递进教学。[1]教师应该清楚意识到一点,部编版教材的单元内部有较强的关联性,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生的学习方法,二是学生的语文能力,具有阶梯式的动态趋势,是符合小学阶段学生语文能力生长规律的。基于此,教师应该善于挖掘寓言故事,尝试在寓言故事教学时实施阶梯式教学方法,找寻到教材中搭建阶梯的“支点”。例如在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的《池子与河流》这一寓言故事教学中,按照教材的要求,这是一篇自读课文,是用诗的形式来讲的,所以教师可以搭建训练阶梯,将阅读《池子与河流》这一寓言故事的更多机会和时间交给学生。因为学生已经学习完《守株待兔》《陶罐和铁罐》《鹿角和鹿腿》这三篇寓言故事,所以掌握了较多寓言故事阅读和情感理解的方法,独立学习《池子与河流》时,可以将所积累的学习方法学以致用,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深度学习能力大有裨益。

(三)增强寓言教学的生活性和趣味性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的教学越来越强调单元整合,要求教师从单元整合的角度教学,树立“单元教学观”。基于单元整合的教学要求,教师要不断增强寓言教学的生活性和趣味性。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重点从四个方面入手。

一是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设计“寓言故事复述”的活动,带领学生梳理寓言的内容,增强寓言故事教学的趣味性。在设计“寓言故事复述”的活动时,教师要把握好两点:第一,寓言故事复述的环节必须要有趣味性,才可以吸引学生全身心参与。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清楚意识到,复述环节必须要教给学生复述的能力,而不单单是复述的内容。例如在《陶罐和铁罐》这一寓言故事的教学中,复述的关键是“陶罐”和“铁罐”,教师要帮助学生有效梳理寓言故事发展的时间线,确保学生在脑海中建构寓言故事的脉络体系,以便在复述环节可以有的放矢。除此之外,为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联想能力,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对《陶罐和铁罐》这一寓言故事进行“二次创作”。第二,教师要综合分析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教学寓言故事时要注重循序渐进性,帮助学生进行扎实的学习。例如在《鹿角和鹿腿》这一寓言故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课堂教学分为三个部分:首先,要带领学生分析关键词句,试着简单概括寓言故事的内容。其次,概括关键词,整合寓言故事的各方面因素,确定出“因果”,以便对寓言故事可以有一个整体上的理解,可以把握寓言故事的整体情节。最后,带领学生剖析鹿的重点要素,主要是语言、神态、动作,鼓励学生试着猜一猜鹿的心理,培养思考能力。

二是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创设情境表演活动氛围,让学生将寓言故事说出来和演出来,感知到寓言故事的魅力。例如在《陶罐和铁罐》这一寓言故事中,因为陶罐和铁罐之间的对话有很强的张力,完全可以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和形态演绎。所以,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设计“演一演”的学习活动,主要是情境表演朗读活动。表演过程中,学生可以融入自己的语言,以求让情境对话可以更为有趣,将陶罐与铁罐的形象直观呈现在学生的眼前。[2]除此之外,如果遇到有趣和内涵丰富的寓言故事,则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或活动课上试着编排表演节目,在情境表演中感受寓言的表达。

三是教师要注重寓言故事教学中的拓展训练,带领学生迁移寓言故事的语言。为达成这一教学目标,教师要对寓言故事进行深刻的分析,找寻到语言训练点,重点拓展寓言故事的留白处,或者可以指导学生续写寓言故事,甚至是改编寓言故事。在《守株待兔》这一寓言故事的教学中,因为是文言文版的寓言故事,所以学生理解时会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以将寓言故事做好翻译,让学生真正理解《守株待兔》的内容和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续写寓言故事,切入点可以是“耕者的好友或邻居进行了劝诫”,努力让寓言故事可以更加的完整。总而言之,寓言故事的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与之相关的拓展训练,鼓励学生多进行续编故事或改编故事的活动,有针对性地锻炼语言能力。

四是教师要带领学生认真提炼寓言故事的寓意,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使用自己所喜欢的方式提炼寓意。具体来说,教师可以重点从两方面入手。首先,将寓言故事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实施生活化教学,以求增强寓言故事教学的生活化。例如在《陶罐和铁罐》这一寓言故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基于学生生活情境的课堂教学活动,可以提供这样的一个资料,即“前段时间有一则陶器拍卖的大新闻,其中的一件陶器拍卖价格达到了4.7亿。”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就《陶罐和铁罐》这一寓言故事,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试着更为深入地剖析陶罐的特点和价值,并与陶罐做好对比,最后提炼寓意,获得更为深刻的体悟。其次,教师可带领学生进行类比思考,可以是两篇寓言故事的对比,也可以是两篇以上寓言故事的对比,在此过程中锻炼学生的类比思考能力。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完《陶罐和铁罐》《鹿角和鹿腿》这两篇寓言故事后,教师便可以与学生一起进行类比思考。类比思考过程中,重点剖析一个问题,即“该怎样看待美丽的东西和外表不美的东西呢?”鼓励学生应用好自己的辩证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努力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二、小学语文寓言类文体教学——以《鹿角和鹿腿》为例

《鹿角和鹿腿》是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寓言故事,虽然的篇幅短小,但脉络清晰,且富有哲理性,是一个很好的教学资源,所以教师应该重视《鹿角和鹿腿》这一寓言故事的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将“鹿对角和腿看法的前后变化”作为切入点,带领学生一步步梳理文脉,便于紧紧抓住寓言故事中鹿的观点和情感变化。为达到《鹿角和鹿腿》课堂教学的最佳成效,教师可以重点从三个方面入手。

一是带领学生认读新词,包括重难点字、一般性生词、动作类短语。以一般性生词为例,主要包括池塘的“塘”、抱怨的“怨”、别致的“致”、叹气的“叹”、狮子的“狮”。认读新词时,教师要努力让课堂氛围足够的灵活和有趣,设计学生所喜欢的认读新词活动,可以将字词分类整合成词串。

二是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归纳与概括,可先让学生归纳每个自然段的大意,而后整合大段,得到整个寓言故事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都应该贯彻“从扶到放”这一原则,引导学生一步步掌握概括能力,深刻理解寓言故事。在归纳与概括的学习活动中,教师可以将班级学生分成多个学习小组,发挥小组成员的智慧,寻找有矛盾冲突的关键词和句,找准寓言故事的核心思想。[3]在此过程中,各个学习小组的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可以得到有效激发,能够达到“以赛促学”的效果,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很大的益处。

三是教师要做好拓展迁移,让学生多加咀嚼,更加深刻地感知寓言故事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可以设计表演活动或生活实践活动。例如让学生继续探究“鹿对角和腿看法的前后变化”这一问题,并引出一些生活中有趣的事例,佐证自己的一些观点。

三、结语

寓言类文体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均十分凸显,教师应重视寓言类文体教学,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方案,带领学生“读小故事,悟大道理”。在寓言故事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寓言故事中的特色语言、有趣情境,带领学生学习和欣赏,并鼓励学生表演和表述,参与到“说一说”“演一演”的活动之中。后续要进一步加大研究力度,更进一步坚持“单元整合”教学理念,有效落实“读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把图画的意思写清楚”这两点目标,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学习寓言故事。

猜你喜欢
铁罐陶罐寓言
陶罐会呀会跳舞
河南三门峡西周墓出土器物
写好人物神态,彰显人物性格
寓言
成长的寓言
时装寓言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
装在陶罐里的春天
故乡是你心中的那只陶罐
对话显“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