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预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2022-02-09 14:40左武萍
小学生 2022年35期
关键词:植物目标语文

☉左武萍

在小学语文课程改革不断推进和深化的过程中,我国教育对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愈发重视。因此,结合新课程改革标准的基本理念,教师必须要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让教学活动变得更加实际、高效[1]。

一、基于课程教学目标,做好语文预习把控

预习目标和标准能够有效保证课堂教学与教学大纲相符合。小学语文教师在设计预习目标的过程当中,必须要以课程标准中的相关要求,来改良教学内容。因此,教师在考虑教学目标的时候,一方面,要依据课程的本体内容,另一方面,还要以课程标准作为目标落实的基点。二者有机结合才能共同孕育出一节符合学生要求的课程。从教学目标和预习目标关系角度来看,教师必须要有效分析课程目标的具体内容,并且结合课程目标的基本项目,对本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整合。预习目标作为教学目标设定的基础,对于优化教学目标的具体内容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教学目标选定和设置的过程中,教师要认真研读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所包含的基本条款,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具体分析课程的方向性和系统性[2]。

例如,小学二年级教材要求学生能够在本学期学习中认识相关的汉字,并且巩固拼音的用法,在书写上能够分清字形,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同时要学会查字典的基本方法。学生要具备阅读的兴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词语方面要求学生能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含义,并且阅读一些较为浅显的书籍。逐步养成与人交流的意识和习惯,能够将自己看到的和想到的写成日记。基于这样的课程目标,我们在进行预习的时候就应该有意识地做好内容导向。例如,在学习《植物妈妈有办法》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就应该在设计预习目标的过程中,充分考虑课程目标的基本要求,让学生能够对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进行系统掌握,并且巩固重点词语的发音。对此,教师应该在引导学生流利朗读课文的情况下,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其他植物是如何传播种子的。有了这样的意识,学生才能够在课堂学习中收获知识。再例如学习《风娃娃》,这一课在处理的过程当中,最为关键的是要明确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应该有怎样的提升。学生对于风娃娃的可爱以及风的特点有了初步的认识,那么在引导预习学习的时候,就应该重点分析课文所传递的道理,意识到帮助别人是一种美德,但是为什么风娃娃在帮助别人时却犯了许多错误呢?从思想上让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这是我们课堂教学的关键所在[3]。

二、重视学生学习需求,明确预习学习导向

对于预习目标的设定,不仅要考虑教材中的教学内容,还需要考虑学生的需要。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主体的作用,因此学生身上所反映出的问题和情况,能够给教师的教学带来极大的指引。小学语文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细致观察,明确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以及可能存在的阻碍,同时也要考虑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和水平。只有如此,教师在进行预习目标设计的时候才能有的放矢,提高教学目标设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例如在学习《在牛肚子里旅行》一课时,教师就应该充分了解学生,尤其是学生对于牛吃草的反刍现象有怎样的了解。学生对这一方面知识的掌握直接决定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此外,教师在进行预习设计的时候,也应该考虑到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生设计为“在牛肚子里旅行的人”,这样才能引导学生走入课堂教学的情境,培养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的意识。教师在设置预习目标的时候,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第一,学生能够在流利朗读课文的情况下,理解基本词语的含义,并能够书写本课的生词;第二,教师要在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明确食物在牛肚子中的旅行过程;第三,通过表演或是小组讲解的方式对课文进行重新梳理,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从这三点出发,我们就可以明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是作为执行者出现的,他们的思想意识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到提升,尤其是在进行口语训练和小组合作的时候,学生的能力进一步被激发。由此可知,小学语文教师可以用课堂教学的效果验证教学目标设定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三、注重整合教学资源,提升综合预习效果

小学语文学科教学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从传统的理论知识教学到应用性更强、实践性更强的知识教学的转化。小学语文教学知识的难度在提升、范围在扩大。如果教师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还以传统的预习方法对教材进行处理,就会阻碍学生的认知发展。对语文预习内容的分析和理解应基于教师的专业素质和自我认知。面对不断升级的教学内容,教师能否进行有效的分类和整合,透过教学内容的表面看到教学的本质,取决于教师对教材和教学内容的把控。在设计小学语文预习内容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预想到学生可能存在的问题,并且结合这些问题对教学内容进行分解和整合。针对那些难度较大的问题,教师应该进行具体分解,以便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对于知识的整合主要体现在问题分析后所进行的教学总结上[4]。

例如,在学习《飞向蓝天的恐龙》一课时,我们就可以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做文章,优化课堂预习。恐龙是体型庞大的古代生物,它们的灭绝有着神秘的色彩,许多学生对恐龙非常好奇,而且也具有极强的研究欲望。在进行预习设计的时候,教师可以采用动物名片或是动物展览的形式吸引学生的兴趣,这样学生便能够以此为目的,充分搜集关于恐龙的知识,在课堂上进行一系列的展示。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并不会将学习作为一种负担,而是感到乐此不疲。小学语文预习设计能够有效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为教师提供课堂教学所需的反馈依据。因此,在进行预习设计的时候,教师既要承前又要启后,能够做到对本课内容进行系统的总结和检测,还能够为接下来要学习的新课做好知识铺垫。在设计课堂预习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重预习内容的全面性和合理性,还需要进一步对预习内容进行创新。我们以在三年级上册的选读课文《不懂就要问》为例来加以说明。教师旨在让学生明白不懂就要问这一道理,因此在进行预习设计的时候,既不能过多依赖于主体的训练,又不能过分脱离课本的内容,教师要选择适当适量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这一道理的理解,并能够将这一道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

四、注重分层预习设计,提升语文预习效果

小学语文预习的关键在于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相应的内容,避免出现检测效果不佳的情况。在设计相应题型的时候,教师要考虑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学生是否达到了一定的认知水平,能否有效利用相应的学习方式完成检测。对于这两方面的因素考虑可以让教师的教学更有针对性。同时,在进行小学语文预习设计的时候,教师还要特别关注考察预习内容的创新性,这种创新性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激发,也是培养学生思考能力的有效手段。因此,在日常的教学教研中,教师要有意搜集新的学科发展资讯,以及新的训练题型,让学生在广泛涉猎的基础上,更加了解语文学科的特点,强化自身学习的积极性和有效性。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能有所收获,尤其是一些理解能力较弱的学生,虽然自己处于分层实践中,但是却能够通过检测学习更多的知识,取得更快的进步。

例如,四年级上册《盘古开天地》属于神话类课文。在进行预习设计的时候,教师可以考虑使其与口语表达和习作相关联,当学生完成基础练习之后,就可以将《盘古开天地》故事进行复述或者转述,通过讲故事的形式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此外,学生还可以对这一故事进行创新性写作,让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相结合,提高预习的丰富性,让学生在预习中得到听、说、读、写等多方面能力的提升。例如在学习《少年闰土》一课时,“我”对自己的童年生活进行了具体的描述,少年闰土不仅是“我”的玩伴,还是童年快乐生活中的一抹鲜活的色彩,对比成年后的闰土,“我”百感交集,由此反映腐朽社会对人的摧残和折磨。在设计预习的时候,教师应该从闰土的人物形象出发,科学设计习题,引导学生思考。

五、注重教学解析工作,解决预习中的问题

预习优化体现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各个方面,无论是预习内容的设计和提问方式上,还是课堂作业和单元检测上,教师都可以合理使用多样检测的方式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教师能采用不同的预习形式,就是遵循了因材施教的原则,这样既做到了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又考虑到了学生的实际困难,从而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检测。

例如,部编人教版语文教材是以双线并轨的形式进行编排的,尤其是在每一单元的初始会有相应的单元说明。《我的植物朋友》这一课选自部编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是一篇习作课文,这一单元还编排了《古诗三首》《燕子》《荷花》《昆虫备忘录》四篇课文,以及《春天去哪儿玩儿》的口语交际。这一单元紧紧围绕植物、动物、景物等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和刻画。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已经掌握了相应的语言表达方式,积累了一些素材,因此在练写《我的植物朋友》的时候,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这一单元的目标是让学生能够在阅读的过程中想象画面,并且运用生动的语句将事物的特点写出来。《我的植物朋友》主要是让学生能够在春天的植物当中选择一种,并且针对植物的特点制作观察记录卡,通过记录植物的名称、形状、颜色、气味以及其他特点写一写所选择的植物,尤其是要能够利用触觉、嗅觉等不同感官综合刻画出植物的特点,并且将学习内容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

预习设计的关键在于让学生在积累素材的同时运用不同的感官描绘出植物的特点,希望学生能够对植物产生亲近的情感,能够将植物刻画得有血有肉。从情感角度出发,自然环境和植物确实是人类生存的朋友,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况下,人们只有更好地了解植物的特点,才能够生发爱护植物的情感,更好地保护植物。对于小学生来说,保护自然的理念已经根植于心。他们能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植物,用鼻子去感受植物的气息,这世间所有美好的事物都汇聚在他们的眼前,从童真视角看自然,自然则显得更加美好。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激发学生对于自然环境的热爱,让学生带着一种关爱之心去看待植物,去享受植物给人类带来的美好。有了这样的基础,教师就可以基于学生的认知特点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对自己喜爱的植物进行具体的描述。由于小学生语言表达具有独特性,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规范表述自己的观点,就成为教学需要关注的一个重点。为此,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说一说,再让学生写一写,要将观察记录卡上的条目性知识变成片段式表达,然后在成段表达中捋清写作的框架。这一过程也是学生认知发展的过程,能够清晰体现出教师指导的痕迹,避免学生出现认知混乱、写作不流畅的情况。在实践部分,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小组合作的优势,有效提高学生的表达和分析能力。小组间的同学相互分享和讨论,可以让他们的思路更加成熟和完善,教师作为指导者尽可能提供场外援助,不过分参与到学生的小组合作和讨论之中。有了这样的意识,教师就可以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更具表达的欲望,在同学的交流和帮助下获得成就感。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预习中,教师需要明确培养学生哪方面的能力,并在教学目标中做出整体安排。教学目标分为三个维度,知识与内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预习设计的时候,教师必须要从本册教材入手,明确本课教学所呈现的知识体系以及基本训练方法,由此引出学生的预习内容,并有针对性地培养其相应的能力。

猜你喜欢
植物目标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哦,不怕,不怕
将植物穿身上
植物罢工啦?
植物也疯狂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