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新形态的建构与创新*

2022-02-09 07:44
学术研究 2022年12期

冉 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做出了深刻总结,并立足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方略,以稳中求进统筹发展和安全为总基调,以切实有效回应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为制度革新导向,向全世界表明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一重大历史性成就。这些论述直接点明了在党的全面领导下,中国式现代化得以创造性地生发出“社会主义制度革新”“国家治理效能”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新型逻辑关联。这一逻辑关联至少有双重意蕴:一是从权力架构着眼,以制度现代化为依托,通过体系革新和治理能力提升强化社会治理效能,进而推动社会主义国家职能的发展完善,并在民主政治层面构建新型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二是以时间为标尺,不仅把新时代的重大变革作为实现党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历史节点,而且将这一系列变革置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整个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加以考察,进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实际发展变化,展现出社会主义国家治理及其民主政治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样态和差异,从而勾勒出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在理论与实践层面得以守正创新的演进图谱。不难发现,第一重涵义是结构性的,第二重涵义则是形态性的。这双重内涵的叠加互促将结构性的制度革新置于时空延展中加以呈现,进而结合历史现实的再造,将党领导下以人民为中心的制度体系与权力架构展现为一个在历史演进中不断发生“样态”变化,且在逻辑上得以不断“形变”的动态过程。由此来看,新时代以党治国理政引领的国家治理现代化已经促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变革逻辑与历史实践的统一,并在应然层面与实然层面实现了逻辑形态与实践样态的耦合、互促与转化。本文致力于从逻辑形态与历史实践样态的契合转化,透析国家治理现代化得以开创人类政治文明新形态的内在驱动,并结合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历史经验,展现社会主义制度现代化及其民主政治新形态得以成型的内在动因,从而凸显“中国之治”所独有的制度优势与机制张力。

一、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的逻辑形态

聚焦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理论构建与实践创新,不难发现立足国家治理现代化构建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新形态至少具备双重复合性。一方面,政治文明以形态来展现是哲学乃至于拓扑学意义上的,即形态或“形态变化(形变)”是一个纯粹的逻辑演变过程。这一形态化的纯粹逻辑性意味着以制度理性为准绳的政治现代化,在相当程度上具备非主体性趋向。由此来看,这一纯粹逻辑层面的形态界定是以时间为第一标尺,并在空间延展中不断进行结构性变化,即以时空为维度的形态变化。另一方面,政治文明毕竟与人相关,难以摆脱人本意义上的历史构建和知识谱写,不仅仅是单纯时空性或结构性的,而是同时作为历史现象不断呈现在现实之中,并通过实践展现为(非)建构性和(非)连续性的具体样态差异及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转化演变。

上述的双重复合性同样适用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理论构建与实践样态。从结构性看,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新形态得以构建是以时间为横轴,而促成这一形态构建的国家治理现代化则需要以时间为标尺,在空间维度上确立不同却彼此紧密关联的基本向度,以在时空范畴内,从权力性质、价值取向与现实关照等多路向、多层面与多角度出发,为制度体系革新与治理能力提升等一系列发展变化提供可界定和可衡量的标准或规范,从而勾勒出社会主义制度现代化的发展方向与演进趋势。

具体而言,从逻辑形态上展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变革方向与演进趋势存在三个基本向度。一是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的生产向度,呈现科学社会主义以解放生产力为指向的内在要求,也是我们党通过治国理政来推进社会主义制度现代化与国家治理效能提升这一变革进路的重要前提。如在有效发展生产的现代化视域下审视社会主义国家制度,不难发现其构建的重要指向是在确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历史基础上,始终致力于解决一个核心问题,即在夯实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基础上,如何在注重发展效率又兼顾公平正义中,不断革新完善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最大限度地解放生产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二是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的民主向度,即通过人民民主不断彰显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现实关切。资本主义国家所固有的“阶级统治”属性与其所谓的普遍民主权利是始终相矛盾的。无产阶级的革命先驱们则通过理论与实践的伟大探索,超越资本主义国家及其民主政治的历史局限性,建构了新型的无产阶级国家政权与人民民主制度。人民民主道路的确立,不仅改变了现代人类民主政治发展的进程,而且从现代主权国家及其权力构建形态的逻辑演变中,开辟了一个与资产阶级政治形态迥异而又并行的新向度,即由共产党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模式。人民民主作为新向度的出现,意味着阶级专政只是手段。这凸显了人民民主道路的开辟,在就如何治理全新的社会主义国家及其民主社会这一新的时代命题上,对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与社会主义民主理论作出了原创性贡献。三是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的法治向度,即从人民主权的历史正当性与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建设的合法性上阐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法理基础。人民民主专政所内含的国家权力属性已从“实现全人类的最终解放”的崇高价值理性出发,凸显了通过社会主义民主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来消除阶级压迫这一不公正现象的历史正当性。以解放为目的的人本价值取向确实在道义上保障了人民主权的公正性,但要在政治现实中真正落实人民主体地位,还需要合理且制度化地将人民当家作主的历史正当性呈现为一种“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纪必严、违法必究”的合法性建构,并通过具体的法治实践,切实有效地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生产向度、民主向度与法治向度有机统一、相互关联,在时空维度上,将以国家治理现代化为现实改革进路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全方位地展现出来,并形成了以党的全面领导为核心,以人民为中心,以法治为准绳,以妥善处理社会主要矛盾为治理取向的独特的逻辑形态构建。这一逻辑形态构建具备“超历史”的内在同一性,即以国家治理现代化为进路的社会主义国家治理,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一以贯之的核心要义是不断完善相关制度机制,始终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体地位。

二、我国国家治理的历史实践形态建构及其演化

仅仅对国家治理现代化变革进程进行逻辑形态的构建是不够的。纯粹的逻辑变革及其核心要义,能以理性为介质从诸多差异的历史发展时期,凝炼出关于社会主义发展最为一般且具备同一性的“内在规律”,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具备同一性的发展规律在不断地直观地表现为不同历史时期内多样化的改革现实。如从历史实践角度来审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变革进程,会发现以时空为维度的纯粹逻辑形态构建与中国化时代化的社会主义发展史发生了叠加交合,而结构性的逻辑形态变化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伟大实践中,则呈现具体多样的治理样态变化。

(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国家治理形态

社会主义革命建立起以公有制为主体的、高度组织化的计划经济发展模式及其相应的政权组织形式与社会管理机制。随着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发展,立足于有效处理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中国共产党历史性地提出努力把我国逐步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的奋斗目标,并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领导人民开展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由此,从结构要素与改革内涵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国家治理样态的主要表现有三个方面。其一,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是国家权力主体。强调工人阶级的领导其实也是强调党的领导,因为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人民通过民主方式治理生产活动和构建制度机制。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特殊历史背景,相对于后续的发展时期,更强调对社会主义敌对势力的专政。其二,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和发展以及相应制度机制的构建和完善。社会主义改造是确立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相应的制度机制,而社会主义建设是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并完善相应的制度机制。这一时期的制度机制建设尚处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初期,法律制度建设相对于之后而言,还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其三,这一时期的国家治理主要偏重专政与治安,包括消灭一切剥削制度,以在保障社会主义民主政权安全的基础上,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科教文卫和国防事业亦取得了长足进步,国家外交政策和党的建设制度也逐步建立和发展,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①《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人民日报》2021年11月17日第1版。

(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国家治理形态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总体水平较低。党准确地认识到这一时期的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着眼有效化解这一主要矛盾,国家治理围绕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以及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问题,继续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使人民摆脱贫困、尽快富裕起来,②《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人民日报》2021年11月17日第1版。其治理样态创新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其一,加强党的建设,不断增强治理主体的执政能力。创造性地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作为主线,着力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和党治国理政的能力,使党成为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坚强核心。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9页。其二,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通过确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最大限度激发社会发展活力,大力提升了经济建设水平;在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强调国家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领域的体制改革,并通过确立依法治国方略,实现向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法治社会的重大转型。其三,历史性解决了全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温饱问题。这一重大成就为国家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治理形态的创新性建构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立足于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新征程的历史任务,准确把握了新发展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及其本质属性和形态特征,首次在现代化视域下,针对“怎样治理社会主义社会这样全新的社会”这一重大历史命题,进行了系统探究、进路谋划和策略安排,从而为逻辑形态与历史实践样态之间的统一转化开创了一条守正创新、继往开来的实现机制。

(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全面从严治党,以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的历史主体地位,并大力提升党的治国理政能力

新时代党以自身治国理政能力建设引领国家治理现代化变革,这彰显了党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治理革新的关键枢纽作用,即中国共产党以自我革命为内在驱动,以不断自我审视为政治自觉,以全面深化改革为现实依托,促成了社会主义制度革新与国家治理效能提升在逻辑形态与历史实践样态之间的统一。其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巩固提升党的国家治理领导主体地位。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党和国家建设事业的根本政治保证。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虽然国家治理一直坚持并不断加强党的领导,但仍然存在着对坚持党的领导认识模糊、行动乏力等问题。为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提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社会主义制度建设及其民主政治与治理实践的最高原则,通过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加强和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若干规定,要求党的领导干部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完善党领导人大、政府、政协、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武装力量、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社会组织等制度,确保党在各种组织中发挥领导作用。②《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人民日报》2021年11月17日第1版。其二,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大力提升党的治国理政能力。针对管党不严、治党不力、党员干部信仰动摇等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要管党、从严治党,③《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393页。要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④《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人民日报》2021年11月17日第1版。其三,积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提升人民的主体地位和民主治理能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通过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基层民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宗教工作方针、统战和群团工作格局,保证了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全过程民主主体权利,也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人民民主参与国家治理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二)推动构建高质量发展格局,深化制度机制改革

新时代党的全面领导下,社会主义国家治理形态得以创新发展的关键要素也包括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高质量发展及其相关的制度机制改革。其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生产发展能力。高质量发展是对以生产总值增长率为唯一标准的经济发展理念和模式的超越,并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确立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经济发展新模式。对于高质量发展而言,创新始终是源动力。党和国家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以新型举国体制支撑科技创新,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问题,是实现科技自主自强,将我国建设成科技创新强国的关键举措。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宏观经济治理,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则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其二,深化制度机制改革,提升制度优势向治理能力转化的实际效能。面对一些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和利益固化的藩篱日益显现的现状,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认识到必须全面推进深化改革,加强制度建设,以破除各种体制机制弊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从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体制与国防和军队改革等方面全面发力、多点突破,促成了诸多领域的历史性变革,增强了国家制度机制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和法治化,在提升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水平的同时,也提升了“中国之制”转向“中国之治”的实际效能。

(三)针对未来社会发展将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注重在技术策略上促成科学治理、依法治理与智慧治理的融合互促

其一,注重科学与民主治理相结合。在制度现代化指向下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就是要在深刻把握“三大规律”基础上,依靠科学思维、科学方法不断提升社会主义国家切实有效处理社会事务和民众日益多样的利益诉求与价值认同的实际能力。这意味着新发展阶段的国家治理现代化不仅要遵循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则,而且要不断创新治理理念、完善治理制度、优化治理策略,进而在不断革新国家制度体系的过程中,注重权衡经济发展过程中各利益主体之间的现实博弈,在平等参与、理性协商、求同存异的民主机制构建中,最大限度地兼顾多方诉求,防止社会主义民主内涵被空心化、表象化、形式化,从而在国家治理与民主政治的互促样态构建中,充实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内涵,以形成全过程人民民主与国家治理现代化叠加转化的新格局。其二,继续深入推进依法治理。在新发展阶段持续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以法治建设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实际上是基于经济发展现实中各利益主体的实际差异,尽可能从政治权利的赋予及其保障出发,从法律制定、实际执行与条文解释上既兼顾利益博弈中的多方诉求,又对公民义务进行合理界定,从而有效协调民主政治参与过程中各主体间的复杂关系。这种以法治建设推进的民主协商与基层治理,尤其体现在公有制经济主体与非公有制经济主体、政府与市场、城镇与乡村之间的利益关系处理中,以形成“各得其所、各尽其责”的公平共享的经济发展格局,从而满足多方有序有效参与公共政治的热切愿望。其三,契合新技术革命,全面推进智慧治理。国家治理现代化立足新时代,展望未来社会发展新动向,不仅需要将传统的管制、维稳思维转变为民主化、多路径的“善治”理念,而且要在技术策略上与时俱进,契合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当下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算法与云计算技术日渐成熟,智慧化在国家治理中的应用场景不断拓展,构建国家治理的智慧样态的理论可能性与现实可行性与日俱增。这深刻影响着国内治理与全球治理新格局的彼此联动,即在确保国家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向智慧治理样态的转型,是社会主义国家在新技术背景下重申主权政治重要性,并创新提升主权国家对内治理效能的重要路径,其既能在当前全球产业链重组的不确定境况下,满足我国对内治理的现实需求,又能彰显中国之治的新技术新方案对构建全球治理新秩序的世界意义。